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人生的三大離別漸漸開始,餘生要學會好好珍惜

2020-10-18 戀愛婚姻心理

歲月如同白駒過隙,一眨眼間轉瞬即逝,人生海海,浮浮沉沉,於重巒疊嶂,波瀾起伏的經歷之中,無可避免地走向衰老。

滄海桑田,鬥轉星移,任時光的小船飄蕩,人生如同一葉浮萍,歲月總歸帶我們到該去的地方。

佛說人生不過一場修行,看世間百態,感人情冷暖,經歲月風霜,嘆人生別離,我們這一生不過是在不斷遇見,又不斷告別,期待著來臨,又目送著遠去。

人到四十,已過半生,人生的三大別離漸漸開始,歲月不饒人,此情不可待,餘生定懂得好好珍惜,用心珍藏。

風華正茂少年時,青春時光成追憶

依稀記得《小王子》裡那一句,每一個大人都曾是小孩。

曾經夢想著摘星攬月,憧憬著人生璀璨光景,經歷了懵懂青春,淺嘗了豆蔻年華,也迫不得已的成長。

如今老成練達,圓滑世故的中年人,曾經也不過是個天真幼稚的小孩,無論青蔥歲月是否遂人心意,終歸也成追憶。

披星戴月的時光裡,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已漸行漸遠,過去不可復追,無論是曾經的遺憾,過往的悔恨,愛過的人,燦爛的青春年華都已成往事。

四十歲,和過去告別,和青春再見都是成年人的自律,人活在過去也將"死"在過去,我們要做的,能做的是是珍重當下,珍惜現在。

揮手告別過去,無論是平凡的半生,碌碌無為的半生,激情澎湃的半生都與此刻無關,和青春依依惜別,告別了青澀的前半生,才能抓住沉穩的後半生。

人生漸行漸遠,親情生離死別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親愛的安德烈》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當人生漸行漸遠,我們已到不惑之年,父母也垂垂老矣。

我們是子女,也將成為父母,我們不得已得面臨和父母的告別,也別無選擇的和子女告別,我們目送父母永別,目送子女遠行,終歸都將生離死別。

一代人的青春遠逝,換來了另一代人的絢爛人生,血脈的生生不息或許就源於上一輩不斷付出和犧牲,人終歸和這個世界告別,但卻留下了永恆的傳承。

珍惜此刻的親情,人生沒有退路,親情也只剩倒計時,善待自己的父母,少一些抱怨,少一些偏見,愛護自己的子女,少一些要求,多一份關心。

余光中《鄉愁》裡的那一句: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讀時總讓人潸然淚下,一轉身又忘得一乾二淨。

人到四十,人生雖然還剩一半,但陪伴父母的時間卻屈指可數,常回家看看,留住片刻親情的溫暖。

人到四十,子女也成家立業,學會理解,也懂得放手,縱使萬般不舍,這便是不斷成長之中每個人都需要面臨的離別。

人生是一場又一場的送別,告別他人,也告別自己

我們不斷地送別親人,送別青春,最終也將送別自己,紅塵讓人眷,可惜時光不可復加,告別滾滾紅塵,是人一生的宿命。

"人終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大多人都是平凡人,做不了世界的偉人,但卻可以做自己的掌舵人。

如果無法改變世界,那麼學著改變自己,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其實就是修行之中的成功,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也不必祈求他人的讚賞,活得自在,過的幸福,就是四十歲之後人生的意義。

要與世界告別,先學會與世界和解,才能在這錙銖零星般的餘生之中活出一種灑脫,活出一種態度,不為外物所累,活於外物之上。

《論語》中寫道"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當不被外物所迷惑,人終將與這世界告別,前半生追名逐利,披荊斬棘,後半生懂得隨遇而安,珍惜當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不被歲月所掌控,四十歲,我們正步履蹣跚的走向人生的終點,學會好好珍惜餘生,在往日和世界告別的時候才不覺得此生枉然而遺憾終生。

