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二十歲,你真的不惑嗎?

2020-09-26 Tender7788

《論語》言:「吾十五而至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這應該是參考我們人生歷程的最好標準。

不過,站在二十歲這個人生岔路口,對《二十不惑》我可以擁有發言權。

二十歲,應該是什麼樣子?

二十歲的我們站在一個岔路口,在我們面前有著很多條道路,每一條都看起來漫漫無期。並且我們無法選擇後退,因為後面已經無路可走。面對著眾多的道路,你迷茫了嗎?既然無法選擇後退,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條路,可是猛然發現,似乎,一件工具也沒有帶,隻身一人,就來了。

社團、學生組織、獎學金。。。。。。考證、考編、考研、就業。。。。。?

紛繁的選擇讓二十歲的我們似乎有些無所適從,不過,正如劉同所言:誰的青春不迷茫?

劇中姜小果、段家寶、石頭、梁爽,四個性格迥異的女孩齊聚一堂,一起度過了四年大學時光。她們哭過,笑過,鬧過,吵過,最終所有的期許都凝結在了一句:後會有期。青春就是這樣的慌慌張張,甚至遺憾收場。

看到大結局,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她們二十不惑呢?從最後姜小果的獨白中,我讀出了答案:她們四個人目前應該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小果去了理想的金融公司,大寶做著自己喜歡的經紀人,石頭髮揮自己的優勢在遊樂園工作,梁爽繼續美妝博主事業。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為之努力著,這大概就是二十不惑。

很喜歡《小歡喜》中方圓那句話:有些路,孩子們必須自己走,誰都代替不了。讓他們自己去撞一撞南牆,才能吸取教訓,收穫成長。

成長本身就是一場痛苦的煎熬。二十歲,偏偏又是其中最滾燙的時候。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寫:「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不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儘管忽隱忽現,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的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的。」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這樣寫道:「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慢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枝裕在《步履不停》中說:「才二十五歲,你可以承認你想成為的任何人。」

