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問候是暖心的柔情,一句鼓勵是鬥志的慰藉。歡迎關注作者,願與您成為知心好友。
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人們的舊有觀念也在不知不覺間潛移默化,以前人們都喜歡吃大魚大肉,如今都流行減肥,提倡低鹽、低糖、低脂肪。但有些觀念雖然歷經滄桑,反而根深蒂固。例如生男生女,傳宗接代等事。我表弟結婚多年,如今膝下只有一女,如今剛上初中,兩口子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小日子過挺舒服的,雖有再要二胎的想法,但迫於城市物價太高,遲遲沒有下定決心。最近,表弟的母親,也就是我的姨姨,天天逼著表弟要二胎,時不時還以死相逼。
作為婆婆來說,能有大孫子抱當然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但時代的確不同了,不像剛改革開放那些年,雖然家家都不富裕,但彼此日子也都相差不大。如今城市房價高是公認的,物價也是水漲船高,你不敢失業,不敢生病,車貸、房貸每月都必須要還的。工薪階層在城裡養一個孩子都筋疲力盡,何況二胎呢?話又說回來,養孩子也分如何養,像過去只是吃飽穿暖當然不是難事。如今養孩子最大的是教育支出,哪怕你是鋼筋鐵骨,也會讓你筋疲力竭。
面對母親的步步緊逼,表弟與妻子也十分為難。弟妹的意思是,既然養孩子,就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看看家附近新開的幼兒園,每月學費動輒要兩、三千元,而且餐費還是另收。而弟妹每月的工資才三千元左右,感情上一個月班還不夠交幼兒園學費的。再看看大女兒當前每月支出,雖然如今九年義務教不收學費,但每月的支出可不少。班車費、在學校的午餐費、周六、日參加的英語補課班、奧數補課班、舞蹈班,供養一個孩子,兩個人的工資加一起都不大富裕,還想要二胎?
然而,這才是教育支出剛起步而已,家裡有學生的家長都知道,真正花錢的日子在後面呢。初三到高三的費用最為驚人,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學生都開始大範圍補課,名校老師的課不是誰都能上得起的。不對,不是你有錢就能上的。有的老師只帶幾個學生,一堂課要幾百元,而且還要熟人找關係人家才教。假如一名初三的學生一天補 4 節課,學校就要一千多,家裡沒礦是上不起的。
老人有老人的想法,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算計,養個孩子已不再是養活那麼簡單。作為老人,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父母健康就是兒女的福分。至於兒女要不要二胎,生男孩還是女孩,最好不要過多幹預,除非老人有錢,幫襯著兒女,不然可千萬不趟那渾水,到最後惹一身埋怨。
您是否同意小編的觀點呢?了解更多生活情感話題,歡迎關注作者,願與您一起探討人生。