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歲的單身男士,不要只想著脫單,還有比脫單更重要的事

2020-08-25 博帥談生活

脫單和脫貧,這兩個詞語經常掛在人們的口中,我們每個人對於脫單和脫貧的問題,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現在對象太難找了,應該先脫單,有的人認為,現實壓力太大了,應該先脫貧。

今天我們就來聊下,對於25~30歲的單身來說,脫單重要?還是脫貧重要?

我們不可否認一點,25~30歲的單身男士,已經屬於晚婚一族了。

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單身男士,都已經踏入社會有幾年的時間了,應該都有過戀愛經歷了。同齡的女士大部分都已經結婚了,他們的內心肯定都會有點著急的,而且父母更加著急,畢竟男女比例相差很多,年齡越大,越難找對象的。

脫單是指一個人的世界變成兩個人的生活,與異性組建家庭生活,告別單身。

真正意義上的脫單,並不是你有了女朋友,不算單身狗了,而是與異性成為合法夫妻,組建新的家庭,才是真正的脫單。

脫貧,國家的標準是脫離貧困,家庭人均收入不低於社會人均的最低收入,兩不愁(不愁吃穿),三保障(住房,醫療,教育有保障)。

對於25~30歲的單身男士來說,脫貧的標準可源源不止這些,他們正處於人生最重要的時刻,需要擁有的更多。

第一,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城市裡,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不是全款,也可以是首付),每個城市的房價不一樣,這點沒必要太過較真,房子是住的地方,是家的港灣,不在於價值,在於是否溫馨。

第二,有一輛自己的私家車,做為代步工具,出行幹什麼的可以很方便。

第三,有一些存款,不能低於十萬,才能保障以後家庭生活的正常開銷,保證生活的品質,也能更好的預防突發情況。

我們就按三線城市的消費水平來算,這些加起來差不多需要65萬左右,如果你是25~30歲的單身男士,在心裡試問下自己,你的現有資產夠嗎?

沒有麵包的愛情,靠什麼維持,甜言蜜語,別逗了,管餓嗎?管飽嗎?

生活在當今的物質社會,現實沒錢就像炒菜沒鹽,清淡,無味。

一個女人可以與你一起奮鬥,一起拼搏,但絕不會陪你一直吃苦。畢竟社會的繁華擺在我們的眼前,美好的事物,誰都想擁有,夢想的生活一直都在每個人的心中。

即使再深愛你的女人,可以陪你吃一個月的饅頭,一年的饅頭,但她不會陪你吃一輩子的饅頭。試問,誰不想每天過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的日子呢?

現實中的很多愛情,都沒能堅持到最後,打敗他們的原因不是人,而是生活。

當然,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不物質的女生,她們的內心,單純,善良,她們對愛情是堅貞不渝的。假如你遇到這樣的女生,你願意讓她跟你一直受苦嗎?你忍心不能帶給她更多的美好嗎?

不要講我能給予她,我的全部,我的所有,捫心自問下,你有什麼?你能給她什麼?對於未來,你能實現什麼?

在此也希望,所有的單身男士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真愛,一個三觀和自己一樣的另一半,一個適合自己的另一半。

