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等我走了,把房留給我爸媽和孩子。妻子:不用等,現在離婚

2020-08-26 一紙家書


【1】從小家境不好,對「錢」特別重視

小曹是個獨生子,從小家境不好。

也正是因為經歷過從小家境貧窮的窘境,小曹一直非常努力和上進。在他心裡,一定要通過自己努力掙錢,讓爸媽過上好日子。

小曹的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小曹沒有辜負——刻苦努力考上大學,上學的時候又勤工儉學、省吃儉用,終於順利畢業,在外地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在他的性子裡面,從小培養了一股子倔勁和韌勁,再加上人很聰明,工作之後沒幾年就有了不錯的小成績,收入水平也漸漸上來了。

小曹的父母都是普通職工,收入不高。自從參加工作、開始掙錢之後,小曹開始每個月往家裡寄錢,就是為讓父母生活過得稍微寬裕一些。

從小家庭的經濟環境,讓他對「錢」的重視程度特別高:錢要用到刀刃上,有錢不能亂花。

所以,工作後那些年,小曹攢下一些積蓄。後來得著個不錯的時機,小曹買了套房。那個時候房價還沒漲起來,一套房子下來也就十來萬塊錢。即便這樣,小曹的積蓄也不夠全款。通過「精打細算」,小曹算了一個比較合適的首付比例,按揭了下來。

小曹結婚比較晚。工作五、六年之後,快到30了才交往了一個女朋友。當時留給女方最深的印象就是:這個小夥子懂得孝順父母。後來倆人交往了兩年的時間,結婚了。

小曹的愛人也是獨生女,家在外地,父母在當地工作都不錯,家裡沒什麼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她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女兒。小曹愛人的父母從來沒要過女兒一分錢,總是在叮囑女兒: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手頭寬裕點,不讓爸媽擔心就行了。

結婚後,倆人住進了小曹的房子。頭幾年小兩口日子過的還算不錯,雖然日常中總少不了磕磕絆絆,但感情一直都不錯。

後來倆人有了孩子。本來是一件值得全家高興的事兒,但卻因為孩子的問題,讓一大家子鬧起了不愉快。

小兩口工作都很忙,小曹的意思是讓愛人帶著孩子去他父母家,讓公婆伺候她坐月子:

「爺爺奶奶最疼孫子。我爸媽年紀也不小了,別讓他們跑騰了。乾脆你過去得了。」

小曹愛人不同意。自己剛生完孩子,就一個人帶著孩子去公婆家坐月子,多不方便?要麼自己帶,要麼讓自己爸媽幫忙。

這算是倆人結婚之後第一次大的爭吵。本來是好事,卻因為讓誰帶的問題,把好事變成了壞事。

後來小曹愛人自己做主,把她父母接了過來幫忙,小曹一臉的不樂意。那段時間,讓嶽父嶽母很尷尬。但兩位老人比較知情達理,來就是為了幫著帶外孫,減輕女兒、姑爺的一些負擔。雖然老兩口很累,但沒多說什麼,有時候還經常安慰女兒:

「都是為了孩子,把孩子照顧好了就行了。」

【2】孫子?外孫子?

誰家孩子不心疼自己的爸媽?

有時候看到小曹的態度,愛人特別不高興。再怎麼,嶽父嶽母過來幫家裡的忙,當女婿的是不是應該感謝?倆人私下裡爭吵過好幾次。但是,為這種事兒爭吵,能有什麼結論?