人生是一場又一場送別,在不斷送別他人之中,我們也將告別自己,在這短暫的餘生中好好愛自己,珍惜身邊人,善待時光,珍重時光,人活著的意義其實是為了讓自己幸福。

相關焦點

  • 奔五的70後,人生的三大離別已漸漸開始,餘生請好好珍惜
    自古離別總是傷情的,李白有「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柳永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納蘭性德有「一樹斜陽蟬更咽,曾綰灞陵離別」。慢慢地我們都會變老,都要經歷離別,自然而必然。人到五十,人生的三大離別漸漸開始,餘生要好好珍惜。
  • 奔五的70後,別離已漸漸開始,好好珍惜現在吧
    在這短短的人生旅程中,會存在真正的離別,當孩子長大時,我們已不再年輕,但看著孩子成家立業時,我們心裡也會充滿無限的感慨,人到五十,別離已經漸漸開始,這時候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現在。到了50歲之後,我們對待生活就會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理解,我們已不再年輕,所以更要學會好好珍惜現在。52歲的王爺爺是我們樓下的鄰居,每天早晨上班時,我們都會看到他在公園裡散步,打太極,只要不下雨,每天都能夠看到爺爺的身影。
  • 人到四十,人生才剛剛開始
    一些體制內的人,只要不是地位很高,那麼一個人的月收入就是三千多;一些工廠裡的人,普通工人的收入,多半是三四千,如果加班加點較多的工廠,收入有六七千。梁秋實說:「四十開始生活,不算晚,問題在『生活』二字如何詮釋。」四十歲的人,恰好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壓力使勁往身上「倒」,不是嗎?
  • 無論怎麼樣的傷痛和離別,終於學會了淡泊釋然,笑對人生
    01我們要學會做自己,不再承受身外的目光,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為自己活著。喜歡做什麼就趕緊去做,想愛什麼人就趕緊珍惜,想笑就大笑,想哭就痛哭,不再束縛情感的空間,讓自己活得輕鬆些。02人生有幾何,流年多坎坷。已到黃昏時,無須求太多。
  • 男人要記住,真正的人生,從四十歲開始
    曉偉心中的她,在上海某企業工作,和曉偉是網友,兩個人天天要聊微信。曉偉還去上海和她見面。但是兩個有家庭的人,不管多麼相愛,不過是夢一場,終究不會有好結果的。如果曉偉不能夠把感情看淡,一段婚外的愛情,就會毀掉兩個家庭。我勸曉偉趕緊放下不切實際的愛情,學會珍惜家庭,要強迫自己很長一段時間不去想她,把所有的聯繫方式都刪除。男人要相信,事在人為!只要你想放下的,都可以放下。
  • 往後餘生,好好珍惜眼前人
    劇中的男主角,他因為和妻子在一起久了,然後開始厭煩妻子的一切,覺得她邋遢又嘮叨,實在難以忍受,一心想要離婚。為了離婚,他甚至不惜讓別的男人靠近自己的老婆,以此來達到離婚的目的。然而,隨著他找來的男人,漸漸對自己的妻子動了真感情,他又開始懷念起妻子的好,漸漸又看到了妻子充滿魅力的一面,不想離婚了。
  • 漸漸變老的70後,要學會「默默前行」
    他的人生故事,不就是我的人生故事麼?70後的人,大部分都是出生在農村,沒有少吃苦,都是白手起家。父母一輩子在農村,沒有留下「殷實的家底」。小時候,在農村幹農活,從早忙到晚,都沒有多少收入,多半是維持溫飽而已。讀書的條件也不太好,還有一些同學,初中都沒有讀完就輟學了。我們班有四十多個同學,大部分的人都有東莞打工的經歷,現在還有十多個同學在東莞打工。
  • 人生短暫,生命無常,好好珍惜愛你的人!
    人生就是這樣,那有十全,只有遺憾!能遇到已經不易,能走進心裡的人更是難得。今生能有緣相遇,此生足矣!人生短暫,生命無常,好好珍惜愛你的人!二:好好珍惜眼前人,過好每一天!人生總是兜兜轉轉,坎坎坷坷,生容易,死容易,生活不容易。在人生的路上,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你真心愛一個人,掏心掏肺,對他好,可換來的卻是冷若冰霜,可有可無,讓人感到很寒心。
  • 父親,這首歌唱出了多少人的心,70後的我們聽懂了這首歌
    有些離別,並不是我們願意和不願意,想和不想,就能夠左右得了的,如果人生是一輛公交車,那麼離別就像是設定好的公交站點一樣,每到一站必定要停下來。每停靠一站,就會把我們熟悉的人,從我們視線當中帶離,最後我們只能一個人坐到終點,完成人生孤獨的旅行。
  • 人生,大多從四十歲開始
    情叔導語:所有人隨著年齡增長,都會開始產生焦慮,擔心自己的未來沒有方向,擔心自己的生活就這樣了等等,其實,認真思考一下,這種焦慮是伴隨我們整個人生的,在你剛剛懂得要學習的時候,你在焦慮升學問題,當你畢業之後擔心工作問題,當你年齡越來越大,開始擔心結婚生子的問題。
