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男性第三者的故事。
今年的國產劇似乎跟「撕小三」槓上了!
年初的《完美關係》,前段時間的《三十而已》,最近熱播的宋佳和劉敏濤的《白色月光》,清一色的「撕小三」,引爆了全民「撕小三」的大狂歡。
女性第三者的故事聽多了,見多了,我們都開始膩了,正好看到了一個男性視覺的第三者心路歷程,貼出來讓大家看一下:
我,性別男,32歲,未婚,長相一般,身高一般,體重一般。
我是第三者,不是一個人的,從25歲到現在,做過四個女人的第三者,不過都不是交叉進行的。
她們都已婚已育,經濟條件都不差。
有的是我的同學、同事,有的是參加聚會、婚宴時認識的。
我也不是小白臉,沒惦記過人家的錢,我行事小心,平時不打電話,只發信息,從不給她們添麻煩。
剛開始就是在一起聊天,結了婚的女人個個都有一大肚子苦水沒處倒,她們的老公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聽,而我比較擅長傾聽,自然跟她們相處得很好。
她們不是輕浮浪蕩的女人,也不是圖新鮮,找刺激,只是積累的情緒太多找不到出口,看不到自身價值。
我以前正常談過幾個女朋友,都是和平分手,分手之後,她們有的嫁給了別人,有的和別人在一起,但全都回來找過我。
接觸已婚女性後,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她們比小姑娘精彩太多,對我的要求低,相處起來非常輕鬆愉快,什麼七夕情人節,我送幾百塊的香水,口紅,她們也不會生氣。
開房都是我開,主要怕她們用身份證不方便,有的走之前會往我包裡偷偷塞錢,說讓我花錢開房不好。
我不吝嗇,不是為了錢,就是感覺和她們相處愉快。
跟我在一起後,她們和老公的夫妻生活,比過去多了,一方面是在我這找到了慰藉,情感得到釋放,心情好了,另一方面是因為覺得愧疚對不起丈夫,所以加倍想補償,感情比過去反而好了。
她們問我會不會不舒服或難受,我說我無所謂,她們開心就行,用不著委屈自己。
很多出軌女性都不會離婚,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孩子,有了孩子後,母性就戰勝了自我。
我們就算分開了也沒有翻臉,都很體面地做回了朋友,有兩個女人甚至把我當弟弟,要給我張羅女朋友,郵寄土特產什麼的。
我也遇到過想結婚,但對方為了孩子,不想離婚,我迷茫過,最後也接受了。
我不想生孩子,結婚對我來說可有可無,有合適的結也行,沒合適的,不結也行。
我最明白女人出軌後糾結的心情,在要不要離婚和道德感、旁人的議論中苦苦掙扎,所以我想告誡那些男性第三者:守好秘密,不要把這當成炫耀的資本,做好措施,免得把病傳給人家,不給對方添麻煩是最起碼的禮貌。
我對於第三者的身份,不會洋洋得意,但也不會感到羞恥。
我希望女性們可以開開心心生活,束縛少一點,希望她們看清自己的選擇,如果她們有了選擇,我也會體面離開,不讓對方為難,不讓她們做選擇題。
已婚女性很難,太壓抑自己,她們就像溺水一樣,沒有驚天動地的叫喊拍打,只是無聲的慢慢窒息,而我只是伸過去根棍子,讓她們喘一口氣而已。
我們不是每次都有性,有時候匆匆見面也只是說會話。
我不想拯救誰,因為在這其中我自己也是開心的。
男人羨慕我,覺得我「活了別人的幾輩子」,我對這種羨慕沒有感覺。
我只是單純覺得遺憾,這些女性都很有趣,她們會撒嬌、害羞、不自信,這些難能可貴的地方,她們的男人都視而不見。
看了這位男性第三者的自述,發現他有著極為敏銳的同理心,能看到女性的婚姻困境,有點像村上春樹筆下的男主角,溫柔,情商高,對女性尊重,床品好,自知,有界限,還帶著一點點悲憫的意味。
有點像日劇《倒數第二次的戀愛》中男主的弟弟,他在鎌倉海邊開咖啡館,長得帥氣,溫柔體貼,喜歡拯救沉浸在情緒苦海中的女性,大家都叫他「天使。」
