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到了晚年,你能接受和她同住嗎?幾位兒媳的心裡話,值得深思

2020-09-17 梧桐正在讀書

夫妻之間的關係可以很親密,彼此共同創造了下一代,愛情就多了一份不可分離的親情。父母之間的感情有著血濃於水的分量,哪怕兒子與父母發生一些爭吵,最終也能做到原諒。

但婆媳關係卻很微妙,兩個人只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陌生人,卻因為同一個男人的原因,必須長久地生活在一起,難免會出現很多問題。

如今,夫妻之間因為婆媳不和導致離婚的情況,並不在少數,所以很多女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婚姻,心裡便會想著結婚後,儘量不要與婆婆有太過親密的接觸。

孟非在主持《新相親大會》時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處理好婆媳關係要保持兩點,第一點是做長輩的要懂得保持距離,第二點是做晚輩的始終要保持禮貌。」

與婆婆保持距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夫妻之間的矛盾,家庭生活也會更幸福。

可是婆婆畢竟是老公的母親,當她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身邊還是需要人照顧的,那麼,當婆婆老了,身為兒媳的你能接受她和你同住嗎?幾位過來人的回答,刺痛很多人,警醒很多人,同時也暴露了人性。

趙女士:婆婆太過偏心,不能接受和婆婆同住

當初我決定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家裡人就勸過我,讓我不要太衝動。老公有一個弟弟,也就是我的小叔子,娘家人總擔心我嫁給兄弟多的家庭,婚後會受委屈。

但是不管爸媽怎麼說,我就是非他不嫁,當時我才23歲,如今很後悔自己把婚姻想像得太簡單,沒有看透人心的複雜。

婚後的生活,對我來說就是噩夢的開始,婆婆心裡只有小叔子,根本就不考慮我的感受。我和老公結婚一直都是租房過日子,我平時就算生病了也不敢隨便請假,就希望能多存錢趁早買房。

我和老公辛苦打拼,婚後的第三年才攢夠了首付款。可是等小叔子打算結婚的時候,婆婆不僅拿出了20萬給他買婚房,還要我們給小叔子結婚要用的12萬的禮金。

面對婆婆的索取,我直接拒絕了,婆婆為此記恨我很久,還總是挑唆她兒子和我離婚。我唯一感到慶幸的是,嫁給了一個拎得清的男人,老公沒有過分愚孝,不過他最後還是給了小叔子5萬塊錢。

在婆婆眼裡,我就是一個外人,她心裡只有小叔子和他的媳婦。為此,等以後婆婆老了,我是不可能和她同住的。我自認為和老公結婚後,我一直對婆婆很尊重,她想要的東西,只要是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都會儘量給予。

可是她的行為真的讓我太失望了,對於一個過於偏心的婆婆,不管我做得多好,她都不會有一點點的感激。我和老公已經結婚八年多了,我平時都會儘量和婆婆保持距離,減少摩擦,否則可能我的婚姻也許早就散了。

林女士:我的婆婆三觀很正,又能做到真心待我,我可以接受和她同住

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不僅找對了男人,還遇到了懂得將心比心的婆婆。我和老公是相親認識的,一開始我對他並沒有特別多的好感,但是有一次他邀請我去他家吃飯,我對他的看法從此改觀了。

當時我們還沒有確定情侶關係,但彼此都是老鄉,所以父母之間也算是認識的。像我爸媽那一代人,他們小時候因為經濟太差,沒機會讀書,夫妻之間相處只能靠自己摸索。但是我第一次見到老公的爸媽時,覺得特別驚訝,他們的相處方式實在太好了。

婆婆是一個很能幹的女人,但是她卻很懂得尊重男人,而且待人一點都不強勢。正因為如此,我才答應了老公的追求。結婚後婆婆對我很好,每次我和老公吵架,她都會先站在我的立場考慮。

我懷孕的時候,婆婆每天都給我做很多好吃的飯菜,小孩子穿的衣服幾乎都是她買的。有些老人比較重男輕女,一旦兒媳生了女兒,婆婆的臉色就會很差,但是我的女兒出生之後,婆婆非常開心,也從來沒有催我生過二胎。

能夠遇到一個這麼好的婆婆,我真的覺得太幸運了,因為有她的幫襯,我才能過得輕鬆一點。所以等婆婆老了之後,我願意和她住在一起,但凡她需要我照顧了,我絕對不會置之不理。

