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三部曲」不容錯過。
蔡明亮「水三部曲」
《青少年哪吒》《愛情萬歲》《河流》
蔡明亮風格的電影在華語界是自成一家。蔡明亮注重的是「人」的本身。他所拍的鏡頭有空間倉促和時間靜止為代表。蔡明亮是出了名的比較悶,有人笑他的片子像安眠藥一樣。
《青少年哪吒》:蔡明亮的故事裡永遠只有一個主角叫小康。在這部電影裡,小康是叛逆的少年,他不僅酗酒,飆車,而且還打架,簡直是無惡不作。影片中有個鏡頭是下水道阻塞一直漫著抽不掉的水,這想著這他們年少青春的肉體欲望得不到滿足。
《愛情萬歲》:這是讓蔡明亮名聲大起的一部作品,三個年輕人在寂寞的公寓裡尋找自己的愛情。鏡頭裡的水是浴缸裡的水,也是淚水,是對性赤裸裸的暗示。可是就算有了這些東西,愛情依舊找不到。
《河流》:這部片子有一些小小的重口味,生了奇怪的病的小康,宇貪戀年輕男孩身體的同性戀父親,在黑暗中相互摸索著對方的身體...這裡的水則是不會流動的河水,失去了活力。麻木、疾病、痛苦在這裡滋生著,讓人看不到出去的希望。
三部曲所謂的「水」是下水道的汙水,浴缸的熱水,河裡的死水。是現代都市裡男男女女的欲望。他們的欲望被囚禁住無法逃脫,他們疲憊、孤獨、絕望。
賈樟柯「故鄉三部曲」
《小武》《站臺》《任逍遙》
「故鄉三部曲」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鄉土變遷最好的見證者,它讓賈樟柯從一個山西的一個小縣城一路走上國際舞臺。
《小武》:這是賈樟柯的第一部作品,小鎮青年小武穿著劣質的西服,整天沒事瞎逛,老是幹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他是無法適應90年代經濟大潮的地城小人物,這些茫然與惶恐全都寫在了臉上。
《站臺》:刻畫了小鎮裡文工團的一群年輕人的生活,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他們內心充滿了憧憬、躁動以及落寞。
《任逍遙》:主人公是兩個下崗工人的孩子,只有十八九歲的他們,在新時代的變遷中無所適從。
賈樟柯說,我願意揭露真實,儘管裡面包含著人性的醜陋和弱點。「故鄉三部曲」我覺得適合整個中國。
侯孝賢「悲情三部曲」
《戲夢人生》《悲情城市》《好男好女》
「悲情三部曲」不單單是侯孝賢的代表作,還是臺灣電影史上元老級別的存在。侯孝賢通過描寫小人物的故事,道出了上個世紀臺灣歷史變遷的社會情況。不單單有它貼別的美學風格,還有對歷史深刻的探索。
《戲夢人生》:是以一個民間藝人口述的方式,展現了他在這長達五十多年的日劇時代,坎坷悲涼的人生過程。
《悲情城市》:它記錄了「二·二八」事件給臺灣民眾帶來的傷害,這個事件被稱為是臺灣現代史上最慘痛的記憶。通過一個家族的悲慘命運,映射了小人物北大時代洪流所衝刷的無奈。
《好男好女》:採用戲中戲的手法,描述了臺灣一群激進知識分子的不同命運起伏。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是歷史上有證可查的,通過真實可查,讓觀眾看起來更為悲憤、蒼涼。
侯孝賢用電影告訴我們,歷史能所改變往往都是那些少數人,而更多人,要適應這些變化,勇敢的活下去,拼盡了自己一生的力氣。
今天推薦的這三個「三部曲」大多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事情,隨著飛快社會的發展,有些人是順應不了這些改變,但是又不得不被迫改變,因此繁衍出了這些事情,人生在世不容易,順著發展就慢慢的融入了它們。
圖片資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