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社會很多人盲目的追求「合群」,對於他們而言「合群」就是維繫一段人際關係最好的證明。
強行讓自己在不屬於自己的地方扎堆,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腳下的路布滿荊棘,終究都是假象,而自己還是孤獨。
人帶有目的性太刻意做什麼事到最後反而會弄巧成拙,那些真正貴氣的女人,其實並不合群,她們不是無趣,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而是更高級的有趣。
不合群的女人更獨在這個提倡合作共贏的時代,很多女人因為這樣一個的藉口無法脫離群體。
因為她們害怕自己無法獨立完成,所以選擇「合群」來掩蓋依賴他人的事實。
合作與依賴完全是兩回事,合群可以給我們填補生活上的空缺,帶來珍貴的友誼,但合群同時也給我們養成了過度依賴習慣求助的心態。
一個不合群的女人她一定是獨立的,網上有一句話說得好「牛羊才成群結隊,猛獸都是獨行」,雖然不能說這句話絕對正確,但確實也表露了很多實際現象。
因為弱小所以選擇結伴而行,但這樣帶給我們的弊端就是永遠也學不會真正的成長。
真正有貴氣的女人,其實並不合群,因為她們特立獨行勇往直前的能力就讓他們學會了在這世間獨自前行。
正如尼採說所「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並非他們喜歡孤獨,而是他們周圍沒有同類」一個人的不合群其實也看出了她的生活層次。
佛說人這一生就是一場不斷的修行,在這段路上每個人卻有自己不同的選擇,聰明的人選擇孤獨修煉,平庸的人浪費孤獨消遣。
真正有貴氣的女人往往不合群,原因在於她們懂得自我的把握,她們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獨處時一個人最好的修行狀態。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在《人生的智慧》這本書中其實就很好地詮釋了人這一生的選擇,人要麼就隨波逐流,和大多數人過著普通的生活,要麼就鶴立雞群,堅持自己的觀點。
正是有人不願意隨波逐流,在這一場短暫的生命中選擇了孤獨,在在生命的修行中不斷為自己增值。
懂得自我把握,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一個人的獨處其實是在享受孤獨,勇敢地去追逐自己心中所求,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其實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在孤獨中不斷修煉,當初馬雲不顧世俗的眼光才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俞敏洪也不在意自己的孤獨,才創造了今天的新東方,孤獨的人們一定在做著偉大的事業。
為什麼真正貴氣的女人其實是不合群的,因為她們不願低質量的浪費時間,而是選擇把握自己的人生,高質量的獨處。
在那些看似孤獨的日子裡,不斷修煉自己,所以才成就了今天,她們的不合群從來都不是不懂人情世故。
很多人談笑風生的合群,其實也不過是強顏歡笑,其實人生根本無需勉強,圈子不同不必刻意迎合。
很多貴氣的女人她們不合群是因為她們深知這個圈子並不屬於她們,「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人們的眼界決定了她能融入的層次,既然已經明白不是一個池塘的魚,又何必強行加入,自討苦吃。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其實那些合群的人,當熱鬧散場,也同樣孤獨,合群永遠無法治癒孤獨,不必刻意強求自己。
知乎上有一句話我覺得說得很好「最難得的,是有合群的能力,也擁有不合群的勇氣」,貴氣的女人往往不合群,因為合群意味著向平庸低頭。
孤獨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但當很多人把孤獨當作人生的一種缺陷選擇強行融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圈子的時候,人生也就徹底失去了孤獨所帶來的意義。
不合群從來不是一種缺陷,《孤獨六講》中「一個真正完整快樂的人,不需要藉助別人的隱私來豐富自己,她自己就能讓生命豐富起來」
所以一個真正貴氣的女人,不合群是她獨有的氣質,因為不合群的她們比一般人都要優秀。
人生來就該明白享受孤獨的意義,在孤獨中找尋真正的自己,在孤獨中獲取真正的自己,別讓無用的社交浪費短暫的生命。
不合群也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因為不合群的人在那段孤獨的時光裡不斷地為自己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