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上班,都去創業,我非常佩服那些有想法、有闖勁、敢於創業的人。每次與人交談說到彼此做什麼工作的時候,我說我在什麼什麼單位幹什麼工作,而對方說自己幹的時候,我都不自覺得帶上崇拜的眼鏡。
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我也漸漸地發現有些自己創業的人把業創的亂七八糟,有的甚至創業創的妻離子散,更甚至讓自己的父母跟著背上債務。看到那些打著創業的旗號不務正業的人,我真心感覺他們是玷汙了創業這個詞彙。
有這樣的一個哥哥,四十多歲了,他在20多歲的時候在工廠上班工資就能賺到4000多塊錢,如果幹到現在,他能做個小領導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幹著幹著心裡不安分,要創業,所以就和幾個朋友合夥租房子開飯店了,幹了兩三年,連房租、裝修、人工還有物料賠了好幾萬,罷手。
家人想讓他繼續回到之前的工廠上班,畢竟那時候很早,技術工是很好找工作的。但是他自己不願意,一心想創業,就去了南方。但是他創業也沒有個具體要做什麼的思路,也不知道該做什麼,就東一耙子西一掃帚。乾乾這個不掙錢,再乾乾那個不掙錢,然後再換。現在搞的自己四十多歲連個媳婦沒找到,還光借錢,也經常問父母要錢,讓父母支持他的事業,父母也被他洗腦一直省吃儉用救濟他,不管他做什麼都舉雙手贊成。
其實之前他也在一直拉攏我的老公和我跟著他一起創業,經常勸導我們,不能一輩子打工,要想賺大錢還得自己當老闆,然後我們問他在幹什麼,他說他在做新能源,老公問他是做哪個方面的新能源,光能、風能還是地熱能還是氫燃料?然後他什麼也回答不上來;後來又說投資茶葉市場,我們問他投資茶山、茶樹還是茶葉工藝,也是一問三不知;再後來還做過古董,還曾經在家族的群裡發過他的產品,結果有個親人在某寶上一搜就他發的類似的銅錢在網上賣並不值多少錢......就是這樣一會幹這個一會幹那個,沒有目標只是碰運氣。
家人因為他年齡不小了還不結婚也很著急,但是他總是拿某某名人,一直到六七十歲才成功來敷衍我們。他總在說創業哪有那麼輕而易舉的成功的,哪個企業家不是從失敗中慢慢走向成功的。他說的這話是事實,也是真正的道理。但是你的所作所為,你的失敗真的可以和這些名人相提並論嗎?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句話成就了多少人,又坑害了多少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能總結經驗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那麼失敗之後註定還是失敗。
有的人總愛拿比爾蓋茨大學沒有畢業就輟學創業來激勵自己,總認為自己輟學創業是有先例的。可是他不知比爾蓋茨從8年級開始就和同學一起幫人設計簡單的電腦程式,並以此賺取零花錢了。而且比爾蓋茨除了有天分還有後天的努力,比爾蓋茨一直是一個工作狂,儘管微軟公司一向以員工習慣性加班拼命工作而聞名,但是那些工作的眼冒金星的員工還是心悅誠服地說,他們之中幾乎沒有誰能比比爾蓋茨更辛苦。
而且蓋茨之所以從哈佛大學輟學創業,是因為比爾蓋茨敏銳地意識到計算機的發展太快,等大學畢業後,他可能就失去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所以才毅然決然的退學,和保羅創立了微軟公司。而你呢?你所謂的輟學創業是嗅到了商機,還是單純的不願意讀書了?
總有人拿著自己的失敗從某個成功者身上找共同之處,是的你可以找到,你沒有資本就說馬雲也是白手起家,你沒有文化就說宗慶後(娃哈哈集團創始人)也就初中畢業,你不停地欠債就說史玉柱(巨人集團董事長)曾欠債幾個億......知道幾個知名企業家的例子,只看到了人家的失敗,不知道人家的才華,更忽視人家的努力,最後集別人的短板與一身,成功何來?
所以創業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創業需要你有市場、客戶、技術、經營管理理念,有錢、有行業經驗,還要有人才。如果這些你一樣都沒有,只是單純的一腔熱血,或者一腔熱血也沒有,只是不想打工只想自己當老闆。那麼我只能說醒醒吧,你那不是創業,是不務正業。還是安心找個工作,踏踏實實地過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