孩子稍微大點兒了,小曹愛人的父母回去了。從小看著外孫長大,老倆心裡頭特別惦記,每天都給女兒打個電話問問情況。有時候特別想女兒女婿什麼時間能帶著外孫回去,看看他們,或者說,讓他們看看外孫。只是考慮到孩子們的工作情況,一直沒催。

有時候我們總看到這樣的現實:婚姻,會摻雜很多因素,有兩人的、有孩子,還有很多涉及到兩個大家庭的。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因為帶孩子的問題,倆人之間的爭吵越來越多。

逢年過節,小曹一定要求帶著孩子回去看望自己的父母。照著他的意思:

「平時孩子見他爺爺奶奶少,有機會就要讓他多見見,千萬別生疏了。」

但是在愛人看來,不一樣麼?孩子不應該多看看姥姥姥爺麼?更何況孩子小的時候,還是姥姥姥爺幫著帶大的。

小曹則不是這麼認為的。孩子隨了自家姓,是自家人。

有時候小曹愛人挺後悔跟小曹結婚的。

對於父母孝敬,是人的品性。但凡對自己父母好的人,人品都差不到哪兒去,這是當時倆人談戀愛的時候,她最欣賞小曹的地方。但是,一旦結婚,不光是兩個人的事情,也要考慮到雙方家庭老人的感受。

照著小曹的意思,姥姥姥爺難道白白辛苦帶孩子了?

每次一到逢年過節,倆人都要為回家的事情發生爭吵。

【3】體諒,是建立在犧牲別人的基礎之上麼?

又一次過節。

還是按照「慣例」,小曹要帶著孩子回去看看他父母。

小曹愛人火了:

「你光想著你爸媽,怎麼不考慮考慮我爸媽的感受?他們也想見見外孫啊!」

小曹沒回應。

至於說心裡是不是有覺得不合適,誰也無法揣測他的想法。但是小曹的態度很堅決。

看著丈夫面無表情、不為所動的態度,愛人下了「狠心」:

「要回去,你自己回去。我帶著孩子回去看我爸媽。」

誰知小曹冷冷的回了一句:

「不行,他爺爺奶奶想他。」

小曹愛人對這種語氣、態度已經忍無可忍。誰知小曹後面的話,讓小曹愛人更加寒心:

「我爸媽對我恩重如山,我必須無條件滿足他們。

我從小經歷的那種日子你沒經歷過,你不懂。

當時是你爸媽過來幫忙,這點上我感謝他們。」

感謝?嘴上說,還是行動呢?如何讓嶽父嶽母感受到他的感謝?

「再說了,當時你爸媽在這邊的時候,咱們也是好好招待他們的,沒虧待他們。希望你能體諒我,體諒我爸媽的心情。」

體諒?體諒,是建立在犧牲別人付出和心情的基礎之上麼?

倆人之間的矛盾不是一時之爭,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她能深刻感受到小曹對她、對她家裡,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視。與其這樣,日子過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我都曾經想過,萬一哪天我不在了怎麼辦。

你們家條件不錯,爸媽的收入也不低,我父母經濟條件跟你們家比起來,差多了。

我這個房子全都留給我爸媽和孩子,哪怕到時候賣了,也夠他們晚年生活了,也能給孩子留點。

你爸媽應該不存在這個問題。而且你爸媽就你一個女兒,他們的財產一定會留給你的。我爸媽就不一樣,說實話,我爸媽那些錢,比起你父母差多了。這事情上,咱們應該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家庭情況來安排。」

聽完這些話,小曹愛人的心徹底冷了。

「不用等到你走的時候。

現在離婚,孩子歸我,家裡的財產,不是我的,我一分錢不要。是我的,我一分錢不少。」

【4】分毫必爭

那個節日,小曹愛人帶著孩子回自己家了。過節回來之後,決定辦理離婚手續。

小曹的愛人決心已定。

小曹不同意:

「我都遷就你了,這次不是沒帶著孩子去看他爺爺奶奶麼?還想我怎麼樣?」

小曹愛人沒有任何回應。

思維方式不在一條線上,沒有什麼溝通的必要。回去這些天,她好好想了想,提出三個條件:

