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才女陳果: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

2021-01-18 老子道德經

作家盧思浩曾說:

「人與人的距離有多遠呢?你的世界正電閃雷鳴,他卻一點聲響也聽不到。但也不用太難過,因為我們終會遇到理解,或許不多,但勝在深厚。」

確實如此。世間總有人,當你遇到了,就明白了那句:「蓬門今始為君開」。

電影《真情世界》中,德斯特在一次輸血中不幸感染愛滋病,從此和媽媽一起被小鎮居民們孤立。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不合群的艾瑞,隔著籬笆與他對話。

或許是因為同歲,同樣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兩個孤獨的孩子很快就打成一片。

艾瑞沒有同世俗一樣對愛滋病恐懼迴避,反而下定決心要幫助德斯特治好病。

他一遍一遍煮湯做藥試驗,甚至帶著德斯特離家出走,尋找名醫。

一路上,兩人度過了難忘的夏日之旅。

儘管最終沒有留住德斯特的生命,但是卻陪伴德斯特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曾有人說:


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為了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共通的靈魂,來填補生命的孤獨。


這也是朋友的最高境界:在世界的兩端,守護著彼此的孤島。

當你言不由衷時,Ta總能洞悉你心裡的悲歡;當你欲言又止時,Ta總能懂得你的沉默。

Ta或許不會說太多好聽的話,卻總能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陪著你。不為索取,不為回報。

正如陳果老師說的:

人之所以交朋友,是為了奉獻與愛,為什麼願意去愛呢?

因為這個人讓你感受到了一種精神上從未有過的默契感。

Ta不是你的親人,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你跟Ta碰撞出了精神上的默契。

 

因為有Ta的存在,讓你在這世上,不再寂寞,不再孤獨。

真正的朋友到底是什麼樣的?大概就像《真情世界》的一句影評所說的:

 

因為遇見你,我才沒有在漆黑和寒冷中,度過這短暫的一生;也因為遇見你,我才無懼這十億光年的孤單旅途。



真正的朋友,懂得感恩

記得曾有人說,友情中最扎心的是:

你有10塊錢,給了他9塊,卻不如別人有100塊,給了他50塊。

最讓人寒心的是:你幫助過他10次,僅有一次無法幫助,他就與你反目成仇。

的確如此。

很多時候,朋友之間常常因為彼此親密無間,久而久之就將對方的付出視作理所當然,忘記了對方的好。

最後,遺憾收場。

想起作者張涔汐寫過的一句話:

「對方不指望你的回報,那是對方的大德;但是你不回報,反而恩將仇報,那是你的缺德。

朋友之間也是如此。不要讓人性中的弱點寒了對方的心。

記得曾經看過的沙漠中兩個朋友的故事:

當他被朋友打了耳光,他選擇寫在沙子上;而當他掉入沃野生命堪憂,被朋友救起,他選擇刻在石頭上。

他說:

「朋友都會有無心之過,當被朋友傷害時,寫在容易忘記的地方,讓風抹去;人生總有低谷時刻,當受到朋友幫助時,我們應該銘刻在心,永不磨滅。」

就像作家村上春樹說的:

 

「你要記得那些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


幫你擋住外來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


逗你笑的人,陪你徹夜聊天的人,


坐車來看望你的人,說想念你的人,


是這些人組成你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溫暖,是這些溫暖使你遠離陰霾。

 

人生中的相遇,因緣而聚,因情而暖,因不惜而散。

真正的朋友是什麼樣?必定是懂得:

擁有時,彼此感恩與珍惜,將心比心;雙方寬容與理解,以心換心;像活水一般,你來我往,清澈透明,在歲月中溫潤流長。


人越往後走,越能體會到:

世間緣分大多稀薄,遇到的很多人最後都不過是清塵濁水,後會無期。

與此同時,也明白了:

一生中,重要的不是擁有很多朋友,而是時間最終留下了幾個真正的朋友。

他們或許不是最先遇到的,也不是認識最久的,而是那個來了以後再也沒有離開的人。

他們或許沒有常常陪伴在身邊,沒有頻繁熱切的聯絡,卻始終與你同在,給予你溫暖和力量。

生命百轉千回,世事萬般流轉。

人生最感動的莫過於,很多年後,一回頭,仍有人為你守候。

陪伴我們走了一程的朋友,謝謝老天。

願意陪我們走一生的朋友,謝謝他們。

請您轉發分享,福生無量!

