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型21:墨菲定律—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

2021-01-12 騰訊網

朋友是上班族,為了實現自己的發財夢想,看到媒體上經常報導一些人通過股市一夜暴富,於是下定決心準備進入股市,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作為一名標準的散戶,混跡股市多年,卻一直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當了多年標準的韭菜。

在股市的險惡江湖裡,以弱小而又孤獨的身軀來抵擋武裝到牙齒的大戶,肯定是兇多吉少。後來我了解到,他每次買了新股票總擔心下跌,沒事就拿出手機看看,一天不知道看多少次,每天除了刷微信,看搞笑短視頻之外,就是查看股票行情,越是擔心自己股票下跌,股票偏偏就是下跌。剛割肉拋售,卻發現股票有漲了起來,真是倒黴。

正應了中國一句古話,「越擔心什麼,就越有可能發生什麼?越害怕什麼?就越有可能出現什麼?」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難道是上天的安排?其實這就是非常經典的墨菲定律。

1

WHAT什麼是墨菲定律

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墨菲定律的由來

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某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與其上司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MX981火箭減速超重實驗時,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該實驗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時有兩種裝置方法可行,不可思議的是,這16個加速度計竟然全部被一名工作人員裝在了錯誤的位置上。

由此,墨菲開了一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糟。」墨菲定律由此誕生了。

想想也是,事情總是這麼奇妙,我們在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無論是科學實驗,還是其他大大小小的雜事,只要你感覺有可能出錯,最後十有八九會出錯

墨菲定律誕生之後就迅速在美國風靡開來,成為各個媒體的頭版標題,隨著墨菲定律的發展,已經被美國空軍遵循的重要法則,並且風靡全世界,被很多國家的空軍和航空公司都嚴格遵循的法則,如果要選擇一個對人類生活影響的最大的定律,墨菲定律一定是排名榜首。

墨菲定律的延伸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2

WHY墨菲定律產生的原因

1、從物理學來解釋

墨菲定律背後的科學解釋就是宇宙的熵增現象。通常認為,我們的宇宙目前處於膨脹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事物傾向於轉化成雜亂無序且平均分散在空間的微觀粒子及熱輻射,這種無序性增強加大就稱為熵增。

而通常人類活動的目的是建立集中的、有秩序的事物,比如將鐵礦石熔煉成鋼鐵,將沙子製作成晶片,將石頭蓋成房子,這與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是相反的,所以無論是說大自然的懲罰也好,說違反客觀規律的代價也好,墨菲定律這種破壞有序事物的定律就是大宇宙環境自然規律的體現

2、從概率學來解釋

發生任何事情都是有概率的,如果事情變壞的概率是大概率事件,那就肯定很快會發生。

例如散戶炒股虧損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肯定很快發生。

如果事情變壞的概率是小概率事件,那麼如果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也肯定會發生

例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腳,顯然溼腳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你只要去河邊的次數足夠多,呆在河邊的時間足夠長,溼腳一定會發生。

舉例:家裡用水壺燒完開水後要把開水倒進暖水瓶。如果你讓你老公去倒開水,你不用任何擔心。但如果你讓10歲的兒子去倒開水,你就擔心會不會燙著兒子呢?如果老公不在家,你忙著脫不開身,讓兒子幫忙倒開水,那麼兒子真的有可能會燙傷。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你預感事情會變壞,事實真的會變壞。為什麼預感變壞容易真的發生,這很好解釋,因為世界是混沌的,複雜的,無序的,熵增的,而人類非要把無序變成有序,就需要很多條件支撐,才能形成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裡充滿的無數個變量,只要有一個變量出現問題,系統就可能損壞甚至崩潰。

而完成倒熱水這個動作 ,需要兒子具備分析、判斷、體能、平衡、經驗、仔細、謹慎等多個變量支撐,任何一個變量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倒開水失敗,所以失敗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如果你擔心兒子到開水會燙傷,就一定不要讓他去做。

我們常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說直白點就是別小看小概率事件。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灌輸著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法規,也許某人闖了5年,10年一直都沒事,誰能保證第十一年他闖紅燈的時候還會安然無恙,只要給他足夠長的壽命,這種小概率的交通事故必定發生在他身上。

