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親媽報警求抓12歲兒子!民警:這屆父母太難了

2021-01-13 北晚新視覺網

據說,輔導作業已成親子關係第一大「殺手」,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中間只隔著一本作業的距離。

徐州一對母子更是因為寫作業鬧到了報警的地步,媽媽竟然讓警察把兒子抓起來。

近日,徐州一位媽媽報警,直言讓民警把自己12歲的兒子帶走。

「我們家有個小孩12歲,他不想寫作業,我嚷他,他跟我打。你看看能不能把他帶走,我不要這個小孩了,你看該給誰給誰吧,我管不了了。」

這還得了,因為寫作業都打起來了,而且媽媽連兒子都不要了!民警趕緊讓女子把孩子帶到派出所了解情況。

△ 母子倆一前一後走進派出所

民警張航發現,男孩和自己兒子年齡差不多,於是就和他耐心溝通了一番。

男孩說,媽媽管自己比較嚴,而且教育方法也讓自己不適應,所以情急之下就做出了過激的舉動。

通過民警的耐心勸說,男孩最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向母親道歉。

當晚,母親向民警表示感謝後,將男孩帶回家,並表示今後會好好和孩子溝通。

說歸說,勸歸勸

這屆父母真的難

氣得打自己型

爸爸面對女兒的關於長度單位的作業,發出了來自靈魂的拷問:你怎麼寫的啊?5米長的鑰匙,洗衣機高1釐米,15米長的鉛筆。

隨後老父親徹底崩潰、爆發:你信不信我抽出我40米的大砍刀……

此時,女兒突然邏輯上線,一秒鐘懟回去:對啊,你40米的大砍刀正好削我15米的鉛筆!

老父親瞬間被噎回去,又氣又急又懊悔,不停用手抽自己的嘴!

已經佛系型

然而,儘管父母們

用盡十二萬分的力氣咆哮

最後只想順其自然

陪娃寫作業

簡直就是一道「送命題」!

網友對輔導作業的家長們

也懷有深深的同情……

家長們輔導作業叫苦連天

孩子們寫作業哭聲陣陣

其實找到正確的方法至關重要

加油!

今天也要做耐心輔導孩子功課的爸媽!

延伸閱讀:開學後就「吼」,有用?孩子做作業家長不如這樣做

「這麼簡單不會做,你幹什麼吃的?」「這麼笨呢,說幾遍了不會記?」……每當輔導孩子的作業,不少家長就不自覺開啟了「吼叫模式」,甚至患上「恐輔症」。一組家長「崩潰吼叫式」輔導作業的視頻更是在網上久傳不衰。
不寫作業母慈兒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如此難題如何破解?專家認為,長期吼叫對於孩子身心發育和成長無益,建議家長客觀看待作業性質,少吼孩子,同時逐漸嘗試「零吼叫」。

尷尬的家長開學後僅一周,用光吼叫「配額」

「昨天晚上剛跟他吼了一回。我已經定了這學期一個月最多吼一次。剛開學,配額就用光了。」鵬鵬媽在微信裡跟鵬鵬爸吐槽。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一個字的讀音。「有個『高潮迭起』的詞,兒子都上初一了,『迭』字還不認識!我告訴了他,順嘴要求他把拼音寫給我。你知道他寫個啥,『dei』,提示了三遍,都沒寫對!」

談起此事時,鵬鵬媽的語氣已經比較和緩。雖然她和鵬鵬爸都是博士學歷,但她自認為並不是「雞血」媽媽。平日裡同事和鄰居對她的印象也是「溫和、開朗、有文化味」,不敢相信她也會「吼」孩子。鵬鵬媽苦笑著自嘲:「養孩子後,才發現自己有人格分裂傾向。對孩子以外的人都能溫和有禮,一碰到孩子學習,就分裂出一個暴躁、偏執的自我。」

鵬鵬媽回顧了陪孩子走的這一路,總結了一個規律:一、二年級時,總是「吼」孩子的坐姿和學習習慣;三、四年級時,總為孩子作業的對錯上火;到了五、六年級,能把她惹急的,通常是孩子的學習態度。

