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一個女人,都會期待著能真正徵服一個男人的心,想讓他永遠愛自己,可往往不能如願。
這個時候,可能女人就會抱怨:「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還是得不到回報,」可她卻忘了,在你選擇卑微付出的那一刻,結局已經註定了。
女人和男人不一樣,男人愛一個人可能會比較理性,而女人往往更感性一些,只要愛上這個人,她就願意掏心掏肺地對他好,哪怕看不到任何回報,她也甘之如飴,覺得很快樂,這也就意味著,這段感情從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
一段不平衡的感情,最後總會出現一個傾斜的現象,那就是,你付出得越來越多,對方越來越不當回事兒,你以為是自己付出得不夠,可其實他只是習慣了你的付出,習慣了享受你對她的好。
所以,不要再說,為什麼付出了那麼多,還是沒有得到他的心,先看看自己在這段感情中是個什麼姿態。這決定了男人對你是怎樣的態度。
02
娟子在上一段感情中,也是這樣卑微付出的姿態,她把這段感情看得太重,她覺得對方什麼都好,好到自己配不上他,所以她寧願放低姿態去愛,就是害怕失去他。
可是,感情的事,從來都是你強我弱,你付出了我就不想再付出了,對于娟子的前任也是這樣的想法,他習慣了娟子事事為他著想,他習慣了娟子什麼都聽他的,所以對于娟子的意見他從來不聽,也不想了解娟子的心思。
一開始,陷在甜蜜愛情中的娟子,只是享受著這份愛情的美好,雖然偶有失望,但很快也會被他的一點好衝淡了,只是她的付出並沒有換來對方全心全意的愛。
當她看到他和別的女人手牽手逛街的時候,她才發現,你對一個男人越好,他只會不以為意,反正他做什麼你都會原諒他,那麼他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換句話說,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沒那麼重要,他沒有那麼愛你,他更愛的是他自己,這也就是你為他付出了很多,他還是會背叛你的原因,事實上,他對你的態度,都是你默許的。
娟子是眼裡容不得沙的女人,哪怕自己還是很愛他,哪怕還是捨不得這段感情,但她心裡明白,該給這段愛劃個句號了,她選擇了和他分手。
03
後來的娟子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愛情中,你的姿態很重要,你對他是什麼樣的,決定了他會怎樣對你。
女人可以為男人付出嗎?當然可以,但前提是,他也會為你付出,他也會為你著想,而不是你單方面的卑微付出,這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會給對方留下一個「反正她離不開我」的印象。
娟子現在又談了一段戀愛,這次,她沒有再像上次一樣,什麼都為他做,什麼都聽他的話,而是有自己的主見,如果自己不喜歡的會說出來,也會有自己的事情做。
哪怕談戀愛,她也不再只圍著他轉,而是經營自己的圈子,會和朋友聚會,會參加各種活動,這樣的她越來越優秀,也越來越讓對方離不開。
每次她出去聚會或者活動時,男友總是撒嬌地給她發個信息:「你真的不打算分一點時間給我嗎?你就這麼捨得我?」
娟子發現,她還挺享受男人對她的依賴,這也說明她在這段感情中是佔主動權的,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動,什麼時候也等著他的時間,而他從來留給自己時間。
有人會覺得,不粘著對方,對方就會走,而事實不是這樣的,感情也是有新鮮期的,你越粘著,他會覺得煩,你和他有點距離,他反而會粘著你,這就是感情中的你退我進。
現在娟子和男友感情很好,男友很粘她,每次都捨不得她離開,而娟子也覺得他是可靠的人,兩個人也打算結婚了。
在感情中,最關鍵的就是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總覺得愛他就該為他付出全部,愛他就應該不計較任何事情,而這恰恰給了他不愛你的藉口。
04
你在感情中的姿態,決定了男人對你的態度,真的!
一個女人在感情中的姿態是「付出型」,那麼她就會一直在付出,甚至卑微討好,只為換得對方的一點愛,而乞求來的這點愛,也不一定靠得住。
就像《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中的孫藝荷,她就是屬於「討好型人格,」她一直覺得薩姆比她條件好,她一直覺得自己就應該遷就他,什麼都聽他的安排,而最後的結局還是薩姆背叛了她。
桐華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中說過:「女人總是喜歡為愛情自我犧牲,卻不知道等她犧牲到只剩下愛情時,也是愛情離開她的時候。男人永不可能把愛情當做生活的全部,所以,女人也就必須不能把男人當成生命的全部。」
所以,別對一個男人太好,好到他以為你真的沒有脾氣,一定要讓他感覺到,如果他不好好對你,他就會失去你。
女人在愛情中,還是應該保持一種「高傲」的姿態,這高傲不是說傲慢,而是有自己的驕傲,你有自己的事業,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不是生活中只有他一個人,什麼都要圍著他轉。
而這樣「高傲」的你,他反而會害怕你的離開,他反而會更加珍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