自然界就是這樣,充滿了隨機事件,偶然的未必都是小概率事件,而小概率事件必定是偶然的,但必然的是:小概率事件必然會發生,充滿了宿命的數學命題。

小概率事件必然發生給人們的啟示,不是讓人們整天患得患失、杞人憂天,而是要讓人們知道世間萬事萬物充滿變數,道理最接近於「一切皆有可能」。

小概率倒黴事件的疊加會導致大概率錯誤發生。

例如周末全家來個近郊自駕遊,放鬆下心情,結果景區擁擠的概率為20%,來回堵車概率10%,導航偏差概率5%,車位緊張概率5%,天氣突變概率5%,證件未帶齊概率1%,沿路無加油站概率1%,汽車故障概率1%,行李遺漏概率1%……無數的小概率事件疊加在一起,發生意外的概率就高的令人恐慌了。

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自己的見解,但不幸基本雷同,例如遭遇疾病、投資失敗、失業、出軌、不孕不育、離婚、失眠、精神恍惚、車禍、壓力大……這種小概率事件相互疊加,即便每一項的概率都非常低,但只要命中一項,就足以讓你崩潰。

從概率學的角度墨菲定律成立的兩個條件

事件有大於零的概率;

樣本足夠大(比如時間足夠長,人數足夠多等)

少了這任何一個前提,墨菲定律就不可能實現。

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

如果你老擔心一件事情會失敗,如擔心、惶恐等,自然從心理上就會緊張。事實上,「越怕出錯,越會出事」的就是在形容一種對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之事的恐懼或擔憂,是一種展示負面心理暗示作用的心魔。

負面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心態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大腦裡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類的神經系統。如果人們常被這種心態侵擾,人為發生事故的「小概率」很可能立即無條件地變成「大概率」。

比如你戴著眼鏡打籃球,一再告誡自己「別把眼鏡摔壞了」,大腦裡就會出現眼鏡被摔壞的圖像,並暗示自己向著恐懼的方向行動,最終還是摔壞了。

例如,你兜裡裝著一枚金幣,生怕別人知道也生怕丟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用手摸兜,去查看金幣是不是還在,於是你的規律性動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被小偷偷走了。即便沒有被小偷偷走,那個總被你摸來摸去的兜最後終於被磨破了,金幣掉了出去丟失了。這就說明了,越害怕發生的事情就越會發生的原因,為什麼?就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

3

HOW如何規避墨菲定律

1、風險可控事件:就是通過個體或者組織的準備和努力基本可以控制事件的發展,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例如我們可以通過認真檢查檢修飛機,減低飛機事故的發生概率。

針對風險可控事件,我們要在思想上具備正確的安全意識,在行為上多做準備,才能最大限度的減低發生事故的概率。

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僅73秒時爆炸、解體、墜毀,7名太空人全部犧牲。經過幾個月的研究,太空梭挑戰者號事故總統調查委員會發現,挑戰者號的意外是右側固體火箭推進器尾部一個密封接縫的O型環失效,導致加壓的熱氣和火焰從緊鄰的外加燃料艙的封緘處噴出,造成結構損壞。O型環的失效則歸因於設計上的缺陷,因而太容易損壞。

而在前幾次飛行時,美國航天局已經發現O型環有移位、腐蝕甚至燒壞的情況發生,並已經列為優先級要解決的問題,但還未來得及的改進,悲劇就發生了。

如果當時大家嚴格遵循墨菲定律,防微杜漸、防範事故,科學規劃、細緻入微、反覆核查,相信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針對風險可控事件要嚴格遵循墨菲的話:「精心而謹慎的準備有助於防止災難事故,應始終假定最壞的可能性,並據此進行準備。」

遇到隱患馬上排除,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如果好幾個小概率事件疊加就會變成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若干個小隱患不及時排除,對造成事故的機率也會呈指數級上升。對於巨大而複雜的技術系統而言是非常可怕的。

2、風險不可控事件:就是通過個體和組織的準備和努力也非常難於規避風險,事故的發生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例如:經濟危機、股市暴跌、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包括發生在中東的人體炸彈,都是非常難於預測和防範的。面臨風險不可控事件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呢?

保持一顆自信積極的平常心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未來不確定性的時代,競爭異常激烈,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許多選擇和競爭,如果情緒浮躁,做出非理性決策,反而會讓你的生活更糟。無論讀書、工作和戀愛,誰都難免有不如意的時候,如果持續一顆平常心,有了積極樂觀的心態,就有了較好的承受力,就有了理智的操縱力,也就能冷靜地理解現實。

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盃,如果為了獲取勝利患得患失,只想勝利,害怕失敗,只會越來越緊張,終致失敗。頂級高手的對決不是技術對決而是心態對決,誰能夠發揮穩定誰就可以穩操勝券。能不能成為冠軍不是自己可控的,是多方博弈的結果,也需要點運氣,所以只有保持一顆自信積極的平常心,才能讓自己寧靜,發揮出最好的自己。