如今,鵬鵬媽覺得「吼」孩子的次數已在減少,她也意識到「吼」孩子發洩的不過是壞情緒,對解決問題並沒有太大幫助。且隨著孩子年級的增長,她也逐漸接受了現實,「孩子到底是不是那塊料,到三、四年級時就能看個七八成了。我家孩子也就是中遊水平,怎麼學也當不了學霸,不必難為孩子。只要他學習態度端正,我也懶得較勁了。」

鵬鵬去年上初中後,她更加注意克制自己。上個學期,她印象中「吼」孩子的次數不超過十次,這個學期定了「最多吼六次」的小目標。「孩子也大了,快到青春期了,我也怕激化矛盾引發孩子叛逆。」雖然心裡很清楚,但是鵬鵬媽還是沒有克制住自己,開學第一周就爆發了,「做不到完全『戒吼』,但是儘量少『吼』是必須的。」

立「戒吼」目標,一邊戒一邊犯

小小媽已「戒吼」了三個多月。這中間,每次快到忍耐極限時,她都會迅速離開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刷手機。而她的這種改變源自於小小姥姥的勸說和小小的恐懼。

去年「十一」黃金周,媽媽帶著小小回姥姥家度假。假期後兩天,她陪著剛上一年級的小小做作業。小小的書寫不好,小小媽忍耐了幾次就開始拍桌子,母女倆人吵鬧了半個多小時才把作業寫完。

在小小去別屋玩玩具時,當了一輩子小學老師的小小姥姥把小小媽媽叫到了廚房,讓她反思自己小時候有沒有被這麼吼過,這麼吼孩子是否有正面影響。「你這樣吼孩子,只能讓孩子越來越不聽你的;你不能在孩子面前控制脾氣,將來,孩子的脾氣會比你更大;一個成年人對孩子說話,嗓門越高越沒有涵養!」

姥姥的這段話觸動了小小媽。從老家回來後,她開始克制自己的脾氣。但十幾天後,在小小用App複習英語、對一個內容幾次都沒有回答正確時,她又忍不住爆發了,「瞎戳什麼,怎麼那麼笨呢。」小小媽煩躁地一腳踢爆了掛在牆邊的氣球,小小嚇得哇哇大哭,撲上來拽住她的手。小小媽的煩躁突然消散,姥姥的話又浮上心頭,她趕緊抱著孩子連聲道歉。

相比之下,昭昭媽媽的「戒吼」行動顯得較為失敗。「基本沒堅持住。就第一天堅持沒吼,只是說話帶點諷刺之類的,昨天又犯了。」昭昭媽媽說,昨天在輔導兒子數學作業時,孩子沒有認真審題、概念不清,她詳細講解一遍後,想拉著孩子讓他複述鞏固,但孩子依舊不過腦子,隨口就答錯,沒搞明白。「我最生氣的是他的態度,這不是超綱的題,我講著他還不認真聽,一邊擺弄著水杯,心不在焉。面對這樣的情形,有幾個能忍住不吼啊!」

「回頭反思,當時耐心說一遍也就好了。但那種氛圍下就是不能忍。」昭昭媽說,她也明白「吼」不管用,每次事後也後悔自責,但就是特別生氣。「零吼叫?我再試試吧,爭取再堅持七天看看效果。」

委屈的孩子媽媽總為小事崩潰,「越喊越不想做」

面對經常「吼」自己的媽媽,孩子心裡也有想法。

鵬鵬把媽媽的「吼」定義為「情緒崩潰」。他覺得媽媽總是容易為一些小事情而失去控制,而自己每次都是「很大度地原諒媽媽」。鵬鵬的這種認知來自於爸爸多次事後「抹稀泥」,「媽媽是女的,女性都比較情緒化,咱們男的得讓著她。」對於媽媽指出的學習上的錯誤,鵬鵬也不太同意,「她在上學的時候,能保證自己天天作業都完成得完美無缺?每次考試都沒有粗心大意?這種要求本身就是反人類。」

昭昭則認為媽媽脾氣太急,「吼叫」不僅影響自己的學習狀態,更可能影響學習興趣。「每次做作業,剛開始沒多久就又吼又喊的。本來有點思路和狀態,一喊我就懵了,越喊越不想做,越覺得學習沒有意思。」昭昭說,他希望媽媽能夠和自己站在一條陣線上,共同去對付作業這個「敵人」。「兩個人一起對付難題,而不是天天盯著我,催著我,要有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

