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今年的端午節「巧遇」父親節,很多子女都想給父親買份禮物以示孝心,商家也利用節日搞起促銷,把促銷重點放在男士用品上,大打價格戰,「老爸經濟」迅速升溫。
也許對父親們而言,兒女能夠「常回家看看」才是最欣慰的禮物。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父親節又有哪些習俗,兒女如何感恩父愛?
日本:很少送貴重禮品 一般會給父親寫一封祝福信
據了解,父親節期間,不管是已經出嫁還是待字閨中的女兒,一般都會給父親寫一封摯愛和祝福的信,將這封信念給父親聽,感謝父親的生養之恩。《全球華語廣播網》駐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日本從1950年的時候開始過父親節,母親節、父親節也逐漸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大概一個月前父親節的話題就會從各方飄進你的耳朵、進入你的視野,比如媒體會推薦適合送給父親的禮物,介紹和父母去旅行、進餐的好地方等。各大商店在過完母親節馬上就開始布置擺放父親節禮品的專櫃,幼兒園的孩子們也會在老師的指導下為父親精心製作手工禮物。
雖然日本看似是男性佔主導地位的社會,但根據調查顯示,過父親節的人比過母親節的人少20%,父親節的經濟效果也只有母親節的75%左右。日本人很少送貴重的禮品,只是表達一份心意,父親節也是這樣。為父親節支出在300元人民幣以下的佔70%,有的只是送一塊手絹、一盒包裝精美的點心、一條領帶、一雙襪子等。禮品的排名:第一位是酒類、第二位是服裝類、第三名是蛋糕、點心等甜食。今年的父親節正值世界盃比賽,聲援日本隊的領帶、球衣等成為了熱門的商品。日本每年還趁父親節之際從政治、經濟、文化、文藝和體育界的名人中評選出最佳父親,今年已經是第37屆。
澳大利亞:父親節禮物通常以家用電器和酒類為主
而在澳大利亞,父親節的商家活動非常多,每年提前兩三個星期就會有父親節專櫃來促銷商品。一般傳統的父親節禮物,往往是以家用電器和酒類為主打推出。
《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和母親節相比,澳大利亞父親節的銷售額略低。母親節禮物的購買者往往會做出提前購買準備,而且購買的物品往往具有禮物的性質,比如鮮花、餐具等;而父親節的禮物更具有臨時購買的性質且多是一些實用性質的產品,比如一些電器等,價格相對更為平實。
今年正好趕上世界盃,愛看球的爸爸們自然鍾愛高清晰大屏幕彩電,很多商家以此作為宣傳的重點,而且宣傳一環套一環。首先,看世界盃的爸爸們需要一臺大電視,但萬一鍾愛的球隊輸了,可以再買一臺家用遊戲機外加一張足球遊戲盤。此外,給父親一次完美的世界盃美食宴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家看世界盃自然不錯,但總少了些與其他球迷一同吶喊助威的氣氛。一些餐廳在推廣父親節晚餐時,重點提到了大屏幕觀看世界盃的賣點。播放輕音樂的正式餐廳這類活動較少,一些牛排館、燒烤店等往往會配合自家的美食、啤酒飲料以及巨大的投影電視,來推廣這個有世界盃的父親節。
美國:世界上第一個父親節誕生於此 子女一般來做早餐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於1910年誕生在美國,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籤署正式文件,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全美國的父親節,並成為美國永久性的紀念日。在美國,父親節當天的早餐一般由子女們來做,父母可以不必早起,由子女們做好早餐拿到床前給父母。此外,兒女也會給父親寄賀卡,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全球華語廣播網》美國觀察員龐哲介紹,人們通常給自己的父親買卡片、買禮物或者外出大吃大喝一頓,禮物一般包括體育用品、工具、園藝工具、菸具、燒烤廚具、領帶、襯衫等。遠在他鄉的親人會以打電話和寄卡片的方式來慶祝。相對母親節而言,父親節的禮品和慶祝方式比較簡單,被慶祝的對象包括父親、祖父、嶽父。近期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年長一點的父親對禮物不挑剔,能夠通過電話或者收到一張卡片就心滿意足。但是年輕一點的父親期望值可能會稍高一點,希望能夠獲得一些新款的電器產品。另外這天當爸爸的原本應該是休息、輕鬆、享受的一天,但也有很多年輕的爸爸反而更辛苦,要安排料理家事慶祝自己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