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小波的《三十而立》的這段話,突然想和人聊聊,人到中年,支撐你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他的文字很有趣。「我在實驗室裡踱步,忽然覺得生活很無趣,它好像是西藏的一種酷刑:把人用溼牛皮裹起來,放在陽光下曝曬。等牛皮幹硬收縮,就把人箍的烏珠迸出。生活也如是:你一天天老下去,牛皮一天天緊起來。這張牛皮就是生活的規律:上班下班,吃飯排糞,連做愛也是其中的一環,一切按照時間表進行,躺在牛皮裡還有一點點的奢望:出國,提副教授。一旦希望破滅,就撒起癔症。真他媽的扯淡!真他媽的扯淡!」這個溼牛皮酷刑的類比,還真生動。活著不易,不禁想起餘華的《活著》。生活會像榨汁機一樣,一點一點將你榨乾。
小說中的王二,還算有追求,出國,評副教授。可我發現,對於這些追求,我早已看淡。可年輕時的我可是有志青年呢?上學時,好強的很,讀書讀的好,從深山溝裡考學進了城裡。雖說讀的中專,但在我們那個年代,學習好的都考中專,畢業包分配工作。也算是村裡的美談,老爸老媽的自豪。上了中專也不甘心,還想繼續學習。恰巧知道學校有保送上大學的名額。從此立了志向,努力爭取上大學。
想想人生最充實最快樂的時光,就是這四年。因為有單純的理想,所以每分每秒都在努力。每天像上了發條的機械錶,吱吱有勁的轉個不停。什麼「意氣風發」,什麼「揮斥方遒」……這類的美好成語形容都不過分。「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還挺有道理的。我如願的保送上大學了。
工作後就變成了一架機器,不停地運轉。不過因為年輕,活的簡單,所以日子快樂的時光也挺多的,比如工作中認真投入的充實的時光,旅遊時放飛自我的恣意的快樂時光,戀愛時被呵護的像公主一樣的被寵愛的時光,初為人母時神奇自豪的幸福時刻……
孩子長大,慢慢不再那麼需要你;工作,年復一年,慢慢產生的職業倦怠;時光悄然流逝,偷走了你如火的青春,;生活中的雞零狗碎暗淡了愛情的靈光;不可抗拒的衰老疼痛著你的肉體……而所有的這一切磨折了你的靈魂。
於是對開篇王小波的溼牛皮酷刑的描寫,產生了震撼,似乎有於我心有戚戚焉之感。人生多半的時光是混混沌沌的,是麻木不仁的,就像溫水裡的青蛙,亦如溼牛皮裡的皮囊。也是,人生的路都是第一回走,都沒什麼經驗,都無法預演,更無法重走一回,所以混沌,遺憾,後悔,迷惑,痛苦,迷茫……這都很正常。活的明白的是上古的真人,哈哈哈,畢竟鳳毛麟角。
有個理想,或者有個目標,人就會活的稍微有點滋味的。人到中年,身體最重要。健康的身體,婀娜的身材,未染霜塵的年輕的心和姣好的容顏,通過努力,還是可以爭取的。「遇見更好的自己」成為了我的小目標,想想後半生都是有追求的,日子就會好過些。你們呢?歡迎大家來討論。
本來在看書,看到觸動自己的文字,就有感而發,隨便寫寫。歡迎大家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