鵬鵬和昭昭表達了想法,但小小卻因為媽媽的「吼叫」似乎變得更為沉默,這也促使小小媽媽反思得更徹底。

雖然最終小小的害怕被媽媽的安慰消解了,但從那之後小小拒絕再使用那個App,之前喜歡英語的她也失去了學習興趣。小小媽媽自責不已,且也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之所以吼孩子,其實還是在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此外,小小媽媽也建議,孩子的課外作業儘量少讓家長配合完成,批改也不應該交給家長。

支招「吼」百害無一利,家長需學四招

「家長也知道『吼叫式』輔導作業不對、孩子壓力大等,但就是控制不住,根本原因是競爭和評價機製造成的。」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孫宏豔說。她認為,眼下孩子的成績跟很多東西掛鈎。比如,將來要讀的學校、未來的工作等。「根本上還是競爭和評價的『指揮棒』指的方向不對。」

在孫宏豔看來,「吼叫式」輔導作業「有百害而無一利」,對孩子的行為、情緒、心理、精神等都會帶來負面影響。行為上,動不動對孩子「吼叫」,將遏制孩子的創造力。「容易把孩子的好想法嚇回去。輕鬆愉快的氛圍,將促進學習。」情緒上,家長的吼叫可能造成孩子焦慮、膽小、抑鬱、晚上睡覺不踏實等;心理方面,長期「吼叫」將降低孩子自信,厭惡學習。「人對自我的判斷其實來自於別人的評價。爸媽總是訓斥,慢慢就降低了其自信,強化了自卑。」精神方面,精神狀態不好,焉頭搭腦、唯唯諾諾,甚至可能受到精神刺激。

那麼,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究竟該用什麼姿勢呢?孫宏豔給了四點建議。

首先,最根本的是家長要轉變對作業的認知觀念。「不會有哪次作業影響和改變人生」,把作業看成只是學習的診斷手段,心態就會好一些;

第二,家長要學會自我情緒管控。「想發火時,不妨深呼吸三次,或者出去走一下;又或者,滯後三分鐘再與孩子說話。」

第三,做減法。「暴怒和情緒差是一種壞習慣。矯正壞習慣要用『減法』。比如原來一周『吼』五次,制定目標要求自己下周『吼』兩次,慢慢遞減直至『零吼叫』。」

最後,家長要真正給孩子具體的幫助,而不是停留在嘮叨和訓斥上。「教育是一個『三分教,七分等』的過程,需要提供具體的方法,更要等待孩子成長。比如怎樣改掉馬虎的習慣,怎樣讓孩子動感統合,眼看的和腦袋想的,協調表達到筆尖上。」

