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達到「順其自然」,前提是去信任,信任萬事萬物自有其發展的規律和趨勢,不多費心思去強行扭轉。
我觀察過身邊不少的人,碰到工作的難處、姻緣的瓶頸、世故的不堪,實在是勞心勞力,難以辦到,就兩手一攤,說順其自然吧,其實他的心裡並不相信順其自然,只不過他的意志,已改變不了什麼事實,於是被迫「不管了,愛怎樣就怎樣吧」,事實相當於某稱程度的放棄。
年少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如若是由一個牛人的口中說出,那此句就很有說服力,但年少多是由於「初生牛犢不怕虎」,才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成年之後,出到社會,幾番浸浴過,知道世間的厲害,難免漸漸感覺自己於世間太過渺小,於是有言說,「既然改變不了世界,就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並非易事,人一過青年,性格或者情緒,都已定型,甚至世界觀、價值觀、知識結構,很都難去改變,而進入到中年,就很多東西都看化了。故此改變自己,實則是需要對自己去做某種程度的否定。
可是,人又怎麼會輕易否定自己?請想一下,這一輩子,見過了多少大大小小的矛盾和爭論?大部分的爭論,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公理公義,都擺在檯面上,彼此心知,與其說,爭論是分出個高低對錯,說服對方,不如說爭取去否定對方,爭取不讓對方否定自己。
我常跟人說,在網際網路與人爭論是最無釐頭的事,縱然一千個道理站在你這邊,只要對方不承認,能拿他怎麼辦呢。
不甘否定自己,難免會對自我過度信任,如果對自我的信任要超過對外界的信任,不懂謙卑,難免被外界所牽絆,所勞心,人畢竟如滄海一粟般渺小。
懂得把心放寬,相信外界的力量是不為意志所轉移,相信塵世之事,如日月星辰,自有其運動的道理,人間的是非善惡,自有其始其終,相信人生道路的未來,總有幸福和憧憬,方可真正卸下內心的負擔,不再爭執自我與天地的鬥爭,順勢而為。
常言的「無為」,是一種方法,是教導人如何去做,但決定人如何做,就看如何想,如何感想,如何認知。如果人的內心對未來是一片灰暗,那麼就算懂得如何思辨,都沒有多大用處,因為在思辨的路上,不管怎樣走,始終都是要去到灰暗的終點。
諸君請想,有人為何會想不開,無非是覺得本來認為通通有價值的東西,一下子通通沒有價值了,終點既然是灰暗,又何必要走到終點,這是不可取的人生態度。
我們生而為人,走過一生,總要明白為何而生,只有光明和幸福,才值得人「生而為人」,亦只有光明和幸福定為終點,外界的一切自然,才可值得去信任,才可值得去「順其自然」。
人活一世,沒有什麼比信任更加重要,人之間如此,人與外界,也是如此,它是緊緊聯繫彼此的橋梁,也是生活存在的價值和理由,唯有一直追逐它,人生才有意義。
信任自然發展的意義、趨勢、規律,把心放寬,做到釋懷,才可讓心如自由的飛鳥般翱翔在天地之間,讓心真正做到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