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人在乎愛情,中國式婚姻物質最重要?主要有這個原因

2020-09-05 鑰柔

我們知道,當今這個時代,很多人的擇偶條件,是明碼標價的。女性要求,男方有房有車。而男性,也要求女性長相漂亮,善解人意。總之,最好門當戶對。

不過,說實話。這裡的門當戶對,具體用什麼衡量呢?

在我們生存的這個環境,無疑主要是用金錢衡量。這也導致了,彷佛大家一致以為,愛情在婚姻中並不重要,合適最重要。

但說白了,大家都想找個條件好的,把婚姻當作避風港,圖個輕鬆省心。中國式婚姻物質最重要,也是我們母國,祖祖輩輩一直流傳下來的觀點。

我們的想法,普遍來說,男女擇偶要求是這樣,女性:經濟>性格>顏值,男性:顏值>性格>經濟。

但如魯迅先生所言:從來如此,便對嗎?事實上,並不。

我讀羅蘭•米勒和丹尼爾•珀爾曼的《親密關係》時,發現原來不是每個女人的擇偶觀,都把物質放在第一位,畢竟國家和國情都不一樣。

​比如美國那邊,結婚時,會很看重愛情,女性擇偶,很多不會把經濟放第一位。

那麼,為什麼美國人在乎愛情,中國式婚姻物質最重要?其實有主要原因的。



首先看,美國的《蜘蛛俠》,中國的遊擊隊電視劇,就可以發現價值觀的差異。

美國人看重個體,自我實現。美國父母,通常會教孩子,做自己。甚至,我看外國電影,父母都支持孩子,要用心去找一個自己真正愛的人,這樣人生才有意義。

中國人,看重團體,注重合作。家長會告訴女孩,婚姻就是第二次生命。

不過,我疑惑,為什么女人要用男人,或者婚姻,襯託自己的價值。難道真正的重生,不應該靠自己嗎?

即使身為女性,她優秀,也不是因為她和某男人在一起,而是她本身自帶光芒。

可家長就喜歡持有這樣的眼光,以為女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的價值不在自己身上,而在男人,在婚姻身上。



之前還有個段子 :

一對父母問孩子長大想選選擇什麼職業? 孩子說當醫生, 家裡的老人們都說好。 醫生待遇好、 醫生好找對象、 醫生社會地位高、 醫生能幫家裡很多忙 、等等等等 。孩子迷茫了,說 「醫生不是可以治病救人嗎?」

《怦然心動》的男主外公,就對男主說過,一個人的品格,是從小養成的。而這種功利性的家庭教育觀,會一直影響著孩子。

所以,即使一個女孩子有上進心,但也可能因為太功利虛榮,會冒險走捷徑,把理想寄托在男性身上,而不是靠自己,腳踏實地,改變命運。

父母的思想都不獨立,讓女孩在婚姻中尋找自身價值。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教育出來的子女,走入社會,怎麼會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忠於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遵循世俗的價值觀?



再就是,中國人提倡安穩、保守、中庸,也就是很中規中矩的生活。美國人倡導自由、創造、改變,積極進取的生活。

中國很多人,不鼓勵追求理想,當你走入社會,在一個群體中,說出你的理想,每個人只會嘲笑你。而安穩,則是中國人堅守的真理。

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小說中,和女主結婚的醫生說,在婚姻中,安穩是最重要的。所謂安穩,也是多數中國男性的想法,無非兩個人合適,能過日子最重要。

說實話,我覺得,我們的性格,不如美國人勇敢,太缺乏冒險精神。雖然,中國的父母教導男孩子,應該堅強,要陽剛。

我承認,他們做到了,但不少都是大男子主義者,甚至蔑視女性。他們表面看起來堅強,但為了掩飾自己的自卑,就故意打壓女性,甚至貶損比他們優秀的女人,其實更多是無能懦弱罷了。

總體來說,美國人在乎愛情,中國式婚姻物質最重要,主要原因有價值觀念的因素。當然,也會有其它重要原因,比如環境、經濟水平、福利制度等等。



馬未都說過,大量的人都是因為社會條件而結婚,甚至無奈。

看過一則研究,社會學研究表明,在溫飽線下,物質條件與快樂呈正相關關係,也就是說,越窮的人越不快樂,越富的人越快樂。

但是,一旦過了溫飽線,物質條件與快樂就不再相關了,也就是說,快樂跟富裕程度就不再有關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條溫飽線具體的劃分標準怎樣的?確實這個社會還存在,很多吃不飽飯的人。但我所遇到的,大多數我身邊的人,自認身體健康、吃飽穿暖。



有人說,結婚最重要的是物質,因為窮怕了,如果連麵包都沒有,怎麼談愛情?

可我就不明白了,如果只是過普通的日子,光是吃飽飯,穿暖和,我身邊大多數人是。但她(他)們也不會因為愛情結婚。

因此,我覺得很多婚姻,其實不是愛情和麵包的問題了。是對方能不能讓我過上有錢的生活,成為我的避風港的問題了。

這說明,我們整個社會瀰漫著一股攀比之風,人心浮躁。不過也是環境問題,畢竟抖音上天天炫寶馬奧迪瑪莎拉蒂的,普通人又不是畜生,有思想,有感情,有虛榮,看到後,能不羨慕嫉妒恨,都想自己有錢嗎?

