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還是不離?
「離了嗎?」有點像老北京「吃了嗎?」。當下離婚率挺高,原因多為「感情不和」。難道談戀愛時不知道嗎?
根據國家司法大數據顯示,77.51%的夫妻離婚,是因為感情不和。有統計數據,離婚的主要原因排位第一的是家庭瑣事,也就是很多人說的性格不合、三觀不合這些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事情。其實,感情不和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將離婚原因簡單歸於夫妻感情不和,這種說法太浮於表面。
沒結婚時很多人都在維持著自己很良好的一面,可是結婚後,懶得再裝下去,或者說讓對方有機會看見更真實的自己。熱戀時、新婚時,情人眼裡出西施,隨著柴米油鹽的加入和情感的平淡,一切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成為離婚的原因。
雞毛蒜皮
有人問:「為了孩子,彼此將就生活在一起,是對還是錯?」,下面是我的一點看法。
遇到真愛並可結婚的情況,可以離。否則,婚姻有勝於無。婚姻中,夫妻關係是核心。是否離婚主要取決於夫妻感情。另一方面,婚姻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單親家庭對大人和孩子來說都弊大於利。
再婚家庭一般矛盾較多。許多人離婚後會選擇再婚,而再婚婚姻中情感比重相對降低,與非親生子女相處,特別在經濟支出等方面夫妻很可能出現分歧。面對一地雞毛,有人形容為&34;。
詩意
最近又看了看電視劇《離婚》(老舍原著),劇中主人公老李是個有文化的人,憑自己本事在老北京城裡財政所謀得職位,當初遵循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沒有文化的妻子。每個人心中都會嚮往有激情有詩意的生活,不想被眼前婚姻裡的一地雞毛束縛,讓生活毀於平淡。老李很渴望心中那點「詩意」。
他租住的四合院裡,房東兒媳婦馬少太太,便是他心中的詩意。僅有的幾次和馬少太太接觸的機會,他找到了心動的感覺,心中湧起的熱流讓他感覺到精力充沛。而馬少太太也好像心有此意。然而,某一天,馬少太太的老公回來了。隨著馬少太太屋裡的油燈火滅,老李心中「詩意」的火也幻滅了。
婚姻面對柴米油鹽的現實生活,夫妻要相互妥協和包容。過來人說的「婚前睜大雙眼,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一定道理。既然走進婚姻,說明有一定的感情基礎。千年修得共枕眠,勸君且行且珍惜!
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