孩子歸她;這些年來,家裡的共同財產,主要就是一些存款,倆人一人一半兒;房子她不沾,但是這些年還的貸款要算清楚,一人一半兒。

小曹知道妻子的行為方式:不輕易做決定,一旦決定了,就不會有什麼改變的可能。對於提出的條件,他不同意。

「孩子是我們家的。

家裡共同財產就是那些存款,這個可以分。房子是我花錢買的,貸款也一直都用我的工資卡還,這個跟你沒什麼關係。

我說不好聽點兒,這房子你住沒住?我就知道,誰都看中錢,一家人好的時候怎麼都沒事,一到事兒上就看出來了。

這些帳,跟我算有什麼意思?我沒收你房租就不錯了。」

無情的話,已經不用什麼爭論和商量了。

妻子給出他兩個選擇:三個條件,是她的底線,答應,就協議;不答應,就打官司。

小曹想爭取孩子的撫養權,更不想分什麼房貸。沒有協議的可能,倆人最終鬧到訴訟離婚的地步。

最終的結果,支持小曹愛人的三個訴求。

小曹愛人後來回去了,在父母身邊。她知道,這種事情,對孩子、對老人影響都很大,而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她自己。但是,不做這個決定,今後面臨的家庭問題、矛盾,恐怕會一直持續。

【5】結語

家庭是一個挺複雜的結構。

家庭涉及到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小家庭」,更是兩方的「大家庭」。所以,很多時候,小家幸不幸福,跟「大家」之間有著緊密關係。而其中,相互理解和體諒、照顧到對方的感受,恐怕是促進整個大家庭和諧的關鍵。

就如前文所述:體諒,不能建立在犧牲別人的付出和心情基礎之上。

婚姻,又與財產之間有著不可割裂的關係。沒事的時候,怎麼都好說;一旦發生婚姻變化,財產分割,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兒——這是想借著本文,與大家探討的問題。

這個事情中,涉及到兩個點:

1.夫妻財產歸屬的問題。

夫妻共同財產,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比較好界定的。

多數人的簡單理解:婚前財產屬於個人財產,婚後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這樣理解,可以說八九不離十,適合於多數情況。但是,不能說「財產歸屬就是以婚姻為分界點」,這個結論過於武斷。

《民法典》中,第一千零六十二、一千零六十三條對財產歸屬做了說明,這裡不贅述。

我們拿上面這個事情舉個例子:

小曹家沒有什麼其他的財產,除了房子之外,主要就是倆人存款,理論上,一人一半,分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有些情況比較複雜,我們延伸一下:

做個假設:假如小曹婚前有一筆10萬塊錢的存款。

如果這筆存款一直沒動過(除了利息增值之外)。那麼,這筆財產的歸屬很清楚,就屬於其個人,不分割。

如果這筆錢跟婚後財產混同起來了,例如婚後發生多次存取、跟婚後的工資收入混同起來,這時候認定起來就很麻煩了。取出來花掉的,花的是婚前那部分,還是婚後存進去的那部分?理論上是可以區分清楚的,但現實中操作起來非常麻煩。如果是這種情況,恐怕就要靠協商了。

所以,涉及到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要麼「親兄弟明算帳」,事先保持各自個人財產的獨立性,別與婚後財產混同起來;要麼,就「模糊」處理,雙方協商個能接受的結果。

2.房產分割的問題。

小曹家最值錢的是他婚前買的那套房子。

這裡涉及到三個問題:

第一,小曹有個認知上的錯誤,「一直都用我的工資卡還」。

這句話潛在的意思就是,房貸也是我自己還的,跟你沒關係。

事實上,工資收入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即便用自己的工資償還,也算作夫妻共同還貸。所以,婚內償還貸款,除非用符合第一千零六十三條規定的個人財產,否則都視作共同還貸。

第二,房子算誰的?

房子可以認為是小曹的——那是他用自己婚前個人財產購買的。只要沒登記上妻子的名字,可以視同為他自己的,與妻子無關。

第三,小曹愛人提出的「貸款算清楚,一人一半兒」,怎麼算?

