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在字典中的解釋為「明確的表示不願意做或不願意」。
聽上去的確讓人覺得,拒絕別人是一件破壞雙方關係的事,拒絕的一方會覺得為難,而被拒絕的一方也會感到沮喪。
但在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需要拒絕別人的時刻,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利用心理學的方式,幫助自己提高情商,不失禮貌地拒絕別人。
尤其作為一名女性,更需要我們要正確地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才不會委屈了自己,尤其是是下面這3種拒絕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無論是在職場還是日常生活中,又或者是婚姻家庭中,都可以遊刃有餘的
一、 日常生活的拒絕往往和你的說話技巧相關。
01)、心理學上有一種「討好型人格」,指的是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通常表現為對他人的看法極度敏感,自己被拒絕無所謂,但拒絕別人便會產生強烈的自責感。
這種心理形成的原因,往往是由於自身的自卑,害怕別人對自己不滿,以及過度的維護朋友圈,這樣的「老好人」在人們眼裡往往得不到尊重。
其實,真正高質量的朋友圈並不是靠一味討好建立的,學會正確的拒絕技巧,不僅能保持關係,也能讓自己舒適愉悅。
02)、首先,當內心強烈抗拒時,要敢於說「不」,直截了當地拒絕雖然聽上去有些不舒服,但這也讓對方知道了你的原則底線,千萬不要兜圈子。
說一大堆最後拒絕別人,會讓對方產生極其惡劣的印象,有時直截了當的拒絕是最有效的方式。
當面對一些稍有猶豫的請求,我們可以用和善的語氣,向對方傾訴自己的情況,並對不能幫助表示遺憾,學會高情商的說話技巧,讓對方欣然接受你的拒絕。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說:「謙和的態度,常會使別難以拒絕你的要求,這也是一個人無往不利的要訣」。當別人向你提出請求,我們可以用更加謙和的態度回以拒絕的請求。
二、 感情上的拒絕往往需要考慮自己的真實想法。
01)、感情上的拒絕往往是最令人頭疼的事,把握不好便會淪為「舔狗」「備胎」,一個高情商的女人,在面對感情時,最重要的便是弄清自己的真實想法。
面對別人的追求,不要急於做出選擇,問問自己的內心是否真的願意接受,許多女性在面對鮮花,禮物以及男士的照顧時,往往會迷失自我,容易陷入依賴的狀態。
但當對方真正提出在一起時,又會覺得恐懼,似乎自己並不是很想和他在一起,但礙於之前的交情,難以拒絕,最後違背自己的內心,甚至產生悔恨、抱怨的心理。
合理拒絕不適合自己的人,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他人負責,如果內心真的無法接受對方,最好早點提出。
可以通過暗示的方式讓對方明白自己的心意,即使不喜歡也不要惡語傷害,雖然沒有人喜歡被拒絕,但一味的妥協並不是解決事情的好辦法。
02)、其次是面對婚姻家庭,女性往往會被動地接受許多不成文的規定,比如,把重心放在家庭上,容忍丈夫的壞脾氣,耐心教導小孩……
其實很多是我們並不願意去做的事,但又覺得拒絕不是一個好女人該做的。
其實不用糾結太多,即使有了家庭,女人也有理由拒絕,讓自己不愉快的問題,持續積壓是最愚蠢的做法,必須要想辦法解決。
面對家人的不合理要求,我們可以耐心地勸說;面對丈夫的不良習慣,要學會軟硬並施,高情商的女人可以通過撒嬌讓丈夫妥協,也能通過爭辯讓對方服軟。
三、、工作上的拒絕,往往取決於你的能力和判斷
01)、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權威效應」,又稱暗示效應,是指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麼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的重視,並讓他們相信其正確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權威效應」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於人們有「安全心理」和「讚許心理」,人們總認為權威人士往往是正確的楷模,會增強自己的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贊同他的觀點,無條件相信。
02)、那麼,這些和高情商的拒絕別人有什麼關係呢?
當我們明白這個理論後,我們可以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權威人士,當你在某一方面小有成就,別人便會聽取你的意見。
例如,當你無法接受一項工作的安排時,便可以利用專業的知識,向對方分析,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那麼,即使你沒有接受對方的要求,他也會對你保持良好的印象。
即使做不到成為一個權威人士,我們也可以通過引用他們的語句、事跡,來提高拒絕的可能性,讓對方不會為難你,也不會責怪你。
託馬斯曾說:「每個人都有他的路,每條路都是正確的,人的不幸在於他們不想走自己的路,而總是想走別人的路」。
拒絕別人最關鍵的就是考慮自身需求,弄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和不需要,在此基礎上的高情商交流才是拒絕別人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