姚女士:她連照顧我坐月子都不願意,我也沒義務給她養老

月子仇我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當初我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婆婆寧可去旅遊,也不願意照顧我坐月子,當時她很理直氣壯地說:「我沒義務照顧你,我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我從來沒有想過婆婆會待我很好,但是她連人與人基本的情分都不維持,我又有什麼義務給她養老呢,所以就算之後婆婆老了,我也不會同意和她住一起。

我覺得做人就是要付出真心,如果婆婆在她年輕的時候,願意多幫襯我一點,讓我不要在婆家過得那麼辛酸,我無論如何都會照顧好她的晚年。

人心的冷漠都是因為長時間累積了太多的失望才出現的,就算有人說我自私也好,沒有孝心也罷,曾經的傷害是不能釋懷的,我無論如何沒有辦法接受和她一起生活。

婆婆老了,身為兒媳的你能接受她和你同住嗎?以上三位兒媳的回答,讓很多女人都深有體會。

生活中有些人能接受和婆婆同住,有的則不能。

不能的原因很簡單,婆婆曾對兒媳不好,那些三觀不正的婆婆,她們被錯誤的思想綁架了,總是覺得兒媳是外人,她嫁過來之後就該負責所有的家務,就得完全服從長輩的決定和要求。

你總是對兒媳那麼苛刻,那麼她又怎麼能做得到對你好呢?婆婆和兒媳彼此同為女人,相處的時候本應該多理解和包容對方。那些晚年真正過得好的婆婆,她們並不是運氣好而已,而是在她們還年輕的時候,懂得用真心去維繫與兒媳的感情。

為什麼有些女人能接受與婆婆同住?就是因為她們所遇到的婆婆是一個三觀很正的長輩,她與兒媳相處的過程,懂得把握好分寸感,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時候,不會過度幹涉屬於夫妻之間的生活。

好的婆婆還懂得做兒子和兒媳之間的調節劑,就算感情再好的兩個人,難免也會出現吵架的情況,這時候聰明的婆婆,懂得用對的方式去消除他們的矛盾。但自私的婆婆卻沒有智慧,只會火上澆油,結果導致整個家庭的氛圍都很冷漠。

女人能不能接受與婆婆同住,關鍵還是看婆婆的為人,如果她能做到真心實意地對兒媳好,在生活上儘量多幫襯她。等婆婆老了,有感恩之心的女人,都願意把婆婆接過來一起住。

幸福的家庭,就是有一個明事理的婆婆,和一個懂得感恩的兒媳。

希望所有長輩都能擁有正確的三觀,努力與所有人都和睦共處,尤其是和兒媳相處,你對她多幾分寬容與支持,你的晚年就會多一些照顧。

人與人講的就是情分二字,婆婆與兒媳都能做到將心比心的話,那麼幸福就會無限循環。

END

今日話題:

