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俗話說說得好,少年夫妻老來伴。人到老年,有個老伴在身邊互相照應,有個依靠相得益彰。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失偶老人耐不起寂寞孤獨而找老伴的屢見不鮮。許多老年人再婚後,生活並不幸福,用「難熬」形容恰如其分。
3位七旬老人傾訴:老年人最好不要再婚,因為太難熬了。
李大爺71歲
李大爺今年71歲,三年前因老伴去世,找了一個比他小5歲的老伴。剛開始處得比較和諧,可時間長了,兩個人因為性格和興趣愛好不同,經常發生矛盾。女方性格外向,喜歡熱鬧,愛好唱歌跳廣場舞。
白天在家打開手機聽歌錄歌玩K歌,晚上去跳廣場舞。而李大爺性格內向,喜歡清靜,看書看報,擅長寫詩文。
兩個人都不想壓抑自己,彼此都感到不自由,非常彆扭,互不相讓,經常因此發生口角,最終不歡而散。
武大爺74歲
我今年74歲,每個月有3000多的退休金,我老伴去世之後,一個老男人怎麼會照顧自己,好又一餐不好又一餐,於是我就找了一個新老伴,我再婚了。
她照顧我,我對她也挺好的,我每個月3000多的退休金,給她3000塊錢,除了夥食費剩下的給她做零花錢。
剛開始大家都過得比較好,但是老伴居然拿我給她的錢給她子女,也就說用我的錢養她子女,她們得了便宜還賣乖,叫我爸,實在無奈,這啃老也過分了吧,我都74歲的老人了,還啃老。
後來來找老伴要錢的次數也越來越多,老伴沒錢就問我,但是我的錢也會花完的,我沒錢了,問誰要?難道要我問子女要求養新老伴的子女?再婚太憋屈了。
因為領證了,自己也這樣年紀了,就不想離婚了,不想到最後的年齡還鬧出笑話,所以就忍著,早知道老人再婚要考慮這麼多問題,處理不好這麼難熬的,我寧願飽一餐餓一餐也不再婚了。
張奶奶70歲
張奶奶今年70歲,身邊有兩個兒子與其同城分居。老公患癌去世後,原本不想找老伴,自己過自由自在。可有一次,因雪後路滑不慎跌倒,導致胳膊骨折。此後這段時間,生活不能自理,兩個兒子既要上班又要輪流送飯。白天問題不大,可晚上起夜或穿衣脫衣都很困難。於是原本不想找老伴的她,經過此次遭遇,決定找個伴。
經人介紹,她找到一個退休老頭。這老頭脾氣不錯,性格也很好,就是不會做飯,想找個人侍候。雖然有房有錢,但戒備心強,除了婚前給女方購置兩套衣服以及平日生活支出外,從不給女方買禮物,甚至零花錢都控制。
女方承擔買菜做飯洗衣等全部家務。此外,每到雙休日或節假日,男方一兒一女攜家帶口都回家吃現成的,飯後走人,剩下殘局全由女方獨自承擔。一天下來腰酸腿痛,必定年齡不饒人了。就這樣女方事與願違,原本找老伴圖的是相互照顧,結果當了個免費保姆,有苦難言,進退兩難。
生活中大部分類似上述老人再婚後的不幸遭遇並不少見。所以老年人最好不要二婚,因為過得煎熬的實在是太多了。
還有就是老年人因為信任問題、經濟問題、子女問題、健康問題、生活習慣問題等等,基本上都會把生活過得一地雞毛。只有很少一部分老年人二婚過得好的,但那一定是因為二人搭配得當,捨得付出的。
老年人再婚要三思而後行,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選擇再婚,那樣不是解決問題,反而是給自己添麻煩,給子女添麻煩。
我是阿海說情感,看別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莫走別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