而且,一個人追求有錢、有品質的生活,只要手段合理,確實沒錯。也不是女性拜金,男人也愛錢,既然人人都這樣,我們怎麼可能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呢?

相關焦點

  • 這些星座女,最嚮往柏拉圖式愛情,追求精神和諧,不在意物質
    文/葉子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慢慢變得成熟之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現實,也這樣的殘酷,就算是那些曾經在自己看來無比純潔的感情,其實也都是需要有物質條件來作為襯託的。如果兩個人相愛,彼此之間卻沒有任何物質基礎的話,那麼他們的愛情也只能如同鏡中花水中月,輕輕一碰就支離破碎了。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把挑選另一半的條件,又加上了一條,要求對方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最厭惡的就是把愛情和物質混為一談,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找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精神伴侶。
  • 《中國式離婚》揭露婚姻的真相:寬容和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再看《中國式離婚》恍然發覺,不管宋建平有沒有出息,林小楓都會離婚的~劇中宋建平是一名醫生,除了工資不太高,有社會地位和名聲。妻子林小楓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他們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叫噹噹。經濟實力尚可的三口之家,有名聲有地位,也可謂幸福美滿了。
  • 導致中國式婚姻的悲劇,是「擇偶觀」的偏差,你選對另一半了嗎
    結婚率越來越低,離婚率越來越高,中國民政局最近一次統計各省份的婚姻統計數據,是在2019年。登記結婚的人數為991.8萬對,同比下降4.9%,離婚登記數為350萬對,雖然相比2018年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主要原因卻是因為「結婚率的降低」。看到這個數據,很多人不禁大呼:「中國式婚姻到底怎麼了?婚姻真的很難幸福嗎?」
  • 婚姻劇回歸和諧 從《中國式離婚》到《金婚》
    《牽手》透視外因第三者現象引發反思  1998年楊陽導演根據王海鴒同名小說改編了20集電視劇《牽手》,儘管電影《一聲嘆息》,電視劇《來來往往》等影視作品都曾涉及「第三者」,甚至以「第三者」為主角,但是《牽手》播出後引起社會對中國婚姻中出現「第三者」問題的大反思卻是空前的,有評論將其比為「美國的《廊橋遺夢》」,稱其「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女孩」會選擇黑人?主要原因有「四點」
    對於這一現象,我們一定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女孩會選擇黑人呢?原因一:愛情愛情是不分種族、膚色和國界的。因為愛情而嫁給黑人的女孩,並沒有錯,只是跨國跨膚色的婚姻勢必會受到來自父母和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沒有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的!能嫁給愛情是美好的,但希望女孩能考慮現實情況慎重決定。
  • 中國式離婚原因排行榜
    近幾年中國的離婚率不斷上升,其中以下十個原因是中國式離婚最常見的原因,一起來看一下排行榜,希望對於還沒有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們有一定的借鑑和啟發意義。第十名:性格不合性格不和是很多人離婚的藉口,其實所謂的「性格不合」泛指雙方的脾氣、處事態度、習慣等等的不同,不能包容對方的缺點,很大原因是不喜歡對方而找的藉口。第九名:三觀不合三觀指的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比如說結婚後男方在情人節給女方花100元買一束玫瑰花,女的覺得浪費,不如買幾斤大白菜實惠,男方覺得買花浪漫,雙方的價值觀不合。
  • 美國為什麼沒有「剩女」?
    在中國,只要你生而為女,你就一定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剩女」,或者在成為「剩女」的路上,年紀是問題,不婚是問題,更有齊天大「剩」、鬥戰「剩」佛這種封號,讓不婚這一非常私人的選擇,成為人們口中戲謔的話題,甚至成為一種「社會問題」。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個問題僅在亞洲或者更多的是在中國出現呢?為什麼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沒有「剩女」呢?
  • 《中國式關係》:婚姻的成敗,取決於夫妻雙方對婚姻的理解
    人的天性趨近於跟自己有相似之處的人,因為會給自己帶來安全感《中國式關係》這部電視劇很形象地闡述了這一點,看過的朋友也一定會對婚姻有了重新的定義,無論是想老好人馬國梁,還是想主動提出離婚的劉莉莉,婚姻從來不是單純的付出與回報的問題,更不是自以為是的修成正果就完事。
  • 中國式的情與愛:你可能結了一個假「婚」