相關焦點

  • 過了30歲還是單身的普通男人,想要脫單難嗎?
    所以,每個大齡剩男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我們就應該採取不同的脫單方式。在大齡剩男這個群體中,那些過了30歲還是單身的普通男人,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大齡剩男想要脫單,似乎並不容易。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做任何事,都需要實事求是。對於過了30歲還是單身的普通男人來說,你要接受現在你自己沒有較好的物質條件,自己沒有多少有利的條件這樣的現實。你想要脫單,首先就要正視這一切。不能選擇逃避,要真正去接納這一切。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你自己的擇偶標準。不能過低,也不能太高。有些男人,為什麼會感覺到脫單難呢?
  • 單身男士做到這幾點,快速脫單很容易
    脫單,應該是現在單身青年最大的願望了,同時也是他們父母最大的心願了,特別是在年底的時候,單身青年脫單的心情可謂是更為迫切。據國家數據統計,單身男士的數量已達到1億5千多萬,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結婚成本太高,社會壓力太大,讓很多單身男士不得不選擇單身。
  • 在深圳,單身如何脫單?
    ①擴大圈子:參加同學朋友聚會,參加我們青春派對9095後圈,不要說參加馬上脫單,擴大圈子,提高社交能力,多認識新的朋友,很不錯了。你可結識更優秀人士,也可以來邂逅,周末放鬆心情,談談人生。來這就是鍍金,我們有一定要求,高素質+正能量……圈子很重要,迪子姐姐帶您們走向人生巔峰,帶您們邂逅愛情,帶您們成功領域,帶您們走向幸福人生。
  • 35歲剩男,脫貧與脫單哪個更明智?
    原以為"30而立",沒想到"30而慄"!30歲站在青春的最後一道門檻上,獨自回望來時的路,職場未獲成功,戀愛尚缺資本,前途充滿未知,後有父母催婚,當真是誠惶誠恐,不寒而慄。男人30歲能結婚,就算是成功人士,他們可能有房有車,也可能月薪過萬,成功跨越交友相親的薪資、房產關卡。中國人的婚齡已經延遲到30歲,而35歲的大齡單身男青年比比皆是。
  • 給單身女性的忠告:做對這幾點,大齡反而是你脫單的優勢
    我知道,一提到「大齡脫單」這個詞,就戳中了很多姑娘的痛點。有一個梗,說男人都是很專一的,20歲的喜歡20歲,30歲喜歡20歲,40歲還是喜歡20歲的。甚至有些人,還會給女性的年齡做出明顯的分界線,像什麼25歲之前的女性極具優勢的,可以去挑選男性;25歲以後優勢就開始下滑,而到了30歲就會被貼上「大齡」這個標籤,不但價值會貶值,等待著她們的似乎也只剩下脫單困難戶這條路可走了。
  • 過了30歲還是單身的普通男人,該如何脫單?這是我的四點建議
    又比如,從對感情的態度上來說,那麼積極去應對的肯定比那些消極對待的人,要容易脫單一些。所以,每個大齡剩男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我們就應該採取不同的脫單方式。在大齡剩男這個群體中,那些過了30歲還是單身的普通男人,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大齡剩男想要脫單,似乎並不容易。
  • 城市單身青年的網絡脫單自救
    「希望戀愛還有那麼一點浪漫情懷」「求脫單」青年李二狗乾脆創辦了一個「單身青年自救平臺」,他想做真正讓年輕人喜歡的嚴肅交友平臺。剛成立一年半,平臺迅速匯聚起30萬活躍粉絲,600多對年輕人在這裡牽手,「第一對結婚的小兩口,孩子已經滿月了」。「我們從不提相親,更沒有父母幹涉。」
  • 如何提升大齡單身脫單成功率?
    很多人總是認為年紀越大越難脫單?大齡單身困擾著中國大多數年輕人。據虛擬戀人館通過大數據分析,在30-45這個區間內,脫單成功率確實處於一個低谷。這個時候的男生,一般都是隨緣,不結婚就不結婚,這個時期的女性,是找不到合適自己的,與其他年齡段相比,他們的同比脫單率要更低一些。
  • 優秀的單身女人,如何才能快速脫單?
    那麼,優秀的單身女人,如何才能快速脫單呢?優秀的單身女人可以調整自己的圈子,到有更多精英男士的地方結交朋友擇偶這件大事,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尋找的圈子是不是正確。而優秀的單身女人之所以找不到對象,就是因為她所處的圈子裡,能夠與之相匹配的精英男士太少了。女人找對象,就要在眾多的精英中進行選擇。
  • 30歲前,脫貧比脫單更重要