婆婆老了之後,你們願意與她們同住嗎?為什麼呢?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當婆婆老了,你能接受她和你同住嗎?幾位兒媳的回答,刺痛很多人
    與婆婆保持距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夫妻之間的矛盾,家庭生活也會更幸福。可是婆婆畢竟是老公的母親,當她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身邊還是需要人照顧的,那麼,當婆婆老了,身為兒媳的你能接受她和你同住嗎?幾位過來人的回答,刺痛很多人,警醒很多人,同時也暴露了人性。
  • 現在的兒媳,為什麼多數不願和婆婆同住?幾位過來人說了實話
    父母那一代人,他們結婚的時候,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所以基本都是和公婆一起同住的。但如今的時代變了,只要年輕人有能力,女生都希望結婚後不要和公婆同住。現在的兒媳,為什麼不願意和婆婆同住?三個過來人說了實話,看完才知道,我們可能誤會她們了。
  • 人到了晚年,兒媳跟女兒誰比較靠譜?幾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大多數婆婆跟兒媳婦的關係都不是很好,大家都一致的認為,婆媳關係是最難處理的。婆婆是不會把兒媳當做親生女兒一樣對待。人到了晚年是兒媳靠譜,還是女兒靠譜。老人們更加相信誰呢?人到了晚年要是我生病了我就習慣性的打電話給我兒媳。
  • 父母晚年想跟兒子同住,為啥不受歡迎?聽聽兒媳的心裡話就明白了
    後來,我就問了表弟,表弟說:「我媽一個人把我拉扯大,我怎麼可能不管她呢?只是她想來跟我們同住,我媳婦不願意。你知道,我媽這人愛嘮叨、愛管事,還特別依賴我,住在一起……你懂的。」平時三人在一起時,她也是把兒媳擠到一邊,自己挨著兒子坐,還總拉著兒子跟自己聊天。這要同住在一起,小兩口的日子真是沒法過。最後,我勸了姑姑,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她現在自己有房子住,而且還有老鄰居一起跳跳廣場舞、聊聊天、旅旅遊,多幸福,幹嘛非得去影響他們小兩口的生活呢?但是,我姑姑就是思想轉不來彎,問我:「老了想跟兒子同住有錯嗎?」關於這個問題,我還真不好回答。
  • 當婆婆老了,你願意和她一起住嗎?三位兒媳的回應,刺痛兩代人心
    婆婆無論怎麼樣畢竟都是長輩,後來當她們步入晚年,自理不便時,還是需要兒女照顧的。那麼,當婆婆步入晚年時,你同意和婆婆一起住嗎?三位兒媳說出了心裡話,讓人心酸,也警醒兩代人的心。1、蘇女士:婆婆偏心小兒子,我接受不了和她一起住當我和老公談戀愛的時候,身邊的人都勸我,讓我考慮清楚,她們說兄弟倆的家庭結婚以後會很麻煩,婚後更容易鬧矛盾,受委屈。
  • 那些善待兒媳的婆婆,晚年生活都過得如何?幾位老人的現狀了解下
    兒媳剛過門時,或者說在兒媳最艱難的那幾年,如果婆婆對她們很好,善待了她們。這樣的老人當她們上了年紀,兒媳又會怎麼對她們,她們的晚年生活又過得如何呢?有一種聲音,說老人再掏心掏肺地對兒媳好,兒媳都不會感激,晚年生活也是過得很悽涼,因為她們認為婆婆對兒媳好,說到底還是為了她們兒子和孫子。真的是這樣嗎?幾位老人的現狀了解下,也許你要失望了。
  • 當婆婆老了,你能接受她和你住一起嗎?
    當婆婆老了,你能接受她和你同住嗎?而當自己的婆婆老了之後,身為妻子,自然需要跟自己的丈夫一起贍養自己的婆婆,必要時跟婆婆同居,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完全可以接受的事情。尤其當婆婆的年紀很大的情況下,生氣很容易威脅到生命安全,因此,跟婆婆一起住的事情必須謹慎考慮。
  • 人到晚年,兒媳和女兒誰更靠得住?3位婆婆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絕大多數婆婆和兒媳的關係其實都很緊張,絕對做不到把兒媳當成親生女兒看待,那麼大多數的婆婆到了晚年到底靠的是兒媳還是女兒呢?林婆婆:我生了一兒一女,所以我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媳。我兒子在外開車,常常都不在家,所以家裡都是我和兒媳。
  • 兒子和兒媳決定丁克不要孩子,婆婆看不下去了,一番話讓兩人深思
    ,婆婆看不下去了,一番話讓兩人深思徐女士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她思想開明,有自己的主見。,徐女士都看在眼裡,於是有一天她對婆婆說:「媽,我知道你很想要孫兒,可是現在我們的事業正在上升階段,十分的忙碌,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養孩子。
  • 「如果能重選,我絕不和孩子同住」:72歲老人的心聲,值得深思
    所以只要是兒子願意照顧,他們還是希望能和孩子住在一起。 但其實當你真的病了的時候,和孩子們同住內心更痛苦。 自述人:趙大姐 我已經和兒子、兒媳一起住了將近七年的時間了,說實話我從來沒有一天感覺到開心過。當初老伴去世的時候,我兒子就非說要讓我搬家,和他們一起住。
