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拖拖拉拉、猶豫不決,工作效率低下的人,趕快看看

2020-09-05 閆明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做事情拖拖拉拉、猶豫不決,工作效率低下的人,趕快看看

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有頭緒;遇到事情又猶豫不決、焦慮不安,有以上症狀的人會產生以下結果:其一、工作效率低下;其二、容易錯失機會;其三、生活懶散,情緒化嚴重。

要想消除拖延症,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入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提前的準備和規劃,正所謂:沒有計劃,你就在計劃著失敗。如果你有了明確的目標,但又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始,自己做事情又猶豫不決、拖拖拉拉,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你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缺少提前規劃和事先準備所導致的。

做事情,沒有事先做好準備的人,做起事情都會比較心虛,不夠自信;做工作,沒有事先做好計劃的人,做起工作就會雜亂無章、沒有頭緒,也會經常被身邊瑣碎的小事所幹擾,突發事件頻發,自己只能四處忙碌的「救火」。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做事情拖延的原因,其一、缺乏明確的目標;其二、工作隨心所欲,沒有詳細的行動計劃;其三、習慣逃避問題,內心被各種恐懼所侵佔。

目標(志向)是方向,計劃是路徑。有目標沒有計劃,你就會經常感覺到自己空有遠大抱負,而又不知道從何入手;有計劃沒變化,你也好經常使自己陷入被動,因為你所面對的環境是變化的,但你的目標是不變的,而你達成目標的路徑卻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做工作計劃的時候,計劃中要包含著變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做計劃的時候,要做備選(B計劃)計劃的原因。

針對於習慣性逃避的問題,內心被各種恐懼所侵佔的人來說,首先要做就是搞清楚自己在害怕什麼?因為最能讓人產生恐懼的東西就是未知,當你不知道自己在具體害怕什麼時?就像打仗一樣,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敵人在哪裡,即使你擁有摧毀一切的力量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你找不到對手,你有勁也使不出來。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人之所以焦慮,就是對不確定東西的一種恐懼。

緩解焦慮情緒和根治拖延症最好的辦法,就是搞清楚你到底恐懼的是什麼,是害怕失敗,還是對自己沒有自信心,也或許是別的什麼東西,當你能確定下來自己擔心的東西時,你的焦慮情緒就會得到很大的緩解,因為你已經找到了「撬動恐懼的支點」。

拖延症嚴重的人內心都在有意或無意之間迴避一些問題,他們認為不面對它,它就不存在,實則問題一直存在,並不斷的困擾著你。

有些人害怕失敗的感覺,有些人害怕付出了沒有回報,也有人害怕當眾出醜遭到別人的嘲笑與白眼等等,不管你害怕的東西是什麼,你首先要鎖定它,然後告訴自己「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對於有些人來說,他不是害怕吃苦,而是在恐懼未來的失敗,換言之,當你有勇氣面對最壞的結果時,你還有什麼東西可擔心的呢。對於有些人連死亡都不害怕了,你還會害怕吃苦嗎,他還會恐懼失敗對他的打擊嗎。

所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又有勇氣接受最壞的結果,那麼你就大膽行動吧,因為它已經不會再導致更糟糕的結果。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選擇面對」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次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巨大挑戰。當你選擇逃避問題時,各種矛盾會暫時性的擱淺,所以各種矛盾不會直接發生衝突,但當你選擇面對時,各種不可調和的矛盾就會短兵相接,進而產生劇烈的衝突,各種不適感、焦慮、煩躁等情緒就會孕育而生。

對於各種焦慮情緒的反應不要過於擔心,應由小到大,由簡單到複雜,逐漸的進入狀態後,這些不安的情緒的就會逐漸減弱或消失,並在你的內心深處還會增強對自己的自信心。

值得你恐懼的只有恐懼本身。當你能夠找到具體恐懼的東西,你的恐懼就已經消除了一多半,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持續的專注的面對恐懼,你會驚奇的發現自己對於恐懼的東西了解的越多,接觸的越多,你就會越熟悉、甚至離不開它,因為人們都喜歡做自己熟悉與擅長做的事情,它能給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本文閆明老師原創,勿侵權)

