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標可以收聽禧悅思享家語音分享
思享主播 :陳思霓
來源:與神對話讀書會
01
愛是給予,而不是接受
主動性的一個概念,一個現代的主動性概念指的是花費精力以實現外在目的;而主動性的另一個概念則是指人的內在力量的使用,它不管是否引起外在之變化。
斯賓諾莎對後一種主動性概念已作了極其清楚的闡述。他區別了主動和被動情感之間,「行動」和「情慾」之間的不同。在主動情感的運動中,人是自由的,他是情感的主人;在被動情感的運動中,人是被驅使的,什麼是動力的對象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這樣,斯賓諾莎得出結論:善和力量是同一個東西,妒忌、猜疑、野心、任何的貪婪都是情慾;愛是一種行動,是人的某種能力的實踐,它只能在自由的情況下實踐,從來都不是強迫的後果。
除了瞬息之間,性行為永遠不會在兩個毫不相愛的人之間架起橋梁。
愛是一種主動活動,而不是一種被動的情感;它是「分擔」,而不是「迷戀」。在最一般的意義上,愛的主動性特徵可以這樣描述: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
02
給予是愛的最高表達
給予是潛能的最高表達。正是在給予的行為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財富、我的能力。這種提高生命力和潛能的體驗使我充滿了歡樂。因為我作為流溢、消耗、活著的我而體驗著我自身,因此是快樂的。給予比接受更快樂,並不是因為它是一種被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把這個原則運用到各類特殊現象中從而認識其原則的有效性並不困難。
對於女子,她在給予自身,她打開了通向其女性核心的大門,她在接受的行為中給予著。如果她沒有這種給予的能力,如果她僅僅是接受,那麼她就是陰冷的。對於她,給予行為再次出現時,她的作用不再是一個愛人,而是一個母親。她把自身之物給予正在體內長大的胚胎,她把乳汁給予嬰兒,她把體溫給予孩子。不給予將是痛苦的。
在物質的範圍內,給予意味著富有。並不是他有許多,他才富有,而是他給予了許多,他才富有。就心理意義而言,囤積者因為損失了一些東西而感到焦慮是他貧窮的表現,是他力量枯竭的表現。
而不管他有多少東西,任何能給予自身之物的人都是富有的。他作為一個能贈予自身之物給他人的人而體驗著自己。
只有被剝奪了全部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的人才無法享受給予物質行為的快樂。但是,日常經驗表明,在一個人眼中,什麼是最低限度的必需品,不僅取決於他實際擁有的財產,同樣也取決於他的性格。
眾所周知,貧窮者比富有者更願意給予。然而,貧窮超過了一定的界限,就不可能給予。並且貧窮也是墮落,這並不僅僅因為貧窮所直接引起的苦難,而且因為它剝奪了貧窮者給予的快樂。
然而,最重要的給予範圍不是物質的領域,而是特定的人類王國。一個人把什麼給予另外一個人呢?他給予了他自身之物,給予了他所具有的最寶貴的東西,給予了他的生命。
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他為另一個人而犧牲了他的生命——但是他給予另一個人的是他生命的活力,他給予另一個人的是他的歡樂、他的旨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識、他的幽默、他的悲哀,給予了他的生命活力的全部表達方式和全部證明方式。
這樣,在給予他的生命時,他使另一個人富有起來,通過提高他自己的生命感,他提高了另一個人的生命感。他並不為接受而給予,給予本身便是極大的快樂。但是在給予中,他不能不使另一個人身心中的某些東西復甦,而且這種復甦過來的東西又反射給他自己。
在真正的給予中,他禁不住接受了那些還給他的東西。給予暗示著使另一個人也成為一個給予者,而且他們分享著他們共同使之復返生命的東西。在給予的行為中,某種東西誕生了,給予的雙方都感激為他們所誕生的生命。
尤其是對於愛,這就意味著:愛是一種產生愛的能力;軟弱無能就是沒有能力產生愛。這個思想已由馬克思完美地表述過,他說:「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關係是一種合乎人的本性的關係,那麼,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等等。
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別人,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能實際上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
你跟人和自然的一切關係,都必須是同你的意志的對象相符合的、你的現實的個人生活的明確表現。如果你的愛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應,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愛作為愛沒有引起對方對你的愛,如果你作為愛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現沒有使自己成為被愛者,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而這種愛就是不幸。」
但是,不僅在愛中的給予意味著接受,教師也會受到他的學生的教育,演員也會受到他的觀眾的鼓舞,心理分析家也會受到他的病人的治療——只要他們並不把對方作為對象看待,而是真正生產性地相互聯繫在一起。
幾乎無須強調這樣一個事實,即作為給予行為表現出來的愛的能力依靠人的性格發展。它以獲得某種以生產性為主的取向為前提;在這種取向過程中,人克服了依賴、自戀的無限權力和利用他人的願望或囤積的願望,而且獲得了對其自身的認知能力的信心,獲得了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的勇氣。缺乏這些,他便會害怕給予他自己——因此也就害怕愛。
——弗洛姆《愛是一門藝術嗎》
平臺推送的文章只是為大家看待事件多些視角、選擇和參考,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於網絡和網友推薦,如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歡迎原作者聯繫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