然而我們剛剛二十幾歲,因為年輕,所以可以試錯,可以丟臉,可以搖擺不定,也可以撞的頭破血流。因為青春本就是一場跌跌撞撞,也要勇往直前的成長之路。

願每一個二十歲的少年都能飲冰不涼熱血,在二十歲的岔路口,人生不惑。

相關焦點

  • 二十不惑?
    回不去的二十歲,也就永遠成為了回憶…時間如梭,總是流逝飛快,轉眼間我都畢業一個多月了,本以為這個暑假會很長,可距離研究生開學還有一個月,我也即將開啟新生活,進入新校園,結交新朋友…假如當初我考研失敗,放棄調劑,也許現在的我也像電視劇《二十不惑》裡的幾個女孩一樣奔波於職場,趁著暑假的機會,我也找了份工作,當是進入職場之前的練手吧 ,事先鍛鍊一下自我,初入職場,滿懷期待,認真與同事交往
  • 二十不惑,真實嗎?
    最近,二十不惑播出,四個女孩不同的青春,沒有三角戀沒有墮胎的青春。二十不惑,真實嗎?她們確實代表一些二十的大學生,可身處二十歲的我卻共情度不高。大學生活是快樂的,可畢業是悲傷的。工作,前程,回家還是留在大城市。畢業就異地了,愛情怎麼辦。考研還是考編,工作還是深造?還有難過的論文,學校催的就業率,實習難找。在二十不惑裡,惑未免太與眾不同了。姜小果放到現實中,可以和上司這樣發展?
  • 二十不惑,二十多歲的銀川人在做什麼
    這段時間的影視劇,鋪天蓋地的都是跟年齡相關,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年齡,成為了這一代人去劃分、定義的標籤,他們遵循著時間齒輪的走向,小心翼翼得試探。你還記得,二十歲多的你在做什麼嗎?我的幾個朋友,他們的二十多歲,在不大的銀川努力打拼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便勇往無前。
  • 二十不惑!三十而立
    最近上映的《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都是女性向題材,講的都是二三十歲的人生故事,不過,前者故事情節更偏向於職場和家庭。你最近在追三十還是二十呢?二十歲,是個美好的年紀,即使過得不獲,也能活的不惑。二十歲的時候覺得畢業後的世界很美好、覺得自己很優秀,覺得自己可以幹很多自己想幹的事情,所以那時什麼都不怕。可是現實總是會不經意從你身邊走過,告訴你實際上的世界是怎樣的、告訴你你不過就是很普通的一個人。
  • 二十不惑?不,二十多歲的我們最迷茫
    最近,《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兩部電視劇在全網刷屏,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我看來,其實二十過半,三十未滿的我們,才是最迷茫的一群人。所以,當我看到《二十不惑》裡講的故事,不免會感到悵然若失,但同時,也對自己現在的穩定生活抱有一定的成就感。
  • 二十不惑讓我看到了二十歲的理性與勇氣。
    最近熱播劇二十不惑已經迎來了尾聲。關於劇情網上的討論熱度也一直不減。二十歲是最好的年紀,擁有著最難忘的回憶,同時也面臨著多種的選擇。 二十歲,初入社會。紅樓四子面對社會,渴望在工作上發光發亮。面對父母,渴望擺脫父母方面的束縛獲得自由。面對愛情,渴望相互喜歡的真摯情感。面對自己,渴望著不迷失方向。她們在做著一道道選擇題,來考驗道德觀價值觀等不同層面。
  • 二十不惑,姜小果給我勇氣
    飾演二十不惑的姜小果,剛開始看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姜小果這個人物,因為她很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對自己的目標很明確,生活過的很充實,她會因為想做一個相親訪談,差點遇到危險,她也會為了因為自己欺騙了雷總,讓公司蒙受損失而努力去跟雷總解釋,就算被拒絕了,她仍然不放棄,也正是她的凡事都不放棄的精神,她得到了自己想要工作,我想段振宇也是這樣才那麼喜歡她吧!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我在中間困惑不已
    最近兩部熱播劇大火《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兩部劇我其實都沒看(因為我在看四十《重啟》),只是看到這兩個題目有點感觸。  01  二十與三十之間,是我這個中年90後的年紀,二十多歲,剛畢業也就兩三年,成家暫時沒想,比上不足比下無餘,既沒有80後們的閱歷和資產,也沒有00後們的青春與活力。  在二十三十之間的年紀,真的是又困惑又上進,又迷茫又清醒,又討厭人情世故又要逢場作戲,沒錢沒愛又無奈。  從表面上看,風光無限,好的一批,但是問題和困惑,真多得要命。
  • 二十不惑是生活的開始 三十而已才是真正的人生 中間的我何去何從
    最近兩部劇挺火,《三十而已》與《二十不惑》。尤其是當顧佳、鍾曉琴和王曼妮與二十不惑的梁爽、羅燕、姜小果和段家寶坐在同一間教室的前後排,看似各說各話,實則卻像極了我們經歷的十年時光。二十歲,這剛及弱冠的年紀何來不惑?
  • 二十不惑 三十而已
    近段時間新播出了兩個劇,分別是《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看到這兩個劇的名字時,第一反應就是選擇看後者。因為二十多歲的我處於這兩個年齡之間,時常對未來感到非常迷茫,很想知道女生到了三十歲,會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二十歲自己已經親身經歷過了,那時候的自己懵懂無知,每天操心的只有平常的籤名答到、課後作業,以及最終的考試。收到大學通知書的時候才有了第一部手機,之後可以說是對其有點沉迷。
  • 二十不惑:青春期女生逃不掉的愛恨情仇
