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最壞的脾氣留給了家人,別讓家人在你面前,活得小心翼翼

2020-11-04 實用心理學

於很多人而言,親近的人是安全的,哪怕千錯萬錯,在家裡,你獲得原諒的成本永遠最小。

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越是有安全感的環境,越容易無拘無束、顯露真性情。

越是不熟悉的人,越是禮數周祥。

甚至他說了難以入耳的話,也可以做到一笑置之。

越是你在乎的人,越是十分敏感。

甚至一個懷疑疏離的眼神,都可以讓你遍體鱗傷。

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在外面一些老好人,對人都是滿面春風,待人禮貌,還很熱情,幾乎就是那個「有事兒您說話」,從不拒絕人。

這樣的人也許到了家裡就是另一幅模樣,要麼冷冰冰的,要麼一碰就著,脾氣很大,對家人並不友善。口頭禪通常是,一天下來累個半死,哪還有力氣跟你客氣?

於是,就會出現兩極反差,在外面好評如潮,在家令人恐懼發寒。

表面上看:對家人發脾氣,然後得到諒解,是一種情感的釋放和修復。

我們都是弱者,自私地把最壞的一面丟給家人,讓他們承受我們的無奈。

每個人都有多重人格面具,比如在外面是一副老實樣子,回家就是窩裡橫;

在上司面前是孫子,在老婆面前是大爺……

很多父母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自主卻習慣性的拿孩子出氣。

打完罵完又心痛不已,甚至抱著孩子痛哭,用物質「補嘗」孩子。

這樣不僅讓孩子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也變得喜怒無常。

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習慣於講道理,而非談感情。

直接坦率的表達情緒和情感需求幾乎是一種從未有過的經驗。

很多伴侶在外面受了委屈,卻習慣性的指責那個在家守候的另一方,吵過鬧過之後又後悔不已。

而伴侶也是常常莫名其妙,以為你情緒不穩定,或以為自己做得不夠好。

還會認為這份感情並不適合,以至於親密關係越走越遠。

我們慣常的模式是:

隱忍和壓抑==>情緒積累至抑鬱的邊緣==>失控、爆發==>隱忍和壓抑,無限循環。

人的負面情緒堵不如疏,積壓的情緒會進入人難以覺察的潛意識層面。

一旦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窩裡橫多數情況下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不恰當的對待。

內心慢慢變得自卑和虛弱,所以才容不得事情不向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容不得別人說的話破壞他們的自戀感。

他們的自我價值感非常低,所以才會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身上(對子女無私奉獻),靠外在的評價來肯定自己內在的價值(「窩裡橫,外面慫」的本質是為了尋求外界肯定)。

同時迴避掉自己的衝突和情感,沿襲上一代的方式對待下一代,在體會壓倒性優勢的過程中找回被尊重、被看見的存在感。

對家人不好正是在潛意識中對自己無能的氣憤。

對外人好,則是擔心外人隨時可能做出無法預知的行為來打擊了存在感。

俗話說是「耗子扛槍窩裡橫」,用家裡的能量來補償他在外面扮演好人的透支吧。

說了這麼多,其實並不是要給「窩裡橫」洗白。

我們想告訴大家的是,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想對親友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也並不是一件十惡不赦的事情。

我們大部分人都覺得在家人的面前可以隨意任性,恣意妄為,可是不好的情緒終究是一把傷人的利劍,傷人不利己。

有時,好好去對待親人,仿佛是一件很遙遠的事。

因為你總以為,非要等到自己飛黃騰達時,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或者以你為榮時,才算沒有辜負他們。

但更多時刻,好好去對待親人,是非常具體和微小的事。

人永遠是幾害相權取其輕,能夠零成本發火或低成本發火的人,也就那麼三兩人,這兩三人多數是我們的至親。

小時候,父母總能包容我們的小脾氣,允許我們在窩裡橫,哪怕受傷害怕了,也會輕聲安撫我們,「不怕不怕,爸爸/媽媽都在!」

長大以後我就成了你,你卻成了我心底最深的牽掛,我的「軟肋」!

那麼讓我,成為你的鎧甲,護你周全。

如今,父母一天天衰老了,他們那顆飽經風霜的心也需要一份溫柔,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能像過去的他們那樣,毫不厭煩呢?

我的答案是:會!

