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的購物習慣,早已暴露了你的內心

2020-11-10 心理諮詢師黃小仙

關注我,分享更有趣的心理學知識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又到了!

仿佛被施了魔咒,我們又陷入了全民買買買的熱潮不可自拔。

但你知道嗎?你內心深處的秘密,早已被你的購物習慣暴露出來了。

心理學認為:人們對外界的感知其實是自己內心看法的投射,所以,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相關行為,便可得知此人的內心狀況。

而購物這個活動,就非常適合觀察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所以今年的雙十一,買買買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觀察一下你和周圍人的購物習慣。


01

捨不得花錢的人,有愧疚感


一些人由於自身的經濟能力比較差,捨不得花錢,可隨著能力增強,手頭已經有錢了,可卻依舊捨不得給自己花錢。

甚至有些人,花錢吃頓好的,或是買件花衣服,就會有愧疚感,就會責怪自己,這種自我責怪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自我攻擊。

自我攻擊這種心理反應發生我們父輩身上,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他們經歷了過貧窮歲月,那些省錢的記憶已經深深地烙在了他們的心底。



但是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也會遇到很多年輕人,比如八零後或者九零後,他們也會有這種心理,那麼這種心理來自哪裡呢?

來自原生家庭,來自父母的匱乏性養育。

父母的匱乏性養育必然導致自卑,不配得感,即感覺自己不配擁有更好的,所以會選擇那些便宜的。

比如:我有一位朋友,在大學他就勤工儉學,畢業之後入職了比較好的單位,升職加薪也很順利,但是他特別怕花錢,特別是給自己花錢,會有很大的愧疚感。

比如,手機,家具等等,理智上他明明知道買一些高品質的東西,可以使用更長的時間,可以有更好的使用體驗,並且現在他也負擔得起這些東西,但是在真正購買的時候,他還是會下意識地選擇那些便宜的東西。



02

喜歡囤積東西的人,缺乏發安全感


生活中,我們不少人都喜歡囤積東西,明明家裡還有,但看到商場有促銷、有打折,還是會忍不住再買一些。

其實,這種購物習慣,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是屬於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我們內心深處充滿著對未來的不確定,只能通過囤物的方式,來彌補心中的缺失感,讓自己足以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危機和風險。



明人不說暗話,小仙就是這種人,我每次去超市都會買好多東西,特別是吃的東西,各種食品總想多拿一些,吃不完就囤積起來,可是很多時候,買回家一時半會又吃不完,結果東西過期了,只能扔掉。

這個習慣,我目前正在改正中,歡迎大家監督。

03

喜歡昂貴東西的人,比較自戀


那些昂貴的東西,在自己消費能力範圍之內的除外。而有很多人購物的時候,過於追求昂貴的東西,甚至不惜背上沉重的債務。

而這時候其實與其說購買的是物品,不如說購買的是一種面子,一種虛假自戀,所謂的虛假自戀,就是在追求一種我比你強,我比你好的感覺。



這類人渴求在圈子裡獲取一定地位,獲得關注。希望通過昂貴的大牌來提升自己的身價。

至於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每年都買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這個群體心理學範疇的問題,我們下次另起一篇好好說說。


04

只選需要的人,更注重內心的平靜


說實話,小仙喜歡這類人,這樣的人追求是的是內心的平靜與坦然更注重生活的簡約和格調,他們維持著自己內心的生活秩序,不太願意打破常規。

這類人冷靜、理智,對自己的生活和內心都有清晰的規劃,他們可能多年堅持使用同一款香皂,同一牌子的紙巾。理由是沒有必要將時間浪費反覆比較上,反正用途都是一樣。

他們購物一般都是線上,即便需要去實體店,大概率也是直奔區域選購,速戰速決。



其實,不難看這類人的內心比較自我。從某方面來說,即使物質充足,他們也不會有大手大腳的習慣。

在他們的內心,永遠有比物質更值得注重與追求的東西,或許是知識,或許是眼界,也可能是技能,但不管是什麼他們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會朝著目標邁進,也更享受成功帶來的樂趣。



以上就是通過購物習慣,對一個人的內心進行簡單的心理學分析,你可以對照一下自己或者周圍的人,看看有沒上述特徵,以此來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