  • 人到四十,你開始為自己而活了嗎?
    四十歲,人生的大部分事情都已經經歷過,孩子也長大了,不再整天依戀父母。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們大學畢業,找工作、談戀愛、結婚、生孩子、買房買車、升職加薪、存款投資,按照父母和社會希望我們的樣子那樣按部就班地生活。
  • 餘生很短,好好珍惜眼前人
    人這一生,匆匆幾十年,看著很長,其實如白駒過隙般快,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有時候甚至連自己的命運也無法把握,但是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盡力,儘量不要讓自己有遺憾,不要等到老了死了才想起來當初為什麼沒有好好珍惜他!喜歡一個人,就不要輕易的說放棄,也許你這次的放手,你就再也找不到他了。你想想,概率這麼低的事情你們遇到了,又有何理由不好好珍惜呢?
  • 人到中年,你的人生更應該好好經營
    責任和擔當是社會賦予人到中年的我們的代名詞,因為家庭的重擔,我們更多的時候會顧全大局思慮甚多,很多時候甚至在堅強隱忍中前行,沒有機會停下來歇歇。其實中年的人生,更應該被用心經營:用心維繫友情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人越成熟朋友越少,人到中年可能接觸的都是些老朋友,認識再久再好的朋友,也需要用心維繫,畢竟中年的朋友很有可能就是一輩子的朋友了
  • 女人到四十,保留好這3個秘密,一個字別說,是對餘生最好的交代
    女人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很容易對感情失去危機感,於是會想當然以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說出自己多年來隱藏的秘密。她以為自己的生活不會再起什麼波瀾,可是殊不知,秘密本身就是一顆不可觸碰的刺,它所能夠產生的威力永遠都是你無法想像的。所以沉默是金,有些秘密就讓它永遠的沉入海裡,埋在你的心底,好好的經營眼前的生活,給自己的餘生一個最好的交代。
  • 人到四十,女人握住三張底牌,才能防止「晚景悽涼」
    時間不僅磨礪了內心,也磨去了我們的稜角,每一個接受生活洗禮的人,都在歲月流逝中收穫了感悟、在悲歡離合中收穫了成長。原地踏步、不思進取的人,多半生活在自己的狹小世界中。雖然收穫了暫時的穩定和安逸,但這份不求上進必定讓他們遭遇淘汰。世事無常是常態,在前行中學會自省、在愛情中保持上進,我們才不至於被生活和愛人辜負。每一次忖度,都能為餘生修正方向。
  • 人生的三大境界:求,緣份和舍 | 智慧相伴人生
    於是開始想從精神上得到一些寧靜,逐步脫離部分物質對他的控制,所以他會有意地選擇放下一些外在物質的東西,開始想到自己應該回到身體本質的層面,明白自己的身體是修行的根基。所以慢慢地想到,人不單是我要用,更要懂得怎麼理解,要有悟性來消化它。
  • 人到四十,若還沒有這三樣東西,人生就要廢了,醒醒吧
    特別是當我們進入了人到四十的這個年齡,更是會感到惆悵和憂傷。是啊,人到四十,也許我們依然一事無成,依然覺得自己沒啥本事,心中自然難免愁腸百轉。但是,人到四十,我們已經步入中年了,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要給自己一個定位了:人到四十,青春不再,我們如果還沒有這三樣東西,人生就要廢了,醒醒吧。那麼,人到四十,我們究竟要有哪三樣東西呢?
  • 真正的人生,從四十歲開始
    孔子在《論語》中說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歲,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的年紀,其實就是一場人生新的歷程。當我們邁入四十歲的門檻,褪去了年少輕狂,多了成熟穩重,有了豐富的人生經驗,面對未知的人生旅程,不再迷茫,不再畏懼,人生,真正由此開始。
  • 人生,從四十歲開始
    作家梁秋實說:「四十開始生活,不算晚,問題在『生活』二字如何詮釋。」人到四十,就到了不惑之年了。以後的路,該怎麼走,總得有個譜。自己不再是那個迷茫的少年,也沒有到老氣橫秋的年紀。但是你忽然發現,酸甜苦辣鹹,才剛剛開始,一切都是身不由己的樣子。
  • 5封信給漸漸老去的你:願你餘生安好
    時間是一道轉輪,寒來暑往,兜兜轉轉,卻在不經意之間磨平了人的稜角。驀然一驚,到了一定年紀,所有的青春輕狂,都化作酒一杯,凝成過往。等到漸漸老去,歷經了世事刁難,才慢慢參透人生,學會慈悲,一蓑煙雨也是平生,極致簡單才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