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師:潛意識操控著你,你卻說這就是命運

2020-08-28 心理八八

八段錦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更多關於關係、情緒管理關注我~

01 催眠大師的秘訣

有一個人和世界上最傑出的催眠大師艾瑞克森學習,他聽到「你可以模仿任何人」,就跑去問艾瑞克森:「你工作時(腦海裡)有沒有很多景象?」

艾瑞克森回答:「沒有!」

「你有沒有很多內在對話?」

艾瑞克森回答:「沒有!」

「有很多身體的觸覺嗎?」

「沒有!」

連著三個「沒有!」把學員打懵了。

還世界上最傑出的催眠大師呢,既沒有敏銳的感覺,也沒有神奇的想像力,我跟著他又能學到什麼?

但他不甘心,又問了一個問題:「那你到底有什麼?」

沒想到大師的回答讓他徹底陷入了絕望,他說:

「我不知道」。

這位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之一,對學生最常用的回答竟然是「不知道」!

但這也正是大師和常人不同的地方:知道自己「不知道」,但一點都不擔心。

按照一般的標準,艾瑞克森是個遠遠不如常人的人。

他有色盲,只對紫色有感覺,他房間裡一切東西都是紫色的;

他有音盲,聽不出音調變化,欣賞不了能讓正常人感到愉悅的「音樂」;

他有閱讀障礙,小時候同學給他起了綽號「字典」,因為他不知道字典的排序,每找一個字都要把字典從第一頁開始翻,同學們還以為他喜歡看字典呢。

而且,禍不單行,他17歲時患上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媽媽請來的三個醫生都對她說,你的兒子活不到明天了。

艾瑞克森好不容易挺到了第二天,結果醫生來了以後,又下了一個「惡毒的預言」:你這輩子別想站起來了。

結果怎麼樣?艾瑞克森後來不僅能走了,還成為心理催眠領域的創始人,一直活到了78歲。

他戰勝困難的方法,說難也難,因為沒有人能做到這麼極致;但說簡單也簡單,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到。

那就是「相信自己」。

無論別人怎麼說、怎麼想,哪怕對方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他都要問一下自己的潛意識該怎麼辦。

就像他對學生所說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怎樣進入催眠,我不知道你什麼時候進入催眠。我只知道,我有一個潛意識,你有一個潛意識,我們在同一個房間一起相處,所以,催眠是必然的。

對於即將發生的一切,我很好奇,但到底會發生什麼,我什麼都不知道。這聽起來很荒謬,但這很有效。」

我們大多數人有健全的身體和完好的大腦,沒有色盲、音盲、閱讀障礙,也沒得過小兒麻痺症,至少沒有同時踩中四項。

我們和大師之間到底差了什麼,為什麼沒人能做到那樣全心地相信自己?

02 潛意識就是你的命運

一次女友聚會,吳晶無意中說起她小時候不願意穿涼鞋,原因是二腳趾的長度比大腳趾長,她自卑。

誰能想到在公司裡叱吒風雲、在家裡說一不二的她,還會為這樣不值一提的小事自卑呢?

一旁的若彤卻脫口而出:「我還因為二腳趾長驕傲呢!」

同一件小事為什麼能引起這麼大的反差,而且說驕傲的若彤平時膽小瑟縮,說自卑的吳晶平時卻是個御姐?

吳晶小時候聽過一句俗語,「二拇腳趾長,不孝爹和娘」,這話雖然毫無科學道理可言,但至少說明那個時代可能存在「二腳趾應該比大腳趾短」的主流審美觀

吳晶聽到這句話以後,回家一查看,發現爸爸、媽媽還有妹妹都是大腳趾比二腳趾短,只有自己是二腳趾長。

知道這件事其實並不足以讓她自卑,關鍵是吳晶從小在奶奶家長大,到了六歲才回到媽媽身邊。

原本她對這個家就不能完全融入,一直覺得媽媽、爸爸是不喜歡她才會把她扔到奶奶家,卻把妹妹留在身邊。

她們三個才是真正的一家人,自己不過是被拋棄的外人。

這時候的吳晶,最需要的是認同感,她和父母、妹妹是一樣的人,沒有什麼地方不如她們。

可是二腳趾長這件事,似乎讓她的希望落空了,她不情願承認不像這個家裡的人,更不願意真的和父母為敵,成為「不孝爹和娘」的人。

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背後卻是傷得不能再深的大事。

而若彤覺得自豪,是因為若彤的媽媽二腳趾也比大腳趾長,她沒有孤立無援的感覺。

若彤媽媽也許只是隨便安慰自己,也許是真的懂心理暗示,總之在一次高朋滿座的場合裡,若彤親耳聽見媽媽對別人說,二腳趾長的人聰明

若彤最想要的就是聰明,從此她就為二腳趾長感到驕傲了,認為自己和一直崇拜的媽媽一樣,是個聰明人。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說過,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潛意識就是我們的命運。