點擊關注閆明老師頭條號,更多精彩等著您。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精選推薦:


相關焦點

  • 終於明白,為什麼我做事情沒效率了
    效率這個詞我們人類不知喊了多久,可你真正理解「效率」嗎?咱們多數人普遍以為效率,即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到最好,提高產出,節約時間,看起來沒錯,可你的效率真的提高了嗎? 這種方法讓咱們注重時間,以時間為導向,長此以往我們成了時間的傀儡,被時間掌控著,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多久做完,幾點學習,幾點陪家人,幾點出去玩,都被時間禁錮的死死的,可如果你在一定時間沒做完一件事情,按照時間規劃接下來的時間是陪孩子,你是選擇繼續陪孩子還是做事情
  • 職場人有話說:在「工作很忙」的幻覺裡不堪重負
    在我工作的網際網路行業,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按時下班已成為一種奢求。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創業公司。入職前,負責招聘的HR說盡了好話,承諾「我們公司絕對不加班」。入職之後,一切就不一樣了。到了下班時間,確實沒人說「今天要加班」,然而你提出要下班,老闆的臉色立刻就變了,然後給你發個微信,說「你最近沒有工作熱情」,搞得人不得不「主動加班」。
  • 做事講效率,決不優柔寡斷(上)
    這種做事的方式使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當你趴在桌子上叫苦時,你毫無效率可言,而你正是這麼做了。速度決定一切,沒有速度,死路一條!看看你面前所堆積的東西,然後查閱一下其內容。在這些文件中,哪些對你仍有用處?如果你跟周圍的人一樣,那麼你可能會有75%的文件是沒有用的。除非你在找資料,否則你是不會去看它的。如果沒有這些文件放在你面前,你也不會有失落的感覺。
  • 沒出息的人都有這5個基本特點,看看你佔了幾個
    沒有出息的人通常都具有5個特點,在我們身邊呢,有一些人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後退,通常我們管這個叫做沒有出息,其實這些人也很好區別,沒有出息的人呢,下面幾個特徵非常明顯。 第一、遇事推卸責任。遇到事情不管是什麼事,首先第1個想,一個就是把責任推卸出去,特別是那些辦事不順利的,或者是他知道後面的麻煩更是推的一乾二淨。
  • 總是做事拖拉效率低?或許與這3個原因有關
    原標題:總是做事拖拉效率低?或許與這3個原因有關   您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雖然任務緊迫、計劃周密卻總是拖拖拉拉完不成任務?總是被無關緊要的事情吸引,有時候很苦惱卻不知道如何改變?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拖延相關問題。
  • 為何你做事總會拖延,警惕,拖延症
    你是不是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明明一個小時能完成的工作,就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做,總要磨蹭一上午。明天要交的報告,今天就是不想寫,看電視、玩手機,最後只能熬夜趕工。早上起來想要學習,書翻開沒看兩頁,又拿起了手機,再一抬眼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間。
  • 效率低下的根源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些人,就是他們一直在忙,但是工作效率很低,他們的成長也很慢,那這些人根源是什麼呢?其中的一部分人他們只是做相對比較容易的事情,而迴避那些困難的事情,比如說學習,看看書,聽聽播音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是讓我去做筆記,然後讓我去思考,讓我再去分享這個就相對比較困難一些了。
  • 從拖拖拉拉到從第一個上學!我用這些辦法,解決了孩子的拖延問題
    孩子的拖拖拉拉,第一個原因是能力達不到。比如,你對一個三歲的孩子說,要抓緊時間,還有15分鐘就遲到了。孩子很有可能就一臉懵:15分鐘是多久呀,15分鐘很長嗎?因為年幼的孩子尚未建立起時間的概念,對時間既不理解,也毫無感知,所以更談不上管理時間。
  • 快馬加鞭VS不緊不慢——注重效率
    我們很難想像一位不注重效率的職員會得到上司的認可,會得到升職和加薪。從職員的角度來說,要想得到這些,最可靠的路徑就是「儘量滿足上司的終極期待,讓自己成為最理想的職員」——這也就意味著,除了忠於組織、善於執行之外,你還要注重效率,並想盡方法達到高效。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效率低下的例子。
