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女讀者問,她說:夫妻離婚,等孩子長大後會恨我們嗎?
婚姻確實是走到了盡頭,但很捨不得孩子,對她來說,特別接受不了孩子長大後,對她表現出一副極致的冷漠態度,那會讓她對生活都產生絕望,以至於每當想到這裡,再不敢想下去了。
但是她又不想委屈自己這一生,短短一生。
可能,每一對夫妻,在決定離婚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想過這個問題,至於孩子長大後到底會不會恨,我真的聽過兩個「孩子」的心裡話。
認識A有十年了,從25歲到35歲,現在還是單身,他不是不想結婚,而是恐婚,記得他講過一句話,大概說:
「每當我有想要結婚的念頭時,不自覺地就會想起爸媽當年在家裡對打對罵的情景,他們的歇斯底裡、他們的瘋狂偏執,讓我過早的見識到了婚姻中的陰暗一面,以至於在我的靈魂深處留下了永久的烙印,想起都不寒而慄。我不恨爸媽離婚,只恨他們為什麼不早點離婚。」
在A20歲時,父母離婚,只是那個時候他的性格已經養成了。
從他記事以來,就沒見過父母能好好的說句話,從無休止的爭吵到最後愈演愈烈,和仇人差不多,打架也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雙方都想要毀滅彼此。
動刀子、摔東西、罵爹娘,這幾乎都是每次吵架時的常態。
這樣的爭吵,不可能殃及不到A,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會在他崩潰大哭的時候將一部分怒火轉移到他的身上,罵他一些特別難聽的話。
對那個時候的A來說,最害怕的事情是回家,每當放學以後,他都要在學校裡故意耽誤時間。
久而久之,他形成了孤僻、暴露、內向、自卑和軟弱的性格,也就是近些年,他才敢於承認自身的這些問題,可是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影響,到現在也沒有走出來。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幕。
親戚吵架,我們去勸架,打開門以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們那個已經驚嚇過度,站在原地連哭都不敢哭的2歲孩子,讓我們都不敢去想像,孩子之前到底經歷了什麼,是怎樣的一種崩潰、害怕和無助。
等我將孩子抱在懷裡,他很快就睡著了,臉上的淚痕清晰可見,在夢中還時不時的抽泣著,下意識地突然掙扎一下。
後來親戚說,她也很後悔那次爭吵,到現在夫妻倆只要說話聲音稍微大點,還是都會跑過來捂住她的嘴巴,關鍵是眼神中還帶著懇求。
那種懂事,光是想想就讓人心碎了。
是的,離婚會傷害到孩子,可是別忘了,如果婚姻真的糟糕到一定程度,只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與影響。當然了,是糟糕到一定程度,連湊合都沒有,完全互相殘殺和折磨的那種。
米奇·阿爾博姆說過:
「孩子就像一隻潔淨的玻璃杯,拿過它的人會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髒,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還有少數父母將孩子的童年摧毀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就不說兩個人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了,就說從小開始給孩子灌輸一些不好的、消極的、負面的思想,等他長大以後,怎麼可能擁有愛人的能力,包括相信愛情與婚姻?包括一方在孩子面前過度貶低另一方。
或者一個孩子從小都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肯定,長大以後又怎麼可能勇敢和堅強。
我認識B的時間不長,也是偶然一次聽他簡單聊過。
一般來說,孩子往往跟母親是比較親的,對母親的依賴性更多點,可是B卻說,他這輩子最恨的人就是他的母親,只因為在這19年的時間裡,母親並未履行對自己的養育責任,19年只回來看過他四次。
我也大概記得他的原話:
「夫妻離婚,或許小時候不理解,會記恨,但長大以後逐漸就會尊重父母的選擇,畢竟生活是他們自己的,可讓我不能理解的是,她為什麼19年才回來看我四次,只生不養。」
B對母親的恨,也還是因為當年母親嫌家窮,才走的。
不過到現在,父子倆的苦日子也熬過來了,下班早的時候,就回家做幾個小菜,陪著父親喝兩杯,生活的也挺幸福。
但不代表就能忘了小時候的經歷,尤其是想起,當年父親一個人又要賺錢,又要照顧自己,忙到偷偷掉淚的情景時,對母親的恨就深了。
一路走來,父子倆吃了很多苦,也受了很多委屈,至於村裡人的白眼,更是看多了。
確實也是實話,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心裡多多少少會有點怨言,等長大以後會理解的,真正讓他寒心的、記恨的,是走的那一方,不光斷了夫妻關係,也斷了親子關係。
也許這樣的恨,更多來源於對一方的自私的恨怨。
我們都不要糊塗,孩子不是婚姻的紐帶,只能讓在氣頭上的兩個人冷靜下來,真做好決定要離婚的雙方,不是孩子能阻攔了的。
另外孩子也不能改善你們的夫妻關係,只是當婚姻處於苟延殘喘時的續命良藥。
不要問,離婚肯定會傷害到孩子,心裡留下陰影,當你想到孩子會不會恨你時,不如認真想想,婚姻真的走到非離不可那步了嗎?
只要兩個人想好,沒有好不了的,先去改變自己。
很多時候,當你能先做出改變的時候,對方一定會跟著你的改變而改變,不能老是想著讓對方怎麼樣怎麼樣。
明明有兩全其美的解決方式,可是各自卻因為個性、面子等等,非要偏執地去走一條小路,先不說孩子了,就說你們離婚後,真的能保證自己過得更好嗎?能遇到更好的人嗎?婚姻的本質從不會因為換一個人而得到改變。
如果你真的夠好,也不會把婚姻經營的那麼差,那麼就算離婚了,能遇到好人的概率也是極低。
不勸你離婚,也不勸你將就,但對於自己的選擇,其中的利弊要能認識到,多一點容忍,再糟糕的婚姻也能煥發出光彩。
好的婚姻都是熬出來的,都有一段最難熬的磨合歲月,讓人痛不欲生。
離婚只是結局,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除非逼不得已,希望你不要走上這條路,至於孩子,需要在一個有愛的家庭中健康成長,而不是名義上的完整家庭,你可以讓家庭充滿溫度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