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記者夥同假記者敲詐勒索 4人均獲刑

2021-01-09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今天(5月21日)通報5起假記者敲詐勒索典型案件案情。

  據介紹,在開展「秋風2018」專項行動中,「掃黃打非」辦公室加大打擊「三假」(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及新聞敲詐行為力度,多地查辦了一批假記者敲詐勒索案。其中,山東濱州假記者犯罪團夥涉案金額達300餘萬元,陝西榆林真記者夥同假記者敲詐勒索2.1萬元,4人均獲刑3年至1年不等。

  5起典型案件案情:

  1. 山東濱州查辦「4•15」假冒記者案。2018年4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濱州市「掃黃打非」部門成功摧毀以張某為首的假記者犯罪團夥。經查,自2015年以來,張某假借「某某報濱州部主任」「某某網記者」等身份,糾集趙某對、呂某華(曾因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被判刑),組織多人到濱州、德州、濰坊等地以「採訪」為名敲詐相關企業、單位錢財,共作案60餘起,涉案金額300餘萬元。目前,公安部門已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其中5人已被批准逮捕。

  2. 河北邢臺破獲王某某等假借記者名義敲詐勒索案。2018年1月,邢臺市隆堯縣公安局破獲一起假借記者名義敲詐勒索案。以王某某為首的犯罪團夥,自2010年以來,搜集並以媒體曝光環境汙染、徵地拆遷、行政執法等負面消息為要挾,對一些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實施敲詐勒索。已查實敲詐勒索案件18起,涉案金額20餘萬元,涉及山東、河北等地。目前,王某某等7人已被批准逮捕。

  3. 陝西渭南判決「6•08」新聞敲詐勒索案。2018年3月,臨渭區人民法院以田某犯敲詐勒索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並處罰金5000元。2015年3月以來,田某在手機百度貼吧上搜集負面題材,自稱民生周刊記者,以渭南城區遊藝廳等場所存在賭博行為,聲稱要新聞曝光並向公安機關舉報為由敲詐勒索,涉案3起,非法獲利73000元。

  4. 陝西榆林判決「4•14」真假記者敲詐勒索案。2018年4月,榆林市靖邊縣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分別判決吳某、薛某某、閆某某、許某某有期徒刑3年至1年不等,並處罰金20000元至5000元不等。2017年4月,靖邊縣公安局接群眾報案稱,2月份以來,薛某某、閆某某、吳某、許某某等人自稱消費時報社記者進行敲詐勒索。經查,除薛某為記者外,閆某、許某、吳某均不是記者。四人先後以訂報、拉贊助、不發表負面報導等方式敲詐勒索賈某某等人4次,敲詐金額21000元。

  5. 陝西鹹陽查辦「3•08」假記者敲詐勒索案。2017年3月8日,吳某等4人持英才網「新聞採編證」「新聞調查證」到灃西新城公安協調辦公室辦公區,聲稱要調查關於鹹陽市秦都區某村土方車被公安機關扣押一事並要求公安機關賠償損失。工作人員發現4人所持證件並非國家新聞出版部門頒發的正式記者證,並存在以記者身份索要錢財情況,於是報請秦都分局刑偵大隊展開偵察。經查,2016年10月份至今,犯罪嫌疑人吳某等8人多次在多地敲詐勒索單位及個人錢財,共查實案件11件,涉案金額數十萬元。8人已被依法逮捕。目前,案件在進一步查辦中。

