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知乎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我老公出軌了,我哭過、吵過、鬧過、原諒過,可是無濟於事。我想離婚,可是我又捨不得孩子。一想到孩子將沒有一個完整的家,享受不到父母雙親的愛,我就下不了決心。大家也都勸我為了孩子,忍一忍,但我自己內心很痛苦,甚至抑鬱。我到底要不要為了孩子,繼續這已經破滅的婚姻?
在知乎上,這樣的提問很多。身邊很多女性朋友說想離卻沒有勇氣,想想孩子,就更下不了決心了,覺得孩子可憐。貌似中年人的婚姻,大多都是將就,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離了婚可憐的是孩子,看在孩子面上,將就著過,不要離了吧。
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到底要不要為了孩子將就婚姻?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你得先問問自己,你們的婚姻還有沒有挽回的可能?你是否還愛著對方,而對方也還愛著你?你們之間的問題能不能通過溝通解決?你們有沒有意願為了婚姻去改變自己?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們就好好坐下來溝通,把問題攤開來講,講清講透,把心中的芥蒂消除,心結打開,好好地經營這段婚姻。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大不必為了孩子將就,因為即使再小的孩子,他不會理解婚姻的真諦,但他卻可以敏感地捕捉到父母之間微妙的變化。
朋友說大學畢業那年,隔壁鄰居姐姐和姐夫由吵架升級到家暴。姐姐先躲到別人家逃過一劫,害怕老公追來,又要朋友陪著她趕緊逃往娘家。一路上,她驚慌失恐、不斷回頭看老公是否追來。
她眼睛裡的驚慌恐懼,讓朋友覺得他們之間不是夫妻,而是敵人。那時的她還沒談戀愛,但姐姐那恐懼眼神卻深深傷害到了她。姐姐想要離婚,但周圍人都勸姐姐,離了婚孩子太可憐了,為了孩子不要離婚。
我卻想,一個人要對另一個人害怕到什麼程度,才會有那麼惶恐的眼神,如果要在這樣的惶恐中過一輩子,而這樣婚姻還有什麼意義?讓孩子長期看著自己的父親打媽媽,這對他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孩子他有一天會長大,會明白,也會理解的。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曾上網查找了大量資料,各個學術論文中對單親家庭孩子的研究,各大論壇中單親孩子的感受。我訪問了身邊一些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朋友,了解他們的感受和狀況。我還特意諮詢了青少年心理的專業心理醫生。
綜觀下來,對孩子成長最大影響的不是離婚本身,比離婚更可怕的是父母無休止的爭吵、冷戰、暴力。很多網友說每次父母吵架,自己都嚇得哆嗦,等到大了一點後,甚至會勸著父母離婚。
大學閨蜜A說高中那年,她實在忍受不了父母的爭吵,勸著他們離了婚。她覺得她媽媽這婚離的太對了,現在的這個叔叔比起她爸,對她媽媽簡直要好一千倍。她媽媽現在過得很幸福。
父母的離異並未對她性格造成影響,反而讓她更清楚婚姻中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她自己現在已經結婚生子,有個很疼她的老公,也過得很幸福。
劉亦菲就曾坦言,說她母親離婚後,現在的這個父親比她爸爸對她媽好一千倍,她自己的事業也離不開繼父的幫助。
孩子要的不是完整,而是愛。
一個在爭吵暴力冷戰無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不會快樂的。試想,一個痛苦抑鬱、怨恨的父母,可以培養出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嗎?
無論婚姻是否繼續,你只有先愛自己,才有能力給孩子富足的愛;你只有先過好兩個人或者一個人的生活,才能給孩子穩定幸福的生活。
所以,若愛,請深愛,好好愛!若不愛,好聚好散!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