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終身學習者

2020-08-15 蜂虻君


文/靜初


曾聽過一句話:

「需要什麼,就能學會什麼。」

這是幸運的源泉。

這就是學習的重要性。

想起閨蜜的微信公眾號,叫作「學習學習再學習」,而她的信條就是「一生只有一個職業,那就是學生」。

這幾年,閨蜜在不斷學習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讓很多朋友羨慕不已。

細想,人這一生,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終身成長。

01

學習才能不被淘汰

知識每5年迭代更新一次。我們今天掌握的知識,在5年以後就會被淘汰。如果我們不保持終身學習,我們的知識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當代社會,瞬息萬變,新事物層出不窮,終身學習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如果不保持終身學習的狀態,很容易就落後於他人,甚至被時代所遺棄。

想起之前一個熱搜話題:「36歲收費站女員工被裁哭訴:『除了收費,我真的什麼也不會了。』」

因為收費站被撤銷,一位失去工作的員工哭訴:「我今年36歲了,沒人願意用我這麼大歲數的,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人民日報曾經提出過未來會被淘汰的九種人,其中有四種人其實可以總結為一種:觀念陳舊、不接受新鮮事物、不學習。

不進則退,不學習只會被淘汰。

有人也許會說,作為學生才需要學習,踏入社會後就解放了,可以不需要學習。

可進入社會後,發現人更需要學習,學習如何和其他人溝通、學習如何讓自己在工作中成長、學習如何面對生活壓力等等,而這些學習比在學校的學習要難得多。

於是慢慢明白,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我們應當保持終身學習。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聯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紀錄。他對「終生學習」的理念著迷,堅持「獲取智慧是人類精神上的義務」。

芒格說:「我沒有看到有人能快速通過學習而成為一名偉大的投資者。遊戲規則就是不斷學習,如果你不進行持續的學習,其他人就會超越你。

02

學習帶來開放的心態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

有人問一位老人:「你總是在學習,通過學習,最終得到了什麼?」

老人答:「什麼都沒有得到。」

再問:「那您還學習做什麼呢?」

老人笑答,告訴你學習讓我失去的東西:

「我失去了憤怒、糾結、狹隘、挑剔、指責、悲觀和沮喪;失去了膚淺,短視和計較;失去了一切無知、幹擾和障礙。」

學習的真諦不是做加法,而是減法,提升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而是放下。

外在的貧窮是暫時的,內心的貧窮才是最可怕的!

人生沒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這個世界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總有人比你更勝一籌。如果盲目與人攀比,你貪圖越多,煩惱也越多,你欲望越大,痛苦也越深。人生應當盡力而為,而不是死磕到底,放下即是得到,懂得知足才能心生快樂。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不斷升級和新事物不斷湧現的資訊時代,所以我們要以發展的心態迎接新事物,不要拒絕改變,要不斷地學習,要始終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如果一個人沒有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那他可能總是帶著批判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可能會不斷地拒絕新事物,拒絕改變自己,結果只能是被社會無情的淘汰。

高爾基有言:「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

03

學習有益身心健康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大衛·霍金斯花了30多年研究,發現了一個有關人類所有意識的能級水平的圖表。把人類的意識映射到1—1000 的頻率標度值範圍,劃分為17個意識能級。

保持終身學習,可以延緩我們的大腦的衰退速度。

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舒密茲等人研究表明,經常用腦的人比不經常用腦的人擁有更長的健康壽命和平均壽命。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生於英國。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並不輕易放棄自己,一直堅持學習做科研,頑強地活到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

對於老年人,保持在老年期間學習,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症。

很多研究表明,長壽和教育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

大衛·卡特勒和阿德裡亞娜·利拉斯-慕尼在2006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出,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有更健康的行為習慣,儘管這些習慣中有一些反映了人們享受醫療待遇的差別。他們的研究認為,一年的正式教育能使一個人的壽命延長超過半年。

04

終身學習理念,自古由今。

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終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他通過對自己終身學習經驗 的總結,提出了完整的終身教育規劃: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成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它無關年紀。無論何時,停滯成長,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只要你想學習,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學習應該是伴隨我們一生的事,學無止境。

