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久違的一頓「年夜飯」,並不那麼開心,除了作為武漢人應有的感恩話題。過多的是誰過得好,誰過得不好,誰家又買了一套房。
要知道,能在困境中保持自強是多麼令人崇敬啊!——朗費羅
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人們將對土地的執著與眷戀徹底轉移到房產身上。可悲、可嘆、卻又無能為力!達則兼濟天下,窮只能獨善其身。為何如此想,生活負能量太多矣!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現今是一個現實社會,幾乎笑貧不笑娼,以博取利益為榮!可是上行下效,能注意下對下一代影響嗎?
健康的家庭思想應該是積極向上,平時努力知足,有力時奉獻社會。
主流思潮過於偏差,我不好反駁。但是社會也有好的一面,我們應該講點更光明的東西!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求的不光是黃金滿屋,當你功成名就,心存善念而求一心安而不可得,有何可幸!
文明美德是內心品質的體現,國民素質的提高要從少年兒童抓起。
總想影響身邊人,人的思維模式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形成的,改變談何容易。
吾心安處是吾鄉!我可以一無所有,可以窮困潦倒,經濟上的窘迫代表不了我精神上的貧瘠。
、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荀子
不因利而衡量人之貴賤,不因得勢而斷定他人之命運。
自己不能努力清醒,空談利益,一切虛空。財富是春華秋實,有付出耕耘才有收穫。
真正的強大是自己的理性堅持與抉擇,不因時間、空間、親情、友情而羈絆。古語有云: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比喻雖不恰當,得勢與否身邊人、親人,直接是受益群體。過於看重某些利,影響氣氛的同時,對未成年下一代起不到絲毫的正面引導。我們更應該弘揚以自身作則,造福社會,追求在本職工作上對社會的付出與貢獻。社會不需要話語上的強人,需要踏實肯幹的人。
我努力求取知識,目的在於希望日後能使用,為社會貢獻一點力量。——海倫·凱勒
社會不需要一個特定時間段的感動家庭,需要的是更好的能好好生活,努力向上,有餘力而能幫助他人的家庭。無力可以自掃一屋,感恩之心,貴在無私奉獻,不在於面對事物重利重義,兩者皆不好。一個講回報,一個說補償,出發點不對。差之毫厘,繆以千裡。我們需要以家庭為單位,負起更多社會責任。
奉獻是對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不管出發點,事情本身很高尚。
關注我,分享更多生活感悟,評論轉發收藏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