也有點像日劇《潤一》裡面的男主角,遊走在各色女性中,滋潤她們寂寞的心靈,瞬時相愛,然後消失。
這部劇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懷孕的女人以前是太極拳教練,婚前有一份熱愛的事業,懷孕後只能守在家裡,丈夫也不關心她,十分苦惱。
她跟男主來了場夢境一樣的婚外情,有一個鏡頭是潤一特別虔誠地摸著女主的肚子,喊著她肚子裡的寶寶,分手後,她覺得自己被潤一治癒了,又覺得一切很不真實,曾經的撫慰變得朦朧,如隔夜的夢,夏日的風。
女人被母親、妻子、女兒的身份裹挾,漸漸在婚姻裡變得面目模糊,渴望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她們的心棲息片刻,卸下一切身份,單純做回自己,哪怕只有那麼一瞬間,也好。
已婚女性的心思細膩柔軟,像河水,有豐盈的時候,也有乾涸的時候,有些人習慣了忍耐和隱藏,自己可以消化掉,有些人消化不良,就會向外尋求幫助。
潤一和故事中的男主一樣,像消食片,作用是促進女人們消化自身的情感。
就像行走在漆黑的冷雨夜,望見一點亮光,猶豫著靠過去,借這一小簇火,渡過茫茫此生。
他們就像是一個一個破冰者,擺渡人,一個傾聽者,一個符號,或者是處於困境之中的女性為了自我救贖時的想像。
他不是救命稻草,只是浮在河上的浮標,女人透過他可以看清自己,但他們沒有根,隨波逐流,到處飄。
我能理解人都是趨向溫暖的,但這樣的人,對於所有深陷在婚姻漩渦中的女人們,都是最好不要展開的存在。
心理的空洞,永遠無法靠出軌而填滿。
在婚姻的考場上,出軌就是一種作弊行為,最好別伸手,伸手就會有被抓的風險。
也許每一個女人,都會在婚姻裡有過迷茫的時刻,但出軌這種逃避方式,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出軌會給伴侶帶來不可逆的精神傷害。
而且風險很大,像這樣的男性第三者很少,只是個例,最壞的情況是,當女人陷入婚姻的泥潭時,跳進一個偽裝好的陷阱,以為是蜜糖,結果卻是砒霜,最後受傷害的就不只是自己了。
更要警惕「泡良族」,所謂泡良族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指那些將良家婦女作為獵豔對象,一旦到手,便立刻轉身走人、像泡沫一樣消失在空氣中的那類男人。
「泡良」一族以「浪漫多情」作幌子卻行著「獵豔之實」。
情感心理學家卡倫·霍妮說:很多人在婚戀關係裡,有一個誤區,就是不需要做出改變,和諧的夫妻總是建立新的紐帶,擁有新的體驗,兩人始終相親相愛,而不和諧的夫妻既不改變自己的性格,也不改變自己的做事方式,總是拘泥於過去,婚姻儼然一潭死水。」
與其冒著失去婚姻、家庭、孩子的風險去出軌,還不如真誠溝通,做出改變,建立新的情感聯結,讓婚姻激起新的活力。
似乎女性總需要被男人拯救,這一點真讓人感到悲哀。
有一些女人在婚姻至暗期,找不到自我的時候,她們不會出軌,她們學習,看書,尋找自己想做的事,保持著內心的操守。
在她們看來,不出軌並不是對老公忠誠,而是對自己忠誠。
出軌的女人深度剖析一下,大部分是看不到自我價值的女人,其實比起金錢和婚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一個可以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一件想做的事,並為之全心全意投入,只有完善自我,追尋自我,忠於自我,才能得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內心能量。
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女人都不用靠任何男人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