終身持續學習,與社會共同進步,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x圓滾滾 值班編輯x擰發條鳥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真正厲害的女人,都是那些「內向者」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性格,在大範圍中普遍分為有一個高贊回答寫道:根本不必為了自我的內向而感到自卑,內向與外向都是自我獨特的性格,不存在孰強孰弱,內向的人同樣具有自身優勢。並且通過心理學上的研究調查發現,真正厲害的女人,都是那些「內向者」,性格內向的女人更能把控生活的節奏,更能感知自我內心的想法,反而內向也成為一種力量。
  •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不斷變化(悅讀)
    真正厲害的人,會不斷調整自己適應變化。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在變化來臨前,抓住機遇,改寫命運。薇婭老公在上大學時學街舞,薇婭爸媽覺得他不務正業,不如找一個踏實的生意人。她老公就覺得我也可以做生意。毛澤東曾說過,情況是在不斷的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世界會有不同變化,不斷更新思想才能適應。終身學習者,才是這個社會的正確打開方式。想要在時代的長河中屹立不倒,需要不斷改變。心理學灰犀牛事件指的是:太過於常見以至於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
  • 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寡言」的
    ,都很安靜。「別感嘆生活的不易,別覺得自己委屈,別那樣自甘墮落,收起你所有的負能量,別讓它們毀了你」真正厲害的人,不張揚,不炫耀。做人,炫耀不是本事,低調才是智慧。炫耀是最不需要人去展示的東西,真正有實力的人,從來不會去炫耀。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實力不是靠顯擺才有的。「謙受益,滿招損」。越是厲害的人物,越會裝作普普通通。只有學會謙虛,人才會不斷進取。
  • 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的
    而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的。二、真正厲害的人,更懂得「沉默是金」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平時公司聚會,別人都在侃侃而談,他們往往是角落裡最沉默的人;工作休息的間隙,別人都在談天說地,他們總是埋頭做著自己的事情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很安靜
    03真正厲害的人,不動聲色地學習。當一個人學有所成的時候,其實是另一種開始,並不是學習結束了。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你要向社會學習了;找到工作的那一天,你就需要向同事學習;你走進農村,就要積極學習農業方面的知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哪怕是一個掃地的環衛工,你都不能夠小看了。
  •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隱忍」(深度好文)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低調謙遜,就像飽滿的麥穗,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深藏不露,大眾面前「靠邊站」。01真正厲害的人,都很謙遜。02真正厲害的人,都很專注。真的厲害的人,不會想方設法去證明自己的「成功」,而是專注於自己的事業!
  • 真正厲害的人,都會「戰勝自己」
    可是換一種角度去看,沒有對手的人,其實並不厲害,甚至一點都不厲害。那些真正厲害的人,都很低調,不屑於和別人比較,但是他一出手,就能夠令人折服。真正厲害的人,就像《天龍八部》裡面的掃地僧一樣,當了一輩子的掃地僧,從來沒有在江湖炫耀自己,但是在最關鍵的時候,他能夠控制事態發展的局面,並且他還是對事態發展了如指掌的人。看破不說破,厲害而不顯擺,強大而不爭執,這樣的心態,讓別人望塵莫及。
  • 真正厲害的人,都在「倒逼自己」
    很多人,只是朋友圈裡的「點讚之交」,還有很多人,是素不相識的人,但茫茫網海,忽然就相遇了,但也多半是相遇不相識。當一個人越來越厲害的時候,其實是順應了時代,一直和時代一起進步,逼著自己不斷走向新的順利。不過你過去做了什麼,成功或失敗,都只是一個起點,一切才剛剛開始。真正厲害的人,都在「倒逼自己」。嚴格的自律,成就最好的自己。
  • 朋友們知道,真正厲害的人,都具有什麼能力嗎
    真正厲害的人,就是辦事特別有能力的人。當他站在人群中,他好像一個磁鐵一樣吸引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但是我們要明白社會的規律,就是你做的事情越多,出的錯就也就越多。難道真正的厲害的人做事不出錯嗎?答案是否定的,他肯定會出錯。所以說真正的厲害的人,就是在經歷了失敗,能夠站起來的人。這樣的人他有很強的復原能力。他在面對逆境、失敗、背叛這些困難,能夠站起來並且最終走向成功。
  • 真正厲害的人,多數都是「狠角色」
    老話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想過上更好地生活,就必須得對自己狠一點,而往往那些厲害的人,多多少少都是些狠角色,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變得更狠,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有句話說得好,要想成就非凡的大業,就必須採用非凡的手段,有時候,這種人狠起來,他自己都可能感到害怕,拿著生活中的那些空閒時間,時刻的都在提升著自己,仿佛絲毫不會感到累,人都是有惰性的,他們就仿佛沒有似的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被逼出來的丨養成這4個習慣,逼出自己的偉大
