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可以說是中國家庭內部人際關係中的一個傳統難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婆媳關係是一種不平等的人際關係,媳婦必須俯首聽命於婆母,沒有獨立、平等的人格尊嚴。
現代家庭中媳婦有獨立的社會政治經濟地位,婆媳關係已基本成了一種平等的人際關係;但是也應看到,即使在今天,相處融洽的婆媳關係也並不十分普遍。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婆媳關係如此難以相處?中年人應怎樣科學地處理好婆媳關係?
在婆婆面前多稱讚老公,不要指責老公
尤其對於只有獨生子的婆婆來說,只有一個兒子,對兒子的期望非常高,希望日後兒子可以好好地孝敬自己。
這樣的婆婆有很多,她們認為兒子就是為了防老的,傳統觀念在她們的思想裡已經根深蒂固,兒子就是他們的寶,自然就想讓你把她兒子也當成寶,所以經常會產生摩擦。
媳婦當著婆婆的面教訓自己的老公,讓老公做點什麼事情,這樣婆婆會心裡不舒服,認為自己的寶貝兒子被兒媳婦指使幹這幹那。
所以聰明的兒媳婦會儘量在婆婆面前稱讚丈夫,而不是指使丈夫,這樣婆婆高興,自己也就容易和婆婆相處了。
多孝敬婆婆是應該的
雖然婆婆沒有養你,但是她養了你的丈夫,所以你既然愛丈夫,就要理解兒子對母親的心情,就要和他一起尊敬他的媽媽,你也有父母,如果你的老公和你父母頂嘴,漠視,你會高興嗎?
所以多給婆婆點笑臉,多陪她聊聊天。你對他的媽媽好,他自然也會對你的媽媽好。
對婆婆的期望不要過高
對婆婆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因為兒媳婦在嫁入這個家庭之前,是跟人家原生家庭沒有任何關係的,就相當於「生生入侵」。
在互相不太熟悉的過程中慢慢磨合,所以,永遠不要期望婆婆像媽一樣。因為沒有血緣,不會有那麼多的疼惜和不舍。不期望也就不失望。
要拿婆婆和媽做比較
婆婆對自己的女兒、兒子比對媳婦好,那是天性,沒有必要嫉妒。婆婆對別的U情好,媳婦也可以理解,因為人都有莫名其妙就看順眼的人這很正常。
婆婆對丈夫的兄弟好,那更可以理解,那是你老公的問題不關你的事。不要拿婆婆和媽做比較,女兒是自己的媽媽身上掉下的肉,能沒有感情嗎?
婆婆是丈夫的媽媽,因為丈夫的關係大家才認識,就算婆婆是媳婦的媽媽,那也是「後媽」,碰到好的「後媽」的比例實在太低,不要奢望。
在婆婆面前不要過分親熱
很早就看過這個對媳婦的忠告了。雖然你覺得你們習慣了這種溝通方式,但是老人畢竟是老人,她們有著傳統的思想,這就像在外人面前一樣,和丈夫過分親熱也是對別人的一種不尊重,你說,這是你的家,你願意怎樣就怎樣,這沒錯,但是家裡住了老人,這方面還是應該要注意的。
不要試圖和婆婆爭兒子
婆婆,對於兒子的佔有欲更強,她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非常強勢,兒子就是她的整個世界,所以媳婦不能表現出來要和她爭兒子。
婆婆對於兒媳婦的到來,本來就有點介意,而此時的丈夫一般對於婆婆會很順從,畢竟母親辛苦把自己養大,所以要好好地處理好婆媳關係,要是處理不好就會矛盾重重。
不要和婆婆斤斤計較
婆婆那個年紀的人,一般都讀書少,對於一些小事情愛斤斤計較,她們會很容易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就爭吵,如果你也跟著吵,婆婆就會記住你的不好,這就會成為以後的把柄,留待日後再來火上加油。
畢竟婆婆是長輩,妻子最好不要和婆婆吵,雖然婆婆需要教育,不過應該換一種方式,妻子可以通過實際行動讓婆婆知道自己的立場,讓她知道她確實不對,這樣她才會尊重你,友善地看待你們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