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選擇上班呢,還是選擇自己做生意呢?
這樣一個問題非常的具有爭議性,選擇上班的人有他合理的理由,選擇做生意的人同樣也有他合理的理由,那到底選擇哪個好呢?
其實我想說的是,無論選擇哪個,只要我們思考、權衡清楚了,就沒有不好的,而這篇文章,阿胖要與你分享的,就是如何判斷自己是適合上班,還是適合做生意?
第一點,我們需要權衡的是風險偏好。
做個假設,如果上班20年,你100%可以有80萬
而做生意20年,你50%有800萬,但還有50%一分錢沒有
想像一下,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上班還是做生意?
當然,這個數字只是一個例子,現實生活中肯定不會這麼明確,但上班的穩定性幾乎是可以保證100%拿到一個數字的,而做生意拿到的數字,越大,概率就越小,這個我們必須要明白。
這裡的環境包括生意環境和家庭環境。
生意環境指的是你現在所在的城市周圍的生意環境如何,創業的人多不多,有沒有什麼政策扶持,這些都是你要去考慮的。
如果創業的人太多,意味著競爭的人非常多,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差,那在上班上肯定是要加分的。
如果創業的人基本看不到,那你著重需要去看看政策,是不是沒有什麼政策扶持,或者說甚至有略微打壓跡象。
生意環境其實就包含了2種因素,一個是生意圈子的市場因素,一個是整個政策的大環境因素,如果這2個因素都還算合理,做生意肯定要加分,如果有不合理,需要權衡自己的風險偏好去做決定。
至於家庭環境應該很好理解,我們只要想,如果自己做生意失敗,孩子、家庭還能不能順利維持下去,如果能,那家庭環境是肯定足以支持我們創業的,如果不能,創業就要多多考慮了。
個人存款太重要,有時候一個普通的創意能夠成功,金錢往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一個好的創意會失敗,很多時候是沒錢。
別想著有融資,生意上的融資沒那麼好拿,在我們在上班與創業上選擇時,更多的應該要考慮自己的個人存款到底能夠讓自己在生意上揮霍多久。
我個人建議,個人存款至少要能夠支撐自己在生意項目上虧本2年,因為現在大部分的生意都不會那麼快回本的。
個人覺得做生意,存款最起碼6位數以上,這是最低標準。
做生意除了考慮以上因素之外,內部因素個人能力也相當重要。
最基本的能力有口才、談判、管理,銷售、財務,除此之外,你還需要根據自己生意的領域學習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
這些是最起碼的知識,並且不能只學到那些紙上談兵的知識,而是最好親自試驗過掌握的能力。
這也告訴了我們一點,如果要做生意,比較保險的辦法是在企業裡學到足夠的內容,讓自己有充足的理論與實踐能力,這時候再去做生意,成功率會高很多。
以上4個點,都不能獨立拿去判斷到底是做生意好,還是上班好,而是要綜合起來考慮,才能得出到底哪個好。
每個人的現狀、背景不一樣,所以得出的選擇肯定也不一定會一樣,但畢竟我們是做過合理考慮的,最終得出的結論往往也會比較合理。
選擇之後,嚴格執行就好,如果後續要改變,同樣再按照這4個原則去權衡一次就足夠了!
我是阿胖,寫作教練,專注自我提升,歡迎關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