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知恩圖報。意思是,得到別人的恩德,要懂得回報他人。
同樣也有一個道理,施恩不圖報。從小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或身邊人,總是在言傳身教告訴我們,知恩要圖報。但是施恩不圖報,確實少數人能夠到達的高度。
在生活中,我們誰也不能離開別人的幫助,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也本就是人之常情。本就是舉手之勞,沒必要念念不忘。
如果幫助了別人是為了圖報,幫助了別人便把恩情成天掛在嘴邊,那只能說明你幫助別人是有目的的,而不是真心實意。
幫助別人本就是一種美德,如果幫助別人只是為了牟利,為了圖好處,為了拉攏別人,那麼幫助別人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
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努力做到施恩不圖報,但是生活中我們卻難免遇到這樣的人,我們又該怎麼辦才好?
回答是,有恩報恩,然後離得越遠越好,這種人往往都是見利忘義的人,不值得深交。
徐思文和徐思卉是一對姐妹,姐姐徐思文是一個醫生,妹妹徐思卉是一家公司職員。
徐思卉,從小就是做了什麼事立馬邀功的人,若是有什麼事情找她幫忙,更是會找你要一堆好處。
但是因為兩人是親姐妹,從小到大徐思文都知道她是這樣子,本性不壞,就是在這些方面太計較了些。再說,她要的東西也不算太貴,也算是姐妹間的往來,交流感情了。
徐思卉畢業以後,找的工作剛好離姐姐住的房子不遠,便搬到姐姐家。徐思卉早上起床頭昏腦漲,剛好碰上公司的新品展示會,自己有引導任務,打了一圈電話沒有人幫忙,於是便想起剛好休息的徐思文。
經不起妹妹的軟磨硬泡,便答應了幫她。到了會場,戴上了妹妹的工作牌進場,因為只用引導嘉賓就坐,所以她倒是不擔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就在她引導完一個嘉賓入座後一個轉身,便撞上了走來的程浩,還弄掉了他手裡的文件,就在兩人一起撿東西時,他發現了這個女孩的胸牌上並不是本人,便立馬有了一絲好奇。
再看到本人時,更是一眼萬年,像是完全著了魔一樣,等到反應過來,人已經走了。後來,等到展示會結束,便去找人,但是卻沒找到。
於是,便第二天跑到徐思卉公司去找人,好在看到了胸牌上徐思卉的名字,便順利找到她。
一開始看到程浩的名片時,徐思卉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合作公司的負責人來找她是怎麼回事,後來經過程浩一解釋便反應過來,原來是昨天姐姐這一去被看上了。
想著要是促成這一對,對自己的事業和其他十分有幫助,便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於是,經過徐思卉的牽線搭橋,徐思文和程浩也順利的在一起了,兩個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徐思卉也很高興。
有了這麼一個有錢有勢的姐夫,無異於拓寬了自己的人脈資源,也算是給自己未來的助力。
在兩人在一起後,程浩在和徐思文膩歪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徐思卉的好處,可以說,徐思卉算是兩個人最大的紅娘,沒有她,他根本不會認識徐思文。
因此,除了剛開始確定關係時送了徐思卉一套首飾,後來還送了一些名牌包包之類的東西。兩人結婚後,更是給徐思卉包了一個大紅包,以表示他們的感激。
後來,看著姐姐姐夫感情好,生活的也越來越好,想到自己對於他們感情的助力。
更是經常向他們索要一些東西,價格在幾百到幾千不等,看在自己的願望每次都能被滿足,也一次比一次要的多。
徐思文對於這種情況說不出拒絕的話,再怎麼說都是自己的妹妹,自己的日子過好了,也理所當然不會忘記妹妹。
但是,程浩卻不這樣想,剛開始出於感激送過這個妹妹很多東西。令他沒想到的是,小姨子竟然憑著自己牽了紅線,就主動開口要東西,甚至一次比一次過分。
最後一次是她向程浩開口:「姐夫,你和我姐在一起多虧我,給我買輛車怎麼了。」
程浩一聽立馬就火了:「別亂叫,我和徐思文沒有你這樣的妹妹,之前全都是因為你姐才一次一次滿足你,這次居然都要車了?我們再是感謝你都不是你邀功的理由,甚至一次比一次要的多。如果你要是再這樣,那我們也只能保持名義上的關係了。」
確實,徐思卉的行為非常令人不齒,因為自己無意間對於他們感情的幫助,便覺得自己是他們的恩人,牢記著給別人的幫助,不僅動輒掛在嘴邊,還貪圖回報。其實這樣的行為,只會一點一點消耗別人的感激,最後,甚至會招人厭惡。
總結:所以說,做人要知恩圖報,更要施恩不圖報。因為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別人都能看見,不論幫助別人還是接受幫助,都要真心相待。
不要功利,不要目的。只有施恩者施予援手,並在事後不求回報,並無怨無悔,才能夠真正擁有助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