  • 那些不帶孫子的婆婆,晚年兒媳對她怎樣?3個婆婆說出心裡話
    那些不帶孫子的婆婆,晚年兒媳對她怎樣?這3個婆婆說出了心裡話。孫子出生,我和老伴立馬收拾行李去探望,原本兒子兒媳計劃留我們在北京定居。可真到了那裡卻發現實在適應不了環境,老伴思鄉心切居然病倒了,我們非但沒有幫上忙,還反倒麻煩親家照顧。
  •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位七旬老人說出心裡話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位七旬老人說出心裡話林姨71歲我們村有個嬸子,是個寡婦,被診斷出癌症晚期,她年輕時小兒子意外去世,中年喪夫,但是家庭條件還算不錯,尤其大兒子常年在外定居(其實也就在我們市裡),早年就算村裡有出息的人了,但是不常見他回來,還有一個早已出嫁的女兒。
  • 對兒媳好的婆婆,晚年兒媳也會對她好嗎?」3個70歲婆婆說大實話
    導語:婆婆只要對兒媳好,兒媳將來就會對婆婆好嗎?聽聽這幾個婆婆的大實話。周女士:70歲。我對我兒媳婦挺好的。但有些人的心就是捂不熱的,你對她好,不代表她將來也會對你好,我現在都70多歲了,本來兒子是和兒媳婦住在本地,那時候我經常可以到他們家去看看孫女,給他們做做飯,可後來兒媳婦說外地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非要我兒子在外地買個房,全家搬到外地去了。
  • 65歲婆婆的真心話:兒媳不用你嫌棄我,其實我更不想和你們同住
    我這篇文寫一位65歲婆婆的故事,挺有代表性的,她說的話也可以反映出當下一些婆婆的心聲。這位65歲的婆婆說:「兒媳不用你嫌棄我,其實我更不想和你們同住。」婆婆不都是喜歡粘著自己兒子嗎?為什麼這位婆婆不想跟兒子兒媳同住,我們不妨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 你能接受婚後和公婆同居嗎​,為什麼很多媳婦都不願意和婆婆同住
    你能接受婚後和公婆同居嗎然而,自從搬來,她總讓她的一些親戚朋友來玩,說搬新家想熱鬧,這一點我也不反對,可心裡就是很不舒服,因為在我心裡這裡是老公和我的小家,那我才應該是這個家的女主人吧?既然是我家,那麼請誰來應該由我來決定吧?反正她就是把人請了就通知我一下,完全不會考慮一下我的想法和感受,這一點越發讓我排斥和婆婆一起住。我就想問:我這種想法有什麼問題?我是錯的嗎?
  • 「好的晚年生活得自己給」一位64歲退休老人的心聲,值得深思
    我有一個兒子和女兒,小女兒懂事又能幹,她跟我的性格很像,都是那種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的人,做事情有計劃,不會慌張。後來,我的兒子結婚了,兒媳生了孩子,做婆婆當然要幫襯一把。 生活中,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年紀的老人,她們的晚年生活全部都在下一代人身上。每天幫著兒媳帶孩子,完全沒有自己的理想和愛好。
  • 「婆婆不幫忙帶娃,晚年你會給她養老嗎?」這位兒媳的觀點很贊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逛知乎的時候看到有博主發了這樣一則帖子,說自己產假快結束了,可婆婆卻不願意給自己帶孩子。這位博主表示,她的觀點就是婆婆說沒義務幫她帶孩子,那婆婆老了,自己也沒義務給她養老。
  •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個75歲老人說了心裡話
    而有些生了女兒的家庭在她們年邁之時也是各種後悔,女兒總是因為家庭和個人原因不能陪在自己身邊,需要人寸步不離照顧的時候,女兒根本脫不開身來照顧自己,照顧自己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兒媳身上。到了晚年,到底是自己一手養大的女兒更靠得住,還是對自己有贍養義務的兒媳更靠得住?
  • 兒子買房我出30萬,兒媳不讓我同住:人老了,最好的活法就一個
    可並不是所有婆婆都是惡婆婆,有些婆婆一心一意為兒子和兒媳著想,但是卻始終得不到他們的善待,只能在心裡默默感慨:人還是要多為自己而活,如果凡事只想著孩子,萬一他們不孝順呢?自己的晚年生活誰來保障?越想越是絕望,劉阿姨的心漸漸沉到了谷底,她去找兒子理論,兒子哪敢說話?處處聽自己媳婦的。果然,最後還是兒媳站出來了,她絲毫不退讓,跟劉阿姨說:「當初結婚的時候說得好好的,我是不能接受跟公婆同住的,你們答應了我才決定嫁。現在你們是反悔了?
  •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
    打成女兒出嫁之後,我就沒指望過女兒,我覺得母親和女兒的緣分在她出嫁之後就已經越來越淺了。兒媳嫁過來之後,我對兒媳挺好的,我覺得兒媳就是我新過門的女兒,人到晚年,女兒和兒媳之間,我肯定是指望兒媳的,我不能去指望女兒,女兒已經出嫁了,我再跑到女婿家去指望女兒,除了給女兒添麻煩,也讓我自己成為笑話,那說明我的兒子和兒媳對我不好,所以我才要去投靠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