環境造就了思維,靈魂拷問了人性
某一天午夜,有個女網友跟我閒聊:
「我在一個事業單位,現在負責後勤、物資這一塊,算是第二負責人,三十多歲了,也許還有晉升途徑。我的搭檔,也就是第一負責人馬上要調走了,本來我有機會上位的,但是這裡面太複雜了,我受不了,你懂我表達的吧?」
「潛規則麼?」
我直接潛意識反映出這幾個字。
「嗯,是的,你怎麼知道?我們單位的男女關係很亂,有些女的為了上位,獻身於領導,我發現自己做不到。」
「那你就等等吧,等待一個不需要這方面利益的領導。」
「小兄弟,你也在裡面待過,你說為什麼有些女的願意做這麼噁心的事兒呢?都有老公孩子了啊!」
「這個嘛,我覺得能欣然接受這些的,大概是覺得被領導潛規則的噁心遠遠小於無法取得職務升遷的噁心吧,噁心,要看環境。姐姐你對權力的欲望沒有她們大,對於物質要求的渴望沒那麼足,所以你不願意同流合汙。」
隨後,她問了我一個問題:
「你是一個事業單位的一把手,你手下有兩個人可以提拔,兩個人跟你關係差不多,你對兩個的喜愛程度沒啥區別。前一個家人給了你100萬,不考慮受賄和腐敗,安全落地的100萬,先到帳的100萬。另一個被提拔的家庭和本人沒有任何表示,最多幾句感謝。但是呢,第二個的實際工作能力是高於第一個的。這種時候,你是提拔那個給你個人以及家庭帶來好處的第一個呢,還是在未來有可能給社會和國家帶來更大幫助的第二個呢?」
聽到這道選擇題,我懵了,因為我沒有經受過這樣的考驗。
在這種時候,我知道做出的任何選擇都是虛擬的,不切實際的。
不過我能明白的是:
1:要看我當時是怎樣的理想信念
2:要看我當時有多缺錢,如果我是個一向清貧的官員,家裡正好缺很多錢辦急事,那我很可能選第一個;如果我家裡本身很富裕,完全不缺錢,這一百萬咋個能買為國家、過社會、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呢?
3:不同的境遇和思想對於糖衣炮彈的抵禦能力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在革命前可以忍受殘酷的物質條件,但是革命成功了,開始追逐安逸享樂了,很有可能貪汙腐敗。
隨後,我把這個問題拋向了其他網友,有一個網友回復我:
「100萬就想買公義,不行,堅決提拔第二個!」
「那不是100萬,要是1000萬呢?」
「這個嘛,我考慮一下,不過哥說真的,1000萬真的太誘惑人了。」
是啊,我們普通人這輩子幾乎沒有機會經歷1000萬的考驗。
這也是我們所說的不要去考驗人性,人性經不起考驗。
它不是單純的好,也不是單純的壞,人性是複雜的;
人性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它是灰色的。
它不清晰,不透明,它是朦朧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有的人是小蝦米的時候,大喊搞掉那些貪汙腐敗分子。
等他成長為大人物,也許他貪汙腐敗起來比前面的人還要厲害。
這像是「惡龍和深淵理論」的現實延伸。
引用一篇描寫《唐人街探案2》的文章來進一步說明人性的複雜,作者「九色鹿之文」。
「《唐人街探案2》裡沒有神,沒有妖,當然也沒有獸,它只有人,但卻充滿了神性、人性和獸性。
我們上不了天堂,下不了地獄,只能在人間,於是我們最初便有了人性。
但是,人性往往是經不起考驗的。
影片中宋義說: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看可以,但別看太久。
深淵充滿著罪惡,那也是人性的惡。當一個人痴迷於深淵時,他便有了獸性。
宋義說他曾經凝視深淵很久,因為他心中有一個放不下的恨,就是他的妹妹。於是他寧願成為Q的一枚棋子。這是宋義的「獸性」,明知道這樣做是犯罪,但他依然毫不猶豫。
他給秦風說這些,或許也是看出了秦風正在滋生的「獸性」,因為秦風痴迷於「真相」。在影片結尾,秦風為了求證宋義是不是Q,寧願放走宋義。
這是宋義神性的一面,不願看到有人和自己一樣痴迷於深淵。這也是秦風獸性的一面,用自己建立起來的標準——真相,去做一件事。
秦風即將從高樓墜落的時候,宋義憑本能反應一把抓住他的手救了他一命,他卻因此發現宋義是左撇子,他說:「你神性的舉動卻暴露了你獸性的秘密。」
宋義反問他:「在我救你的時候,你想到的卻是這些,你又是不是獸呢?」
秦風答不上來,因為人性經不起拷問。我們的神性壓不過獸性,於是有了深淵。
我們克服內心種種障礙,只為能夠接近於神而遠離於獸,但我們永遠也成不了神,卻很有可能淪落為獸。
法醫James拯救過成百上千的人,他信仰基督教,但基督教救不了妻子。他改信科學,但科學治不了自己的癌症。他改信道,他相信通過神秘的方法能讓自己成神,得永生。他認為犧牲幾個人來延長自己生命,從而讓更多的人活下來,自己這麼做沒有錯。
他說每個人都由神性、獸性、人性組成,自己救死扶傷是神性使然,而殺人雖然是獸性,但也會為了延長神性,這麼做也是無可厚非。
然而秦風認為道是一個太極,神性與獸性不是分裂的,而是由人性在其中調節,人性才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特性。
其實他們對人性的理解都沒說錯。其實每個人心中都住了一個神和一個獸,我們的人性只不過在中間搖擺罷了。
生活的角角落落都是這三種「性」較量的平臺。人性是本能,神性是真理,獸性是罪惡。
就電影中所講,如何平衡自己的內心,達到陰與陽和平衡,成為一個人,才是我們人生中最該完成的事。」
就像知乎上一個故事講的:
「有三個人凌晨盜竊了一輛車的幾千元錢,在逃跑的路上,發現有人落水了,拼命呼救,他們三個下河把人救了起來。」
他們是盜竊分子
他們也見義勇為
他們有獸性的一面,
也有人性的光輝。
我們很難簡單地把這些人歸於徹底的壞人還是徹底地好人。
絕對的好人和壞人的比例在人群中的比例不大,芸芸眾生,更多的人是在為生活謀生,更多的人性是在維護、追逐自身的利益。
這也是我從20歲開始,在法律範圍內,不再簡單用「好人壞人」判斷一個人的依據。
關於人性,我最想說的是:
不要過分信任它,它往往會讓你失望。
提前知道人性的各種優點和缺點,有利於在生活中處理人際關係,不再為一些小事情而煩惱。
感謝閱讀,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