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創傷,永遠無法治癒,但每個人都會遭遇

2020-11-04 廣州伊理雅通心理諮詢


(圖文無關,圖片已獲授權)


摘要:有些傷痛是生命的一部分,永遠無法治癒。但是你能用這些方法幫助自己繼續前進。

你在熟悉的傷痛中醒來。可悲的是,你已經不記得不曾傷痛的時光了。

你已經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來幫助自己:每周接受治療;寫日記,鍛鍊身體,注意飲食;你的床頭柜上堆滿了心理自助書籍……

然而,傷痛很少會離開你。即使你一時忘記了,它很快就會回來,痛苦地提醒你:什麼都沒有真正改變。

01 空洞的安慰會讓人更加絕望

人們很少公開討論無法治癒的傷痛,甚至否認它的存在。在我們這個注重解決問題的世界裡,它要麼被隱藏起來,要麼面對空洞的陳詞濫調:

「每件事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

「要看到好的一面。」

「明天會更好。」

這種空洞的安慰只會讓你更加絕望,因為沒有人知道你失去了什麼。

02 無法治癒的傷痛有哪些?

事實是:有些傷痛將永遠成為你的一部分。雖然它們無法定義你,但它們每天都會讓你想起曾經的遭遇。

在研究如何應對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7種最常見的無法治癒的傷痛。

1. 所愛之人去世

失去摯愛的配偶、父母或孩子,可能是一個人所遭受的最深的傷痛。當所愛之人離開,你掙扎著繼續生活,每天都有給TA打電話、和TA說話,或者和TA分享一些東西的衝動——然後你會想到TA 已經走了,在你的心中留下了一個永遠無法填補的空白。


2. 精神疾病

一位來訪者最近回憶了他意識到弟弟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那一刻,他說:「當醫生告訴我的時候,我不願意相信他真的病了。」儘管對於慢性精神疾病有許多成功的治療方法,但病人往往拒絕合作:他們可能會中斷治療,停止服藥,只依賴父母或親人來拯救自己。

3.上癮

上癮是一種特別殘忍的折磨,因為你愛的人還在那裡,但已經不再是他們自己。更糟糕的是,癮君子可能會變得善於欺騙和剝削那些愛他們的人。不幸的是,希望是短暫的,因為他們往往一次又一次地復發。看著你愛的人上癮,是一種真正令人心痛的傷害。

4. 慢性疾病

當醫生告知病情時,你拒絕相信。「這是不可能的」,你會想。不管問了多少次「為什麼」,你都找不到答案。所以你試著繼續你的生活,與你的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的恐懼作鬥爭。第一次,你的生命有了期限。

5. 背叛

最親近的人背叛你,你會傷得很深。你很難再信任別人,因為你不想再次受到傷害。你寧可與世隔絕,說服自己「一個人過更好」。遭受背叛,不僅讓你懷疑別人;也會讓你懷疑自己。

6. 永久的損傷

你必須重新學習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曾經很簡單的日常任務,現在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人們用悲傷或憐憫的目光看著你,這讓你感到自己可憐和渺小。你希望你的傷能消失,但你不得不忍受它。

7. 創傷

創傷會留下持久的印記,並可能改變你的生活軌跡。它可能會削弱你的安全感,削弱你信任他人的能力,或者削弱你在這個世界上無所畏懼的能力。當創傷被激活時,時間和空間都停止了,你會發現自己陷入了創傷發生那一刻的恐懼之中。這種恐懼可能一直埋藏在你的內心,一旦爆發就摧毀你的理智。

03 如何應對無法治癒的傷痛?