2015年,我寫了第二本書《與最好的自己在一起》(第一本是《蘇東坡的幸福人生——東坡心理傳記》,2014年),這本書講的就是我們要如何和潛意識相處


03 與最好的自己在一起的6個跡象

這6個跡象,可以判斷你是不是和最好的自己在一起:

(1)接受自己的「無知」,不自責

很多人都把「問題」當做敵人,把消滅它當做最大的問題,但是艾瑞克森反而會鼓勵來訪者「和問題共舞」。

奇怪的是,一旦來訪者的問題被接納,反而很快就會消失了。

想要改變,先要學會接受。會包容自己的人,才能容得下整個世界。


(2)有選擇性重視,也有選擇性無視

單單是眼睛,每秒鐘就向大腦傳輸一千萬個信號,你不可能接受到全部信息,否則你的大腦就炸了。


人生,就是一場「選擇性注意」,你的關注在哪兒,人生就在哪兒。


喜歡悲傷的人,總是記住讓人悲傷的事;喜歡快樂的人,總是記住讓人快樂的事。

艾瑞克森認為,人的潛意識中有巨大的潛能,每個人都擁有能讓我們足夠幸福的資源。

如果你感到不幸福,那就試著改變調動潛意識的方式吧。


(3)敢「隨心」,不只做「應該的事」

只做「應該」的事,你不會感到生命充滿了活力,很有可能,你更經常糾結和後悔。

社會心理學家提摩西.威爾遜認為,和心靈有關的很多有趣的大事都發生在意識之外,比如判斷、感受、動機

意識裡沒有潛意識的智慧。你離真實的感受越近,你就越能獲得能量。


(4)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儘量去滿足

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用象與騎象人代表潛意識和意識的關係,他說只有當大象沒有自己的想法時,我們才能指揮它;一旦它真想做什麼,我們是鬥不過的。


花大力氣和大象鬥是徒勞的,你怎麼沒想到,大象也要最好的人生啊,為什麼不能看看它究竟想帶我們去哪裡呢?


潛意識裡,有一個需要被傾聽、理解和愛護的自己,也有一個能讓我們不再糾結、畏懼和焦慮的自己。

認識它,抱抱它,和它結伴去旅行。


(5)你可以恨任何人,也可以愛任何人

如果你恨一個人,不管ta是不是你「該」恨的人,你一定有「恨」的原因;如果你愛一個人,不管ta是不是你「該」愛的人,你也一定有「愛」的原因。

允許自己的情緒存在,如果那種情緒讓你不舒服,找到原因比壓抑它更重要。情緒的背後,藏著的就是你的「自我」。


(6)不刻意遠離關係,也不怕心碎

因為害怕被傷害,把所有人都擋在門外,難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為了帶著一顆從未被打開包裝的心再離開嗎?

心註定會被傷害,越是親密的關係風險越大,但也會解鎖更深更廣闊的空間。


寫在最後

《伯德小姐》有一段對話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克裡斯汀為了參加舞會去買新衣服,她試穿了幾件漂亮的裙子,卻得不到媽媽一句肯定和笑臉,像平時一樣。


克裡斯汀對媽媽說,

「媽,我希望你喜歡我。」

媽媽說,「我當然愛你。」

克裡斯汀問,「但是你喜歡我嗎?」

媽媽說,「我也是希望你可以努力成為那個最好的你啊。」

克裡斯汀反問,「如果這已經是最好的我呢?」

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


如果現在不願意相信這是最好的自己,將來就會相信嗎?


如果我變糟了,你還會愛我嗎?

