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之道 | 愛的源頭

2021-02-22 合道而行

親人們可能會對這樣的主題感到好奇。作為宇宙中的高智慧生命,而且又是愛的物種,我相信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源頭在哪裡,也就是自己的根在哪裡。其實每一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出處、自己的根源。只是不同層次級別的人,對自己的根源會有不同的理解而已。

由於本人才疏學淺,所以不一定能把「愛的源頭」這個主題講清楚。以我現有的領悟能力,我只知道,是誰給予了我們生命,誰就是我們的源頭;我們這股原始的生命能量來自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源頭。但這只是我個人的見解,並不代表這就是真相。

作為愛的生命,我們是被宇宙中非常有能力、有責任心的高級存在創造出來的,我們把它們稱為「創造者」。因為它們不但創造了我們,也創建了這個正義的世界,所以我就把它們認定為我們生命的源頭。也因為我們的生命是由愛的信息與愛的能量組成的,而愛的信息與能量是創造者採自於正義的宇宙,所以也可以理解為正義的宇宙就是我們所說的愛的源頭。就我們現在的能力而言,我們還沒有辦法對宇宙真相有更多的了解,但是我相信隨著對宇宙真相的不斷領悟,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我們會有不一樣的認識。

在如今這個階段,最起碼我們要有這樣的一個清晰的認識,才會明白自己的出處而不會忘本。是誰賦予了我們生命,給予了我們在宇宙中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誰就是我們的源頭。我這樣理解,不管親人們是否認同,至少能讓我們知道自己生命的來處,以及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與目的。

如果我們不去這樣思考問題,那麼作為宇宙中一個渺小的生命,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根。儘管我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們必須清楚自己的出處,明白我們就是愛的物種。我們的生命來自於愛的世界,我們是被更高級別愛的存在創造的,所以它們就是我們的源頭,就是我們的根。

它們用愛的信息與能量來創造我們,是希望我們也在宇宙中付出愛,從而散發更加高頻的愛的信息,形成更加高頻的愛的能量,為宇宙的向上發展貢獻力量。只要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會違背自己生命的根本。我們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要對我們的源頭負責,因為是它們賦予了我們一切。

我們生存於宇宙中,雖然也經歷了很多磨難,遇到了很多障礙,但是只要我們明白事理,懂得按照宇宙規律去生存,就能幸福快樂地生活在宇宙中,而且還能體現自身生命的價值。儘管受了不少苦,但是只要我們的內心充滿愛,我們時刻都是快樂的。我們受的所有苦、所有磨難,能夠歷練我們無堅不摧的精神,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更加強大,能夠讓我們去承載更多的事物與責任。

我們可以從自身生命的歷程中去感受愛、得到愛,所以我們的這個生命存在於宇宙中是有意義的。如果親人們感受不到生存的意義,那就是因為親人們的本性已經被汙染、被腐蝕了。

我們是愛的物種,只要能夠回歸自性,我們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因為創造者在創造我們的時候,就給到了這樣的設置,除非我們沒有能力回歸自性。

如果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就會離愛的本性越來越遠,因為自私自利的人每天都在散發負面的信息,讓自己的整個生命都充滿負面的能量。如果自己的整個生命都充滿了負面的能量,那又怎麼可能得到幸福與快樂?這些負面的能量並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所以它會讓我們感到壓抑、煩惱與痛苦。只要是被負能量完全控制的人,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因為這些負能量一直在腐蝕他原始的生命信息與能量。

如果一個人不去改變自己,不去關心他人,不去為這個世界作貢獻,從而為自己積累足夠的正能量,激發出自己原始的那股生命能量,那麼這樣的人就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我希望所有的親人一定要認真學習這些知識。這些知識都不難理解,為了讓家族不同層次級別的親人都能學得懂,我們都是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文字來作出表達。既然我們家族存在著不同層次級別的親人,為了能讓這些知識在家族不同層次級別的世界中普及,我們就不會在不恰當的時間傳達給親人們太高深的知識。這些知識雖然簡單,卻講明了許多道理,揭示了很多真相。只要親人們認真學習就一定能夠有所領悟,從而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

知道了自己的源頭之後,親人們更應該明白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既然我們的這個生命是來自於愛的世界,我們就要為這個愛的世界負責,就要為這個愛的世界奉獻。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為是愛的生命,才不會辜負愛的源頭。 