無法治癒的傷痛並不能定義你的人生。事實上,如果管理得當,它們會加深你對人性的體驗,培養更多的同理心,並增強與他人的聯繫。

傷痛可能會提醒你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會提醒你生命是寶貴的。許多病人報告說,傷痛激勵了他們活在當下,使他們更珍惜生命。

無法治癒的傷痛,會出現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沒有人能避免

無論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如何表現自己,每個人最終都會面對無法癒合的傷痛。可能很多人並沒有把自己在痛苦發布在網上,以至於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生活的看法出現了偏差。

這裡有3種應對傷痛的方法:

1. 將你的傷痛變成使命

我目睹了許多病人將他們的傷痛轉化為一種深刻的使命感。例如:

一個在癌症四期中倖存下來的朋友,開始在醫院做志願者,為癌症患者及其家人提供諮詢。他發現了生活的新意義:「如果我能給他們帶來希望,我就是有價值的。」

一名遭受性侵的婦女,自願為處於危機中的年輕婦女提供心理熱線服務。雖然一開始,她很掙扎,但她很快發現這讓她更有力量:「我發現,幫助別人不僅能讓他們恢復健康,也能讓我自己恢復健康。」

2. 分擔痛苦

孤立是治癒的敵人,所以你要與他人交流,尤其是與那些有類似經歷的人交流。

參加支持小組或小組治療,是練習打開你的心扉、讓別人接近你的一種美妙而安全的方式。冥想也能幫助你在痛苦中找到意義。

3. 繼續成長

為你所受的傷痛而悲傷,是重要且必要的。但不必讓傷痛支配你的生活。不要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不要讓傷痛一種控制你。

承認你的傷痛,然後繼續前進,不管你的感覺如何。通過練習照顧自己,擴大自己的創造力和社交渠道,成為自己的好父母。

雖然傷痛永遠不會消失,但你可以通過尊重它、擁抱它、繼續生活來減少它。


(註:本文有對原文進行增刪。)

原作者:Sean Grover L.C.S.W.

翻譯:唐詩

編輯:唐詩

來源:Psychology Today《7 Hurts That Never Heal and 3 Ways to Cope》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或支持其觀點。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歡迎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廣州伊理雅通心理諮詢中心】


