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尼莫媽媽,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改口茶,不言而喻,就是新人向父母敬的第一杯茶,當父母喝下這杯茶,從此以後就是一家人,不再是從前的"叔叔阿姨",而是"爸爸媽媽"了。
在敬完茶後,父母一般都會給新人包一個改口的紅包,表示對新人的接納和祝福。
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有的地方改口費給的多,有的地方改口費給的就會相對少一些,不過不管或多或少,終歸的長輩對新人的一份心意。
然而,有一些新娘竟然因為改口費給少了而撒潑,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對新人的故事。
小田就是如此,她是個愛財如命的女人,凡事都要斤斤計較,和男朋友在一塊時,總是喜歡讓男友花錢,自己一分錢不掏,不管是吃飯的錢,還是看電影的錢,都讓男友來付。
還有兩人的紀念日或是生日什麼的,男友都會送小田一個大大的禮物,而小田總是隨便買一個禮物敷衍他。
小田每次讓男友付錢的理由都是,反正以後都是一家人的,錢都是一塊付,現在一起用有什麼所謂,男友也並沒有放在心上。
可惜,小田心裡的小算盤在結婚當天卻憋不住了。
婚禮當天,原本一切都挺和氣的,等到給公公婆婆敬改口茶時,小田起初是很歡喜的,因為這將會得到公公婆婆給的紅包,但是敬完茶,看到公公婆婆給自己的幾百塊錢,瞬間就變了臉色,拒絕改口叫爸爸媽媽,還將這些錢扔到了地板上,冷嘲熱諷的說了一句:"這麼寒酸,還想讓我改口。"
聽到這話的公公婆婆都會有些尷尬和不知所措,旁邊起鬨的親戚也安靜了下來,新郎聽了這話,實在沒忍住,吼了一聲:"這個錢愛收不收,我爸媽也不稀罕你這句稱呼,這個婚,不結最好!"然後就帶著爸媽離開了現場。
獨獨留下一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小田。
小田的經歷讓我們惋惜,明明結婚這麼值得高興的事情,為什麼非要鬧得大家都不快呢?
難道改口費給的少或是多,就能代表了這個家庭如何嗎?改口費本就只是一個長輩表達對新人的認可的寓意,不論多少錢都是一份心意。
況且結婚是嫁給一個人,而不是他的父母,也不是金錢。
每個地方收的改口費都不一樣,家庭條件好的就給多些,一般的就少些,無論多還是少,都不應斤斤計較。
還有網友甚至說自己主動不願意收改口費,認為有無都無所謂,譬如有位網友直言:"我之前結婚就沒有要改口費,不是因為丈夫的家庭條件不好,是覺得都是相互的,他的爸媽給了我,我的父母也給他,如此複雜,不如直接省了這一步,也就是走個流程嘛!"
更有網友表示:"婚禮當天,因為家鄉習俗,設置了比較多的環節,老公有好幾個環節都把我感動哭了,但是這些都是跟錢沒關係的環節!"
所以結婚時給的改口費多少就能意味著眼前的男人待你有幾分真誠嗎?不一定,真正愛惜你的人是會從各種細節裡流露出來的,藏不住的。
有人在知乎上問:"幸福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嗎?"
有一人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他說:"多數人的幸福,是建立在追求金錢的過程中,是那顆勇敢的追求的心,因為這使你感覺到踏實。其實金錢與幸福,根本就沒有矛盾,產生矛盾的根源,是人們看不清自己的內心。"
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說:"不考慮金錢的婚姻是愚蠢的,但是只考慮金錢的婚姻卻是荒謬的。"
貧賤夫妻百事哀,這話幾乎被人們所耳熟能詳,的確,一無所有的婚姻是很難維持到最後的。
但是如果兩人都有一顆白頭到老和共患難的心,那麼在沒有太多風花雪月時,你們也並非一無所有,你們至少還有對方。
寫在最後:
改口費起初只是一個形式,不知在什麼時候起被一些人當成了一種對對方家庭衡量的標準。
給的多,亦或是給的少,又如何?
你應該靠對方的人品還有性格或是其他來判定這個人是否值得託付終生,而不是金錢。
正如臺灣女作家席慕蓉所說:"金錢是一種有用的東西,但是只有在你覺得知足的時候,它才會給你帶來快樂,否則的話,他除了給你煩惱外,毫無任何意義。"
其實,當兩個人都是真心相愛時,才不會被這些表面的利益所蒙蔽雙眼,才不會因為這些就放棄對方,因為最珍貴的,就是眼前的人啊。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