你呢?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賢心理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心理諮詢師、塔羅牌佔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諮詢、塔羅牌佔卜、商務合作,請私信。

相關焦點

  • 家是講愛的地方,別把最壞脾氣留給最親的家人
    我們總是習慣把自己最溫柔的一面展現給外人,而把壞脾氣留給自己最親近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在外面你可能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社會壓力和社交需要,為了維持自己的體面,為了維持自己的形象,所以需要克制。更重要的是外面也沒有人能忍受你的壞脾氣,一次的爆發就可能引發不可預計的後果。所以,人們通常都有兩幅面孔,最美好的一面一般留在了外面,而不堪的一面留給了家人。
  • 有多少人總是將最壞的一面留給家人,把最溫柔的留給了陌生人?
    每個人都有壞脾氣,在嘻嘻哈哈的笑臉下總有一個在心裡默默罵髒話的自己,而這些壞脾氣總會在某個階段留給了最親近的人。不經意間就會對親人產生一種厭煩情緒,但這種情緒自己明白並非是惡意的,就是沒辦法控制情緒再一次發生。究其原因,是親人的包容讓我們太放肆。
  • 不要把責備和壞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我們總是習慣向外人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溫和,親切,好說話,有耐心,卻把責備和壞脾氣留給自己最親的人,覺得被偏愛而有恃無恐那些氣急敗壞的話語,糟糕的壞脾氣,傷人的不耐煩,最終會被我們至親的人原諒,但是他們的感受,卻被我們忽略了。但是他們也會難過啊!慢慢地,他們跟我們說話總是小心翼翼。我記得自己快成年的那一陣子,非常叛逆,總喜歡跟母親頂嘴,對著幹。經常不給母親好臉色,爭吵起來傷人的話根本不過大腦就說出來,到後來,甚至就採用冷暴力,不理她,漠視她。
  • 一個人最好的教養,是把好脾氣留給家人
    王大爺聽到兒子埋怨自己,就氣的跺著腳說,你想氣死我,可氣死我吧!其實,很多人就是這樣,他們知道外人不會接納自己的壞脾氣,所以不敢對外面的人頤氣指使,但回到家卻會對親人隨便發洩不滿。上天在賜給你福之前,往往先讓你遇到禍事。如果你在禍面前心平氣和,懂得反躬自省,那麼你就能解決禍,得到倚伏在禍後面的福。
  • 我們總是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楊瀾曾經問周國平:「為什麼我們總是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周國平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往後的歲月裡,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將壞情緒帶回家,好好愛自己的家人,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傷害到他們。2在知乎上曾有一個提問:「為什麼我們容易對家人發脾氣?」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因為知道跟家人發脾氣,再怎麼樣,他們也不會離開自己,還是會繼續愛自己。」但,這樣就真的對嗎?
  • 一個人最大的愚蠢:「耗子扛槍,窩裡橫」,脾氣只留給家人
    然而現在很多人和事,其實並不是你看到的那麼美好和光鮮,也許你羨慕的人一直在羨慕著你。一個人最大的愚蠢:「耗子扛槍,窩裡橫」,脾氣只留給家人。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壞脾氣能夠得到家人的包容和理解。但他們卻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做法只能放縱了外人,傷害了家人。
  • 你後悔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嗎?
    不要因為別人給你造成的一時不快,而使得你悔恨「終生」!  許多人一生中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把好脾氣都留給了陌生人,卻把最壞的脾氣都給了自己最親近的人。之前看過一篇名叫《多少夫妻在婚姻的競技場上,耗盡一生做彼此的差評師》的文章,赤裸裸地道出了很多婚姻存在的較為嚴峻的問題:抱怨,誇大彼此的缺點,甚至詆毀,相互打擊,仿佛這樣做才能贏得尊重,活得灑脫自在。這樣的惡性循環除了給婚姻帶來致命的傷害,給老人小孩帶來不可磨滅的陰影,最可悲的是給彼此留下最惡毒最無恥的形象。
  • 最蠢的男人,不是出軌,不是暴脾氣,而是把壞脾氣都留給家人
    有一種男人對待外人很嚴肅、認真,對待妻兒卻很溫柔有耐心,他們把心底的柔軟全部都留給了家人工作不順心、客戶那裡受了氣,回家後全對著老婆孩子發洩了,對外點頭哈腰,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卻打罵習以為常。他們覺得,家人是自己人,不會在意。但卻忘記了,再熱的心,時間長了也會冷……親人無條件的包容和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一旦有一天到了忍耐的底線,所有的好都消磨完的時候,換來的一定是毫不猶豫的離開。
  • 父親、兒子和麻雀: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
    兒子看了一會兒輕聲念道: 今天,我和剛剛會說話的小兒子坐在公園裡,看到一隻麻雀落到我們面前,兒子問了我21遍「那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對陌生人、同事、朋友總是客客氣氣,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親密的伴侶、家人?