接收日期:2017年6月10日

《光明宇宙知識》系列叢書目錄

《光明宇宙知識》第一部

《光明宇宙知識》答疑解惑(一)

《光明宇宙知識》第二部

《人道》

《品行》

《生存之道》

《天象》

……

註:以上書籍的內容均為無償傳播,可以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官網閱讀。

合道而行   |  合乎正道 行於世間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

請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相關焦點

  • 我不再義憤填膺了——理解別人的生存之道
    我就瞄了一眼,愛挑刺的毛病就犯了。這是一個我在全網都搜不到任何相關信息的品牌,無論英文和中文,一丁點相符的信息都沒有。但他們一直在強調這是一個大牌,國內沒有任何專櫃,也從不在線上銷售,只在HK和France有專櫃。有些懷疑,這怎麼證實?難道你說是就是了?我這個好奇心夾雜著正義感被勾起之後,就再難以滅掉。
  • 信任建立了,才能更好協作,相處之道其實也最好的生存之道
    相處之道告訴我們:在任何時候你都要謙遜、真誠、耐心、溫和的對待下屬、同事以及和你相處過的每一個人,不要以粗暴的態度對待任何人,你可能再次遇見他。命運有時候真的很奇妙,它不僅會製造一些小小的混亂,還會重新洗牌,沒有誰能一生一帆風順。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他們單位一位退休的老領導,恰好這位領導我也認識。我問他:「他現在怎麼樣了?有沒有被單位返聘?」
  • 心理學:看上去越是卑微的人,其實越是懂得生存之道
    我們可以完全不用為了理想、為了尊嚴或者為了其他什麼,僅僅為了生存而活著。現實中,那些看上去特別卑微的人,其實越懂得生存之道。有許多人,總是不知道因為什麼活著而苦惱,甚至為了追求理想,追求面子和尊嚴,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心理學要求人們找尋自己的生活目的,於是人們為了找尋生活目的而陷入新的困境中去。找尋生活目的,不是讓你生活在痛苦之中,而是為了讓你更好的生活。相比之下,那些看上去特別卑微的人,反而更懂得生存之道。
  • 無論是瀟灑還是孤獨,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生存之道
    無論你是善良之心,還是邪惡之意,他們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們可以接受你的善意,也可以忍受那些邪惡並加以利用。還有一種人,與之前這種人的選擇恰恰相反,他們的選擇在別人的眼中,顯得無比孤獨,他們一旦看透了別人的不善之意,一定會心生牴觸,隨之就是疏遠對方。在他們眼中,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他們有自己嚴格的標準,喜歡就是喜歡,看不慣就是看不慣。
  • 當下社會,普通人的生存之道
    沒有任何用意和目的,純粹愛好寫作而已,像寫日記一樣,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和感慨,不好之處,還希望各位多提寶貴意見,一定虛心接受,提升能力強。話不多說,正題進入。 其實現實社會大家都明白,但是我們還是不甘心,一直生存在低層,總想往上爬,爬多少算多少其實我感覺這樣的心態很好。
  • 順其自然,就是生存之道
    所以,順其自然才是人類的生存之道。順其自然,並非是不追求、聽從命運的擺布,更不是屈服與低頭。準確地說,順其自然是不強求、不逼迫,是一份樂觀,是獲得輕鬆通向快樂取得成功的捷徑。
  • 過得簡單,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過得簡單,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有個小孩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好漂亮。」母親問:「為什麼?」小孩說:「因為媽媽今天沒有生氣。」原來擁有漂亮很簡單,只要不生氣就行了。很多時候,我們生氣就是太以小見大了,本來是小事,偏要放大,家裡發現一隻老鼠,何必放火把整個房子燒掉呢?
  • 老母親的生存之道:退休金1600,但我不當老好人,才過上了好日子
    但那些晚年真正過得好的,都是懂得愛自己的人。 自述人:張婆婆 我今天已經68歲了,獨自一個人生活。之前老伴還在世的事情,我身邊還有個依靠,所以在花錢上,也不太有計劃。 但是在我56歲那年,老伴卻因為一次車意外的車禍,而離開了我。當時我其實一點準備都沒有,不知道以後的生活該怎麼過。
  • 人生語錄:生存之道如天涯海角無處追尋,妄想領悟其己之身
