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探望了剛剛大病初癒的二舅,看到曾經強壯挺拔的怹,被幾次病魔折磨的身體消瘦、虛弱佝僂,心中不禁無限心疼傷感!
母親和我的姨、舅們共姊妹七人,大姨最大,大舅次之,二姨、三姨排中間,母親最小,二舅次之。姥爺姥姥家處平原偏遠鄉鎮鄉村,家裡建國後被劃為地主成分,經歷頗多風雪雨霜,家產、房產和地產均被收走,家勢由興而衰。姥爺在政治壓力下隱姓埋名躲到了遙遠的新疆將近十年去避難和討生活。大舅漂泊到了的臨省商城,二姨三姨迫於政治和生活壓力,十幾歲便遠嫁去了湖北和東北。姥姥一個老年家庭婦女,也不能在家常住,被迫去已工作和結婚的大姨家常住。只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相依為命在農村家裡,缺衣少食,居無安舍(住在生產隊的牛棚裡)。這兩個孩子就是母親和二舅,那時候母親5歲,二舅8歲。年齡不大的二舅領著幼年的母親吃樹葉樹皮,下河捉魚、去地裡刨遺漏的紅薯,想盡所有的辦法填飽肚子,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想想現在常人家的孩子,5歲和8歲是什麼樣的狀態情況,哪個不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主?對比起來,讓人特別心酸難過。
有一次,二舅費了好大勁煮了一碗麵粥,自己沒捨得嘗一口,叫母親先吃,母親懂事,知道二舅餓著呢,又讓二舅吃,兩人你一口我一口的吃,由於母親歲數小,一不小心失手碗掉在了地上粥撒了,兩人都吃不成了,生氣的二舅揚起手要打,但看到害怕的母親叫「哥哥」,怹又氣又憐,怎麼也沒有打下去!後來的母親每每說起此段光景,仍然淚眼婆娑,說到這件事情,卻又忍不住笑出聲來。
如此過了將近兩年後,國家到了自然災難時期,光景越發不濟,二舅在家裡實在待不下去了,效仿四姨,單身一人去東北投奔三姨去了。在三姨的資助下,二舅有機會重新讀書,雖斷斷續續,倒也刻苦認真,後來考上了師範,畢業分配,在東北成家立業,十多年前從鄉鎮教育部門主管的位子上退休。
母親跟隨姥姥和大姨在縣城讀書,勉強中學畢業下鄉當了知青,國家情況好轉後也讀師範,畢業當了老師,於十多年前退休。母親舅舅姊妹幾人,多少有些文化(識字,會算數),或科班或自修,繼承姥爺姥姥的優良家風和傳統,與人為善踏實誠懇,多數從臨時工幹起,最後都有了安定工作,直到退休,雖無大富大貴,生活拮据倒也家庭和睦衣食無憂!
我第一次見二舅,也就4、5歲,還沒有上小學。那時候國家秩序早已經恢復了正常,姥爺和姥姥也均已年過古稀,我常住在姥爺姥姥家裡。一天上午,我正在姥爺家村口玩,看到一個又高又白,現在說法叫高大帥的人扛了個包進了村子,因為小鄉村交通閉塞,人口稀少,很少有陌生人來,所以才有注意,但也沒管他是誰,繼續和小夥伴玩起來。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看到從村口路過的那個人在自己家呢。姥姥拉過我說,這是你二舅,快叫!我好像還不好意思。之後就是一大堆糖、瓜子、花生呀好吃的東西塞到了我手裡。上世紀80年代初的偏遠農村,正是需要什麼缺什麼的年代,突然間有這麼多好吃的,對於才4、5歲的我來說,幸福死了!這是二舅去東北後將近30年來第一次回家,我那麼小為什麼記這麼清楚,我發誓,肯定是因為那一大堆好吃的東西!
上世紀60年代姥爺全家合影(後排左一大舅,中排左一姥爺,左三姥姥,前排左一母親)
因為姨和舅舅們離家太遠,那時候交通又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從東北和南方回來,單程都需要三四天,所以路遠的,大家並不常能回來,有時候一兩年有時候更久些。聚得最齊、人最多的一次,我記得是姥姥的80大壽,那時候,我也就10歲左右,姥爺姥姥還身體硬朗,姨和舅舅們年紀還算不太大,只記得大人小孩烏央烏央好多人折騰了好久。之後再也沒有同時聚那麼多人了,你來我走你走我來,直到姥爺姥姥去世,怹們的兒女們也相繼進入了老年。
姥姥80大壽合影、三排右三是二舅,二排左起母親、四姨、大姨、大舅媽、姥姥、姥爺、姥爺堂弟、大舅、大姨父
姥爺姥姥和怹們的兒女們關係和睦感情非常好。記得小時候,每到逢年過節,我就聽姥爺姥姥念叨遠方的姨和舅舅,說到動情時,姥爺就沉默了,姥姥也不再說話,而是滿臉老淚、兩眼通紅。姥爺姥姥一生坎坷,從不要求子女們做什麼,這些姨和舅舅包括母親在內同樣經歷磨難,自然而然的關心牽掛姥爺姥姥,儘可能的關心照顧怹們,保障怹們安度晚年。
10年合影
姥爺姥姥去世後,母親她們兄弟姐妹的歲數也都大了,身體也不再健康,相聚的次數也屈指可數。但是怹們兄弟姐妹之間也非常融洽,滿滿的都是牽掛,經常通電話,互報平安,互祝幸福。後來有了微信,大家更是學會了視頻聊天,每天聊得不亦樂乎。由於母親年齡最小,更是得到姐姐哥哥們不少幫助,我全家都受益,因此全家感激!老人們的融洽,也感染了下一代,我們這些姑姨舅表親們也是關係和諧,親味兒十足,雖不常見面,倒也常常聯繫時而走動。
最後一次全家福(前排左起母親、四姨、二姨、大姨、大舅、大舅媽、三姨、三姨父))二舅因身體原因沒能參加
二舅退休後得了一場大病,為了方便治療,也為了躲避東北冬天惡劣的自然環境,便跟隨兒子來北京生活。我恰好也在北京工作,父母每次來京小住,必然要和二舅、二舅媽多多見面,聊家常、聊健康,問寒噓暖,都異常高興。二舅這次生病,母親和三姨更是千叮囑萬囑咐我常去照顧看望。
時至今日,四姨、大舅和大姨,因年齡大生病醫治無效先後已經逝去(四姨享年76、大舅85、大姨88),去和姥爺姥姥九泉之下團聚了。母親怹們在世的人,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大家都躲不過。沒有過分悲傷,只有有惆悵和感慨,更多的是思念,思念姥爺姥姥,思念親人,思念親情!
現在的家庭,幾乎沒有機會有那麼多兄弟姐妹,即使兄弟姐妹多些,長大後像母親一家沒有矛盾這麼和諧融洽的也不多,只因為,母親怹們把親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曾經年少的我,不再年少,組建家庭有了孩子,孩子也漸漸長大,不能忘記生我養我的大家庭,不能忘記兄弟姐妹親情。也從沒有停止思念親人,因為有親情就有思念,所以,親情是永遠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