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公子
2018年,拾遺上一篇情感文《人到中年,不如狗》刷爆朋友圈。隨後,全網誕生了很多模仿之作。「人到中年」的話題,很是火了一陣子。
最近,一部《三十而已》再一次將中年人那一地雞毛的生活推上了熱議榜單。
張愛玲有段話很能激起共鳴:
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人到中年到底有多累、多孤獨、多尷尬、多艱難?
有一次,蔡康永訪談成龍。他問了一個問題:「拍電影累不累呀?」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個問題,讓成龍在節目裡哭了整整15分鐘。
這就是名人的中年,看似風光無限,其實也滿腹辛酸。普通人的中年更是一地雞毛。小孩和老人累了、苦了、不開心了,還能磨磨人、撒撒嬌。中年人,就只能硬撐著!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每個中年人都在負重前行?那也不是,有人在假堅強,也有人是真瀟灑。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是啊,河水奔流不息,這一秒的河水已經不是上一秒的河水了。何況人呢?世上確實不可能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可是有句老古話我們也不能忘: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總有一些人,他們工作、生活,人生、體驗十分相似,所以才有共情這回事。舉個例子,比如教師。不管人到中年,是不是真的不如狗,這不好下定論,但30多歲確實是一個教師最艱難的時候。
30多歲的教師,已經工作10年以上了,工作上必須成熟。如果犯錯,沒有人會寬恕,因為你不是新人了。
30多歲的教師再苦再累也不能有怨言,因為才工作10多年而已,在單位還是個小年輕。別人一句「年輕人,要多鍛鍊」足以讓我們啞口無言。
30多歲的教師每天都要給自己打雞血,因為才30而已,還不到佛系的時候。除了卯足了勁往前衝,毫無退路……
三十而已:工作10多年、30多歲教師的生活現狀,你看真實嗎?
①30多歲的農村初中教師小劉
小劉,35歲,某農村初中教師,中級職稱。月工資3150多,每學期績效工資5000左右,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它收入。
當地縣城房價6000以上,小劉有一套住房在還貸,月供2200多。兩個孩子讀書,四個老人要養。
②30多歲的普通縣城教師小王
小王,35歲,普通縣城裡的高中教師。學校人員變動不大,多年沒有職稱指標,工作12年的小王仍然是初級職稱。
月工資2975,月課時費等1500左右,一年績效10000元左右,過年費800元。當地的房價已經8000+……
③30多歲的大城市教師小方
小方,大城市中學教師,月收入1萬多,一年各項獎勵、獎金、績效共計5萬左右。當地房價3萬起步……
不同的是收入,相同的是焦頭爛額。如果沒有父母補貼,他們多少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什麼時候才能過得上小康生活?
年輕人對工作不滿意,可以說走就走。30多歲的他們不行,因為有一大家子老小嗷嗷待哺。別人以為他們雲淡風輕,實際上早已經焦頭爛額。
三十而已,這就是不同經濟條件下30多歲的中年教師的生活現狀。真實嗎?
信也好,不信也罷,但這就是現實。
因為是頭條教育領域作者,而且有幸被頭條籤約,所以我確實很關注教育問題,也確實說了很多實話。
不過,說實話往往是招人煩的。比如,我說很多地方30多歲的年輕教師月工資只有三四千。就有人反駁我說:上海一個幼兒園教師收入都十幾萬!
我不知道他說的十幾萬是月薪還是年薪?
如果是年薪,我好想勸他來安徽。雖然安徽年輕教師年薪普遍只有八九萬,但是安徽房價比上海低得不是一點半點呀。
如果是月薪,那請原諒我的直接:我不知道上海有多少幼兒園,但我確定上海很多幼兒園老師月薪都只有1到2萬。因為,我妹妹恰好就在上海某公辦幼兒園上班,也恰好是30多歲的在編幼師。
不論在何處,不論工資高低,壓力是一樣的大。三十多歲的教師,如果家底不厚,父母不貼,即使在房價平均16000左右的合肥,也生活得氣喘籲籲。
至於那些總是說公務員都在羨慕教師的人,我想說:沒什麼好羨慕的,你辭了公務員來考教師編制唄。
至於那些總是說「我朋友是教師,工資很高」的人,我想說:別把聽來的東西當真理,你自己去當一回教師體驗一下呀。
然後,那些人大概率會回答:
我不是公務員,但我身邊有很多公務員都在羨慕教師的假期和高收入。
呵呵,果然又是一個裝睡的人。
噓,不要吵醒他,讓他繼續睡。
除此之外,我還常常收到網友們這樣的批評:你就光會說教師辛苦,那哪個職業不辛苦啊?這個批評我認,我接受。確實每個行業,甚至每個認真生活著的人都不可能絕對輕鬆。
我說教師辛苦,不代表我認為別的行業輕鬆。那我為什麼總在說教師、學生、家長……這些話題?因為我是教育領域創作者呀。
我有個好朋友,也是教師。有一次她看上了一條裙子,愛不釋手的那種。一問價,店員說原價4999,現在打折只要3899,買到就是賺到。
朋友默默地放下了。她後來跟我說:3899塊,是我一個半月的工資,是二寶兩個月的奶粉錢,是一大家子人一個月的生活費……我怎麼捨得花?
她生活得很艱難嗎?
確實不輕鬆,但還有更扎心的……同學老方,36歲的基層公務員,他說:
「7歲的女兒,沒有吃過一回肯德基。我和老婆帶她去體驗,隨便點了些吃的喝的就花了60多塊。我們捨不得吃,讓孩子一個人吃。又覺得佔著3個座位不好意思,於是我和老婆就站到外面,隔著玻璃看孩子吃。」
人到中年,其實根本不必分行業,大家都一樣壓力山大。如果非要說職業,那我想說:30而已,我們都是同行——中年人!
中年是一個群體,不分職業,不分性別,都肩負重任。
不論是教師、公務員、建築工人、醫生、警察……三十多歲的人都是家庭的頂梁柱,單位的骨幹,社會的中流砥柱。中年人,上要尊老下要愛幼,自己只能咬牙做奧特曼。
人到中年倍感壓力,不是因為職業,而是因為責任。
三十而已,三十而立。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商業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