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到底在想什麼呢?
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歡我呢?
我想讓他更喜歡我,應該怎麼做呢?
也許,上面這些問題是你談戀愛的時候經常會想的,困擾你許久,卻仍然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男人很好猜,因為他們神經大條,有點心事都寫在臉上。
有時候,我們又會覺得讀不懂男人,因為他們的行為和心情,都會隨著相處的改變而變化,好的時候會很好,壞的時候你又不知道他為什麼壞。
除了自己在那瞎想,或者是莽撞地直接去問他,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迅速準確地進行判斷和分析,來達到「讀心術」的效果呢?
今天,就跟大家說說我們常見的幾個心理學效應,以及它們的實際應用。
一、吊橋效應
吊橋效應,是指當一個人提心弔膽地過吊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
如果這個時候,他碰巧遇見另一個人,那麼他會錯把由這種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為對方使自己心動,才產生的生理反應,故而對對方滋生出愛情的情愫。
所以呢,如果你想讓一個男人快速地對你心動,那麼約他去進行一些刺激性的娛樂項目,會更快地增進你們的感情。
比如說約他去看恐怖片,當兩個人都心跳加速的時候,身體往他身上躲,這樣他會一邊心跳加速,一邊感受你的主動和依賴,這會讓他飛快地愛上你。
再比如說呢,約他去做過山車,在刺激的過彎時,緊緊地抓住他的胳膊,或者是把手握在他握緊護欄的手上,心跳加速和肢體接觸的雙重刺激,他會很快就對你淪陷的。
二、契可尼效應
契可尼效應,由西方心理學家蔡戈尼克提出,是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所以它在實際生活中,也叫做「未完成情結」。
怎麼去理解這樣的一個效應呢?
比如說男人不願意給你送禮物,你當然不能強行索取,或者是不斷抱怨,這樣只會讓男人覺得你胡攪蠻纏,甚至開始厭惡你的隨意伸手。
我們可以做一個未來的期待:
「親愛的,再過不久就是我們認識520天誒,希望我們都能對彼此有所表示哦~」
剛開始男人可能不會在意這個節日,也可能懶得去給你準備禮物,但是因為你對這個事情表現出了很大的期待,就會讓他產生這樣的未完成情結。
他只能按照這樣的約定和期待去完成,才能重新找回內心的安定,這其實也是通過潛意識暗示來進行男人調教的一種。
三、登門檻效應
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用在戀愛裡呢,我們就可以通過小事的引導,來逐步培養男人對你的付出意識和習慣。
比如說男人不願意為你花錢,剛開始我們可以和男朋友一起討論什麼樣的奶茶比較好喝,哪家店的特色飲品是什麼,等到討論得差不多的時候,撒個嬌讓他幫你買杯奶茶。
然後呢,每次要和男朋友見面的時候,都告訴他,「我喜歡每次見面都能收到小禮物哦!」
可以是一根棒棒糖,也可以是一份熱騰騰的烤冷麵。
當男人開始花心思去為你付出的時候,其實內心也在慢慢地更愛你一點,當他對你的小事有求必應的時候,慢慢地去讓他答應更多的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四、鯰魚效應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新鮮的活魚,但是從漁港到餐桌,中間要經過很多運輸和顛簸,經常大片大片地死掉。
解決方法呢,就是在沙丁魚箱裡放一條鯰魚,鯰魚四處亂竄,驚擾了沙丁魚,魚的新鮮活力就得以保存。
在戀愛的過程中也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早早地就讓男人覺得我們認定他了,那麼他一定會懶得花心思討好你。
如果你在和他友好相處的過程中,時不時地作點么蛾子,來刺激挑逗他的神經的話,他對你的關注度就會保持在活躍的水平。
如果男人忽視你,或者是開始不珍惜你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引入假意競爭,假裝自己有人在追,來引發他的徵服欲。
五、黑暗效應
兩個人相處於比較黑暗的場景時,因為彼此看不清對方的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而產生安全感。
在這種情況下,彼此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大於光線充足的時候,這個就叫黑暗效應。
用在我們的關係進展裡,我們就有更多約會的選擇和辨別了。
比如你想快速推進兩個人的關係,約會地點選在氣氛曖昧,燈光昏暗的酒吧、ktv或者是電影院,這樣有利於更勇敢的那一方,去推進兩個人的關係發展。
如果你想拒絕不喜歡的相親對象,那麼就約在燈火通明的餐廳,在友好而客氣的交談中,讓他識趣地意識到,然後自己結束相親。
其實呢,愛情從來都不是隨心所欲的。
很多時候我們看清楚對方在想什麼,也只是為了更好地表現自己,來獲取關係的穩定發展。
但是,還是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爭執、矛盾、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