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星雲】交朋友是人生大事

2021-02-21 共產黨員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這首耳熟能詳的童謠,常常成為伴隨人一生的期待。

  從孩提時期,我們就懵懂地感覺到要交朋友。但是直到長大,許多人也沒有真正認識到交朋友的重要性,只是把它當作順其自然發生的小事,而非一件人生大事。許多人直到臨終才醒悟:缺少朋友是生命的一大憾事。

  交朋友是錢和物質所無法滿足的人性需求,友情是人生命的一大支柱,但它卻必須來自別人的給予。人只有與他人交往,才能產生感情,交往到一定深度,才能成為友情,也叫友誼。我們可以自娛自樂,但是情感卻無法自我滿足。友情是很私人的事,是兩個朋友之間互相的欣賞、關心、給予、依賴,人一生都在從他人身上尋找感情的慰藉。

  孤獨不是病,痛起來要命。讓孤獨者痛苦,這是上蒼造人時定下的一個原則,目的是讓人與人交往。人孤獨的時候,他就被感情世界拋棄了。缺少知心朋友,人的靈魂就處於一種寒冷饑渴狀態,孤獨、無助、冷漠、煩躁、憂鬱等不良情緒就會乘虛而入,嚴重的話還會導致抑鬱症。

  人一生最後悔的事是什麼?不少人的臨終時的一大遺憾是:朋友少。缺少朋友,尤其缺少好朋友,是很多人的心痛。

  一個人一生能認識多少人、交多少朋友?從小學認識的人算起,中學、大學、工作單位及其他關係人,把你能叫出名字的都寫下來,不過兩三千人,你所熟悉的也就百人左右。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的研究顯示,一個人只能與大約150人維持穩定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說人的好友圈不會超過150人,對於超過這個數量的人,人們頂多能記住他們的相貌和名字,彼此的了解極為有限。

  交朋友的成本主要是時間,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因而決定了一個人不可能交太多的朋友。一兩個知心朋友,一二十個好友和百多個朋友已是朋友圈的極限了。

  結交朋友要隨緣,但更要珍惜把握住各種機緣。你關心過多少人,就會有多少人來關心你。天堂在人際關係裡,孤獨是人間地獄。

  如今做人生職業規劃是一種時髦,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把交朋友列進選項。也許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把交朋友當做人生的一件大事去規劃。