這是可以算的。

在這裡給出大家一個算法,供參考(數字不重要):

(1)假設這套房子當時買的時候是15萬,等到兩個人離婚分割的時候,已經漲到30萬了,漲了一倍。

(2)當時買房的時候,小曹自己付了30%的首付,合計4.5萬。結婚之後,償還的貸款總額是10萬元,其中,包括5萬本金、5萬利息。

(3)離婚的時候,為這套房子花費的總成本=15萬(當初的房屋價值)+5萬(利息,相當於後續支付的成本)=20萬元。當然,如果買房之後有裝修,裝修的錢也計入成本。

(4)房子增值係數=30萬(現值)÷20萬(房子總成本)=1.5倍。

(5)夫妻共同還貸10萬元,一人一半兒,相當於小曹、妻子各自還貸5萬元,包含了本金和利息。

(6)妻子應分割的償貸金額=5萬元×1.5倍=7.5萬元。

也就是說,如果倆人離婚,房子判給小曹,小曹要補償妻子7.5萬元。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相關焦點

  • 「再拿錢給你爸媽,我就和你離婚」三個月後,丈夫懊悔不已
    那教不好,且丈夫又得寸進尺,不斷的傷害妻子,那便成了另外一種結局。而那些會離婚的夫妻,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男人無法理解妻子的辛苦,不把對方的付出當回事。等到真正離婚後,他才會意識到,原來自己早已離不開妻子了。
  • 我吃排骨,爸媽吃鹹菜,把最好的全部留給我
    上高中住校的時候,每次回家餐桌上總有我愛吃的排骨,每次去學校,也有足夠多的零花錢,但我卻不知道,爸媽一個月只花50塊。每天只買最便宜的菜,花最少的錢,省下來全部留給我。那年,爸媽單位改制,只發最低生活費,兩個人加起來也只有四五百,為了不影響我的生活質量,他們只有勒緊褲腰帶,怎麼省錢怎麼來。
  • 嶽父母給妻子4套房,丈夫態度強硬:給我爸媽和弟弟各一套
    不過王曉並不在乎,因為她覺得只有有愛,不用太在意生活條件。丈夫不想做上門女婿,於是打算和王曉在外面租房子住。王曉的爸媽一臉的不情願,自己含辛茹苦富養的女兒,怎麼能沒自己的家呢?於是王曉爸媽一咬牙,就直接給王曉付了房子首付,好讓自己的女兒有個安身之所,房產證上當然也是女兒一個人的名字。王曉和丈夫住進了新房,沒多久丈夫向王曉提出以後房貸他來還。
  • 爸媽離婚,把我留給了爸,才發現離婚讓爸變了一個人
    爸媽離婚時,媽沒帶我走,我很難過。他們兩個老吵架,在一起時,我煩他們吵,分開了,看到爸一個人孤零零帶著我做飯送我上學,我對他又怕又反感,真的,我不喜歡我爸,可能他太不上進,整天打牌喝酒,終於把老婆喝跑了。
  • 妻子每晚酒吧喝酒,並帶陌生男子回家,妻子:離婚,孩子歸他我拿錢走
    事情是這樣的,張大哥他的妻子每天晚上都在酒吧喝酒,然後把陌生人帶回家。妻子聲稱,要離婚,孩子歸他,我只拿錢!張大哥說自己只是一個普通工人,沒什麼能力,而如今自己也已經41歲了。他和妻子小陳結婚五年了。他們是通過相親認識的,並且後來還有了一個孩子。婚後,雖然生活不是很好,但還是可以維持生計。張大哥說,我每月都出去掙錢,按時支付她的生活費。我不想讓她做任何事情。
  • 「每個月給我爸媽3000撫養費,沒錢買學區房」妻子做法,丈夫怕了
    後來,小麗就跟昌宏商量,希望到時候婆婆能來照顧一段時間,等孩子長大了就不用婆婆照顧了,所以當時小麗還拿了3萬塊錢讓婆婆來照顧自己坐月子和孩子,沒想到和我前世要了,但是卻沒來。直到後來小麗進了產房才知道,婆婆壓根就沒想過幫忙照顧她坐月子,也不想幫她帶孩子,至於那3萬塊錢,婆婆說是兒媳婦孝敬公公婆婆的,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 經歷兩頭婚的年輕人:作為妻子,沒有人把我當成丈夫的附屬品