相關焦點

  •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裁縫》:「童年的創傷」,該拿什麼治癒?
    在自己小時候,自己曾經遭到過村裡人"謀殺隔壁小男孩"的指控,當時這個指控給自己留下了巨大的童年陰影和創傷,帶著極大自卑和恐懼,她逃離了這個村鎮,想永遠遠離這個地方。時過境遷,二十多年過去,她沒有被生活打倒,反而功成名就回歸故裡,決定查探二十年前的真兇為自己洗清冤屈,但是在村子裡,曾經的童年創傷再度顯現了,她最終是否能夠揭開這宗塵封二十多年的懸案呢?
  • 這幾部電視劇告訴你,不用心理諮詢,童年創傷也可以被治癒
    親生媽媽的出現和誤會的解除使她與母親和解,雖然,父親這條線現在依然迷霧重重,但是她已經走在了治癒的路上,一切正向好的方向發展。還有一部日本電影《墊底辣妹》,裡面的媽媽對於女兒沙耶加的無條件支持讓人印象太深刻,甚至五年不學習都完全不管,是發自內心的包容她,對於女兒的任何選擇都能接受,並無條件予以支持,試問,現實生活中有幾個這樣的媽媽?
  • 《治癒隱性虐待》:不敢說不,永遠無法治癒
    也許還會繼續影響下一代……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確實是她的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傷痛太深了。 我慶幸我的原生家庭團結和睦,我的老公和姑姐明辨是非,所以我雖然有些身體上的不適應,但還不至於走上抑鬱的地步。 心理學家分析,當你深信原生家庭帶給你無法癒合的創傷,那你的創傷可能真的就無法癒合。
  • 趙冬苓:有些傷害永遠無法被治癒
    她表示,「當時得到的更改意見足足有幾頁紙,我全部熟記於心。」平時一有空閒時間,她便會潛精研思,不「放過」任何一條法規、一例法條。《因法之名》中所有「罪行」與「處理」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條款。「我們的法律在不斷完善,劇本也會時刻跟隨法條法規更新。」趙冬苓笑稱,「我也算『半個法律人』了。」
  • 原生家庭4大影響,每種創傷都會影響你的一生!
    所有人際關係都反映了你與父母的關係,所有關係都會真實反映你與父母之間所發生的事。」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對他影響最早、最大、最久的就是原生家庭。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系統成員的影響。或許我們看不見,但那些父母的思想觀念、性格特點、行為方式、夫妻關係等又確確實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從某種角度上說,原生家庭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命運。
  • 【心語療愈】如何治癒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
    大家好,我是欣然,今天簡單談談如何治癒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俄羅斯作家列夫託爾斯泰在他的《安娜卡列尼娜》開篇中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時,他們也帶著從他們原生家庭中的創傷來成為我們的父母,有很多人在成為父母之前甚至一生都沒有能力使自己成為心理成熟的人。這樣的人或多或少在經營親密關係、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中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不過這個世界盡善盡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盡善盡美的父母與家庭也是不存在的。
  • 「創傷與療愈」習得性無助是種毒,讓人怎麼做都不對
    這是小a的故事,也是她的創傷。創傷有千百種,要說最絕望的當屬「習得性無助」,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就是你怎麼著都不對,怎麼都不行,甭管是站著當人還是跪著認錯,都沒有人會放過自己。還記得他們是怎樣埋沒才華的嗎,那是種深刻到骨髓的自卑,覺得自己幹什麼都會搞砸,所以乾脆不做事,或者鼓起勇氣做事也會抱著大概率失敗的心情去做,結果可想而知。
  • 被出軌心理創傷的治療,被出軌怎麼進行心理疏導
    就是因為在婚姻中被出軌以後,你會感覺到自己倍受打擊,不管是生活方面還是工作方面,都會有很大影響,有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走出這個陰影,可見對於人的一生影響有多大。被出軌心理創傷的治療, 方法一定要學會。情緒的低落,對於生活的迷茫,讓整個人看起來對於生活已經沒有了任何期待,一切都是因為婚姻中給予你的打擊。
  • 如何讓自己,走出一段感情背叛的創傷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遭遇了感情的背叛,傷痛難消,如何療愈這段感情留給自己的創傷,這是每一個遭遇背叛的人,都要面對的無法逃避的功課。療愈感情的創傷,與婚姻實則無關。並不是維持著這段婚姻,創傷就能好轉,也不是堅定不移離婚,就能夠解脫這一切的痛苦不堪。當一個人遭遇了感情的背叛後,無論選擇什麼,無論婚姻的最終結果如何,傷痛都是難免的,傷痛的療愈與這些其實都無關。所以,不要單純地只是盯著婚姻和感情看,只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決策上。很多人會認為,只要我選擇了挽回或離婚,一切都會恢復正常,我的傷就能好起來。