  • 結束一段感情,拖拖拉拉的都是男人,原因汗顏啊
    男人在結束一段感情的時候呢總是喜歡拖拖拉拉的,在現實生活中,男人明明不愛一個女人,但是就不會直說,男人會給這個女人留有一點希望,為什麼他就不能痛快地去結束一段感情的,原因是什麼呢?第一,我無所謂。這是最多的一類,就是有一些男人他是想結束這段感情的,但是他又想保持他的這樣的一個好的人形象,不想被別人說三道四的。所以呢他就會用冷暴力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女人,讓女人接受不了而最後主動提分手,這樣別人問起來你們倆怎麼分開了,就是他把我甩了,裝的自己很可憐的樣子。
  •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想法:同樣是做事,為什麼有的人效率就很高?
    ,下面就和大家好好分享下:一是效率高的人,就算是在聊天,他們的手也是保持著不變,也就是傳說中的「一心二用」?而那些效率低點的人呢,在聊天時,就是手不動了,那是真正的「聊天」了!二是效率高的人,他們的身體協調性好很多,就是說他們做事的手速會快很多,由於是手工製作一些小產品,只見他們的手速相對效率度的人,那還是快了不止一倍去了!
  • 學習效率低?你可能不知道,專注力是可以訓練的
    科學研究顯示,一般人的大腦能夠保持高度專注的時長是15分鐘。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專心做一件常規的任務,你的專注力會在15分鐘後逐步下降。這時候你如果強迫著自己再去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話,你的大腦就會抗議了。因為這違背了它工作的規律。
  • 做事高效的人都具備這四項能力
    做事高效的人都具備這四項能力。生活中,總有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一股腦轟炸過來,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卻一點頭緒也沒有。有時真的忙到沒有時間吃飯、沒有時間喝水、甚至沒有時間睡覺,卻發現依然於事無補,自己累到不行,工作卻依然進展緩慢。
  • 做事情最好不要感情用事
    記得之有一次一群人在等公交車,公交司機一停車,一群人蜂擁而至。想著趕快上去搶座位。我的好心差點讓我摔了一跤,哎,做事情最好不要感情用事。後來我明白,我買東西,必須那個東西好吃,值得我去買我才買。我要幫助人,也要在確保我自己安全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很多都是利益擺在第一位,做事情還是不要感情用事得好。理性判斷事情才是上上策!
  • 如何提高做事效率?請與時間做朋友
    當做某件事又一次沒有頭緒的時候,我重新把這本書翻開看了一遍,總結出以下幾個適合自己的方法技巧:1、找到最佳時段,嚴格設定期限從我個人的生物鐘情況看,晚八點以後做事更專注,更適合解決難題,所以最困難最重要的事,適合安排在晚上八點以後做。
  • 使人「異化」、阻礙效率、攬功推過…這都是科層制留下的組織難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內建立了越來越多的委員會,但決策線條越來越複雜,決策效率越來越低下。責權利從「分不清楚」到「分得清楚」,最後又回到「分不清楚」,這種快速發展而又盛極而衰,基本上就是科層制組織的生命周期規律。讓我們回到韋伯理論,思考一個更加嚴肅的命題——人在組織中的價值。
  • 我在猶豫不決中逐漸沉淪
    三思而後行意味著一個人做事謹慎,考慮周全,可那隻適合在一些有必要的地方,如果在生活中為人處世總是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那將很難好好生活。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一個優柔寡斷的人,這讓我越來越苦惱。可能我本就是一個遇事不決的人,只不過在學校相對安全的環境下,影響不大,所以沒有表現出太多弊端。
  • 方法 | 助理來我家辦公2次,做事效率提升10倍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一定是距離才能產生美的。相處久了,很容易嫌棄對方,比如我和Emma就是如此相愛相殺。但畢竟是我助理呀,如果做事效率低的話,對我也沒有什麼好處。想明白這個道理後,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才能提升她的效率上。不發現不知道,一發現嚇一跳,我又發現了她身上不少可以改進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