    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很多獨生女的家庭都不捨得讓唯一的女兒離家,同時為了方便照顧老人,便興起了兩頭婚,到現在,我們這個地方幾乎每家都這樣。兩頭婚一般不用彩禮和嫁妝,不過根據各地習俗,有些地方還是會走個形式。場面大的有錢人家,男方彩禮給幾十萬,女方再退幾十萬回去,不退的也有,很隨意。有人說兩頭婚的夫妻一定要生兩個孩子,一邊一個姓,其實也不一定。
  • 奇葩妻子不惜離婚也要丈夫爸媽的1300萬拆遷款?
    男方父母家拆遷1500萬,妻子要拿1300萬幫扶弟弟>「你爸媽拆遷的1500萬,拿1300萬給我弟吧」,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理喻,但它真實發生了,並再次將「扶弟魔」一詞推到風口浪尖。廣州小夥家中拆遷,按照條款可以獲得1500萬的補助,這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誰知告訴妻子後竟成了婚姻破裂的開始。他萬萬沒想到,錢還沒到手就已經被嶽父嶽母惦記上了。丈母娘以婚姻要挾小夥,不拿出1300萬給妻子的弟弟買房就離婚。
  • 照顧臥床丈夫十年,他把房過戶給繼女,妻子:離婚,讓繼女照顧你
    但我相信,任何一對二婚夫妻,在結婚之前,都是有著一定的感情的,也相信彼此能走得長遠。只是後來因為各種因素,彼此相互提防,相互算計,才不得不走到離婚的地步。楊英和丈夫,都是二婚。再婚的時候,他們都各有一個女兒,不過女兒都在前任那裡撫養,所以楊英和丈夫再婚,自然也沒有多少阻力。
  • 你爸媽可以過來住,我爸媽就不行?妻子表示「他們不一樣」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孩子也一歲了,這段時間自己的父母偶爾來一趟,見自己孫女的面卻很少,由於沒有住的地方,只能匆匆的來,匆匆的走,父母年紀也大了,小李心裡很不是滋味,想著找個機會和自己妻子說一下。有一天小李父母想看孩子了,小李就答應了父母,還讓父母多帶一些衣服,在這裡多住幾天不要亂跑了,怪累的,到了晚上小李就和妻子說:「老婆,我爸媽明天要過來看看孩子,我打算讓他們在家裡多住幾天,你去吧房子收拾一下」。妻子一聽就不樂意了,不行,你爸媽過來住,我不習慣,他們可以看了孩子就走啊,反正也不遠。
  • 妻子不惜離婚也要丈夫爸媽的千萬拆遷款給弟弟,「扶弟魔」能娶嗎
    男方父母家拆遷1500萬,妻子要拿1300萬幫扶弟弟「你爸媽拆遷的1500萬,拿1300萬給我弟吧」,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理喻,但它真實發生了,並再次將「扶弟魔」一詞推到風口浪尖。這次不是房子、車子,而是真金白銀的1300萬。
  • 妻子賭光家產,丈夫想要離婚,妻子:我要走法律途徑
    「結婚八年了,我的關係算不上好但也不壞,生活中我已經盡了我的職責,但我發現他在網上和一個女孩玩曖昧。而且,他們見過幾次面,拍了很多照片和視頻,我不能接受。」王大姐告訴我們,她今年41歲。她是個普通工人。她與丈夫何某結婚八年,育有兩個孩子。這對夫婦在深圳從事回收家具和電器的生意。他們兩人在經濟上和情感上都是不錯的。
  • 妻子和丈夫好友胡混三年,還為他生下孩子,丈夫:我就是個活王八