最後,願我們每個人都獲得一個更好的生活。



END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一個人的購物習慣,暴露了他內心真實渴求,掩飾不住的
    心理學上表明,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購物習慣,就能看出他的內心真實需求,購物的人群常常有以下三類典型代表的習慣,而這三類又有著迥異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出發點。你猜他怎麼著,帶了本書坐在店裡圈圈勾勾。就差沒帶個電腦了。」不難看出的是這類人內心比較自我,並且從一而終。從某方面來說,即使物質充足,他們也不會有大手大腳的習慣。
  • 你最喜歡的顏色,早已暴露 你內心是「魔鬼」還是天使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你最喜歡的顏色,與性格或最近的心情有關。喜歡紅色的人,大多熱情、外向、積極、快樂。喜歡藍色的人,更理性、平和、穩重、認真。在色彩心理學中,我們常常用「客戶最近喜歡的顏色」,來判斷她內心是魔鬼還是天使,你不易察覺的內心,其實早已暴露。
  • 心理學:想看清一個男人的內心,看他的消費習慣就夠了
    因此,就需要我們從某些方面的舉動來大概判斷一個人的內心,由此再來決定自己要不要繼續這段感情。有研究表明,想看清一個男人的內心,可以將他的消費習慣作為一個衡量標準。,展現了一個人內心的人認同感電影《我為購物狂》中的女主只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級,薪資雖然不是太高,但支付平常的開銷絕對綽綽有餘,但是每個月底,女主都是靠成箱成箱的泡麵度日,那她的錢去哪了?
  • 心理學:可以幫助你減少購物支出的13種心理技巧
    加上許多人一直以來都有衝動消費的糟糕習慣,使得許多人在購物的過程中,不斷的出現超出預期的消費。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一些心理學知識,或許可以改變這一切。這一次,小編就要為你帶來,可以幫助你減少購物支出的13種心理技巧。
  • 你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做什麼?不經意的小習慣暴露你的內心
    以前我沒覺得這樣的習慣有什麼問題,直到我去了朋友家。昨天去閨蜜家,呆了好幾個小時。進門換拖鞋,把包放下來。但是我沒有摘掉手錶。前兩天去弟弟家,連拖鞋都沒有換,只是把包放下來。直到準備幫媽媽洗碗的時候才嫌礙事,把手錶摘下來。在我要走的時候,下意識去摸了下手錶。嗯,在手上戴著呢。
  • 心理學:男人的長相,其實早已暴露了他的層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看見長相,很多人都會想到帥或醜,其實這是廣義的長相,包括了一個人的表情神態、體態、氣質、語速、肢體動作等等。這一系列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給他人的整體印象。一個人如果處於逆境中,你會發現他有點自卑、待人因過分謙和而略顯不自然。第二,對他人的包容程度。包容程度可以說明一個人的思維廣闊程度。順境中的人,如果思維不夠廣闊,便會在自信中透露出自負,或是喜歡對他人貼標籤。比如長得美的人沒腦子、賣白菜的人沒出息。
  • 心理學:你的相貌,暴露了你所處的階層
    你的長相,暴露了你所處的階層。01以貌取人,其實是公平的1995年,楊瀾求職的時候總是遭到拒絕,面試官總說她穿著打扮不合格。楊瀾很洩氣,她認為工作靠的是能力,為什麼要那麼關注外表?她垂頭喪氣地來到一間咖啡廳,看到了一個打扮精緻的老太太。
  • 心理學:你的「口頭禪」,暴露了你的層次
    -01-口頭禪是指一個人習慣在有意或無意間時常講的說話語句,它的形成大致跟使用者的性格、生活遭遇,或是精神狀態有關,這是一種心理狀態的反射,可反應出說口頭禪者的內心真實想法。心理學上講,一個人的行為是由心控制的,說出口的話其實就代表內心的所思所想。
  • 心理學:這些你最喜歡的顏色,早已暴露了你的「本性」
    並且稱之為色彩心理學。偏愛白色很多時候為了形容一個純潔的人,我們會將之稱為「白紙一樣的人」,用以證明其純真無暇。在中國,很多喪禮習慣使用白色為主色調,比如成語當中的「披麻戴孝」便是如此還有一個詞叫做「熱血沸騰」,形容人們在某種比較強烈的情緒下,十分衝動,所以紅色也象徵著內心的渴望
  • 你的這些微動作,可能暴露了你的內心
    ——讀懂女人微動作,看透女人小心思【小測試——哪些微動作暴露了你的真性格】你知道嗎?人的習慣性動作往往洩露了自己的內心,即使是在掩飾,無意識做出的動作最能透露你的內心,因此要想了解一個女人的性格如何,內心所想,看其習慣性動作便可知一二。看看下面這些習慣是否也洩露了你的內心。
  • 挽回愛情中的心理學法寶:自我暴露定律