來源:綜合江蘇新聞、網友評論、北京晚報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13歲男孩寫字太醜被打手心 跑派出所報警「抓媽媽」
    事發南安溪美,民警「調解」後母子解心結13歲男孩大晚上跑到派出所,報警稱要「抓媽媽」,這到底是啥情況?民警現場「調解」5月27日晚8時,南安溪美派出所接到報警求助,對方稱自己被人毆打。面對13歲的報警人小剛(化名),了解完情況後,民警也是哭笑不得。
  • 寫字太醜被母打手心,13歲男孩報警「要警察抓媽媽」
    5 月 27 日晚上 8 點多,南安市公安局溪美派出所接到報警:一名男孩稱被人毆打,請求幫助。接報後,轄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在現場,民警見到的是一名僅 10 多歲的男孩,還稱自己是報警人。民警在向報警人了解完情況後,真是哭笑不得。
  • 23歲的他,連續兩年生日當天被抓,收到民警送上的「手鐲」生日禮物
    揚子晚報網1月15日訊(通訊員 黃戴婷 記者 陳詠)今年23歲的王某,前不久入室盜竊現金及香菸後逃之夭夭。事情過去了10天,王某萬萬沒想到,14日自己生日當天被警察抓獲,民警送給了自己一副「手鐲」當生日禮物。
  • 男孩被老爸打撥110稱遭家暴 民警:報警合法
    ■漫畫/陳琮元  本報11月28日訊 提到「家暴」,我們總能想到滿身傷痕柔弱悲泣的婦女,但昨晚9點,長沙市左家塘派出所接到了13歲男孩小朱的求助,「爸爸打我,我要報警。」  兒子報警稱遭家暴  晚上9點,左家塘派出所民警趕往事發小區——長沙樹木嶺一小區。  敲開小朱的家門,一名男孩蜷縮在沙發上抽泣,媽媽範女士眼睛紅腫聲音微弱:「這就是報警人,我崽,13歲,沒想到才讀初二維權意識就這麼強了。」小朱爸爸則坐在一旁悶聲不吭。
  • 抓到後民警一看:還真像劉德華…
    抓到後民警一看:還真像劉德華… 2020-05-03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子凌晨報警,民警一查發現,家暴的丈夫身上還有命案
    明明是一起普通的家暴警情可等民警趕到的時候女方面對詢問一問三不知男方更是不知所蹤細心的民警一番追尋發現背後另有隱情:躲起來的男子竟是溫州永嘉警方苦尋12年的命案逃犯!本以為這就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糾紛,可到達現場後,陳海疆發現事兒有點蹊蹺——報警人小麗(化名)說自己被老公毆打,現在老公已離開家中,要求民警幫她主持公道。可當民警詢問其老公身份時,小麗稱自己老公名叫「王峰」,至於他的身份證號碼、詳細情況,卻不甚清楚。經過耐心詢問,小麗這才告訴民警,她與男友「王峰」四年前在打工時認識,系非婚同居,並育有一3歲兒子。
  • 母親被兒子扇耳光後報警,丈夫卻說:只是孩子,不需要民警教育
    日前,績溪縣金沙派出所的民警接到了一位母親報警稱,「兒子出言不遜,在家中砸東西,還打了自己幾巴掌」。隨後民警趕到報案人的家中,在對於孩子的詢問當中,感覺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男孩聲稱:「所謂的tmd是學校裡的常用語,沒辦法的,我改不掉的。她(其母)很囉嗦,就打了她幾巴掌」「另一個常用語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不好」。
  • 警方接到報警,女子稱自己被男朋友強姦了?民警到達現場發現貓膩
    1月12日,據錢江晚報報導。台州市三門縣公安局接到一位女子的報警電話稱,自己被男朋友強姦了,民警快速出警。但經過詢問,女子最終承認自己並沒有被男朋友強姦,而是和男朋友鬧彆扭了。最終女子因謊報警情被警方做出拘留5日,並處罰款200元的處罰。和男友吵架報警被強姦,警方:拘留!
  • 父母有退休金,成為年輕人擇偶「硬核指標」,這屆父母太難了
    文|秘籍君我表弟今年24歲,在大學時就談了一個女朋友,如今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前不久,他帶女朋友回了一趟家,沒想到回來女朋友就給他發了信息說:「分手吧,你父母沒有退休金,我們以後結婚生活壓力太大了。」表弟家是農村的,姑姑和姑父當了一輩子農民,自然是沒有退休金的。
  • 八旬老人因為太孤獨編理由報警,得知真相後民警做出暖心之舉
    「這房子看上去已經空著很久了啊,老人家你是不是搞錯了?」面對民警的詢問,老人猶豫了半天,最後說:「警察同志,我跟你說實話吧……」12月6日,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城西派出所接到群眾劉奶奶報警,稱看到隔壁鄰居的門鎖被撬,懷疑被盜。
  • 安徽:媽媽狠心打死親生兒子,被抓後還有說有笑,網友:必須判刑