相關焦點

  • 真記者夥同假記者敲詐勒索 4人均獲刑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據介紹,在開展「秋風2018」專項行動中,「掃黃打非」辦公室加大打擊「三假」(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及新聞敲詐行為力度,多地查辦了一批假記者敲詐勒索案。其中,山東濱州假記者犯罪團夥涉案金額達300餘萬元,陝西榆林真記者夥同假記者敲詐勒索2.1萬元,4人均獲刑3年至1年不等。  5起典型案件案情:  1.
  • 這些記者真的是假的
    今年以來,各地「掃黃打非」部門大力開展「秋風2017」專項行動,嚴打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等「三假」行為。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17日對外通報,今年1至3月,全國共收繳各類非法報刊13.4萬件,查辦「三假」案件39起,並公布5起「三假」案件。
  • 2020年度「掃黃打非」十大案件公布:含假記者敲詐勒索等類型
    中國網1月13日訊 據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網站消息,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今日公布2020年度「掃黃打非」十大案件,包括利用網絡直播、引流導流、架設淫穢網站等方式傳播淫穢物品,製作傳播非法出版物、侵犯著作權、網絡水軍刪帖、假記者敲詐勒索等類型。據統計,2020年全國共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1萬餘起,其中刑事案件3218起,刑事處罰5000餘人。1.
  • 假記者真淫棍 ​疑誘「少女義工」獻身
    圖:警方在青嶼幹線收費區截查往機場A線巴士,先後搜查並帶走兩名黑衫男子,兩人袋內藏有假記者證、多個保險套、潤滑劑、頭盔、反光衣、防毒面具等 大公報突發組攝暴亂有如邪教,暴徒藉機騙色,「假記者、真淫棍」又斷正!
  • 假記者真鹹蟲!暴徒呃蝦條義工少女!斷正!
    圖:警方在青嶼幹線收費區截查往機場A線巴士,先後搜查並帶走兩名黑衫男子,兩人袋內藏有假記者證、多個保險套
  • 張弛有度,勞逸結合(記者觀察)
    帶薪假又稱為年假,《德國聯邦休假法》(以下簡稱《休假法》)中對員工享有的最少帶薪假天數有明確規定:一周5天工作制的員工,每年帶薪假不得少於20天。除了法定最低帶薪假,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裡往往還給出額外的福利帶薪假。德國服務行業工會的一項最新調查表示,德國各行業員工年假平均高達29天。 世界上第一個帶薪休假制度,就誕生在德國。
  • 颱風「巴威」離境 記者走進劫後的即墨王演莊東村
    記者來到板房所在位置,僅能通過牆上的焊接點痕跡,判斷板房曾經存在過。對於當時的水流有多大,店主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輪胎店西側柏油路和土地交界處,原本種有一片玉米,26日的大水將這片土地衝出了一個面積約3平方米、深1米左右的大坑。「我家門口的車也被泡了,發動不了,輪胎店損失慘重,我到現在還沒合過眼。」店主愁眉苦臉地說道。
  • 影視劇中的編輯記者們
    但不管怎樣,新版「編輯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記者太不像記者、編輯太不像編輯……  近年來,編輯記者的形象時常出現在各種影視劇中,有的令觀眾印象深刻,有的則不斷受觀眾詬病。那麼,箇中原因又是什麼呢?我們不妨請「圈裡人」點評一下影視劇中的「自己」,究竟有著怎樣的像與不像。
  • 涉三宗罪的勞榮枝:整容假名潛逃23年,夥同男友殺7人
    江西南昌、浙江溫州、安徽合肥……在1996年至1999年間,勞榮枝夥同男友法子英在3地殺害了7人。審訊室內,勞榮枝雙手掩面,低下了頭。家鄉之外的23年裡,她換了很多個名字,流竄多地,夥同男友法子英「仙人跳」,色誘有錢人後敲詐勒索謀財,共殺害了7人。潛逃期間,曾在酒吧、KTV等場所打零工、短工為生。與此同時,20餘年前被無辜殺害者的家人們則經歷著多年的至暗時刻。
  • 記者探訪婚姻心理諮詢中心
    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楊曉純  現狀  我省僅有4位婚姻家庭諮詢師  記者了解到,2009年全國首批「婚姻家庭諮詢師」資格考試,中榜的只有261人,江西僅4人。  探訪  成為婚姻家庭諮詢師 她挽救了自己的婚姻  7日10時,記者走進了江西首家婚姻心理諮詢中心——婚姻家庭諮詢師楊曉純的工作室。據悉,楊曉純是2009年國家舉辦的首批「婚姻家庭諮詢師」資格考試中,我省首批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四人中的一人。