當醫生對艾瑞克森說,你熬不過明天的,艾瑞克森卻對自己說,我一定不能讓醫生們的話實現。


即使全世界都不相信你,你也要成為最後一個相信自己的人。

· End ·

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榮格: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
    這也就意味著,對自己的認識,特別是潛意識層面的認識越深,我們對自己命運的掌控性就會越高,也就越容易實現我們想要的人生目標。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這樣一個論斷: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你不知道的潛意識是如何操控你的?這些年自認為了解自己的你,常常認為是外部力量在決定著命運,生活中那些罄竹難書的「事與願違」,都歸因為運氣。甚至有時候覺得,我本來就是這樣的,我了解的自己,就是「沒那種命」。
  • 潛意識的能量,遠遠超乎想像,所謂的「命運」不過是潛意識的結果
    一個人的所有行為,都被潛意識無形的操控著。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的這句名言,「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可能他早已經忘記了小時候發生的這件事情,可是潛意識導致的傷害依舊存在,它決定了這位男生長大後的人際關係、處事方式、思考模式,由此影響到他的命運。換句話說:你有什麼樣的內在信念,你就將過上什麼樣的人生。
  • 不了解潛意識的人,一直在抱怨命運
    比如:你想減肥,但又控制不了貪吃的你,這裡好像有兩個你,想減肥的你就是意識,想吃的就是潛意識;見到女神,想要表白,但又覺得自己配不上不敢開口,想要表白的是意識,覺得自己配不上的是潛意識。你知道成功需要堅持,但總是遇到困難就放棄了。
  • 潛意識告訴你:為什麼你越想要的,卻越得不到?
    這就像我們找東西一樣,往往我們需要一件東西時,怎麼找都找不到,當你不需要他時,他卻不經意的就出現了。其實,這一切都是潛意識在操控著我們的意識。,而你卻稱其為命運。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新聞。某一線城市,車牌需要搖號,有個網友曬了一張車牌中籤的簡訊截圖並配文:「都說車牌難搖,第一次搖就搖中了,我都沒有做好買車的準備,怎麼辦可好?」評論區一大片網友各種嫉妒各種恨,我們這些人都搖了四五年了,都沒有搖中,你不買車湊什麼熱鬧。這就是潛意識的力量。
  • 一副漫畫,秒懂什麼是潛意識
    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看待事物的觀點;控制著我們的行為、選擇;保存著我們的創傷的經驗、信念和限制;和一切關於我們的生命的秘密。雖然我們察覺不到,也意識不到,甚至有時候覺得:我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常常認為的,由外在力量決定著的命運,其實很可能是潛意識驅動著自己所做的選擇。
  • 被傷害的潛意識操縱的人生,不是你真實的人生
    其實,這都與她的潛意識有關。 心理學大師榮格又稱:「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 從童年開始,潛意識會慢慢地將生活經驗積累、固化成真實的內在心理特徵,「投射」到你自身和周圍的事物中,影響你的認知和行為。這就是潛意識畫像。
  • 不論心中是歡喜還是苦澀,保持「微笑」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例如催眠,被催眠是有門檻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催眠,那麼催眠的關鍵要素是什麼呢?是暗示。一個人被暗示性強,這個人就容易被催眠。暗示又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為,暗示是暗示者A通過言語或者行為,在被暗示者B的「意識流」旁邊開條小路,直通大腦潛意識海洋,以便讓B不知不覺接受A設置的一些概念,乃至不知不覺服從A的設置,做出一些反常行為。
  • 心理學說,決定命運的不是你知道的,而是不知道的在操控你的人生
    所以有好多人的一生都是碌碌無為的,過的都是自己內心深處不想要的生活和人生,總感覺到自己的命運被一雙神秘的大手給操控著,所以,最後人們常常感嘆說,這就是自己的命運!你知道的從心理學上來說就是冰山一角,就是海水表面漏出來的那一點冰山角,而你不知道的就是潛藏在海水深處絕大部分的暗冰山,是它才掌握著你的命運和人生,而你的意識對它一點兒都不了解,心理學上稱其為潛意識。你在對它不了解之前,它就是你今生的命運和人生的主人了。
  • 幾張圖讀懂潛意識?99%的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難怪榮格會說:「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之為命運。」所以,在你沒有學會看見自己的潛意識之前,就一定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比如:1. 親愛的,你要知道,如果潛意識一直不被呈現,模式就會重演,人就會一直重複自己的模式,甚至遺傳給下一代,然後代代相傳。結果就是:不僅僅是我們自己,子孫後代都會淪為一樣的命運,摔進相同的坑裡。