  • 我是你的家人,就要承受你的壞脾氣麼
    靜下來想一想,除了家人,我對其他人說話就顯得比較客氣,較少發脾氣。 為什麼呢?因為在我發脾氣以前,我就會不自覺地衡量得失: 對家人發脾氣,沒關係的,他們還會愛我,幫助我; 對其他人,儘量語氣好點,別發脾氣,形象還是要保持住。
  • 夜讀丨別讓父母在你面前,活得小心翼翼
    文/民生周刊一直盛傳這樣一句扎心的話: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父母在你面前變卑微可在記憶中的爸爸一向都很清高,何曾對誰這般小心翼翼過?他常常說,不蒸饅頭爭口氣。原本那麼剛,那麼要強的一個人,如今竟在自己孩子面前變得這麼謹小慎微。多少父母都是如此,年輕時為子女遮風擋雨,年老時卻得看子女臉色行事。想一想,可真是諷刺啊!
  • 餘生,請把最好的情緒,留給家人
    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把生活中許多負面的事情給了自己的家人,而把最好的情緒給了陌生人。並且,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屢見不鮮。認識一個朋友,她在外人面前總是和顏悅色,跟同事之間相處融洽。但偏偏對待自己的家人,苛責了許多。記得某一回,在面對客戶的各種刁難時,她都不會生氣,而是微笑跟著客戶去解釋。她對待自己的家人時,態度卻發生了360度的大轉變。
  • 老公在外「好好先生」在家「吼吼先生」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你也是這樣嗎?
    那之後,徐傑的壞脾氣不再在謝雯面前收斂,各種小事都能一點就燃,就連二人一起玩一款手遊打發時間,只因謝雯操作太差導致遊戲輸了,徐傑也會怒吼:「你是不是腦殼有問題?嫩個簡單的操作你都不會?完全就是坑人。」謝雯的閨蜜菁菁說,自己和徐傑也見過好幾面,最初謝雯給自己吐槽徐傑脾氣時自己都敢不相信,「這大概就是那種,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的典型吧,我建議他們兩個搬出去住,可能他覺得父母撐腰脾氣才這麼大。」熱議: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你也是嗎?
  • 請把最好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好像一對上自己親近的人,我們的耐心值就「唰」地一下減半了,儘管發完脾氣心裡也會愧疚,可下一次還是摟不住火兒。  「不要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類似的道理聽了一萬遍,為什麼實踐起來總是那麼困難? 心理學上研究發現,因為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對家人的期望值過高了
  • 這三類家人希望你別傷害
    在一次訪談中,楊瀾曾問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周國平回答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因為是剖腹產,傷口的疼痛和生理性漲奶讓她苦不堪言,看見在一旁呼呼大睡的老公她突然特別心煩,於是把他叫醒了,看見眼含淚水的她老公翻了個身,不僅沒有安慰,還說了一句:「每個女人都生娃,你這條件別別人好太多了,搞不定就喊護士,找我幹嘛,就你最矯情。」
  • 一個人最大的災難,對外人和氣,對家人發脾氣
    【微信公號:國學生活】對待家人的態度,是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看過這樣一句話:「對待外人的彬彬有禮,有可能只是處世的圓滑,而將好態度留給愛的人,才是深入骨髓的教養。」如何了解一個人的真實人品,很簡單,就看他對家人的態度。因在家人面前,會卸下所有的偽裝、面具,表現出一個人真實的一面。
  • 一個人最大的災難:對外人和氣,對家人發脾氣
    一個人想要有更大成績,首先處理好自己對家人的態度。可現實是,看家人不順眼,便橫加指責;期待未被滿足,便嘶吼咆哮;家人如有錯,便惡言相向。我們把紳士一面留給外人,卻把最糟的一面留給家人。但一家不和,何以萬事興。家和,即對家人和顏悅色,需要我們一生去修煉。
  • 把最好的情緒,給最親的人
    「別介意啊,咱倆關係近,我就沒多想。」……這是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錯誤: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了不熟悉的人,卻把最壞的情緒留給了最親的人。或許有人會想,在最親的人跟前,還要小心翼翼,我活得累不累呀?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總是接收我的壞情緒,我最親的這個人,活得累不累呢?
  • 別讓壞脾氣害了你
    與人相處,最看重的莫過於品行與脾氣。所以,千萬別讓脾氣大過你的本事。好脾氣都是磨出來的,壞毛病都是慣出來的。仔細想想,什麼人是你最容易發脾氣的對象?父母、伴侶、小孩、閨蜜等等。為什麼這些離你最近的人,反而要承受你的脾氣呢?
  • 對外人和氣,對家人怒氣,是人生最大的災難
    對家人和顏悅色,才是我們對他們愛的承諾。01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最真實的人品,是他對家人的態度。「對待外人的彬彬有禮,有可能只是處世的圓滑,而將好態度留給愛的人,才是深入骨髓的教養。」如何了解一個人,最簡單直接的就是看他對家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