【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相關焦點

  • 復旦才女陳果: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
    01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關於什麼是真正的朋友,記憶猶新的是復旦大學陳果老師曾提出的:「朋友無用論」。在她看來,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復旦的精神是:自由而無用的靈魂,而這個無用,就是無功利之用。」「交朋友也如是,並不是因為朋友有用,不是為了利用對方,我們才去結交。」深表贊同。任何建立在功利目的之上的關係,必定經不起考驗,也自然不會長久。就像北宋的範仲淹,仕途得意時,門庭若市。後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潁州。
  • 復旦教授陳果:哪種人才是真朋友?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
    ,不"無用"復旦大學的課堂裡,陳果教授一手夾著粉筆一手插著褲帶,道出了一個能足以引起軒然大波的話題:哪種人才是真朋友?其實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這位大學教授說出這樣的話來,也並不是想要譁眾取寵。復旦大學的精神便是"自由而無用的靈魂",而這個無用的真正內涵,則是無功力之用、不參雜絲毫的功利之意。作為在復旦大學任教的老師,陳果本人在教學過程當中自然深受其影響,有著自己對於朋友的獨到理解。
  • 復旦陳果:「朋友無用」視頻火遍朋友圈,原是7年前一堂大學思政課
    這幾天,一段講課視頻在朋友圈迅速流傳,說的是朋友——朋友「無用」。 「之所以交朋友,不是因為朋友『有用』。朋友不是為了索取,相反,是為了奉獻。之所以交朋友的原因,是因為有那麼多的愛要奉獻。不是為了被愛,而是去愛別人。為什麼要愛他?因為這個人讓你感受到了精神上從未有過的默契感。 朋友如空氣,朋友如水。
  • 復旦女教授陳果:朋友是無用的
    朋友是什麼?是交際場中廖有瓜葛的相識者,是生活中聯繫緊密的關係人,還是感情與精神上的支撐?每個人對「朋友」的定義見仁見智,尤其在當下這個人際關係層疊紛繁的社會裡,以至很多人並不知道真正的朋友到底該是什麼樣的。復旦教授陳果對此提出了一個理論——朋友是無用的。
  • 復旦美女教授陳果:朋友是無用的,孤獨者才有朋友
    「多個朋友多條路」,似乎朋友是我們在這個社會生活必不可缺少的存在。我們不開心時候可以找朋友訴苦,遇到困難時可以找朋友協助。喜歡的東西可以和朋友分享,討厭的東西也可以和朋友吐槽。友情成了我們在這世界除了親情、愛情以外的第三種感情模式。但是在今天復旦大學的美女教授卻提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觀點:朋友是無用的。
  • 當你感到心累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聽聽復旦才女陳果的5句話
    當你感到心累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聽聽復旦才女陳果的5句話,你會感到受益。1、人生知己難求,最好的知己就是自己對於知己這個問題,陳果把人生的緣分比作桌上的撞球,人海茫茫,每個人都擦身而過,但很多人都只是碰一下,轉身離開。認識的人有很多,但真正的知己有幾個?我們每個人活著一輩子,都在找尋能夠和自己相處來的靈魂陪伴。
  • 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
    不可否認,生活中,很多人結交朋友,總是抱著功利之心:他能夠給我帶來好處,所以我和他結交,他能夠給我帶來利益,所以我和他靠近。可是真正的朋友不是這樣的。就像復旦教授陳果所說:「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這裡的「無用」是指無功利之用。」生活中,我們交朋友,並不是因為他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少好處和利益,而只是因為天性相投,真心相交。
  • 復旦教師陳果:愛情是無用的,為什麼能讓人終身受益?
    相信已經有很多人觀看了陳果老師關於「愛情是無用的」那段視頻,一時之間引起了無數人的情感共鳴,也讓她再一次成為了愛情輿論的風向標。我們首先回過頭來看看陳果老師所講的話:愛情就是最無用的,除了給你帶來痛苦,耽誤你學業,浪費你時間,不能讓你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耽誤你的成功之路。我們在乎物質,我們在乎名利,但它們從來不是我們唯一在乎的,它們從來不是主導的。
  • 復旦女神教授陳果,被「炮轟」,到底做錯了什麼?
    不出意外,這個老師立刻就火了起來,成了復旦學生口中的女神老師復旦大學學生邱澤宇曾在一檔節目上說:刷了兩年都沒有刷到陳果的思修課,陳果老師的課比雙十一還要難搶。,有質疑她教學內容的,有質疑她復旦教授身份的,陳果被莫名的推上網絡神壇,一夕之間又被拉下深淵。
  • 復旦女神陳果: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知己摯友?聽完恍然大悟!
    陳果,女,1981年2月出生於上海,中共黨員。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訪問學者; 曾師從哈佛大學神學博士James 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Evelyn。她的課能走紅,暴露的是這個時代人們普遍精神匱乏的問題。這次,復旦女神陳果講:「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知己摯友?」聽完恍然大悟!
