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元認知幹預技術解決多年夫妻關係緊張問題

2020-09-05 心源泉教育黃幸

文 | 任 丹


-01-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媽媽有一到打掃衛生時情緒就不好的這個毛病,我和爸爸過來幫忙時,總是被說笨手笨腳,最後媽媽乾脆就不讓別人幫忙了,可是她總是邊做家務邊發牢騷,因此他們經常因此吵架。

時隔多年這個問題一直沒能解決,媽媽經常打電話向我告狀,我也總是勸她改改這脾氣。可媽媽自己也說要改,但是一幹上活就來氣,想法就全都變了,控制不住。

-02-

學了元認知心理幹預技術後,我看清了媽媽的這個問題背後的心理機制,根據元認知幹預技術中的新潛意識觀原理我診斷出:

媽媽一打掃衛生就情緒不好是一種潛意識的條件性情緒反射和消極情緒推動下的單向思維過程,而我和爸爸一見到媽媽打掃衛生就擔心,並表現出我的不知所措和爸爸失去做事的積極性的情況也是一種條件性情緒反射效應。

媽媽年輕時既要忙工作,又要帶孩子,還要做飯,很累,再加上她對衛生的要求標準高於常人,看不慣別人幹活的方式,所以她收拾房間時總帶著消極情緒,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消極的條件性情緒反應。

這個過程就是媽媽一打掃衛生(S),就會自動地產生一種條件性焦慮情緒反應(E),這個情緒會驅動情緒性單向思維(R),即看別人幹活不順眼,糊弄;別人眼睛裡都沒活,啥都指著她一個人,沒人心疼她;不珍惜她的勞動成果……。情緒性單向思維(R)又會產生負性思維評價情緒(E』),(E』)又會增強之前的條件性焦慮情緒(E),引發行為(R』),即不停地發牢騷,信不著別人幫忙幹活。

而當媽媽產生這些症狀性反應的時候,爸爸也會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思維評價和行為表現,這會更加激化媽媽的症狀,最終導致他們吵架。

-03-

我們的治療思路是:

首先把媽媽大腦中錯誤的認知調整過來。

通過舉例子,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媽媽知道並理解對於不會做家務的人來說要做得像她那樣好得需要指導和練習,也需要時間和耐心,不能因為別人開始做得不好,就批評或者不讓幹了……

然後進行暗示訓練。

通過肌肉漸進式放鬆和深呼吸的方式讓媽媽進入放鬆狀態,引導她想像一段美好的風景,然後輸入情感組織者(他們談戀愛時,爸爸來媽媽家主動幹活,媽媽過來幫忙,那時大家非常開心……),調動起積極情緒後輸入相應的程序,即想像自己打掃衛生時的輕鬆愉快的狀態,一邊打掃,一邊哼著歌,享受著生活的樂趣,隨著不斷運動,感受到體內的內啡肽在逐漸增加,血液循環增快,身體微微發熱,新陳代謝都跟著加快了,情緒也逐漸更加愉快起來,感到又回到了那段青蔥歲月的愉快狀態。

在需要幫忙時,帶著微笑,用溫柔的語氣對爸爸說:幫我把椅子挪一下吧!幫我把垃圾倒掉行嗎?要是有時間的話把你的衣服給整理整理吧……;當爸爸做完後,不管滿不滿意都保持輕鬆、愉悅的情緒並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如果有意見可以換個時間和地點在爸爸高興的時候提出來;如果此時爸爸很忙或者情緒不太好不能過來幫忙,也要保持輕鬆、愉悅的情緒,對爸爸表示理解,自己能幹多少就幹多少,剩下的,等休息好了再去完成,反正也沒人檢查。

如果感到情緒有些變化,告訴自己沒關係,是我情緒的問題,不要讓單向思維出來,馬上做深呼吸和大塊肌肉繃緊放鬆,之後感受自己輕鬆的心情和寧靜的大腦,感受自己能在輕鬆愉悅的情緒下打掃衛生時的美好感覺,體驗那種大度、包容、不和別人計較,對於小事看得開、放得下的崇高之美和讓孩子們放心、全家其樂融融的幸福之美。

6次訓練後達到預期目標。

-04-

與此同時,我也在做爸爸的工作,其實,即使爸爸不治療,問題也不大,因為這個問題起因在媽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如果一方變得足夠好,另一方也會隨之變好,本質在關係中,但如果兩個人能同時改變的話,那就事半功倍了。

