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很著名的一篇散文,描寫精妙,盡顯才女的風貌

2021-01-08 品詩賞詞

俗話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時光荏苒、歲月滄桑,不知不覺時,一分一秒就從指縫中溜走。曾經風華正茂、躊躇滿志,曾經淳樸優雅、紅顏青絲,不經意間就被迷茫、惆悵、孤獨以及蒼老等代替。

春天裡芳草鮮美、百花爭豔,可是春去秋來,一片落紅難綴。杜甫感懷,「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李商隱惆悵,「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也低吟,「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如此傷感的場景,讓另一位才女也唏噓不已。下面介紹張愛玲的一篇散文,描寫精妙,盡顯才女的風貌。

《遲暮》(節選)

作者:張愛玲

在甜夢初醒的時候,她所有的唯有空虛,悵惘,悵惘自己的黃金時代的遺失。咳!蒼蒼者天,既已給予人們生命,賦予人們創造社會的青紅,怎麼又吝嗇地只給我們僅僅十餘年,最可貴的稍縱即逝的創造時代呢?

這樣看起來,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為可羨了。它們在短短的一春裡,盡情地酣足地在花間飛舞,一旦春盡花殘,便爽爽快快地殉著春光化去,好像它們一生只是為了酣舞與享樂而來的,倒要痛快些。

張愛玲的散文作品具有鮮明的女性主義特徵,她把眼光投向了婚姻、愛情、家庭等一個個充滿女性氣息的世界,並讓其自演自繹,逐步呈現其矛盾、壓抑、自我衝突,以及各種醜怪畸形的深層面貌。張愛玲曾在上海貴族學校聖瑪利亞女中就讀,13歲那年,她在聖瑪利亞年刊上發表了人生第一篇散文《遲暮》,難以想像,一位豆蔻少女竟然能描寫得如此精妙。

作者開篇先烘託氛圍,東風冉冉、柳絮輕揚,細草芊芊、遊人如織,在這美好的春天裡,繁華的春景令人目不暇接,一切都變得有些狂亂。可是一個孤獨影子的出現,立刻與周圍的大好春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她朦朧睡意、空虛悵惘,悲怨自己黃金時代的遺失,感嘆青春如流水一般流逝,更擔心以後數十載風雨綿綿的灰色生活,又將怎樣度過?這一刻,讀者仿佛看見了喪夫後的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一陣悲吟之後,只好無奈地獨飲「三杯兩盞淡酒」。

張愛玲家世顯赫,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可是這樣的家庭環境,沒有讓她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反而使她覺得非常壓抑和痛苦,於是她的筆下人物也顯得如此扭曲。

你聽作者娓娓道來,「她曾經在海外壯遊,在崇山峻岭上長嘯,在凍港內滑冰,在廣座裡高談。」如此閱歷豐富,應該不會再對什麼感到意外,可是因為「當年的豪舉都如煙雲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尋不著一點的痕跡,她也唯有付之一嘆,青年的容貌、盛氣,都漸漸地消磨去了。」於是女主人公開始躲避摯友,甚至就連而花鳥風日都逗引她愁煩,她開始「詛咒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張愛玲雖然只是一位中學生,卻將心理刻畫得如此細膩逼真,一定是她有這樣的生活經歷。在她的家族中,就有人「在暗室的一隅,發出一聲聲悽切凝重的磬聲,和著輕輕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誦經聲」,正所謂美人遲暮、冷淚悽雨,青燈古佛、欲語難訴。

作者當然不願這種悲觀情緒影響讀者,而是希望啟迪大家,雖然芳華易逝,也不必痴痴憂傷。正如龔自珍所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只要有一顆年輕的心,就不怕衰老,更無懼得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相關焦點