結語

墨菲定律是一種客觀存在。弱者把它作為失敗的藉口,而強者則把它作為警鐘。要在企業管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防範墨菲定律可能導致的惡果,我們必須從行為、機制、環境等諸多方面入手,而對其在思想心理上的重視必須要放在首位。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當你妄自尊大時,「墨菲定律」會叫你知道厲害;相反,如果你承認自己的無知,「墨菲定律」會幫助你做得更嚴密些。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詛咒」,就要有堅定的自信,穩定的心態,積極的心理暗示,以肯定式的語言做表述,對自卑感等負面情緒或不良念頭採取零容忍策略,一旦察覺立馬打消。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勇敢面對,始終以正面,陽光的心態面對學習,工作,生活。

THE END

知識讓人更自由,

構建智能算法,擁有智慧大腦!

-聶老師

覺得好看,就點點!

相關焦點

  • 不是你的問題,那些想不到的意外有可能是墨菲定律
    ; 一把菜刀鈍得厲害,切菜都切不動,但是一不小心劃到了手指就血流不止; 早高峰乘車,自己站著的地方總是空不出座位,一路站到腿軟,每次快下車的時候,就有一堆的空位沒人座; 如此…… 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墨菲定律
  • 《墨菲定律》精華12句,讓你掌握事情發展規律,換個角度看世界
    有人說,只要當你還在呼吸,就用得著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也被譽為「世界第一大定律」和「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人往往是怕什麼就來什麼,越擔心的事情,它就越會發生,這就是墨菲定律。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哪怕這種可能性只有0.001%,它總會發生。
  • 思考一下,「墨菲定律」存在的意義,要告訴我們什麼?
    希望大家可以關注,這個帳號會給你帶來更多文化方面的內容「墨菲定律」告訴我們,所有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事情大部分時候會朝著你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有這種可能性。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定理並成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 無時無刻圍繞在你身邊的——墨菲定律
    一名工程師偶然間的靈感發現了這一定律,這個定律是西方文化的三大發現之一。用簡單的話來解釋這個,就是越怕出事,越會出事!老話說,人的嘴巴是最惡毒的,所以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同樣語言也是最可怕的枷鎖,一旦說出去,再也收不回來,所以凡事請三思行(說),當你擔心的事情,在內心自言自語這樣壞的事情也大概率的發生!
  • |心理學:愛情中的墨菲定律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就是戀愛中的墨菲定律。1、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由愛德華墨菲在1949年提出。意思是:如果你擔心某件事情會發生,那無論有多小的概率,這件事必然會發生。在愛情中就是,當你越在乎一個人的時候,你就越害怕失去。因為害怕失去,你會取悅對方,給對方送禮物、討對方開心。
  • 跳出慣性思維——評《思維模型》
    最近發現一些問題總是反覆出現在生活裡,尤其是面對公共領域。我意識到自己有一種習慣性的處事方法,有的時候即使意識到這樣做的危害,還是不能控制自己,尤其是工作繁忙和鴨梨山大的時候。(思維21)當然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也要避免只固執在自己的現有領域內,可以多領域的借鑑方法,尋找啟發,不要固守專家模式。
  • 30種高品質思維模型:思維模型21
    思維模型21:避免非天才區---用於決定你必須把資源和時間集中投入哪個領域這裡典型的思維模型是停留在你的天才區。因此,這個反向思考的思維模型是避免天才區以外的東西。如果你有雄心壯志,那麼就拓展技能,儘量學習更多東西,這是一件好事。我們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這樣去做。如果不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嘗試新鮮事物,我們就永遠也無法成長。但我們在這裡談的不是成長,而是實際表現。世界上確有極少數人好像做什麼都有非凡的天賦,但在這裡,我們假設自己不屬於那類人。
  • 成功勵志溝通社交書籍:鬼谷子+墨菲定律+狼道+人性的弱點
    2、《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黃金法則和人生定律,不可不用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方法墨菲定律無處不在,弱者會在事與願違中漸漸認命,在最初的「哭笑不得」之後,漸漸變得麻木不仁;而強者則不然,他們懂得如何藉助「墨菲定律」糾正自己的偏差,調整自己的對策和位置,往往工作會更順利、生活會更幸福。3、《狼道》:所謂的「狼性文化」指的是企業文化中一枝獨秀的創舉,是一種帶有野性的拼搏精神。
  • 打破墨菲定律的是什麼?