  • 如何讓自己,走出一段感情背叛的創傷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遭遇了感情的背叛,傷痛難消,如何療愈這段感情留給自己的創傷,這是每一個遭遇背叛的人,都要面對的無法逃避的功課。並不是維持著這段婚姻,創傷就能好轉,也不是堅定不移離婚,就能夠解脫這一切的痛苦不堪。當一個人遭遇了感情的背叛後,無論選擇什麼,無論婚姻的最終結果如何,傷痛都是難免的,傷痛的療愈與這些其實都無關。所以,不要單純地只是盯著婚姻和感情看,只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決策上。很多人會認為,只要我選擇了挽回或離婚,一切都會恢復正常,我的傷就能好起來。
  • 我是如何用親密關係治癒早年的創傷
    我會堅持有很大的、也許無法解決的問題存在,而且已經影響到這段親密關係的未來我會認為她是「問題製造者」,而不是發現問題的人,並且會以冷靜的推理來回應她的情緒化,這等於是火上澆油。從她的觀點來看,她則覺得我不體貼、不關心人,而且盲目、看不到重點。我現在才發現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別人怎麼待你,取決於你採取的立場。在權力鬥爭中,只要你採取了一個立場,你就會自然地讓對方採取相反的立場,這也決定了對方會怎麼響應你的行動。
  • 婚姻情感諮詢師幫你分析:情感創傷的三種情況
    第一種:既能投入,又能抽離投入的人,在一段感情裡是能沉浸在當下,這樣就容易被情緒和事件裹挾,沉淪其中。當確定了對方是自己可以託付的,就可以盡情的投入進去,去享受愛的當下,去體驗愛的感受和細節。而抽離時,是一種對現實逃避的狀態,這樣也永遠體會不到人生的妙處。
  • 張愛玲:真正能治癒你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明白
    它無法治癒心靈的創傷,淺一點的,時間讓我們淡忘;深刻的,就像劃在心上的傷痕,哪怕不再流血,也會留下永久的疤痕,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只是在絕大部分時間,這個疤痕不會發作而已。你看,都說時間可以治癒一切,如今二十年過去了,看到狗就想起被咬的經歷,依然無法讓我克服它,甚至潛意識裡還深化了我的害怕。
  • 遭遇背叛,無法再信任老公,3招教你治療心理創傷,拔除心裡的刺
    面對此次真相,小夜痛苦不已,和丈夫攤牌要離婚,丈夫表示會和小三斷了聯繫,是自己一時鬼迷心竅並不想離婚,看在自己年幼的兒子,也做了妥協,原諒了丈夫,但她心裡始終過不去這個坎,再也無法相信丈夫是真正的回歸。
  • 每個失戀的人,都會經歷這5個階段
    每次看到失戀的主題,總會想起張嘉佳的《擺渡人》。當電影看是爛了點,把一些句子摘出來看,還是有點金光的。比如,片中稱每個失戀的人都是「落水者」,都會經歷四個階段:我來了,我累了,我好了,我走了。文藝歸文藝,聽起來挺順耳,但不科學(哈哈)。下面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二。失戀為何讓人痛苦?
  • 和對的人在一起,應該有什麼樣的感覺?|好的親密關係的3種特質
    不論從身體還是心理的層面來說,好的親密關係都會讓人變得更健康。在一段好的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對方長久且持續的關心,會從日常的相處細節裡,不斷發現對方身上的這幾種人格特質。這些真實的證據,都能夠幫我們彌合創傷,重建信任。
  • 自我覺醒,獲取愛和滋養的力量,《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
    已出版心理學類暢銷書《永遠成長的蘋果樹》、《滾蛋吧抑鬱君》,深受讀者喜愛和歡迎。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研究代際創傷的專著,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讀金尚女士的這本《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給我以諸多認知上的啟發和心靈上的震撼。我們常常以為,家庭總是一個溫暖的港灣,卻不曾意識到有些言行正在或已經產生了傷害。
  • 從佛洛依德的童年創傷說,了解來女士案中許國利性格缺陷形成原因
    可能,成年之後你會想不起童年的記憶,但如同畫家都是根據最初幾筆來勾勒出整幅畫一樣,人的性格都是圍繞童年時期最初的幾筆逐漸形成的。成年之後,人也許會忘卻畫的最初顏色,以及童年時候的心理感受,但童年遭遇卻影響人性格的形成。可以看到,人的童年經歷對一個人一生是至關重要的,童年的經歷影響著我們的人格。
  • 遭遇背叛後,會認清婚姻的3種本質,這是我們「脫胎換骨」的機會
    你可能會問我,難道為了看透和成長,就活該遭遇背叛嗎?如果你有了這個想法,那麼說明你又盯著不好的一面了。不是為了成長而接受背叛,而是我們要遭遇背叛後,接受成長的那一面。如果是走出感情傷痛的人,我想,ta們一定會有所頓悟,至於那些急於挽回跪舔的人,也只是在頓悟的過程中,這是每個人必將經歷的過程,包括我也一樣,曾經也卑微不堪過。
  • 一個人心裡受過傷,能被時間治癒嗎?
    「我遭遇了不如意,不順遂,不愉快」,我的家庭不夠完滿~「我和我的老闆出現爭執,情商不夠高」,我的原生家庭不夠出色~我扛不住壓力崩潰了,是因為父母沒有教導過!面對上述的原因,你是否也會怪罪於原生家庭?「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借用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的這句名言!究竟原生家庭對於我們每個獨立的個體到底有多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