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你的理想是什麼?
我們的理想都很偉大,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畫家,偉大的明星。
我們壯志凌雲地成長,卻在生活的捶打中,風發的意氣一點點消磨,萬丈的雄心一寸寸下墜,在偉大和平凡的分界點,躊躇踱步。
網友@瀟益
剛參加工作那段時間,我曾一次次睡不著覺,躺在床上想著工作選擇的對錯。生性要強、追求完美的我不想過一成不變的人生,我不想安定,我想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樣,北漂之後向別人傳授自己的成功學,我不想平凡,我想看到世界,我還想讓世界看到我。
腦海裡一直有個聲音在迴蕩,那你現在在做什麼?浪費時間麼?你在浪費時間麼?你註定普通!你註定平庸!我恨恨地甩甩頭,儘管用物理性的身體運動想甩出這種想法,但我心理上還是無法否定它,阻止它。平庸的普通人,我害怕這個標籤,我怕它像孫悟空頭上的金箍一樣,帶久了,就習慣了,但當你發現它的時候,就是你疼的時候。
知乎網友@梁棟
10歲時,萌萌懂懂,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20歲時,豪情萬丈,總以為自己前途無量。
30歲時,歷經滄桑,抬頭仰望不知路在何方。
40歲時,回首半生,人生為何是這般模樣。
小時候,在父母羽翼下成長,長大後,不知不覺,我們已和父母一樣。
我們只是普通人,那個門門100分,輕鬆上清華的學霸,不是你我。那個大二創業,畢業開公司,30歲上市的同學,不是你我。那個28歲正科,40歲市委書記的同學,不是你我。
偉大和平凡之間,就只能放置大於號麼?偉大 > 平凡?
《奇葩說》中有一期的辯題是:終其一生只是個平凡的人,你後悔嗎?
辯手詹青雲持正方觀點,她說:「人生有許多活法,但人生終究歸於庸俗;人有很多種選擇,可是終究我們只能擁抱平凡。米蘭昆德拉寫《不朽》,人世間本來就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世人對你言必稱名,是那些陌不相識的人,在你死後依然記得你,而小的不朽,不過是愛你的人依然記得你;我不會為我沒能實現大的不朽而後悔,可是我卻難免會遺憾和難過,我這一生從來沒有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做一束微光,曾經閃爍過。」
人生不是單選題,偉大也不是那個唯一必選項,選錯了就要扣分。
「文明,就是本來每個人都有他該待的地方,但是我們靠著一種簡單粗暴的邏輯,把所有人成功都擠到一個地方,一個標準,然後灌輸一個價值觀,一種生活方式,就把大家恨不得徹底逼瘋。」
沒有人生而就甘於平凡,成功、偉大是一種催人向上的信念,但如果過度執著於此,它們就會成為我們的枷鎖和桎梏。
空空,是獨木舟最新的長篇小說《此時不必問去哪裡》中的女主角。她喜歡伍爾夫,喜歡理察·耶茨,想像他們一樣,寫出一部偉大的作品,成為傑出的作家,卻遲遲不能動筆。
她在渾噩麻木地做著一份不確定喜不喜歡的工作,每天看一堆她確定不喜歡的文字,如果那些也能被稱為作品的話,以及,和一個她越來越知道「弄錯了」的男生在一起……她時常感覺到一種再不掙脫就會窒息的緊迫:我的二十八歲,有些什麼在那裡等著我?
