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擇偶心理的兩個本質區別

2020-09-14 發吾想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存在一種錯誤認知,就是認為男人擇偶時是實際的、比較理性,考慮較多,而女性卻好幻想、愛做夢,即女性在擇偶時喜歡浪漫,充滿理想色彩看重表象,似乎男人是冷靜沉穩,求真務實,實則不然,其實這種看法純粹是種錯覺,存在較大偏差,男女擇偶表現不僅不是這樣,而且是恰恰相反,根本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男女擇偶時的心理有什麼差異?有兩個本質區別

第一、「側重點」不同

在封建社會時期,由於受舊的封建思想和禮教的束縛,出現了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現象,受此影響,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幾乎不參與社會活動,加之受「女人無才便是德」觀念的毒害,因此難以具備自我生存的能力,受此影響,女性擇偶的心理不得不側重於所選配偶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生存所需,把男性能否在婚姻生活中具備讓自己有足夠生活保證作為首選條件。

俗話說的「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是女性擇偶願望的真實寫照和生動體現,還有古代人們推崇的「郎才女貌」,所謂的「郎才」,就要求男性的能力、才華,通俗地說就是男人的「本事」,男人能力的差異,就決定了他在社會上的競爭能力強弱,實現自我價值和個人作為大小,進而獲得生活所需的多少,也就決定了對女性的保障程度和對生活放心程度,這也是女性擇偶時的側重點。

對此甚至衍生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畸形現象,似乎只要「雞狗」能養活自己,讓自己得到生存保證,管他是雞還是狗,是個什麼玩意兒都不重要,這是特定的歷史階段限制所造成的悲劇現象,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這種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的滲透到女性內心深處,已經成為她們擇偶的重心和關注點所在,也成為了她們對婚姻的一種本能固有的想法。

時代發展到現代,女性的社會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顛覆性改變,過去的一切是蕩然無存,女性已經完全融入到所有的社會活動中,實現了自立自強,生存根本不需要依靠男性。儘管如此,但是傳統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舊的思想和觀念以及一些固化意識,卻是很難從內心徹底根除,不同程度殘存在女人擇偶觀裡,現在看重男性的地位、身份、財富等依然是女性的首選和側重,就是這種觀念的具體體現。

而對於男性來說,則是從古到今極少關心和在意這些具體的問題,他們擇偶就比較簡單膚淺,他們關注的僅僅只是女性的外貌,在他們內心只關注女性容顏,只要娶個漂亮的老婆,就是自己成功的體現、能力的反映,也就是重心只放在「女貌」上,那個「郎才女貌」已經很好的說明和詮釋了男女擇偶的心理,也高度概括了男女擇偶心理的區別和差異,也不難看出女性擇偶是務實的,男性則是重表的。

在餐廳的業務會議

第二、「現實性」不同

都說女性擇偶時喜歡風花雪月和充滿詩意的愛情,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可以說是個天大的誤會,其實,女性擇偶時實際是非常現實的,可以根據需要不斷調整變更標準,完全隨行就市,根據社會現狀來決定自己配偶人選。就拿古代來說,女性渴望嫁給名門望族、士紳官宦、商賈富戶等,這些都是朝思暮想、心嚮往之的理想婚姻,就連一般讀書人都是她們偏愛的。

因為在那個年代崇尚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才能入仕,才可能出人頭地,才會有美好的前途,選擇讀書人可以有種預期,有著未來的利益希望,即便是讀書未取得功名,一事無成,但是當初能讀書者都非一般人家,再加之那時能識文斷字的在一個地方寥寥無幾,可以說是百裡挑一,這樣可以教個私塾、代寫文案、做個帳房管家什麼的,養家餬口滿足生存不是什麼問題,遠強於一般的布衣。

等到了現代,社會分工多元化,職業多樣性,女性則將自己這種擇偶的現實性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什麼年代何種男人吃香,就選何種男人,哪類男人走紅,就愛哪類,當工人吃香,最大願望就是嫁個領工資、吃商品糧的,夢寐以求的嫁個工人;當農民被讚頌時,也會走入「廣闊天地」,嫁個農民伯伯「戰天鬥地」也是榮光的,當社會崇尚軍人時,軍官、兵哥就是「最可愛」的人,找個軍人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恢復高考,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擇偶時學歷、文憑成了重要考核條件,曾經小個體戶、商販不入法眼,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地位顯著提高,商人又極具吸引力,當公務員受到熱捧時,找個體制內的就成了最佳選擇,現在人們都痴迷於地位、財富時,什麼「官二代」、「富二代」、「大款」、「富豪」等成為朝思暮想、心馳神往的不二人選,總而言之一句話,不管你社會如何變遷,時代怎樣改變,

只要所處社會、生活年代被推崇的、被羨慕的男士階層都是女性擇偶的最佳選擇標準,她們從不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完全是與時俱進,和時代同步。而對於男性來說,與女人相比就顯得相形見絀了,幾千來在擇偶標準除了漂亮,就是溫柔、賢惠、體貼,始終難出左右,無太大的變化,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古語,就完全概括和總結了男性擇偶的心理,所謂的「淑女」,就是他們期盼的理性伴侶,其他再無所求,而且千年不變。