  • 催眠大師反被催眠,深藏的隱秘被剖開:這才是他自殘的真相
    可是不承認不代表不存在,越是壓抑,它越是像魔咒一樣控制你、吞噬你。當任小妍一遍一遍地問:我不在乎我看到什麼,我只想知道我為什麼會看見這些?當任小妍被催眠,死亡、水、池塘這些詞語出現時。可是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它就在那裡,像咒語、像魔法、像如來佛的五指山,令你使出七十二般變化,翻騰十萬八千裡,還是身處它的控制之中。
  • 人的命運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比如:你想減肥,但又控制不了貪吃的你,這裡好像有兩個你,想減肥的你就是意識,想吃的就是潛意識;見到女神,想要表白這一切來自意識與潛意識的合作,他們變成了好朋友,這就是所謂的身心一致。你的潛意識就是你阿拉丁神燈,它是你的朋友,不是敵人,好好了解它,尊重它,當你可以通過深入的學習、療愈,改變你的潛意識。
  • 糾結於如何抉擇的我,一次催眠後明白了:命運無法計算
    她想通過催眠來獲得內在智慧和潛意識的指引,尋找問題的答案,從卡住自己的舊的模式裡走出來。在她進入催眠狀態後,她體驗了一個戰士從年輕到年老的一生。要體會做這件事的出發點是什麼,體會他們的心情,然後再去看他們做的事情就能理解了。催眠結束後,個案自己整理了案例,她明白了凡事要跟隨心意,不要計較,人無法估計自己認知範圍以外的事情,命運簡簡單單轉個身,就能打亂頭腦的一切計劃。
  • 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之為命運
    心理學大師榮格曾說過一句話:&34; 在生活中,我因為動作慢,被家裡催促了無數次。她們想讓我動作快一點,可我實在做不到。 《果敢的優雅》這本書給了我答案。它讓我明白,要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要有自己的風格,要想清楚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要什麼?
  • 在自卑和自負間搖擺,一次催眠連接潛意識獲得智慧,找到內心力量
    潛意識告訴她:「這一世呢,我想告訴她,你不管在哪個地方都要快樂。你那一世孤零零的融入不進去別人,是你自己在作賤自己。沒有社會在冷落你,也沒有人在故意讓你傷心,是你自己高傲地在那裡站著。你不是公主,你即便是公主你也要站在臺上才行啊,你站在臺上別人才看到你啊,你那顆高傲的心在你的身體裡,只能是上下起伏,作踐你自己。
  • 《催眠密碼》:每個渴望得到幸福的靈魂,都需要學會與潛意識溝通
    許多婚姻有問題的夫妻,不是爭吵就是冷戰,他們從沒想過雙方應該如何進行有效溝通。連同學聚會時,都被擔心一不小心被李濤催眠了,做出一些很恐怖的事情來。催眠只是一種與潛意識溝通的輔助手段。20世紀初,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發現了人類的潛意識,並以夢為線索,展開了對潛意識的探索。而催眠,只是一種與潛意識進行溝通的方法,並不是令人入睡的技術。
  • 聽催眠錄音有什麼用?潛意識在聽,不斷鞏固你的意識,重新去運作
    量子催眠的特點之一,就是個案會得到自己的催眠錄音,催眠師還會建議他多聽錄音。有次恰好和某位個案的潛意識聊到這個話題。聽聽TA的潛意識是怎麼說的吧。說明一下,個案本人此前並沒有接觸過量子催眠,我也沒和TA說過錄音的作用。
  • 催眠:在催眠中她們收穫了不一樣的自己
    我們清醒的時候是在意識狀態,進入催眠狀態時是潛意識狀態。媽媽的這句話,不斷地在花女士頭腦中迴響。我:有人在的時候,你做的事情,你覺得可以體現你的價值。同樣的,我也是引導林女士作催眠,在潛意識當中,可以更好地去幫她緩解恐懼。
  • 經典分享:人的命運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比如:你想減肥,但又控制不了貪吃的你,這裡好像有兩個你,想減肥的你就是意識,想吃的就是潛意識;這一切來自意識與潛意識的合作,他們變成了好朋友,這就是所謂的身心一致。你的潛意識就是你阿拉丁神燈,它是你的朋友,不是敵人,好好了解它,尊重它,當你可以通過深入的學習、療愈,改變你的潛意識。
  • 如何利用潛意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心理學家榮格曾提出過這樣的一個觀點: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什麼是潛意識?潛意識(subconsciousness)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我們沒有認知或者是不能認知到的心理活動。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前意識和意識是三個不同的層次,而潛意識則屬於意識的一部分,應該說是佔據了意識的絕大部分,這一點上,和榮格的理論是類似的。
  • 吉利根博士生生不息催眠的魔力(一) 催眠療愈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此時的她就是當年悲痛欲絕的受傷孩童,我的心一陣緊縮,手也發麻。我對她說「發生這件事,我相信這是有意義的」。我溫柔提醒她,雙手繼續與自己的身體連接,然後對來訪者地說:親愛的,我們歡迎她的到來,請來訪者對受傷孩童說:我看到你了,我感受到你了,我接納你,我愛你,我理解你的難處。對待內在世界的痛,越痛越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