  • 重溫經典散文丨張愛玲:遲暮
    這繁榮競逐的春光卻與她無關,她只能躲在暗室的一隅黯然神傷,嘴裡吟誦著「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千古一轍」……今天分享一篇張愛玲的散文《遲暮》,一起體會她筆下的遲暮美人的傷感以及對韶光易逝的無可奈何。本期音頻選自《天才夢-張愛玲散文經典作品集》遲暮張愛玲多事的東風,又冉冉地來到了人間,桃花支不住紅豔的酡顏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彎裡,柳絲趁著這風力,俯下了腰肢,搔著行人的頭髮,成團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墜下來的一朵朵輕雲,結了隊兒,模仿著二月間漫天舞出輕清的雪,飛入了處處簾櫳。細草芊芊的綠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氣,遺下了遊人的屐痕車跡。
  • 香港著名才女林燕妮去世 她也曾是「廣告狂人」
    6月4日晚,香港著名女作家林燕妮因肺癌於香港養和醫院去世,終年75歲。林燕妮是上世紀80、90年代著名的一代才女。著作有《緣》、《盟》、《青春之葬》、《紫上行》、《流光曲》等近百部散文、小說作品。她還曾經長期為香港《明報》、《新報》、《明報周刊》、《壹周刊》寫過專欄。
  • 張愛玲的哪一部小說寫得最好?最有深度?
    張愛玲應當說是所現代作家裡一個非常另類的一個作家,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她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成名了,只有20幾歲就寫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其次她的作品不僅國內的讀者喜愛,在國外那也是同樣的有著很高的影響力;再次張愛玲的很多作品,那都是描寫上海和香港。
  • 品讀徐志摩的一篇著名散文,返璞歸真,從頭美到尾
    詩人性情溫厚,雖然活躍在文壇只有短短十幾個春秋,卻留下了無數瑰麗的詩篇和散文。下面就重溫經典,一起品讀徐志摩的一篇著名散文,返璞歸真,從頭美到尾。
  • 寫下「一見楊過誤終身」才女林燕妮病逝,曾是李小龍大嫂
    6月4日,香港「才女」林燕妮因為肺癌在養和醫院去世,時年75歲。 對林燕妮的最初印象,源於某個人對她的調侃,說她即使暈倒都會保持儀態。 時間久遠,說這話的是誰已然記不清。對林燕妮的第二印象,來自於那句「一見楊過誤終身」。
  • 著名才女林燕妮去世,曾寫下「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據香港媒體報導,有「香江才女」之稱的著名女作家林燕妮6月4日因肺癌於香港養和醫院離世,享年75歲。大家可能對林燕妮三個字不太熟悉,但是她的名句你一定聽過——金庸武俠小說的「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正是出自她之手。
  • 只要人生的困境不新鮮 張愛玲就不會過時
    我的碩士論文也是以張愛玲為研究對象,我大概是中國最早以張愛玲為碩士論文主題的作者,後來開始編張愛玲的散文、寫文章講述張愛玲,再就是為張愛玲寫傳記了,從一開始13萬字的一本薄書到現在的45萬字,從最初很難找到資料,到現在,我覺得這本書已經算是一個比較全、比較新、比較客觀的論著了。」《張愛玲傳》自張愛玲的祖父輩寫起,對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戀愛及去國之後與賴雅的結合,也挖掘史料,力求全面體現。
  • 張愛玲1944一僅344字散文,盡顯相隨無望悲涼,缺憾滄桑枉遇少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寫於1944年,才僅有344字的散文《愛》。這篇短短的小說,不但讓人看透愛情,也能令人感到愛情餘溫猶的美好。讀來釀釀有味,回味無窮。尤其結尾那句,入心數分,最為後世奉為圭臬: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哦,你也在這裡嗎?
  • 初戀遇渣男:一代才女張愛玲也逃不過的宿命
    胡蘭成起初是因為看見了張愛玲的文章,欣賞她的才華,以及刊登在報紙上的一張照片就有了去會一會張愛玲的念頭。憑著臉皮厚的本事和一張會說的嘴,換來了張愛玲的"懂我!」,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胡蘭成的才華,以及她對女人溫柔一面的手段。
  • 《張愛玲傳》丨只有萬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十二三歲時,張愛玲寫了一篇名為《理想中的理想村》的小說,裡面的文字刻意雕琢,用了許多漂亮的字眼。事實上,張愛玲並不喜歡這種文體,她喜歡張恨水,傾向於多一點情節,少一點抒情。可值得注意的是,張愛玲現在驅遣章回體已經相當自如,無論敘事還是人物對話,都已像模像樣,見不出多少硬挺的痕跡。但《摩登紅樓夢》是通俗小說,上不得臺面,在學校裡,她還得寫新文藝腔的東西。讀聖瑪利亞女校期間,她在學校的年刊《鳳藻》上發表了好幾篇習作,有散文,也有小說。
  • 香港才女林燕妮珍貴的舊照,留給世人的只有永恆的懷念
    香港才女林燕妮珍貴的舊照,留給世人的只有永恆的懷念2018年6月4日,香港著名作家、李忠琛前妻、李小龍嫂子林燕妮因肺癌於香港養和醫院去世,享年七十五歲,香江才女就此隕落。提起香港才女林燕妮,人們多半會想起她與香江才子黃沾十二年的戀情,才子才女的組合曾豔羨旁人,兩人經歷過的聚散離合,也早已融入歲月中,成為香江傳奇的一部分。現在來一組香港才女林燕妮珍貴的舊照,留給世人的只有永恆的懷念。林燕妮不僅是一位才女,也是一位美人,年輕時也是美得令人咂舌,連林青霞這等頂級美人見到她都羨慕崇拜不已。