那麼「溫柔」、「賢惠」、「體貼」這些內涵概念為何?考量的標準是什麼?完全都是籠統、模糊的,也是抽象、空洞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基本是空幻的,由此看來,女性在擇偶時心態是極其現實的,從不虛頭巴腦,不切實際,是純粹的現實主義者,而男人則是理想化,要求完全是空泛務虛的,男女擇偶心理遠非人們想像和認為的那樣,二者可以說恰恰相反,女性擇偶心態永遠是現實的,而男性一直是好虛的。

相關焦點

  • 男人過了30歲未娶,女人過了30歲未嫁,有什麼本質區別?
    男人過了30歲未娶和女人過了30歲未嫁,有什麼本質區別?其實這個區別真的很大,在大家的眼中普遍認為30歲還沒有結婚的男人,一定是沒有本事,沒有能力,或者別的方面有什麼問題。而女人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大家會認為是女人的太挑剔了,是女人眼光太高,只要女人降低標準就能嫁的出去。那麼在生活中,大家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不妨我們聽聽女人們怎麼說的。
  • | 進化心理中的擇偶策略
    夢幻般的婚禮進化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進化過程中不同性別存在著不同的擇偶策略進化心理學認為所有的人類心理都可以歸結在進化的兩個方面——生存競爭和擇偶競爭——找到原因。對於男性和女性,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在擇偶時選擇了不同的競爭策略。女性因為要生育孩子,在養育後代過程中付出代價更大,因此擇偶時更加慎重謹慎。因為一旦選擇錯誤的伴侶,生養子女就只能獨自面臨巨大的挑戰。
  • 最新擇偶標準調查:年齡直接影響擇偶標準,成熟期的男性最挑剔
    男女在選擇伴侶時,最看重的特質為忠誠,其次是性格好。除此之外的要求男女則出現了明顯的不同傾斜。也就是說通常我們在說隨緣的時候,其實內心有一個大概的形象,冥冥之中我們會愛上我們心裡預期的那種人。相對於男性,女性沒有那麼看重男性的顏值,而是關注著點都在收入、工作能力、職業、教育程度等方面。
  • 你了解男子漢的擇偶心理嗎?
    許多大齡女青年的婚姻難以解決,並不是因為女青年太多,一個重要原因是男女對愛情價值、擇偶標準、家庭觀念等的認識上存在著差異。一些女性以為自豪的東西,常常受不到男青年們的認可和欣賞;男青年們覺得很重要的東西,一些女青年卻不具備或不屑一顧。
  • 35歲女研究生擇偶心理:作為優質剩女,為什麼要將就低質剩男?
    於是,從本質上正因如此,她在擇偶時,對男人的標準通常都高於普通女生,如果男人達不到她的期望,她便覺得不能將就。曾經看過很多比較優秀的剩女,她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餘生很貴,沒有必要為一個低質的男人將就自己。
  • 內捲化的本質其實是利益,看內捲化如何影響擇偶標準
    內捲化的本質是利益,途徑是進化,核心是不公平。 前幾期我們了解了內捲化在商業模式和教育中的影響,今天我們將從目前擇偶條件上講講內捲化的影響。計劃生育在提出之時,宣傳口號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在有限的資源中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提高整個國民素質水平。
  • 男女變心的區別
    背叛有什麼區別? 如果一個男人背叛就像流水,春風起初,自然,那么女人背叛就像雷電,暴風雨,就像在薄冰上行走。 女人背叛是由情況造成的,不得已,還需要三思,讓我們來看看男女作弊後的不同表現。 男女出軌後的不同表現: 在對待愛情時,女人表現得更排外,狹隘。 女人通常很難抱兩個男人。 女人一旦有了心,很容易忽略。 男人通常容忍男人比女人少。
  • 富人與窮人的區別,從擇偶觀就一目了然
    插圖:來源於網絡在你們的心目當中,窮人跟富人的最大區別是什麼在遇到相同的事情時,富人首先考慮的是利益,而窮人考慮的最多的則是自己的面子,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擇偶標準也是各不相同的。小王今年二十九歲,至今單身,他之所以單身,是因為條件太過普通,名下沒有房子,也沒有車子,而且他現在還在一家工廠上班,每個月的收入也只有四千左右。
  • 【單身篇-1】從擇偶到配偶:不可不知的擇偶藍圖
    與個性怪異偏激或心理不成熟的人一起生活,是十分痛苦的,除非願意一輩子承受他的無理取鬧,把他當作不懂事或有心理障礙的異類。這樣的婚姻當然不幸,很少人能夠忍受這種夫妻關係。◆是否有責任感? 長大成熟重要的指標是能為自己負責。夫妻若能為共同組成的家庭來負責,就是經營婚姻生活最根本的條件。人生有許多風波險阻需要克服,能負責的人,才有勇氣、毅力去承擔。這種人也較能持守婚約,即使婚姻有問題,也會設法解決。
  • 「大齡剩女」嫁給了「老實人」,優質女人有3個擇偶原則
    30歲的單身女人與25歲相比,在心理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她們更喜歡「老實人」。她們開始拒絕套路,她們擅長通過各種觀察、各種測試,只為看你到底「行不行」?單身女人到了30歲以後,家裡催婚,朋友玩笑,都會讓她感到些許焦慮。
  •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