    如果寫出你對伴侶最期待的3個特點,會是什麼呢?有32位學員參與了這個回答,最高贊的回答是「有錢、有趣、有擔當」,這32個回答中,只有3個提到了「有愛」,比例是9.4%,所以,現代中國婚姻,90%的可能沒有愛情。
  • 中國式婚姻的10種通病,希望90後這一代人能夠治癒它
    在沒有戰爭的年代裡,最折磨人的兩件事情,可能就是貧窮和婚姻了。如果沒有婚姻,貧窮其實也還好,所以,歸根到底,最折磨人的,還是婚姻本身,尤其是中國式的婚姻。中國式的婚姻,指的是當下中國人的婚姻,它不是傳統的包辦婚姻,但也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婚姻,大概介於兩者之間——人們的痛苦基本上也都來源於此。我們這一代人,內心是很分裂的。
  • 為什麼中國這麼多單身的人,中國2億單身什麼概念
    中國2億單身什麼概念,並且城市越發達,單身的比例就越高。隨著現在離婚率的提高,也就是說,每離婚的夫妻中,有單身人中有兩個以上的人。單身中的大多數人都已訂婚。從事網際網路相關工作的人和從事其他類型工作的人也為單身。與從事IT的人相比,雖然很多,但仍然要少得多。這可能與他們的工作環境有關。他們每天都面對著計算機,沒有機會與不同職業的人進行交流。自然,相愛的機會更少。
  • 選擇婚姻,物質和感情到底哪個才是最重要的
    PART ONE、愛情重要還是麵包重要。 姑娘我特想問你,你眼裡的婚姻是什麼? 是金錢?是有車有房?家庭優越的條件?還是……你真的愛他,想跟他共度一生? 如果是前者,那我勸你分手吧,因為對方可能暫時真的給不了你,如果你嫁過去了,時不時想起他的家庭條件,你就會感覺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 《中國式離婚》,為什麼會離婚?
    總是忘不了《中國式離婚》裡的一個情節,以至於很多年過去了,大多數的劇情都已經忘卻,唯獨那個鏡頭一直牢記於心,並且會時常的想起來:當林小楓的母親逝世,宋建平趕到病房,為什麼林小楓看到他的第一眼說的第一句話會是,宋建平,我們離婚吧!為什麼會離婚呢?
  • 中國式婚姻:「我不離婚!」
    現在一對夫妻的結合好像不是只因為愛情,除了愛情可能還因為年齡到了、家人催促、身邊人都結了等等,甚至可能是因為意外懷孕了、家庭條件挺好的也會促使兩人的結合。而中國式的婚姻無可避免的上升到兩個家庭的糾纏。當初羨慕自己的人,現在會不會笑話自己?而中國社會,誰過得好不好,往往用經濟情況來衡量。她老公家裡可有錢了,在哪哪哪有幾套房,工作也賺錢等等。
  • 讓現實磨滅了愛情,中國式婚姻該如何存續
    廚房和衛生間在鞋架的正對面,房間的最深處一張雙人床,床的旁邊一個嬰兒床上一個剛滿三個月正在熟睡的嬰兒。男人沒有去看嬰兒,而是徑直的走向了雙人床旁邊的沙發上躺了下去,自顧自的玩起了手機。女人從門邊走了過來,可能是因為剛生產不久,憔悴的臉上十分的蒼白,自顧自的收拾著沙發前面餐桌上沒有收拾的碗筷。
  • 來港留學讓中港婚姻成潮流?「大家都是中國人」竟然是最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這份調查還有幾個非常有意思的結果,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每年有那麼多對中港cp結婚,他們是怎麼認識的呢?答案揭曉——跨境留學成為最主要(24%)認識伴侶的方法。其中有61%的港男認為,內地女士較溫柔,48%則認為與外貌身型較好有關,有超過半數男性認為伴侶首選廣東省女士。而最讓香港女性接受中港婚姻的原因,就比較清奇了!
  • 很多婚姻處於「瀕死」狀態,婚外情是中國式婚姻失敗的主因
    所謂婚姻,或許早就成了某些夫妻消磨時光的理由。這就是「中國式婚姻」的特點,很多夫妻都在「空殼化」的婚姻中將就著。婚姻是愛情的哲學,是兩個人對愛情的選擇,也應該是愛情的最佳歸宿。可是很多人的愛情不一定一直尊重婚姻,也不一定永遠保持新鮮。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出軌了,而另一方為了婚姻的完整隻能忍著。很多夫妻就是如此,婚姻還在,卻因為婚姻中的各類問題而過得很煎熬。
  • 為啥國外沒有婆媳矛盾,而中國卻最深?2點原因中國媳婦做不到
    說到矛盾,在已婚家庭中最常見的就是婆媳的矛盾,不管是什麼樣的家庭,似乎婆媳矛盾都是有的呢。而似乎婆媳矛盾在中國特別的盛行,這個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從祖輩開始婆媳矛盾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而德國幾乎沒有什麼婆媳的矛盾,主要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
    所以我就在這裡擺事實講道理,扒一扒中國男女的數據,看看中國男人到底配不配得上中國女人,以正視聽。首先分析這個問題本身: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這個奇葩的說法據說是西方人的代理人搞出來的,目的是為了玩弄中國女人,可關鍵是那麼多的女人居然相信了!
  • 為什麼中國離婚率越來越高,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
    婚姻是需要靠兩個人共同去經營的,大家每天努力工作,操持家務,不都為了家庭的利益嘛,只要大家出發點是一樣的,其他都是可以商量的。兩個不同的性格,不同環境成長下的人,要重新組建一個新的家庭,就得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才可以,如果是故意逃避責任,那就是不對了,夫妻之間也要懂得感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