    我還是太好面子了,硬著頭皮買了一件秋季外套,中長款,感覺穿著很拉風,只是可惜了那幾百塊錢,生存之道,唯錢,唯利,唯物質。活著的越久,就越發現人幹什麼事都離不開錢。為此只好一生奔波,勞作不息。為的只是溫飽。可我覺得還是得看淡一些,不攻於名利,知足就好,也能減少很多的麻煩。
  • 不利形勢下的生存之道
    畢竟,生存才是硬道理!
  •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中庸之道的三個深刻內涵,你會嗎
    何謂中庸,孔孟的後代曾提出,「中庸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之道是一種宇宙與天人合一之道,那些能夠越活越有生命力的人,那些事業和人生能永葆長存的人,往往是懂得中庸之道的深刻內涵。
  • 肖亞文成功之道
    很多人認為肖亞文的成功是因為三點:第一、她給丁元英當過秘書,所以對於丁元英個人是比較了解的,而且經常在河邊走,狐狸見多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少能學一點生存技能。第二、肖亞文是芮小丹的好朋友,多少有點人情和關係在裡面,中國式關係裡面,很奇妙,只有朋友的轉化率是最高的。
  • 中國的茶文化是茶之道,而日本則是與法緊密相連的茶道
    中國的茶文化是茶之道,而日本則是與法緊密相連的茶道日本「茶道」定型於明清時期,具有濃鬱的日本民族特色,也體現著日本民族心理和價值觀、世界觀,它的絕大部分文化內涵和中國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也是有區別的。
  • 影響之道:人性的三大動力和三大阻力
    人的本能就是人的欲望,欲望有三層:食,性,愛。因此,智慧的老闆見人不是人,見人又是人;不見人是指直接見到人性,就是見到人的原始欲望。食是人的生存保障,涵蓋一切基本要素,包括衣食住行,生活用度等,這是人生存的保障,也是原始動力。說白了就是要活的有基礎,容易些和體面點。
  • 當生存成了頭等大事,人會屈從於任何要求---衛天知
    人是實實在在的生命,生存是頭等大事,任何脫離實際的高談闊論,都是吹牛皮罷了。一個飢餓到了一定程度的人,就會喪失倫理道德,為了生存,甚至會滅絕人性,易子而食。所以當一個人的生存成了頭等大事的時候,我想任何要求都會屈從。
  • 缺愛,是我們空虛迷茫的源頭| 感到被愛是每個人生存必須的體驗
    《缺愛》一書的作者、法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專家Robert Neuburger認為,想要體驗到幸福,重點在於我們是否擁有強烈的「存在感」——我們能否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如果沒有這一前提,我們一切為幸福生活而做出的努力,都像是石沉大海,註定無法帶給我們想要的回報。
  • 同事相處之道,領導相處之道,你真懂嗎?
    這樣的人往往卻都是反其道而行之。這是他們的價值觀,也很難改變。但是,這樣的人在公司之所以還高調的存在,與領導的風格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講,領導對下屬還是很了解的,對他的表現還能放任,說明領導有意為之或者是對此很受用。千方百計迎合領導,對同事則是目中無人,以炫耀和領導的關係為榮,其實是表明了他的業務能力相對來說很弱,只能採取這種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存在,保住自己在公司的一席之地。
  • 《陳昌文方法之戀愛寶典》:人類的核心,就是生存與繁殖
    人類的核心,就是生存與繁殖。生物的主要屬性,就是生存,就是賺錢,就是養活自己,讓自己的家人過得好。然後是繁殖後代。高智力的人懂得要麼賺錢,要麼繁殖。安全感,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基礎堆砌起來的。脫離物質談安全感,這就跟脫離法律談犯罪一樣。
  • 生存的壓力
    年近五十,愛人離世,北歸無望,文物書籍遭人偷竊和強取豪奪,並有愛財好色之徒張汝舟的騙婚,李清照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之中。但她是個勇敢的人,冒著身陷囹圄的危險,勇敢地將張汝舟科場作弊博取功名的醜事揭露出來,如願解除了婚姻,成為歷史上反對家庭暴力、反對作弊的先驅者。
  • 人生之道如兄弟登山
    羨慕人家的一部分『好』,卻想丟掉人家要面對的『問題』,人生哪有這等事?要是他的『好』正是透過這些被他解決的問題而來,你到底是要羨慕還是不要?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來到這世上獨有的天賦和道途,這些東西別人拿不走自己也躲不掉。他眼前的生活正是因此而來,他是非得要走上這行過上這日子,他不想也不行,乾脆就說是命吧!你不是他,縱使模仿得再像也不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