    圖片來自網絡正如《打破墨菲定律》中的作者,坦普爾頓積極心理學獎獲得者-蘇珊娜.c.塞格斯特倫倡導的自下而上改變你的行為,進而改變思維一樣,小馬一步步用行動抵達他所期待的美好未來。《打破墨菲定律,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不同結局》,作者通過多年研究和大量事例,從樂觀和悲觀這一不同的人格特徵出發,揭示樂觀主義者取得成功的原因,剖析悲觀主義暫時失敗的成因,從心理學層面指出,人的行為才是自身問題的關鍵所在。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泰國BL劇《與愛同居》(《真愛墨菲定律》)從播出後就引起一陣熱潮,粉絲紛紛感嘆太上頭。繆糕CP更是讓劇粉們磕得停不下來。這部劇能大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劇情精彩,人物性格鮮明,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情節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另一方面是劇中主角顏值創新高,演員本身的魅力加分;同時,該劇以一段愛情中的人物之間的糾葛,闡釋了一個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定律,就是「墨菲定律」,使得全劇能引人思考,有了深層次的哲學探討,不至於淪為口水劇。那麼,為什麼《與愛同居》又叫《真愛墨菲定律》呢?
  • 世界上5種頂級思維,你一定要知道
    體會五種世界頂級思維,學會像聰明人一樣思考。1吉德林法則查爾斯·吉德林說:「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把問題清楚地寫下來,就已經解決一半。」這是吉德林法則。在美國有個著名的「一條線一萬美元」的故事。有一天,斯坦門茨被福特公司請去維修一臺電機。
  • 《好好思考》實戰之一通過讀書尋找思維模型
    好好思考實戰之一通過讀書尋找思維模型 今天學習的是用讀書來尋找思維模型。作者在這裡例舉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這是一本經典的管理學著作,也是研究學習型組織的一本必讀圖書,被《金融時報》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五部工商管理巨著之一。
  • 《異性間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 墨菲定律:你的好運氣並不是突然消失,一個人的倒黴都是有原因的
    大名鼎鼎的墨菲定律,很多人只是聽過這四個字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很容易推斷出,墨菲定律只要放下成見和抱怨,細心觀察和復盤,你就會發現,經常觸發「墨菲定律」也就是倒黴的人,他們通常有這三個習慣。,什麼幸運色、幸運數字、幸運方位之類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思維方式,以及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
  • 30種高品質思維模型:思維模型20
    思維模型20:避免專家思維模式---用於策略性地既看到整個森林(全局),又看清樹木(局部)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無論是科學或藝術這樣寬泛的大科目,還是烹飪正是在這個背景下,這個反向思考的思維模型應運而生
  • 新泰劇《真愛墨菲定律》,我發現了兩個寶藏男孩
    這兩天,發現了一部新的泰劇,讓我又有了迷之期待。《真愛墨菲定律》其實我並不是很喜歡校園劇,畢竟離開學校多年,對我來說校園劇特別有違和感。能讓我追著看的更是少之又少,但這部《真愛墨菲定律》突然又讓我非常的期待。
  • 思維模型理解感悟-你與牛人之間的差別就是在模型
    從18年開始,有了用雲筆記的習慣,看的好的文章、突然有受到某件事情啟發、或者腦子突然冒出一個詞...就會隨手用雲筆記記錄整理下來,慢慢我的筆記累計很多知識,一些很久之前記錄的內容有些已經不記得了,現在回過頭在仔細閱讀一下,發現又是另外一番感受和認識。
  • 這就是人性的三大弱點
    人性的三大弱點是什麼好為人師、嫉妒成癮、自命不凡。這就是人性的三大弱點,也是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難逾越的三道坎。1、好為人師:好為人師,往往意在求榮。他們不懂裝懂、反覆地說教,習慣於將自己的看法觀點強加於人。其實大部分人侃侃而談,只不過滿足了自己口舌的快感而已。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我們所看到、所經歷的,只不過是我們頭頂上那一點天空。
  • 書評 |《打破墨菲定律》:期待最好的未來,努力實現它吧
    什麼是墨菲定律?意思是只要你想到事情有變壞的可能,那它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簡單來講,就是怕什麼來什麼。這是美國空軍一位名叫墨菲的工程師得出的結論,然後在社會上廣泛傳播,不斷演繹,成為一種著名的心理學效應。
  • 《墨菲定律》告訴你,自己才是源頭
    人是一種主觀思維的動物,人的本性之一就是利己。在職場中,很多人經常抱怨領導待人不公,認為領導故意刁難自己;在生活中,夫妻吵架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過錯的一方。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把不幸的生活和失敗的責任歸咎在他人或是運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