  • 陳果:「好的朋友,應該是無用的」
    01年少的時候我們總是容易對那種身邊朋友一大堆,不管走到哪裡都有朋友的人產生羨慕。尤其是內向的人,會在心底裡悄悄的感嘆對方真的好厲害,總是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友誼。再大一些以後,我們開始發現曾經單純如一張白紙的友誼開始變了味道。身邊的不少友誼都參雜進了利益性。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是什麼大錯,甚至是可以效法,值得學習的地方。
  • 當你心累時,聽聽復旦才女陳果的這三句話,受益一生
    生活總是給我們製造驚喜,甚至驚嚇,當感覺身心疲憊時,不妨看看復旦才女陳果的這幾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成為知己好友01)、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親人外,我們還會結交許許多多的朋友,就像蒲松齡筆下的「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人生能得一知己,實乃大喜。
  • 復旦大學女神教師陳果個人資料經典語錄 陳果上課視頻在哪看
    學生工作和社會活動;  1999年10月-2001年6月,復旦大學哲學系學生會主席。  陳果 復旦_陳果[復旦大學教師] -獎勵榮譽  陳果 復旦_陳果[復旦大學教師] -研究成果  2008年,撰寫的《耶穌為何如此言語?》
  • 復旦「思修課」教師陳果:學點哲學,讓生活多一個選項
    「朋友不是實用品,朋友是奢侈品。朋友無用。」2010年,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副教授陳果的「思修課」的兩段視頻被學生上傳到網絡之後,得到廣泛關注,這位復旦女神老師的課堂也因此吸引了愈來愈多學生及校外人士。他人的某一句話會像一束光投射進我們混沌的內心,點燃我們胸中潛伏許久的激情,陳果也希望她的思考和感受能給學生和讀者帶去一些共鳴與啟發。
  • 朋友,是「無用」的
    02復旦大學陳果老師曾在課堂上提出:「朋友不該是拿來『用』的,朋友,是『無用』的。」所以,三朋四友,燈紅酒綠,吃喝玩樂,這些大概就是所謂的「酒肉朋友」,只有『無用』的有情,才能經得起風雨,經得起大浪,在細水長流的的日子裡一點點沉澱下來,化成彼此離不開的靈魂溝通。隨著年紀越大,越能分辨真朋友和假朋友。伏爾泰說:「友誼是靈魂的結合,這個結合是可以離異的,這是兩個敏感,正直的人之間心照不宣的契約」。
  • 致努力的人:當你心累時,聽聽復旦才女陳果的這三句話,受益一生
    生活總是給我們製造驚喜,甚至驚嚇,當感覺身心疲憊時,不妨看看復旦才女陳果的這幾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成為知己好友01)、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親人外,我們還會結交許許多多的朋友,就像蒲松齡筆下的「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人生能得一知己,實乃大喜。其實,愛情又何嘗不是一種友情呢?
  • 因為愛情結婚的婚姻,只佔百分之十三,聽聽復旦女神陳果的話
    因為愛情結婚的婚姻,只佔百分之十三,聽聽復旦女神陳果的話。復旦女神成果火了,因為愛情結婚的婚姻只佔了13%。那天在網上閒逛,看到負擔老師成果的一段視頻,自從第1次看到他講課的視頻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這個女人活的簡直太通透了,正如聽他講的有關愛情,他說愛情是無用的,還會給你帶來痛苦,耽誤了你的學業,浪費了你的時間,友情也是無用的。我一下子就愣住了,為什麼有這樣的言論?
  • 復旦大學網紅教師陳果,將「耄耋」讀成「老至」,引來眾人詆毀!
    人氣教師成名之路 復旦大學女講師陳果於1981年出生在上海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小就受家庭裡書香氣息的薰陶。但她家庭裡的書香氣息並不是古老陳腐的,父母從小就教育她,女人不能光有漂亮的外表,內在的智慧才是更關鍵的。
  • 復旦教師陳果經典語錄:什麼是好的愛情?
    復旦教師陳果代表作《好的愛情》1.一個人「自信」的力量只能來自於自我清醒的自知之明和由此而來的自我內在堅定的信念,與他人無關。重要的不是說,而是真正有所行動。復旦教師陳果4.你首先是你自己生命的當局者,但同時,請你時不時抽身而出,試著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看你自己,像一個陌生人一樣,冷靜公正,不抱偏見地評價一下你自己,
  • 復旦大學陳果老師有多優秀?網友:就算是心靈雞湯也有價值!
    在復旦大學,陳果老師的思修課可以說是非常受學生的歡迎,陳果老師的每一次思修課總是座無虛席,甚至有不少人從千裡之外來到她的課堂聽課,陳果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上喜歡用自己所經歷的故事或者有趣的人生哲理故事來為學生們講解知識,傳達哲學理念,把束之高閣的哲學道理變成簡單而通俗易懂的語言,網友喜歡把陳果老師比喻為新一代的哲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