  • 姜文教育記者:藝術創作就得集權
    姜文教育記者:藝術創作就得集權   前晚51歲的姜文以「老人家」自居,在回答問題時一直以「孩子啊」稱呼提問的記者。他興致頗高,侃侃而談,身邊工作人員多次試圖結束訪問都沒有打住姜文,最後一次被打斷時姜文直接說:「我沒聊夠!」近半個小時的採訪,其實就是一場姜文的「脫口秀」。群訪一開始,一位內地女記者就搶先提問,以「聽說您是一個控制欲特別強的人」的問題,令姜文成功切換到了「教育模式」。在回答問題前,他「相面」似的問她:「你家是哪的?」
  • 小記者街頭採訪 關注社會熱點話題
    第十屆新京報小記者走上街頭採訪熱點話題。新京報小記者 魏卓涵 供圖近日,第十屆新京報小記者月度活動——「調查採訪pk賽」舉行,小記者們以小組為單位,團隊協作,在新京報一線資深記者的指導下,圍繞「電子閱讀」、「無人駕駛」、「電子遊戲」、「食品安全」4個主題,走上街頭訪問調查。
  • 毛不易把記者都哽死了吧?
    4位導師,各自什麼擔當一目了然,但你一定沒想到,毛不易搶先黃子韜一步,分走了搞笑擔當。導師上臺給學員送禮物,到毛不易,他掏出一張專輯,主持人問為什麼選這個,毛不易:「我特意沒有包裝,把這個作為禮物,一方面是為了宣傳我的作品...」主持人僵了一下,沒關係,繼續:「毛老師可以給我們說說寫的寄語是什麼嗎?」
  • 《關於辦理「套路貸」相關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紀要》答記者問
    2019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了《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解決了辦理「套路貸」犯罪案件面臨的一些突出法律適用問題,收到良好成效。
  • 「假官員」背後一堆真問題
    原標題:「假官員」背後一堆真問題  6月6日,中紀委常委俞貴麟披露,國務院扶貧辦有一名「假黨員、假幹部、假學歷」的「三假」處級職工被查處。據記者調查,這名涉嫌「三假」的幹部叫魏崇金。他的經歷很「傳奇」:當過鐵匠,做過生意,初中還沒畢業。
  • 記者做過搓澡工之後……
    還有一個月就是記者節了。卻突然聽到了北方老單位一個記者去世的消息。讓我感慨良多。 他既不是救災一線犧牲的,也不是因為奮筆疾書累死在崗位上。據說他是因為肝癌走了。年齡也不大,應該接近五十歲的樣子。我記憶中他沒有什麼出眾的才華,更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業績。
  • 警察先生和記者小姐的故事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不知不覺警察先生和記者小姐從相識相知相愛到結婚已經近二十個年頭了。三月一日,記者小姐在微信說「第一次這樣依偎著他坐在羊城街路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和車流,年輕時拍拖的感覺又回來了。希望就這樣,我們依偎著,不離不棄,一起到白頭!」這一天是警察先生被確診頸椎惡性腫瘤後,來到廣州治療的第一天。警察先生,在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上班,先後在巡特警、治安、戒毒所等部門工作近20年,立三等功三次。
  • ...記者講好故事」巡講走進甘肅 13位記者講述採訪經歷分享一線感悟
    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走進甘肅13位記者講述採訪經歷分享一線感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徐平做題為《ICU手記,為生命而戰》的報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徐平以《ICU手記,為生命而戰》為題,講述了抗疫期間身處抗疫一線,用鏡頭記錄下ICU病房中醫護工作者從「死神」手中搶救生命的感人故事。瀋陽日報社記者浴輝通過題為《給你一雙歌唱的翅膀》的報告,講述了幫助甘肅臨夏孩子圓「歌唱夢」的故事,跨越千山萬水的真情令人動容。
  • 一名首席記者的最後一稿
    就像某些老的手藝,總得有個傳人。二今年以來,總有人來問,為什麼少見你的稿子了?因為我做客戶端了。這是一個突然的任務。現在沒有了這一紙之隔,直接跟數字面對面,在後臺眼睜睜看著閱讀量的刷新,驚心動魄。有一次,我和部門同事在一條微信公號的發布中,體味了這種赤裸裸的驚心動魄。那時我們只有400個粉絲,一條稿子閱讀量上千就已經難得。那個夜晚真難忘,我們在微信群裡彼此刷新著新的數字,增長有時候密集,有時候稀疏,有時候像是脫了韁,那一刻心也在突突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