  • 賈平凹:與張愛玲同活一個世上,也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
    賈平凹曾寫過一篇《讀張愛玲》,對張愛玲的文學天才極為推崇。全文如下:讀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張看》,書名就劈面驚豔。天下的文章誰敢這樣起名,又能起出這樣的名,恐怕只有個張愛玲。女人的散文現在是極其的多,細細密密的碎步兒如戲臺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歡的又有一班只看顏色的看客,噢兒噢兒叫好,且不論了那些油頭粉面,單是正經的角兒,秦香蓮,白素貞,七仙女……哪一個又能比得崔鶯鶯?張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幾百字,長則萬言,你難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頭從哪兒來的,連續性的感覺不停地閃,組成了石片在水面的一連串的漂過去,濺一連串的水花。
  • 晚年張愛玲,三年搬家180次!皮膚病只是表因,真實原因令人心酸
    「生命像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張愛玲是一位我國文學史上無法被替代的作家,她靠著自己筆下的文字被人們牢記,一生帶來了無數經典作品,但可惜,這樣一位女性,卻沒能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尤其是晚年時期的她,只身前往異國他鄉,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這讓不少喜歡她的粉絲感到十分心痛。
  • 張愛玲最美的7句話,句句戳心,道盡人生與愛情!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她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風格很有趣,像是繞過了五四時期的文學,直接從《紅樓夢》、《金瓶梅》那一脈下來的,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更純粹,文字中大量的運用比喻,對照、反諷、色彩描寫等手法,是正宗的中文。
  • 民國才女張愛玲,10句經典語錄,讓你了解她的愛情觀
    張愛玲作為民國的四大才女作家之一,在她的筆下,寫出了無數個非常經典的愛情故事,並且,她的作品,現在也拍成了很多部影視作品,其實她所闡述的愛情,觀點與自己的成長經歷也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我們都知道在張愛玲年少的時候有過一段感情,可是這段感情生活並不如意,所以,她寫出來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帶著一種悲傷的感覺。今天就和大家介紹10句,在張愛玲作品當中那一些非常唯美的情話吧。第一、不管你的出身如何,你現在過得如何,你都應該要相信,在未來一定會出現一個不會嫌棄你的出身的人,並且,他會比任何人都要愛你。
  • 暑假經典書單系列:提高作文能力必看——散文
    《回首》《回首: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是林文月最新散文隨筆作品,舉凡閱讀、交談、聽歌、旅行,或訪舊懷人,無不委婉,真摯,最見文心神情於深度刻畫之往事追憶中。而《回首: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同時也是作者回憶師友長者之作,文中多次提到她曾在中文系讀書時的歲月以及當初的同桌、摯友及恩師。
  • 風流才子胡蘭放棄才女張愛玲,和17歲的周訓德相愛?原因很痛心
    張愛玲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所以才會失望。因為有愛,才會有期待,所以縱使失望,也是一種幸福,雖然這種幸福有點痛」。張愛玲的才華很好,有著很大的名氣,也有很多男人為之動容,但是張愛玲也有著自己喜歡的男人。
  • 才子胡蘭放棄才女張愛玲,和17歲的周訓德相愛?原因很痛心
    張愛玲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所以才會失望。因為有愛,才會有期待,所以縱使失望,也是一種幸福,雖然這種幸福有點痛」。張愛玲的才華很好,有著很大的名氣,也有很多男人為之動容,但是張愛玲也有著自己喜歡的男人。
  • 張愛玲:最觸動人心的15句話,道盡人生、愛情的真諦!
    張愛玲:最觸動人心的15句話,道盡人生、愛情的真諦!張愛玲,她出自清朝名臣之後,不僅僅只有顯赫的身世,同樣其才華也是冠絕當世,張愛玲絕對是民國早期最才華橫溢的才女。她本身成就主要在於文學創作,其中小說的成就最高,散文、劇本評論等次之。
  • 張愛玲:與人世無爭,不屑與人事有爭,想開看透,心亦無憂
    不久,她用中文寫了一篇散文《我的天才夢》並投稿寄予了國內《西風》雜誌。如果能獲得名次,就有首獎獎金五百元,這就能補貼張愛玲在港大的開支。《我的天才夢》是張愛玲的一篇自傳性質的散文。早在1932年,她在聖瑪利亞上中學的時候,就在校刊《鳳藻》上發表過一篇散文,這次投稿是有以下兩個目的:一是為了獲得獎金五百元,二是為了在名雜誌上「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