  ——摘自新書《人性與靈魂》

相關焦點

  • 星雲大師:人在低谷時,四條出路助你早日迎來人生大反轉
    這一路我們會遇到各色各樣的景象:有的人或許坦然接受命中出現的一切,聽天由命;而有的人,時常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疑惑,感嘆:「我的人生本不該如此」,想要逆天改命活出自己的傳奇色彩。那麼看到這裡,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個問題:命運究竟是什麼,它真的可以改變嗎?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幸在佛家大德高僧星雲法師的開示中得到了答案。
  • 星雲大師的高見:真正有大作為的人,往往「不爭」而贏
    當渡過這一人生艱難後,今後的生活將會大有不同。而星雲大師也曾告誡世人:「世間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淨化自己,才能改變自己,才能擺脫是非煩惱的纏縛,才能成為真正有作為的人,可是該如何遠離是非煩惱呢?
  • 【燕山星雲】相信自己,永不言棄
    對前途甚至是人生都感到懷疑和迷茫。是繼續復讀?還是找工作?於是她和自己進行了一次深度談話,內心的聲音告訴她,求學才是她內心的渴望。於是,她報了高教自考。由於家裡經濟條件一般,所以她不得不選擇半工半讀。在考取專科的3年,在一家不足10人的廣告公司,掙著最低的薪水。白天上班,周末上課,晚上看書,把別人娛樂時間全部用來看書和學習。
  • 星雲大師:人的一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
    ,陰陽持平,人生也是如此,倘若我們一味地想要索求,一味地只求回報,人生的天秤就會傾斜,總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對此星雲大師說:「每個人的心中差不多都有這樣一塊 星雲大師說的也正是「捨得」的道理。星雲大師唯有將心頭的欲望捨棄,將負面情緒捨棄,才能得到輕鬆、自在。
  • 星雲大師告誡:年過50歲,牢記這兩個字,餘生順遂而過
    才女楊絳曾在《一百歲的感言》中表示: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人生無常,誰也不能看透天機道途,世人心裡充滿矛盾,太計較得失,所以才會衍生出諸多煩惱厭俗。」
  • 星雲大師定義新好男人的四個條件
    節目中,大師與李晶玉以答問方式,針對人生中的十五個課題,展開一連串精彩的對談。《星雲大師對你說》將這十五場精彩對話集結成書,以下即摘錄本書「談女性」篇中,大師對現代新好男人的定義。 星雲大師:男人對家庭一定要有責任感,要有能力供應家庭的經濟來源,不要讓太太掛念家計的問題。我覺得男人一定要有家庭的觀念,下班要回家吃晚飯,假期要帶太太出去旅行。回家要帶一點歡喜,不要大男人主義,回家就是喝茶、看報紙,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要太太服務。
  • 星雲大師智慧:過了50歲,懂得「以舍為得」,則無處不春風
    名滿華夏的星雲大師就十分喜歡「捨得」2個字,他曾說過:「舍,於人是慈悲,於己是精進,以舍為得,無處不春風。」01、星雲大師這句話中的「捨得」,是胸懷,是奉獻,是結善緣。這就是星雲大師那句話的意思。這便是星雲大師關於「捨得」的智慧,有舍才有得,舍掉煩惱
  • 高僧語錄:星雲大師說金錢買不到自在和智慧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星雲大師:金錢可以買得到奴隸,但買不到人緣;金錢可以買得到群眾,但買不到人心;金錢可以買得到魚肉,但買不到食慾;金錢可以買得到高樓,但買不到自在;金錢可以買得到美服,但買不到氣質;金錢可以買得到股票,但買不到滿足;金錢可以買得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得到床鋪,但買不到睡眠。
  • 星雲大師:過了50歲,就進入下半生了,別再「輕舉妄動」
    50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踏進了這個門檻,就進入了下半生,那麼這個時候,應該換一種活法了,不能再像年輕時候那樣了。我們都知道,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境是不一樣的,年輕時候肯定是有輕狂和傲氣的,隨著年齡慢慢增長之後,性子就會逐漸沉穩下來。
  • 星雲大師: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這四個特徵,有一個就不會差
    星雲大師說:「一個勤學善思的人,是總能抓住人生重點的人。」生活中有的人就是抓不住生活的重點,做事不分主次,等困難突然來臨時,就開始手忙腳亂。等陷入慌亂,可能自己還會抱怨「老天不公,命運多舛。」而那些勤學善思的人則不一樣,他們對自己的每項計劃安排都會深思熟慮,在遇到困難就能夠及時應對。
  • 星雲大師:一個男人是否夫妻融洽,有跡可循,就看這4點
    星雲大師是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他信徒遍布東西方,開示了世間無數信徒。他認為男人需要理性的思考,巧妙的去化解夫妻之間的矛盾,這樣才能避免夫妻間的不和。星雲大師指出:如何從一個男人身上,判斷出他們夫妻是否融洽,是有跡可循的,就看這4點,別不信。
  • 要膽量有膽量,要智慧有智慧,人生最有格局的三個星座,能成大事
    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想去成就一番大事,但光靠想怎麼可能成大事呢?大多數人都是停留在想的階段,並沒有開始去行動,即使去行動了,也沒有多大收穫。古往今來,真正能成大事的人也是屈指可數,由此可見,能成大事的只是少部分的人,但這少部分的人身上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說有膽識,有智慧,執行力強。
  • 幹大事的人,往往說一不二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我想大部分人應該都會選擇說一不二的人設吧,畢竟成就大事的人,往往都是那種說一不二的人。其實大家應該都發現了社會上的一種普遍現象,那就是大家的從眾心理都比較嚴重。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沒有主見,明明在心裡已經做了一個決定,但是當別人給出另外一個解決方案的時候,自己就又開始臨陣倒戈了。每個人都想要成為一個說一不二的人,畢竟每個人都不想做一群人的附屬品。
  • 《我們的人生大事》:對於女人來說最重要的人生大事是什麼?
    《我們的人生大事》講述了女人的愛、生育、離別、死亡等人生轉折的大事,在這些過程中,存在著焦慮、恐懼、抑鬱、疲憊等多種情緒。特別是在生育之後,對於母親這個角色來說,各種情緒輪番轟炸,有渴望也有恐懼,這是原罪還是宿命呢?本書作者傑西·格林格拉斯,英國作家。
  • 復聯4:女英雄在現實中是另外一個樣子,古一知性美,星雲有氣質
    最後小漫要探討的是星雲,復聯4有一個很大的bug就是出現在星雲身上的,因為未來星雲殺死了過去星雲,這就陷入了時間悖論之中了。復聯4裡的星雲,她的身體幾乎全部都是由機械組成的,看上去似乎也不太漂亮,但是現實生活中的星雲很有氣質,而且超級美,顏值勝過了現實中的卡魔拉。
  • 人生,都是為一大事而來
    人生,來到世上,無論結局如何。都是為一大事而來的,你可能是幼兒園老師,但是,如果你做到了極致,這就是你的人生大事,你熱愛並且具有愛心,對幼教事業願意奉獻。以此類推,概莫能外。既然如此,那麼你的人生修行,磕磕絆絆,坎坎坷坷,風雨兼程,肯定是會遇到各種困難的。
  • 【人生感悟】不是一路人,何必交朋友!
    在人生的列車上,命運安排好了每個人出場的劇本。有些人是你生命的主角,有些人只是路過的配角;有些人的出現是用來珍惜,有些人的出現註定告別。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我們只有活出自己的態度,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對的人並肩同行。
  • 星雲大師:一個人,若能戒除這8種害怕,福報不請自來
    可我國著名佛學家星雲大師卻認為,生活中,讓人害怕的無非是以下八件事,只有引起重視,積極解決,才能抓住機遇,獲得成功,並且福報也會隨之而來。01鬼怪你害怕鬼怪嗎?對此,星雲大師說:「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在他看來,「鬼怪」其實是來自內心,當在生活中做了許多鬼鬼祟祟的事情後,害怕遭受報應,害怕他人的報復,所以內心脆弱、膽怯,從而害怕莫須有的「鬼怪」。俗話常說:「做得虧心事,便有鬼敲門」,這裡的「鬼」,其實是人性的陰暗面,是自己多疑而生的暗鬼,亦是對自己所作出的不正當行為的愧疚。
  • 紅塵中,那些在「馬雲」和「星雲」之間掙扎的苦悶心靈
    如果沒有事業,人生的價值如何體現?而另一面又是星雲大師、淨空法師們的勸世恆言,人生本修行,萬般皆身外,何必苦苦相爭?心中甚是感慨!成年人的世界,無論成就高低,多少都被這二者所撕扯著——對入世的成功的渴望,對出世超然的嚮往。人性不分古今。
  • 星雲大師點智慧:從容,學會從容面對,經營好內在心靈的田園。
    「我們越是計較,越是不能從容…」星雲大師說:分享信息:什麼是從容?於丹教授有個比喻:現代人喝茶,講究的是茶具是不是豪華,講究的是喝茶環境是不是高雅,而失去了本該有的草木之情;而喝茶,應該是人心回歸山林的捷徑,喝茶的過程其實是體會從容人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