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應酬場合,尤其職場裡。有些應酬你不想去也得去,因為那是工作的一部分,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一點,但一旦上了飯桌,那種氛圍總是會讓人放鬆下來,而這種時候一不注意可能就暴露了一個人的本性。
酒品看人品,飯局上一些小細節常常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說:「飯局最能看到人的性格,就像下筷子的速率,看不看菜,看菜多久,都是考驗人的。」此話不假,由小見大,飯局上有3種表現的人,常常是胸有大格局之人,值得深交。
一、懂得在飯局上為他人著想
飯局上有些人是這樣的,一桌8個人,上來一盤包子只有6個,他們會在菜端上來的一瞬間,把包子夾走一個,生怕自己沒得吃;新菜上來,挑挑揀揀,把自己喜歡吃的部位先夾走;點菜從來不問別人意見,全按自己喜好來。這樣的人大多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為人比較自私一點。
作家池莉參加筆會的時候,遇到一個自己很崇拜的作家,非常興奮。大家一起吃自助餐的時候,池莉發現這個作家的盤裡飯菜堆得非常高,開始還以為這個作家飯量很大,結果吃完後,盤子裡還剩了一半多,完全浪費了。
從那以後池莉對這個作家再無好感覺,她說:「一個不會對自己說『夠』的人,我是瞧不起的。」事實的確如此,自私之人有著貪鄙之心,又怎麼可能胸有大格局。
真正厲害的人總是能在餐桌上做到面面俱到,體貼每一個人,在細節處讓人覺得舒服。我曾經遇到過一個辦公室主任,他為人特別心細,在和大家一起就餐時,他總能儘量照顧到每一個人的感覺,誰有什麼需要他會第一時間去解決問題。
有客戶帶小孩來,他就詢問孩子是否能吃冷飲,得到肯定的答案後,他就給孩子單獨加了一份冰激凌。新上桌的菜,他總是招待所有人都夾到後,他才會自己夾上一筷子。留意到誰喜歡吃某道菜,他就會無意地把那道菜轉到客人面前,現在這個辦公室主任已經升職到很高的職位了。
飯局上懂得照顧他人,放下私利、顧全大局者,自然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
二、懂分寸,不強人所難
酒桌上常會遇到這樣的人,抬著酒杯到處敬酒,對方不喝,他就會說「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非逼對方喝酒,才顯得自己有面子。尤其有些人還特別喜歡強迫女性喝酒,覺得很有樂趣。
但真正有格局的人在酒桌上從來不勉強他人,因為他們知道,真正有能力的人並不是在酒桌上逞強的人。彼此酒量都不錯,喝得也高興,那就一起多喝點。如果對方酒量不好,或者說完全不會喝酒,也明顯表示了自己不能喝酒,那就體諒他人,以茶代酒也能表示心意。
這種體諒也是一種對對方的尊重與體貼,與其逼人喝酒,還不如在細節上關照他人,也一樣能獲得別人的重視,甚至還更能令人高看你一眼。
三、飯局懂得尊重彼此,以大局為重
中國人的飯局,有時候不在飯之上,而是在這個「局」字,尤其是職場飯局。表面是一頓飯,其實背後都是各有計較,甚至有一些老闆還以飯局來挑人,所以在飯局上的表現,往往也是一個人氣度的體現,不經意的細節反而決定了成敗。
王偉與秦斌兩人因為工作意見不同,公司大吵了一架,鬧得人盡皆知。遇到公司聚會,王偉向大家輪流敬酒,唯獨跳過了秦斌;反觀秦斌,抬著酒杯輪流恭恭敬敬向大家敬酒,包括王偉,也不介意王偉只是抬起茶水抿了一口應付他。
在酒桌上王偉事事排斥秦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對秦斌不滿。但秦斌卻毫不在意,無論對誰都一視同仁,席間還多次主動幫王偉倒酒、倒茶水,給足了王偉面子。
後面公司要從兩人中挑選一個出來任經理,領導想都沒想就點了秦斌,因為一個懂得尊重別人,顧全大局,方能成大事。
有人說,飯局是成功的鑰匙。在飯局裡的一個小細節,足以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但如果不懂一些飯局知識常常會犯一些錯誤:
領導讓你點菜,你全按自己的喜好來點不懂飯局如何分配座位,自己坐在了老闆的位置上向領導敬酒,一句生硬的「領導,我敬你」,喝完酒領導都不知道你是誰
在職場中,不懂飯局的套路、潛規則、方法,註定永遠是吃虧的,看似簡單的吃飯,其實推杯換盞間,暗含了很多細節,一個細節不注意,足以讓你丟失百萬年薪的晉升機會,或者百萬合同。
不懂這些知識怎麼辦?
推薦你看下這套《中國式飯局人脈學》、《中國式飯局讀心術》、《中國式酒局應酬學》系列飯局應酬書籍,書裡用最淺顯的案例、故事,展現職場飯局應酬的細節、應對方法。掌握這些知識,有效幫你避開飯局中的錯誤,避免無意得罪人,錯失良好機會。
一套書3本,深入淺出講透職場飯局、應酬學、心理學,讓你參加飯局,不僅僅是吃了一頓飯,還能收穫很多有用的東西,助你抓住飯局關鍵點,輕鬆達到自己的目標。
點擊上方連結即可購買~
本書已經賣爆單了,庫存已不多,有需要的速度下單哦~~
只需一頓快餐錢,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在職場應酬中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助力職場晉升、拿下客戶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