    人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力,不逼自己一把永遠都不知道自己能夠有多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就明白學會逼自己這個道理。真正厲害的人將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在社會上拼搏,壓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扛住壓力,戰勝挫折,才能迎來成功。
  • 成長型思維:厲害的人都是成長型思維
    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可以籠統的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學習者,一種是非學習者。悟得這兩個思維模型,來自於一本書,叫《終身成長》,但是我沒有把它所有的東西提取出來,因為它講得太雜了。而是提取了其中的精華,然後結合我自己這些年所看到的和感悟到的,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可以籠統的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學習者,一種是非學習者。這兩種人又分別對應了兩種思維: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 真正厲害的人,不露聲色,平常自然
    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都有高人存在。只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大道法自然,真正悟了道的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本性,這在別人看來,他們很平凡,普通,不起眼。世間不是沒有高人,而是高人站在你面前,你不認識。真正厲害的師傅,不會教你太多,只在適當時機,點醒你的覺悟。
  • 不合群的人,往往很厲害
    1聽人常說:「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在如今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都渴望自己能夠合群,擺脫孤獨,擺脫人緣差的標籤。所以,有的人就會證明自己,往人多的地方去高談闊論,廣交好友。雖然你看似朋友多了,人脈廣了,但是這種所謂的人緣並不能真正的給你帶來什麼。
  •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享受孤獨
    其實那些真正厲害的人,都在享受著孤獨所帶來的樂趣,他們不會因為自己一個人而感到沮喪,更不會因為一個人而失去前行的動力,寂寞對於他們來講更像是一次磨練。像這種可以做到享受孤獨的人,還有什麼是不能直面的呢?即便是慘澹的人生,也無法擊垮他們前行的信念,這就是強者的意志。
  • 真正厲害的,都是深藏不露的人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隱匿自己的心思,節制自己的欲望,這是一種很強的控制欲,更是一種智慧。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既密切又競爭激烈,每個人都想表現自己,可這樣總會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腹背受敵。鬼谷子深諳為人處世的智慧,他隱居避世,就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而一個深藏不露的人,看似不顯山露水,實則很有自己為人處世的方法。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不聞不問」
    真正厲害的人,知道謹言慎行,往往「不聞不問」。眼中有目標,心中有乾坤,不會因雞毛蒜皮影響自己,不會對小是小非糾纏不放。常言道:「稻熟低穗,人熟低聲。」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往往經歷的也越來越多,從不張揚自己,也不議論別人。俗話說,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 其實,真正厲害的女人,都不怎麼合群
    想要成為厲害的人,並非一日之功,其實真正厲害的女人,她們一直都在準備。 準備為自己的夢想奮力一搏,準備與所有的不公平抗爭,準備已經成功的到來。 01、優秀的人,都是孤獨的 女人想要提升自己的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專心去做事。 事實證明,優秀的人,往往都是孤獨的。因為只有在孤獨之下,心才會真正靜下來,思維也會變得開闊很多。 女人要想成功,往往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
  • 真正厲害的人,原來都懂得「延遲滿足」
    ,很容易陷入即時滿足的狀態,卻從來都不懂得「延遲滿足」,殊不知,延遲滿足在我們的學習中,工作中,生活中有多重要。那些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懂得「延遲滿足」的人。那什麼是「延遲滿足」呢?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著名的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不動聲色」的
    深有體會,生活中真正厲害的人,在面對人生起伏的時候,都懂得不動聲色,知道要以不變應萬變,會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留下好的臉面,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喜見於色 ,也不會自怨自艾,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咽的下生活的苦,才能更平心靜氣的品嘗生活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