她像一個左右搖晃的鐘擺——左邊是安定的生活、錢不多但壓力也不大的工作、踏實可靠的男朋友。右邊呢?她甚至不知道怎麼和別人說,右邊是一件她想做,早就應該去做,但聽上去其實還蠻可笑的事。
為了調理被工作敗壞了的閱讀口味,她買了一大堆傳統文學和歐美經典文學回來。本來就很擁擠的家裡因此變得更逼仄了。她每晚都躺在這些大部頭裡疲勞地睡去,次日早晨又從一種更深的無望裡醒來。
讀得越多就越清醒,看得越多就越了解自己的渺小和欠缺。
這樣又過去了一個多月,除了閱讀量顯著提升之外,她的故事一點進展也沒有。
朋友寶音勸她:「你知道,很多作家的第一個作品其實都是某種意義上的自傳,是他們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想像……」
「沒錯,的確是這樣,所以我更應該趁早放棄,因為我平庸的人生根本沒有任何值得書寫的情節。我也不是沒有嘗試過,但往往開個頭就進行不下去了。我對自己說,先放著吧,總有一天我會寫的。但是你記得嗎,寶音,我告訴過你,我是個很懦弱的傢伙,為了不承認自己根本沒有才華,我拖到了現在?」
空空的心裡像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是想成為偉大作家的小人,一個是覺得自己無比平庸的小人。最終,兩個小人停下了,選擇了和解。
空空最終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從她正式進入狀態開始算起,總共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最終成稿五萬多字,一個不長不短的中篇。也就是說,平均算下來,每天真正能保留下來的內容不到兩千字,更不要提她之前走的那些彎路,那些早就從回收站裡刪掉了的廢稿。
她把小說發去了寶音的郵箱,又額外發了一條微信:我知道它不夠好,但希望不是特別糟糕。
獨木舟沒有將空空這個人物塑造成一個一夜成名的逆襲女作家,相反,空空的性格不討喜,她有點敏感,有點尖銳,甚至有點愚鈍,有很多普通人身上會有的缺點。但同時,她也和我們一樣,是一個在平凡生活中,擁有英雄夢想的普通人。正如獨木舟自己所說:「我正是在空空這樣一個總和自己鬧彆扭的人物身上,體會到了這件事:一個外表看似極其普通的人,靈魂可以何其洶湧。」在她身上,見他人,見自己。
《瓶與拋光者》中,廖俊濤寫下這樣的歌詞:
原諒我成為不了偉大的人
扛著被矯枉過正後的靈魂
快腐爛透底的青春
漫無目的一生
嘴硬蠻橫
原諒我成為不了討喜的人
拿捏不好妝容下筆的淺深
用最最平淡的口吻
讓愛留下齒痕
哭笑平分
從最初開始做音樂時,廖俊濤就一直覺得自己要成為一個偉大的音樂家,「但我現在確實沒有做到」,在《瓶與拋光者》裡面,他一直在陳述自己,一開始是對自己說抱歉,但他後面寫完這首歌之後,他覺得,一個人不必對自己有那麼多歉意,「我相信每個人總有一天會和自己和解,不管你的目標是近還是遠。」
平凡和偉大不是人生的分水嶺,只是生命的一個過程,我們都會有偉大的時刻,也會有平凡的歲月,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和自己和解。
願有一天,
有人接受我們的平凡,
有人接納我們的愚蠢,
有人接受我們的遲鈍,
有人接受我們的笨拙。
願我們可以成為偉大的人,
也願我們做個快樂的凡夫俗子。
最希望的是,我們成為一個,偉大的普通人。
暢銷作家獨木舟暌違五年,2020年長篇力作。
千萬大號轉發的金句女王,更加成熟的寫作試煉。
兩個平凡女孩的故事,一個平凡的世界。
她們外表看似普通,靈魂卻可以及其洶湧,亦如你我一般。
無論身處都市還是城鎮,我們的迷惘和無措的分量都是相等的。
無論你身在何處,希望你的心靈都得到安慰,不致被孤獨所侵蝕。
贈書福利
【參與方式】:關注「合肥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點擊文章右下方的「在看」並在本文底部留言。
【獲獎方式】:截至11月1日下午16時,合小圖會在本文下方的留言中選取最最最走心的三位讀者的留言,給予這三位讀者每人贈送書籍《此時不必問去哪裡》一本,請大家一定用心留言並積極轉發哦~
【公布方式】:微信將於11月2日公布獲獎結果,以留言回復形式告知。同時,獲獎的幸運兒按如下格式「姓名+ 地址+號碼」,在本文下方留言。(為避免信息錯漏,請獲獎的讀者務必在該文章下方 而不是其他地方 以留言的形式回復個人信息。快遞運送贈書需要一定時間,也請大家耐心等待,謝謝合作。)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合肥市圖書館所有。
遇見合圖
不只是遇見溫暖
遇見你
不只是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