    婚姻中的特殊矛盾就是男女共同生活的矛盾。但是如果往深了進行剖析,僅僅這個共同生活就不簡單,兩個成長在不同家庭背景,甚至是不同地區、不同國別相差很大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麼,什麼是共同生活呢?它都包括一些什麼要素?彼此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呢?
  • 淺談適婚單身男女擇偶123
    適婚單身男女因身高、體重、學歷、性格、年齡、職業、婚況等不同,在擇偶時所選擇的對象可謂是千奇百怪。按說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找個對象不是什麼難題,可是現實是剩男剩女可用成災來描述一點不為過。如果說男女比例失調,男多女少,剩男多這個比較正常,但是大齡剩女也是多的可怕,這個就不正常了。究其原因就是男生的條件相對差一些,而女生的條件相對好一些。
  • 頭婚夫妻和二婚夫妻,有3個本質區別,二婚夫妻這些現實改變不了
    今天想和大家說說頭婚夫妻和二婚夫妻的區別。雖然現在婚戀自由,大家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力,不幸福的婚姻可以說不,可以選擇離婚,但是婚姻不是兒戲,離婚後終將還會組建新的家庭,頭婚夫妻和二婚夫妻永遠不可能相同,不要幻想二婚夫妻還可以像頭婚一樣。通常情況下,頭婚夫妻和二婚夫妻,有3個本質區別,是二婚夫妻永遠改變不了的是現實情況。
  • 最好不要有這4種擇偶心理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戀愛觀和擇偶心理,所以哪怕是雙胞胎,選擇的人生也不盡相同。平心而論,大多數人選擇戀愛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走向婚姻的殿堂,但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擇偶心態,想要收穫天長地久的愛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當人們說「我愛你」,是想說什麼 | 從進化心理學看愛情的本質
    青年男女的迷思之一就是愛情究竟是什麼意思?和喜歡有什麼不同?我記得自己上大學的時候,就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絞盡腦汁。那麼,愛情究竟是什麼呢?進化心理學認為,愛情的本質實際上是一種承諾。即男性向女性承諾會對她(及她的子女)負責,願意照顧她一生一世。
  • 你沒聽過的富人與窮人的本質區別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窮人和富人本質區別的話題。關於窮人和富人的區別,無論是文章還是書籍還是視頻,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那麼今天我要講的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和你以往聽到看到的那些內容有些不同。也許是你從來沒聽過,也從來沒意識到的。因為這是我經過多年以後,自己總結感悟出來的,相信你看了,一定會有很大的啟發和收穫,並且今後可以馬上運用到生活當中。
  • 超八成單身男女擇偶標準受父親影響
    近日,珍愛網就「父親對單身男女婚戀觀念的影響」進行抽樣調查,了解父親對子女擇偶、婚戀觀的影響。父親內斂溫情,普遍與子女親密度不高調查顯示,47.8%的單身男女認為父親有責任心,42.5%認為父親溫暖顧家,其次是不善言辭(36.9%)和嚴厲負責(28.9%)。
  • 淺淡婚外情的本質與根源,以及最終的幾種結局!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切,它的本質與根源又是什麼呢?一、婚外情的本質。「婚外戀」從字面上它是一場戀愛,但從實質上它不過是一個偷情、偷性的過程,這是由男女性別不同,生理心理不同所帶來的必然區別。在婚外兩性交往的過程中,男人往往重性,而女人則習慣重情,這也是男女對待婚外情最本質的區別!所以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那些發生了婚外情的女人抱怨男人對自己的關愛不夠,而男人同樣也討厭有些女人只喜歡搞曖昧,而不願意在身體上付出,原因就在於男女之間在婚外情中的需求並不一樣!
  • 擇偶觀:比物質更重要的是什麼?
    相遇、相吸、相知、步入婚姻,每一步都有適合的時點、也都有放棄和堅持兩個選項。經過兩個人無數次的深思熟慮,默契使然,讓自己和對方在每個點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才能讓對方成為自己的終生伴侶。這意味著,你擇偶,本質上就是在選擇你的未來生活,這決定著你的生活質量。就像《吐槽大會》的思文所調侃:「我老公是睡在我上下鋪的室友兄弟。」對兩個人來說,婚姻意味著朝夕相對,「搭夥過日子」的,既要相互凝望,又是面朝共同的前進方向;既獨立,又纏繞。
  • 五十歲以上的單身男女的擇偶標準是什麼?
    五十歲以上的單身男女的擇偶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一、身體健康健康的身體是生活的基本保證,只有有好的身體,才能有好的生活,所以,身體健康是最最重要的。假如身體不好,不僅自己受罪,還會連累對方。所以,身體狀況,是擇偶時第一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