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磊說過,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是,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自己的媽是媽,別人的媽也是媽,自己的女兒是女兒,別人的女兒也是女兒。相敬如賓的對待所指的是,兒媳婦在親畢竟不是家裡人,不可能像跟自己親生女兒一樣那麼親密。
張曼的老公是農村人而且還是單身家庭,剛開始張曼要跟她老公結婚時,張曼婆婆很是不同意。
因為婆婆覺得張曼長在大城市,很可能是個不穩定的人,不一定什麼時候覺得日子不好過,就會「跑」了。
在張曼老公的一再保證下,她婆婆才勉強同意這門婚事。
張曼很愛她老公,所以婆婆對自己的不滿,張曼一點沒敢跟父母提,只是說婆婆人非常好,因為張曼覺得婆婆只是對自己有偏見,慢慢的婆婆了解她了,關係就會好了。
可是有的時候,有些人的偏見很難改變,就算你做出多少努力,他骨子裡的東西都不會改變。
張曼跟婆婆一起住了三年,種地,人工施肥,澆水,餵豬,曾經張曼想都不敢想的東西,結婚後都學會了。
即便這樣她婆婆還是不滿意,有一次兩個人因為錢的事,徹底鬧分了。
一次張曼家裡辦孩子的滿月宴。張曼娘家媽那邊也辦了。晚上張曼的婆婆問張曼她娘家收了多少錢,張曼媽有沒有把錢給張曼轉過來。
張曼不明白婆婆什麼意思,隨口說了一句,她娘家的錢,她不能要。
張曼婆婆聽她這麼一說,當著很多人的面一下發火了。說自己的兒子辛苦在外面掙錢養著她,以後還要跟張曼一起孝敬她父母,她父母收了錢不給張曼不是人做的事。
這句話一下激怒了張曼,她只以為婆婆是對兩家的家庭是差異有意見,沒想到婆婆還是一個攀比自私的人。
那麼,自己以後做多少努力都不會融入這個家,因為在婆婆心裡自己始終是外人,而她兒子就是一個為外人服務的傻瓜。
所以婆婆心裡一直不平衡。
一下明白過來的張曼,當下收拾好了自己的衣物,她必須得離開這裡。這三年她一直討好著婆婆,她真的累了。
都說婆婆關係要互相諒解,可遇到不通情達理的婆婆,媳婦做的再多都是枉然。
人心不是一天涼的。有的時候遇到了奇葩婆婆,不是自己懂得了包容就能改變對方。但是為了家庭和睦,遇到這樣的婆婆,在關係還沒有變壞的時候,分開住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結婚的時候,女人要睜大眼睛,如果你未婚前婆婆對你不好,多半就不要指望婚後她的態度會改變。
彼此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先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