給爸爸設計的程序是:在媽媽打掃衛生時保持平靜、自信的心情,一方面在媽媽提出需要幫忙時,積極地配合;另一方面,也要表現出積極主動的行為,如在媽媽擦玻璃時,主動洗抹布;媽媽掃地時,主動收垃圾;媽媽移動過的桌椅,主動歸位等等。然後把這些程序在放鬆狀態下夾帶情感組織者(與媽媽的情感組織者相同)輸入到其大腦中,反覆練習,達到優勢興奮的程度。

其實,只要爸爸情緒好起來,慢慢自己就能發現並啟動其他程序了,過去是因為媽媽的態度和情緒使他一直不自信,所以有程序也提取不出來不知道幹什麼才能讓媽媽滿意,索性就不幹了。現在我在暗示學習中給他一點提示性的程序性知識,只要讓他們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系統,以後的事就水到渠成了。

-05-

這一天她又開始打掃衛生了,這次她的情緒是輕鬆愉快的,幹了一會兒,媽媽興奮起來:「好了,好了,我不著急,也不生氣了,而且感覺這次幹活一點也不累。」看到媽媽情緒的改變後,爸爸也激動起來,開始配合媽媽打掃衛生,剛開始兩個人合作的不是那麼默契,但是並沒有影響大家的情緒,我也加入到打掃衛生的工作中,並且不斷地鼓勵和分享著他們的興奮心情。

我在家的那段日子,父母在打掃衛生時一直表現積極,他們的關係也因此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後來我回去工作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接到媽媽因為打掃衛生的事向我告狀的電話。



作者簡介:


任 丹,女,遼寧莊河,碩士研究生,高中專職心理教師,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個人榮譽

2013年,心理課「高效課堂好幫手——課堂筆記」在「大連市評優課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2014年,論文「一個品學兼優學生的心理塑造過程」在「東北三省四市高三研討會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

2014年,論文「用元認知幹預技術七天把『阿鬥』塑造成『棟梁』」在2014年「遼寧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又在2015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師教育分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員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及研究成果展評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2014年,受邀在「心理健康教育實效化推動教育改革深層化之路」—— 「元認知心理幹預技術年會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事會年會上做案例報告展示,並被「中國心理幹預協會元認知心理幹預技術專業委員會」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事會評為「心理學新技術研究與應用先進工作者」的稱號;

2015年12月,在「大連市中小學第五屆元認知心理幹預技術實踐應用交流大會」上做案例報告展示;

2016年6月,受大連教育學院邀請給新疆中小學心理教師做元認知幹預技術培訓;

2016年11月,用元認知幹預技術講授的團體輔導課「遠離偏科 高效學習」 在國家教育部組織的「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活動中被評為遼寧省級優秀課;

2017年7月15日-17日,應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邀請,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心理建設品牌論壇」,並在論壇上作重要報告;

2017年7月20日-23日,應中國芬蘭教育創新交流論壇組委會邀請,參加了「中芬教育創新交流論壇」,並在論壇上作重要報告;

2017年11月,經大連教育學院推薦,作為大連市高中心理教師唯一代表被選送參加2017年 「國培計劃」- 教育部示範性項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班)的學習。

代表成果

2012—2014年,參與完成大連市十二五心理健康專項課題「農村重點高中學生人際交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並參與編寫了《優化交際 守護心靈》一書;

2014年,論文「用元認知幹預技術七天把『阿鬥』塑造成『棟梁』」、「起跑瞬間的潛意識過程、槓桿解及其技術幹預」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上發表;

2015年案例報告「元認知幹預技術幹預偏科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在「大連市中小學第五屆元認知心理幹預技術實踐應用交流會」上進行交流,並被大連教育學院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評為一等獎。