    面對阿香提出的條件,記者認為:「一個男人帶兩個孩子,既當爹又當娘,他也沒時間去掙大錢,你得理解這一點,你高高興興快樂去了,你最虧欠的是你丈夫和你兩個孩子,現在你得讓你丈夫安心去掙錢,這個條件你能不能答應?」可不管記者如何從情理上開導阿香,她始終堅持要和丈夫離婚。
  • 父子不同的婚姻觀:「爸媽,你們離婚吧」「我現在離不開你媽」
    佟志回來後跟她大吵一架「我都說了我不吃,讓你吃的,你怎麼沒吃呢,這不是浪費嗎,你知道現在的米多緊缺嗎?」文麗委屈地哭了:「我知道米珍貴,難得。可是我也不捨得吃啊,我想著你是男人,更加需要吃東西,就留給你吃,誰能想到你沒吃呢。」
  • 故事:離婚後爸媽幫我帶娃,我才理解前妻的辛苦,為了孩子我決定復婚
    離婚後爸媽幫我帶娃,我才理解前妻的辛苦,為了孩子我決定復婚要想過好日子,需要夫妻雙方去共同經營,問題就來了:在婚姻中,是男人還是女人付出的多點?可能有些男人說我辛苦掙錢,老婆在家帶帶孩子,當然老婆付出少;有些女人不服,她們辯解:看似帶娃輕鬆,其實是件費神,費力的事。總之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可不管是妻子付出多還是丈夫付出多,我想大家都一個目的:把日子過好。
  • 丈夫出軌跟我鬧離婚,公公直接給他一巴掌,離婚可以房車留給兒媳
    丈夫出軌跟我鬧離婚,公公直接給他一巴掌,離婚可以房車留給兒媳我跟丈夫是相親認識的,我們的感情一直都很不錯,他是在國企工作的,我是教師,也都算是比較體面的工作。婚後婆婆對我很好,可能是因為我的職業吧,婆婆特別的體諒我,什麼事都搶著做。
  • 妻子寫給出軌丈夫的信:看完我就哭了
    妻子寫給出軌丈夫的信:看完我就哭了很抱愧,現在才知道本來許多方面我都做錯了。我想對你好,也在極力對你好,你在微信裡把你曾經對我的好一點一滴列出來,這些我都記住,也正由於記住,所以這些年我盡力用我自己的舉動來報答,但我可能辦法用錯了,讓你感觸不到我的愛。即便這樣,這些年我對你的好,不知道你還記不記住一丁半點?
  • 「他是我弟弟,你怎麼能不管」丈夫逼妻子拿20萬,不給就離婚
    葛瑜也和母親抱怨過這件事,但是母親卻說:「我之前就勸過你,他們家有個弟弟,你早該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了。」葛瑜又找到丈夫聊這事,丈夫笑了笑說:「我是大哥,理所應當為弟弟能多付出一些是一些,他現在還剛工作,我沒辦法不管他啊。你不懂的,你是獨生子女。」本來這日子,葛瑜覺得遲早會有個頭,等小叔子成家搬出去了,他們兩個人也就不用操心了。
  • 「房子是你買的,但我爸媽住是應該的」丈夫的雙標,迎來妻子反擊
    在訂婚之後,小柯就告知陳瑤說他們結婚之後,他的父母要搬過來一起住,而事實上陳瑤並不想要和公婆同住,所以她態度有些猶豫。但丈夫語氣很急的說到:"雖然婚房是你買的,但夫妻不應該分你我,孝順父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我的家人住是應該的。
  • 婆婆讓我撫養丈夫和外面女人的孩子,「對不起阿姨,我再婚了」
    丈夫認為,但凡賈冰是個會來事的兒媳,這個家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本來她沒懷上孩子,婆婆已經很不開心了,如今還總是藉口工作忙躲懶。反正和丈夫的感情已經名存實亡了。賈冰乾脆向公司申請了到外地出差學習的機會,希望可以出去散散心,這樣正好不用在家晃,惹得婆婆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