    在他們眼裡,我快 30 歲還沒結婚(沒對象),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畢竟對於年輕人來說,脫貧比脫單更重要。大意是: 本人25歲,外貌是讓人驚豔的漂亮,談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給年薪50萬美元的人。 我想請教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嫁給你們這樣的有錢人?我約會過的人中,最有錢的年薪25萬,這似乎是我的上限。要住進紐約中心公園以西的高尚住宅區,年薪25萬遠遠不夠。我是來誠心誠意請教的。
  • 深圳30歲外地女的脫單歷程
    ,之前找您有償諮詢過,您給的建議對我幫助很大,今天寫一篇反饋帖記錄脫單歷程。 我拖到30還單身是因為前一段戀情談了近三年,矛盾不斷,最後無奈分手,浪費了最寶貴的幾年黃金時間。所以勸告女生們,只要不是抱定獨身主義,戀愛結婚的事一定要趁早考慮,垃圾戀情要及時止損。因為年齡越大,市面上留給我們的適婚男生就越少。
  • 交友機會太少,渴望30歲前「脫單」…石獅婚戀觀念調查報告來了
    為了解石獅青年的婚戀交友狀況,日前,記者通過微信公眾號「石獅日報」進行在線調查,結果顯示,許多單身青年分析自己單身原因時,總是抱怨「交友機會少」,在他們看來,如果不趕在30歲前「脫單」,那就更容易成為「剩男剩女」。
  • 黃金剩鬥士脫單手冊
    這不,上一期節目就為所有大齡單身女士出謀劃策,並讓這位來自臺灣的涵冷娜,從失戀的陰霾中走出來,成功俘獲現場男士的芳心! 來來來,想脫單的都往這看! 不管是樓上王大爺家小閨女的大表哥還是你妹妹同事的小學同學,一定不要放過身邊任何一個異性!萬一就成了呢?
  • 陷入單身「死循環」 當代年輕人脫單怎麼這麼難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社交圈狹窄、沒精力談戀愛使得當代年輕人交友脫單變得十分困難,即使成功脫單,也往往由於缺乏時間維繫而使一段感情以失敗告終,最終陷入單身「死循環」。當代年輕人脫單怎麼這麼難?
  • 陷入單身「死循環」,當代年輕人脫單怎麼這麼難
    原創 中國商報2020-12-29 17:00:44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社交圈狹窄、沒精力談戀愛使得當代年輕人交友脫單變得十分困難,即使成功脫單,也往往由於缺乏時間維繫而使一段感情以失敗告終,最終陷入單身「死循環」。
  • 「過了30歲的大齡剩女,想要脫單,需要主動一點」
    從他們自身的角度來說,這其實也只是他們自己的事。而他們心裡也應該明白,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故而,若他們真心想要脫單的話,就應該努力去改變這些東西。是啊,若自己不肯去改變,想要脫單或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大齡剩女其實條件還不錯,但為什麼就是不容易脫單呢?一方面是自己的固執己見,另一方面是自己不夠主動。
  • 脫貧和脫單哪個更重要?
    我今年28歲,參加工作已經好幾年了,每次回家,父母都會追著問我:你看看你今年都多大了,怎麼還不帶個女朋友回來,明年要是再找不到對象,就別回來過年了。被催婚成了我每年回家的噩夢,原本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一提起結婚這事,總會引起一番爭吵。
  • 要不要為了脫單,降低擇偶標準?
    微信上有個女生找我聊天,她說自己各方麵條件都不錯,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對象,明年她就要奔三了,她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為了脫單而降低標準。 事實上,不僅是她,還有很多人都問過我類似的問題。 到底,要不要為了脫單,降低擇偶標準?
  • 脫單二三事
    對於單身且想找到另一半的人來說,不妨查一查目標國家的婚戀大數據,看看宏觀市場情況如何。主要數據點有初婚年齡、不同年齡段的單身比例、不同教育背景的婚戀情況。如果對比完國內外數據,發現去讀書工作的國家剛好也更容易脫單,那簡直是錦上添花。 舉個慄子,根據2018年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男性初婚年齡是30.2歲,女性是28.5歲。
  • 30歲的我,還單身,但卻不急於脫單
    過了28歲開始,家裡人每次打電話都不可避免的催我趕緊找個男朋友,趕緊把自己嫁出去。他們總是說,都快30歲的人,還沒對象,爸媽要操心死了。甚至有時候還會兇巴巴的對我說:不結婚就是不孝順,今年再帶不回男朋友,就不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