個人寄語

用實效化心理技術建設家庭、社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效化環境。


相關焦點

  • 面對複雜的問題比如中印關係,如何避免因「認知偏差」而犯錯
    就像某些「國際問題專家」一樣,沒有抓住問題的要害,其實正是認知方式出現了偏差。第二,中印邊界爭端問題,是不是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是不是現在不解決就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按照唯物辯證法的邏輯,在中印兩國的關係上,這個問題並不是主要矛盾。如果兩國致力於共同發展、共同維護一個穩定的亞洲,那麼就有太多事情比它更重要,優先級別更高。
  • 元認知是個體最重要的能力?
    元認知能力: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本篇文章的核心:對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即上帝視角或跳出自我來看自己,一種審視,一種反思,一種復盤。元認知能力是個體最重要的能力沒有之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婚姻關係裡,夫妻雙方關係緊張,要這樣改善
    婚姻裡,夫妻關係變得緊張,通常是因為夫妻兩人喜歡"針鋒相對",互不相讓,致使兩個人的情感無法得到共鳴,夫妻關係自然就變得緊張了。小雅與丈夫結婚半年,最近夫妻倆的關係特別的緊張,已到了快要過不下去的地步
  • 有趣的潛意識與元認知
    換一個有元認知能力的人,會這樣想:為什麼倒掉了?不好喝?喝不完?弄髒了?...問一問。原來是喝不完,那我下次少榨點。BINGO,你好我好大家好,問題解決了!他知道這樣可能性有很多,但是不確定哪一個是正確的。結論下錯了都會產生誤會。現在可以看出元認知能力有多重要,估計這個兒媳婦到最後都沒有發現自己的大腦原來推導出了這樣一個符合常情卻存在嚴重邏輯漏洞的結論。
  • 4步定位法,幫助你的認知突圍,讓解決問題模式更簡單
    人們貌似習慣了用複雜的思維、複雜的辦法來認知事物、解決問題。然而,一旦一個人對某件事認知簡單,用簡單的思維和辦法來處理問題,多半被冠以「頭腦簡單」、低能和「笨蛋」等稱號。事實上,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害怕簡單,根本原因不是人們真的喜歡複雜,而是不願意思考,於是只能人云亦云。」
  • 《認知覺醒》:了解認知的底層邏輯,喚醒孩子的「元認知」能力
    《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是這樣評價李曉鵬的「憑感覺」的:先用感性能力幫助自己選擇,再用理性能力幫助自己思考。這也是人類認知活動的底層邏輯:先用本能腦和情緒腦進行選擇,再用理智腦來分解剖析,再在行動上加以實踐。
  • 不懂認知升級的你,正親手埋葬你的親密關係
    根本的原因是:我們還在用舊的認知思維來應付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關係。2.0先生認知水平比1.0先生高一些,能夠簡單的認識到行為背後的情緒和需求,但是理解水平比較低,關注點都放在了理性分析和解決問題,會給另一半不受重視的感覺。3.0先生的認知水平最高,能夠深刻理解行為背後的情緒狀態和情感需求,從而能給出暖心的回應。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兩個人的關係也變得更加溫馨親密。
  • 一個小技巧,緩解夫妻或戀人的緊張關係
    第一,當他們的婚姻出現問題時,雙方仿佛都在盯著對方的缺點,好像無論他怎麼做,都有讓你看不上的地方,你都能找出那個讓你抱怨的點。第二,當他們陷入這樣一種相互抱怨的狀態時,不太可能會在當前的狀態下彼此稱讚,而當感情中持續一段時間缺少喜愛與讚美,夫妻雙方又沒有及時的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就會對這段婚姻的未來產生質疑。
  • 夫妻之間話不投機半句多,可以用三個溝通金句,從而緩解緊張關係
    一,夫妻之間需要溝通好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夫妻之間的溝通都是不好的,有的時候甚至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那麼在這個時候可以採用三個溝通的京劇,從而緩解緊張關係。第一個溝通金句是「你的意見是什麼?」,第二個溝通金句是「我們冷靜一下」,第三個溝通金句是「我愛你」。
  • 最重要的能力-元認知
    最重要的概念——叫元認知能力!大家平時不管是看一本書,聽我們的播音,還是參加一個研討會,你忽然被某一個觀念,某一個概念,觸動到內心,然後大跌眼鏡。比如那些思考未來,活在未來的人才有最終的財富。生活就是關於對注意力的研究,你的注意力在哪,你的生活就會走向哪。