    二十歲,對於我們來說,似乎是一個看似很難到達,但是轉眼卻感嘆『青春易逝』的坎兒。這麼說來,其實我們之間的相處,也是一部『二十不惑』的電視劇,劇情可能有些不一樣,但是青春的情緒與主線路還是相似的。《二十不惑》確實反映出了很多二十出頭的小年輕們青春期生活的狀態,我們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嗎
  • 從「二十不惑」走向「三十而已」,做好這一點就夠了
    01、還記得我們月初寫了一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女人不能沒有錢》,有小夥伴感慨,實際生活中不是所有女孩都都會如此幸運,我們沒有姜小果的聰慧和勇氣,沒有段家寶的雄厚家底,沒有梁爽的美貌和天賦,也不像羅豔有個能幫她鋪路的母親。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剛好
    🎂動筆之前腦袋想了無數想對你說的話語,每次都是我還未說出,你卻先給我答案。嗨!30歲的劉同,我是今天剛滿40歲的你,我想對你說這些話。%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剛好  https://v.douyin.com/eJatkwG/ 腹淛此連結,打汧Dou音搜索,直接觀看視頻!
  • 二十歲就是用來迷茫的:二十不惑
    這部劇還是給了一個美麗的結局,20歲畢業的我們完美的告別,20歲初入職場的我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方向,20歲的我們堅守了自己的原則,20歲的我們面對社會的打擊還能擁有愛的能力,20歲的我們遇到了自己愛的人,20歲的我們終於和好朋友和解收穫了友情,20歲的我們解除了對世界的疑惑更好的追求的生活,20歲的我們終於告別青春期和家人和解,20歲的我們還能在工作之餘相聚。。。
  • 勵志青春,」二十不惑」,擁有哪吒心態,三十隻是年齡而已
    二十不惑,是因為有了十八歲的修行,可以有個好習慣,可以有個好心態,也可以有好的簡單。 為什麼大家喜歡青春呢? 因為青春,是朝陽的,是活力的,是年輕茁長的,也是簡單的,新潮的,灑脫的。是因為我們努力著,充實著自己的書卷,是我們為了心中的那份倔強和夢想,可以拼搏著。我們二十不惑,我們能明而不疑。 生活,讓我們努力著,迷茫著,希望著,同時也讓我們磨難著,成長著。
  • 二十不惑:關曉彤挑戰反派變宿舍公敵,20歲的人生能有多精彩
    二十歲,一群青春的少女們同住一屋簷下,有的人一出身就含著金湯匙,畢業即開掛;有的人卻只能吃著泡麵度過月末,畢業了還得為找工作而煩惱。由於影視與現實之間巨大的反差,讓不少觀眾對青春片真是又愛又恨。而如今由關曉彤、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等主演的都市青春成長劇《二十不惑》於7月14日開播,這部劇主打"真實的青春",不知道它能否一改青春劇現狀,給觀眾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享受呢?關曉彤在家庭劇裡塑造的小妞角色很多都深入人心,但是在青春校園劇裡似乎就差了點意思了,好評不多。時隔兩年,關曉彤一改傻白甜的女主人設挑戰反派角色,在《二十不惑》中飾演反派梁爽。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五十歲的黃小廚正年輕
    當你遇到PUA的時候,我覺得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抗回去,假設在戀愛關係中對抗,最多就是失去男/女朋友;在職場中,頂多就是失去這份工作。我在教學的時候,經常說鼓勵式的教學才是最好的教學,因為讚揚與肯定一個人給其帶來的影響遠勝過批評與指正。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你終將明白需要怎樣的另一半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你終將明白需要怎樣的另一半如果一個人的人生可以倒過來活,那他可能永遠也不會犯錯,也不會在人生中有太多遺憾。可是現實生活中這是不可能的,最近的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受到不小的關注,既然現實中不能倒過來,那電視劇裡面是可以的。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愛情,婚姻,不同年齡的微想法
    2020年,最關注的話題,就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劇,都是以女孩為主,演繹了90,,95,00,時代,對愛情,對婚姻,對職業發展的故事。 先說「二十不惑」,是一群95後,00後,在校園,感情,職業規劃,家庭為核心的故事。說到校園,他們懷念生活回憶,依戀舍友之間的友情,沉思男女愛情的簡單與單純。倚靠家庭和職場,對物質,對生活之間的微妙關係。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你我困惑不已
    最近常聽到的一句調侃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剛好卡在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我們困惑不已前幾天跟朋友聊天時還在討論,現在的我們是好的嗎?走的每一條道路都是正確的嗎?這一切似乎沒有人能給我們答案。有人說:『你現在的人生是你之前所有選擇總和之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