    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因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有時候忍不住打罵兩下孩子,事後心裡都會感覺很難受。但是毆打罵孩子並非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一不小心甚至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在安徽省利辛縣曾經發生過一起悲劇,一位年輕的媽媽活活打死了自己5歲的親生兒子。被抓之後這位媽媽沒有絲毫的悔意,甚至一度笑容滿面,面對民警的詢問也是有說有笑。這樣的媽媽是否心狠手辣?
  • 她報警抓了老公,又笑著去警局接他回家
    這是12年上映的電影《萬箭穿心》裡面的情節。女主人公李寶莉是九十年代漢正街的一名小販。她為家庭犧牲了自己的一切,但最終老公出軌,自殺。兒子利用完她,也和她斷絕了關係。馬學武,是被你逼到這條路上去的。」出軌之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愛,也是失敗的。
  • 10歲男童被爸爸「摸頭」,竟打110報警稱遭家暴
    揚子晚報網4月12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江景軒)4月10日晚上9點37分許,南京江北新區公安分局特巡警支隊龍山南路警務站接到一名小男孩報警,稱遭到家暴,爸爸在家中打他,需要民警處理。民警趕到現場了解得知,男童因為跟媽媽打爸爸的「小報告」後,被爸爸摸了一下頭部,結果他受學校上《未成年人保護法》課的啟示,就打了110報警求助。圖為民警接警後趕到孩子家裡民警潘成立接到報警後迅速趕往報警地點,孩子的爸媽看到民警到來後哭笑不得。經了解,報警的男孩今年10歲了,上小學四年級,因為爸爸開玩笑地在他面前說了媽媽的「壞話」,心無城府的孩子偷偷跟媽媽打了「小報告」。
  • 16歲兒子成慣偷 父親痛哭:曾給他磕頭跪求收手
    2020年12月16日上午,鷹潭市月湖公安分局接到報警,稱停放在步行街的一輛價值2萬多元的摩託車被偷。通過技術分析,警方很快掌握了嫌疑人徐某的身份,24日夜間,警方對他實施了抓捕。嫌疑人徐某到案後交代,自己實在是喜歡這個摩託,見它沒有上鎖便推走了。
  • 杭州父子深夜報警,有人闖進家門!得知真相後,民警都震驚了……
    只見門口站著一名男子,估摸三四十歲,拎著一袋東西,表情比老徐還驚訝!老徐大喊,「你不要走!兒子,快報警!」 凌晨,有人提著醬鴨進了房門「我住在隔壁,走錯了...」凌晨1點27分,石橋派出所接到市民徐先生報警:「半夜三更,一個陌生男子把我家門打開了......」隨後,民警樂斌迅速趕到了現場。
  • 妻子打麻將,4歲孩子獨自在家無人照看,丈夫報警
    來源:都市現場近日,在安徽蕪湖縣,一男子因不滿妻子在外打麻將,孩子無人照看,無奈之下只能求助民警。幾天前,蕪湖縣公安局三元派出所民警接到一名男子報警,稱年幼子女在家無人照顧,請求民警到現場幫忙,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
  • 50歲已婚男扒竊LV錢包贈紅顏知己稱為報恩 求民警別揭穿
    監控錄像顯示,12月19日上午,犯罪嫌疑人李某尾隨一名紅衣女子進入電梯,並趁女子不注意,將手伸進了女子的背包裡。  據杭州上城區湖濱派出所民警唐晉凱介紹:「因為當時電梯人比較多,這名小偷膽子也比較大,兩隻手都伸到包裡面去,大概前後持續有七八秒鐘的時間,從裡面扒出了一隻錢包。」
  • 妻子被家暴報警丈夫打斷輔警肋骨 夫妻吵架驚動民警
    原標題:妻子被家暴報警丈夫打斷輔警肋骨 夫妻吵架驚動民警     揚州高郵一男子因為家庭矛盾毆打妻子,民警上門處理時,該男子竟認為「很沒面子」,一拳打斷了處警輔警的兩根肋骨。近日,該男子因涉嫌妨害公務罪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年輕小夥被父母催婚,想不開在線直播自殺,被發現時血跡斑斑
    12月7號凌晨,河南鶴壁淇縣的小王在刷朋友圈時,突然被幾條信息嚇出一身冷汗,她的一位朋友,連發五條朋友圈說要自殺,還附上了幾張割腕的圖片。意識到事情不對後,小王連忙報警!凌晨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搜集信息,但這時小王已經聯繫不上這位朋友了。那麼,自殺的人是誰?在哪兒呢?
  • 小偷小摸謊稱自己是民警,紹興一蟊賊被抓後竟說是為了「追女仔」
    2020年12月25日下午,鹿山派出所接到市民小商的報警稱,家裡失竊了。接到報警民警迅速趕往現場,了解情況,原來當日下午,小商放學回家,剛進家門就發現發現大門敞開,疑似被人撞開,隨即他立即進入房間,發現有一名陌生男子正在小商的臥室鬼鬼祟祟,當見到有人回來,就自稱是鹿山派出所的,趁小商不注意立即離開現場。等到小商反應過來後,馬上去檢查了家中存放現金的地方,發現少了700多元現金,才知道剛剛那個人是小偷,於是立即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