  • 《心理援助熱線技術指南(試行)》發布, 疾病預防控制局:科學落實...
    熱線作為一種行之有效且相對方便實用的方式,已成為向公眾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和心理危機幹預的重要途徑,在處理心理應激和預防心理行為問題上發揮著積極作用。為規範熱線建設,推動熱線發展,特制定本技術指南。
  • 「因為孩子才不離婚的夫妻」:用這些技巧來解決,能讓婚姻被改善
    婚姻不全部都是很幸福的,一部分夫妻因為沒有經營好婚姻,所以導致生活並不幸福,而在這個時候他們因為有孩子,所以才勉強維持著婚姻關係,在面對這種婚姻的時候可以用三個技巧來改善:1,夫妻要有一次深入的交談,通過溝通能夠化解夫妻之間的誤會,讓婚姻回到從前。
  • 異地戀情侶:如何解決性愛問題?
    夫妻倆一起來接受我的諮詢說,丈夫偷偷地告訴我,他採取的辦法就是偶爾有那些一些休假,恨不得和老婆膩在床上三天三夜不下床。用他的說法是:「一次和她做個夠,能管半年不?」我估計肯定是數以億計,那些農民工留守夫妻,那些異國戀情侶,那些一方因為工作需要短期或者長期派駐外地的情侶們,他們的性愛怎麼解決?
  • 大腦能幫我們解決男女關係問題?能!
    書本中很多時候都會講到親密關係,其實大腦對戀愛及親密關係起著重要作用。第一 親密關係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戀愛中,我們時常認為愛情是感情,激情是感官。愛上一個人,人就會變得很愛說話,經常會問對方一些小事,比如「你吃飽了沒有」「在做什麼」總是不會感到膩,而且可以為對方付出很多。
  • 中國式家庭之六大問題,你的家庭也有嗎?
    夫妻之間的關係該如何維持和經營?一旦出現分歧和爭吵,該如何有效溝通?出軌、外遇等一系列夫妻間的原則性問題,又該如何幹預?親子關係是家庭關係中的另一大問題。婆媳關係在家庭關係中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婚姻關係,婆婆和兒媳之間也沒有血緣關係,而是以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為依託聯結而成的特殊的家庭關係。產生婆媳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生活方式、認知思維的差異、利益分歧和衝突、丈夫(兒子)的中介作用失調都會導致婆媳之間產生矛盾。
  • 二婚男人的教訓:夫妻關係再緊張也不要把離婚當作解決問題的首選
    其中還有一些中年人也加入了離婚的趨勢,他們中有一部分是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屬於夫妻關係緊張了,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離婚,說是為了尋找自由,實則是不願意再堅持了。婚姻也是一樣,不管自己的婚姻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問題,不願意反省和主動去解決問題,最後導致離了婚,自己早晚都會後悔。
  • 探討技術團隊文化和 996 之間的關係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的話, 我覺得搞技術的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人, 主動驅動和被動驅動. 用一個指標來衡量的話, 可能叫進取心. 而因為進取心差異可能導致人在不同的年齡環境下驅動方式發生變化, 比如剛剛踏入社會的你可能進取心高, 屬於主動驅動, 也就是通常說的自驅, 但是經過一些年的發展, 你進取心下降慢慢變成了被動驅動, 即需要藉助他人的力量來驅動你.
  • 孩子脾氣暴躁、愛唱反調,或是抑鬱症前兆,應儘早幹預!
    孩子脾氣暴躁,說幾句就唱反調,對家長的話表現得很排斥,嚴重的還喜歡亂摔東西,諸如此類的表現,會被很多人誤認為是調皮的問題,其實,這可能是兒童抑鬱症的前期症狀。兒童也會抑鬱?沒錯,抑鬱症並不是說成年人才會得,在沒有工作壓力、經濟壓力下,兒童也會得抑鬱症。
  • 當媽後在育兒問題上,導致我和婆婆關係緊張,我該怎麼解決?
    你好,歡迎來到生活就像一場夢,化解婆媳矛盾應該是個千古難題,結婚的女人扎堆聊天的時候不是談孩子,就一定是在談婆媳關係,大家總說婆婆和媳婦,就像火星撞地球總是會擦出點火花。作為一名女性,從我開始談戀愛那一天開始,我就知道婆媳關係是我人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一個問題。
  • 這些「敏感點」是導致夫妻或情侶關係緊張的導火索,你知道嗎?
    夫妻或情侶相處過程中會觸碰到很多&34;,如果不及時化解這些敏感點上的問題,兩人之間的緊張狀態就會越來越厲害。那麼哪些&34;是導致夫妻或情侶關係緊張的導火索?趕緊來瞧瞧吧!今天來到我們工作室做客的嘉賓有:情感顧問王醫生,歡迎王醫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