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姑娘,春節時,到山東一個小山村的男友家過年。
除夕那天,姑娘在男友家忙活了整整一天,並親自下廚做出了一大桌子的菜,等到晚上吃年夜飯時,家中的叔叔大爺等男人們坐了一桌子,開始吃飯喝酒。這時卻告訴姑娘,要等他們吃完飯了再讓她上桌,他們那兒的風俗是女人不許上桌。
姑娘也是個火爆性子,聽到這裡,既委屈又憤怒,直接把桌子給掀翻,鬧得大家非常不愉快,年也沒過好。
這是在一檔電視節目上看到的。
姑娘講掀翻桌子時,臺下觀眾一致鼓掌叫好。
有人問姑娘男友,對女人不上桌你怎麼看?
小夥子:我不同意,我覺得男女平等。
又問:那你為什麼不去制止呢?
答:當時那種情況沒有辦法制止。即使她上桌了,家族的那些女人也不能陪她去,覺得那樣可能更尷尬,所以沒有制止。但是沒想到的是,她竟然把飯桌掀翻了,到今天父母在村裡都抬不起 頭來。她完全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來抗議,但她選擇了一個最羞辱我們的方式。
問:那你想沒想到,不讓姑娘上桌,首先是對她的羞辱啊!
有嘉賓說:我實在沒有想到,都什麼時代了,竟然還有這麼歧視女性的地方,我認為姑娘這個掀得好,掀出了女性的尊嚴,掀出了城市文明對封建糟粕的碾壓式態度。並認為,小夥子應該向姑娘道歉。如果不道歉,就一刀兩斷。
此時,又是一片鼓掌叫好聲。
這時,女嘉賓著名演員劉敏濤站了起來,拿起話筒說出了一番發人深思的話。
她說,吃飯不讓女性上桌,這是一種陋習,一種不好的民風習俗,這個我對此表示堅決地反對呀!同時,我也不支持姑娘掀翻桌子,為什麼呢?我們過年圖個什麼,圖個團圓,圖個吉利啊。不讓姑娘上桌,從客觀上講,他對姑娘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傷害,那麼從主觀上講,絕對沒有侮辱姑娘的意思啊。但姑娘掀翻了桌子,則掀翻了男友一家人過年的心情,掀翻了一家人在鄉村社會中的體面呀!
這時,姑娘母親怒衝衝地問濤姐,我就問你一句,你在婆家吃飯不上桌嗎?
濤姐從容乾脆地回答:是的,您說對了,旁邊是我的丈夫尚得志同志,他的家在青島的鄉下,而我們的家,現在住在青島的市中心,回老家的次數並不是很多,我們女同志是不上桌吃飯的。要麼單開一桌,要麼等男同志吃完了以後,我們女同志再上桌。
這時,劉敏濤反問大家,難道是我的丈夫不夠尊重我嗎?還是我丈夫家裡的親戚們不夠尊重我?
丈夫尚得志舉手發言:我們家有什麼事都是我媳婦說了算的。
大家哄堂大笑。
劉敏濤接著說:無非就是一個風俗,這個風俗呢,合不合理,肯定是不合理,能不能改變,當然能改變,但非要在大年夜裡掀翻桌子嗎?這個還有待斟酌。為什麼我們常說入鄉隨俗呢?這個俗,可能是我們不習慣的,或者是讓我們自己不舒服的,但是我們先隨了再說嘛。隨了並不代表認同啊,改變絕非一朝一夕,改革也是需要時間的,對不對呀?
大家都鼓掌叫好。
劉敏濤不愧是著名演員,她的一番話不只讓大家心服口服,也說出了針對不讓女性上桌陋習的應對方式。
女性不上桌吃飯,是一些地方生的一個風俗習慣,很多人對此抱有詬病,認為這是對女性的侮辱,對婦女尊嚴的踐踏,應該立即剔除。
雖然這個習俗是對婦女的歧視,但人們只是機械地秉承著,他們的內心並沒有侮辱的主觀意願,所以,大可不必上綱上線,水火不容。
節目中的姑娘就是因為行事太過激烈,才惹得整個家庭在過年時的不愉快,並激發了不小的矛盾。
我們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這個封建陋習,但決不是把桌子一掀了事。在反對的同時,也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能自己痛快而讓一家人鬱悶,並讓他們在人前抬不起頭來。
要想反對和改變一個傳承已久的習俗,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步一步的來。首先是改變大家的心理習慣,其次才是行為習慣,生活習慣。
就像劉敏濤所說:改變絕非一朝一夕,改革也是需要時間。
你對女性不許上桌怎麼看,支持姑娘掀桌子的舉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