    大家好,這裡是「挽回你的愛情」工作室。心理學裡的「自我暴露定律」是指在人際交往中,適當地展示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想法,更容易取得對方的信任,理解,支持。在挽回愛情中,應用十分廣泛,效果也非常好。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自我暴露定律在挽回中的應用。一:自我暴露應循序漸進。
  • 心理學測試:你的QQ暱稱暴露了你的「潛在性格」?
    心理學測試:你的QQ暱稱暴露了你的「潛在性格」?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謝謝~ 3.用文藝、傷感的詞語做暱稱 用文藝和傷感的詞語做暱稱的人,一般都非常的多愁善感,內心比較敏感缺乏安全感
  • 心理學:你拿筷子的姿勢,暴露了你的真實個性,準到可怕!
    心理學:你拿筷子的姿勢,暴露了你的真實個性,準到可怕!,你明白這是人際交往中的原則和底線,所以你從來不會在人家背後說人家的閒話。這反映了你識大體,顧大局的一面,表現了良好的宜人性,給人以可以信任和依靠的感覺,所以常常可以贏得他人的尊重。同時,你有著良好的同理心,可以明白他人內心是怎麼想的,所以總能夠先人而後己。B性格:你是那種在壓力下仍然保持冷靜的人這種姿勢相當自傲,對自己相當自信。你做事有條理,對細節敏感,脾氣可能很好,可能很差。
  • 心理學:害怕被人嫌棄的你,其實也在內心嫌棄自己
    正是這樣的朝夕相處,我才了解到,婆婆是一個習慣自我否定的人。 而總是自我懷疑的人,其實是害怕被人嫌棄的人,更是在內心深處嫌棄自己的人。 比如,婆婆總說自己不識字,像傻子似的;她喜歡說自己不中用,不能自己取錢,也不會自己坐火車;她還常說不願麻煩別人,擔心被人嫌棄,等等,其實她是在嫌棄自己。
  • 心理學:一個人的微信名字,早已暴露了他的一切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微信,微信上聊天、點讚也是當代人的一大社交方式。同時,不同人的微信和名字都帶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有些微信名字一看就是喜歡日本動漫,而有的一看就是精神小夥或者精神小妹,微信頭像和名字在我們父母這一輩群體效應更為明顯。
  • 著名節目主持人楊瀾面試遭拒 | 你的外在形象早已暴露了你的層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個社會首先總是看顏值?人們說:「顏值即正義。」這其中蘊含了許多心理學的知識。通常來講,一個人的外在形象會暴露他的精神層次。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我一看他,聽他說一句話,就知道他是怎樣的人。」
  • 心理學:女人,你的身材和外貌,會暴露了你的層次
    導讀:心理學:女人,你的身材和外貌,會暴露了你的層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心理學:女人,你的身材和外貌,會暴露了你的層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學:一個男人的長相,暴露了他的修養
    由於他長時間的習慣了這種為人處事的態度,所以他們即便傷害了別人也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之處。修養是一個人內在的素質,尤其是在兩性關係中,男人的修養尤為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個男人究竟是否真的有修養呢?心理學表明,一般男人的長相暴露了他的修養,聰明的女人都會觀察。
  • 朋友圈暴露了你的心理信息你介意嗎?
    你想知道你的同事或者朋友、還有你天天面對的領導是什麼樣的人嗎?現在不需要你刻意去了解,只要你打開他的」朋友圈「刷一刷即可。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應用,「微博」「朋友圈」已經成了現今社會中人們表達自我的一種非常普遍的方式。有些人喜歡通過「微博」「朋友圈」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從而證明自己的「存在」。
  • 女人一旦長期缺錢,就會有這些「習慣」,你有嗎?
    女人一旦長期缺錢,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形成一些習慣,而自己並沒有太過注意,希望你不是這樣的女人。01 不喜歡逛街購物每個女人都是愛美的,喜歡購物,買各種自己喜歡的東西,逛街便成為了很多女人的一大愛好。女人一旦逛街,花錢是必不可少的,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控制不住地去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