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選擇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有這麼一幕,羅子君和丈夫離婚後,她找閨蜜唐晶哭訴,「他娶我的時候叫我不要工作,他說要養我一輩子的呀。」
羅子君和陳俊生是從校園戀愛到披上婚紗步入婚姻的殿堂,而羅子君更是直接從學生跨步成為全職太太。
兩人的感情經歷,一時讓多少人心生羨慕,然而,平靜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歲月磨平了當初的激情,剩下的柴米油鹽的生活將負責賺錢養家的丈夫壓得喘不過氣,直到邂逅了另一個懂得與他並肩作戰的女人,他背叛了當初的誓言。
6年全職太太的生活裡,羅子君其實算不上是合格的。兒子問她一些簡單的問題,她回答不上,將「角膜」當成了「腳膜」,丈夫辛苦打工,她卻花八萬塊錢買一雙定製皮鞋。
無論是相夫還是教子都很一般,在她的生活裡,買買買似乎才是重點,她並不知道的是,那些她以為的歲月安好,不過是丈夫獨自一人的負重前行換來的。
直到丈夫的出軌,給她的生活帶了重重的一擊,傻白甜的她開始慌張了,因為她從未想過會有丈夫不養自己的那一天。
「我養你」是一句無比甜蜜的情話,只是太多的人誤解了其中的意思。「我養你」並不是說,一方在努力賺錢,另一方則可以隨意揮霍、不思進取。
負責養的一方需要負重前行,被養的一方也並非是高枕無憂,相夫教子看似簡單,可若是能將這件事情做到極致,得到旁人的尊重和肯定,卻不簡單。
賺錢養家,從來都不只是男人的義務,相夫教子,也並非是女人該有的責任。
在一段婚姻裡,無論是採取怎樣的一種分工形式,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家庭質量,營造幸福婚姻生活。
女演員劉濤,無疑給了我們一種女強人的感覺,尤其是在談及她的婚姻生活時,這樣的評價可以說是很貼切了。
從結婚至今,劉濤和丈夫王珂已經度過了12年的時光,在這12年裡,劉濤的生活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2008年,劉濤與丈夫王珂相遇酒店的電梯裡,一眼定情,相識到結婚只用了短短20天的時間。盛大的婚禮上,劉濤宣布自己退出娛樂圈,從此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在那年,這個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的故事一時廣為流傳。然而,命運像是忽然開了一個玩笑一般,將這尚未捂熱的幸福收了回去。
婚後不久,丈夫王珂被爆出破產的消息,投資失敗,公司倒閉,債務滿天飛。對於劉濤而言,一個豪門夢就此破碎,而丈夫王珂也因為此事消沉,鬱鬱寡歡,幾度抑鬱。
那時,很多人都勸劉濤離開王珂,畢竟夫妻之間大難臨頭各自飛的事情並不少見。
就連丈夫王珂在那樣的情況下,也擬好了離婚協議,只要劉濤願意籤字,他願意放她離開,給她自由。可無論周圍的人怎麼相勸,劉濤都不願離開這個家,離開心愛的人。
為了還債,為了拯救家庭,她開始復出拍戲,一邊奔波在劇組裡,一邊照顧家庭。甚至可以說,在那段時間裡,劉濤已經成為了家庭中的頂梁柱。
在劉濤的女強人形象裡,更令人尊重的是,她始終對婚姻的不離不棄,愛人失意,她便主動扛起了照顧整個家的責任。
對於某些女人來講,她們堅持認為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這樣極端的想法早晚會栽倒在現實的殘忍中。
像「男主外女主內」這樣的想法,完全不應該成為硬性的規定,一段婚姻的主要目的,不過是追求美好二字,對於誰主內誰主外的問題,其實都是分工協作的選擇。
賺錢養家,從來都不只是男人的義務,即使是一句「我養你」,它都只是為了一個家庭共同付出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為什麼當一個女人不出去工作,只負責照顧家庭的時候,男人總是容易出軌?原因在於男人對「付出」的不理解。
在物慾的社會裡,錢有著極其高的地位,而對於一個家庭來講,負責賺錢的一方顯然會覺得自己對這個家庭付出更多。
高付出下,他必然不會輕易肯定女人對家庭的付出,他甚至想要得到更多的回報,即使是在出軌的時候,他認為與自己對家庭的付出相比,不過是犯了一個微不足道的錯誤。
實際上,他錯了,無論是經受不住誘惑的出軌,還是出於本能的出軌,第三者的插入毀滅的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到那時,家都不存在了,又談何付出!
女人對家庭的付出,絲毫不亞於男人賺錢養家,照顧孩子,照顧雙親,賠上自己的整個青春,放棄對自由的嚮往,犧牲自己的事業,只是為了回歸家庭,努力營造美好的婚姻生活。
只要是為了營造美好的家庭努力,為創造幸福生活付出,不管賺錢與否都應該是值得被肯定的,如果沒有把心思放在家庭上,那麼賺再多的錢都算不上是一種對家庭的付出,千金能買很多商品類物質,可千金難買家庭幸福。
很多人總是習慣給人打上各種標籤。
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會被說成「靠老公養活」,男人在家當全職奶爸,會被說成「軟飯男」,就連夫妻共同賺錢,都可能會被說成是「老公不夠體貼」「老婆太過強勢」……
貼標籤的人總是樂此不疲,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樣的標籤有時能輕易毀掉一段婚姻。
婚姻,就像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無權也無資格去指揮城裡的人該怎麼做,對於城裡的人來說,如何能將幸福感提到最高才是首要的事情。
其實,對於夫妻來說,真正重要的不是兩個人到底怎樣分工,而是兩個人是否都在踏踏實實地為這個家庭努力。
我是阿亞,暖心情感寫作者,這一生能與你相遇,何其有幸!點個關注,我們一起長知識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